鲁尔区的综合治理还包括哪些内容 1.鲁尔区综合整治哪六个方面 1)产业构造调整这是综合整治的核心,一方面对煤炭、钢铁工业开展改造,另一方面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2)调整工业布局为就近获得通过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有的钢铁公司甚至将高炉建到荷兰海边 (3)加强交通建设鲁尔区有稠密的铁路网、高速公路网,莱茵河的水运也很便利 (4)发展科技这是维持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5)美化环境通过治理工业污染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改变了重工业区污染严重的局面,成为一个环境优美的地区 2.鲁尔区综合整治有哪些经验 我转文章,楼主注意里面的小标题就可 鲁尔区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区,也是世界最重要的工业区之一 位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西部,介于莱茵河及其支流鲁尔河、利伯河之间在行政上鲁尔区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区域,通常以该区最高规划机构--鲁尔煤管区开发协会管辖范围为界,面积4 430 km2,不到全国面积的1.3%;人口约540万,占全国的6.6% 传统上鲁尔区是一个老工业区,从19世纪中叶开始发端,其显著特点一直是以采煤、钢铁、化学、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核心,并是该国的能源基地、钢铁基地和重型机机械制造基地,这三大部门的产值曾一度占全区总产值的60%。
二战后,在新一轮产业革命浪潮的冲击下,世界其他一些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区纷纷陷入严重衰弱危机之际,唯有鲁尔区仍保持较强的生命力,经济持续发展 目前,鲁尔区已形成了新老工业并举、部门构造复杂、内部联系密切、布局相对合理的区域工业综合体,这与其审时度势,紧跟经济全球化趋势,面对逆工业化过程和区域衰退,利用科学技术革命,不断创新,全面开展区域整治和更新分不开的 1 鲁尔区区域整治和更新的背景 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廉价石油的竞争,百年不衰的鲁尔工业区爆发了历时10年之久的煤业危机,继而又发生了持久的钢铁危机,矿区原有的以采煤、钢铁、煤化工、重型机械为主的单一的重型工业经济构造日益显露弊端,全区的经济受到很大的打击,鲁尔区的声誉开始下降,经济的中心地位减弱 面对着衰落和发展两条道路的抉择,鲁尔区选择了发展发展的核心就是开展区域全面整治和更新,重点是改变原有单一的经济构造,使矿区经济朝着多样化综合化发展,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需要 20世纪60年代以来,鲁尔区就上述问题开展了全面的区域整治工作,至今已取得明显成效,是联邦德国区域整治中最成功的实例,也为传统工业区的改造作了有益的尝试。
2 成立权威领导机构,区域发展规划不断创新 1920年5月5日,德国政府公布法律,成立鲁尔煤管区开发协会(The Siedlung severband Ruhr kohienbenzirk,简称SVR),是鲁尔区最高规划机构 这一规划机构的职能和权限随着区域的发展一再扩大,现已成为区域规划的联合机构(KVR),州联邦的权力部门协会由88个成员组成的议会和7个成员组成的委员会负责日常工作 协会成员中60%是市县政府代表,40%是企业代表行政上受州政府当局管辖,财政上由地方当局拨款和协会自身筹款,协会自身还有贷款的权力,总部设在埃森 针对鲁尔区存在的问题,协会于1960年提出了鲁尔区总体发展规划,作为法令要求全区严格遵守执行此外,还有一个鲁尔工商局组织,作为区域性的工商经济管理机构,对鲁尔区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也起着协助和监视的作用 在鲁尔煤管区协会成立以前,鲁尔区无论是在发展工业生产,还是在城市建设、交通以及环境保护方面,都没有统一的规划,因此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因而导致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直接影响到工业区的生存发展但在协会成立初期,其主要的工作也只是制定“一般开发规划”(General Settle/ment Plan)即为工业和民用地,交通线路,绿化环境等提出轮廓性布局方案。
从20世纪60年代起,协会逐渐担负起对工业区的全面规划,直接与全区的建设和发展挂钩,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因而,在德国普遍认为KVR组织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1960年,协会提出了把鲁尔区划分三个地带的设想:第一个地带是“南方饱和区”,主要是指鲁尔河谷地带,这里是早期的矿业集中地区,随着采煤业的北移,地位已大大下降,但经济构造相比照较协调,今后的发展是继续保持其稳定性 第二个地带是“重新规划区”,这是鲁尔的核心地区,该区包括鲁尔区的重要城镇及埃姆舍河沿岸城镇,是人口和城市高度集中的地区,存在着许多社会和经济问题控制人口的增长,合理布局工业企业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第三地带是“发展地区”,包括鲁尔西部,东部和北部正在发展的新区,其中北部是重点发展地区根据三地带的不同情况,协会提出发展第三地带,稳定第一地带,控制第二地带的战略设想,这一设想为以后鲁尔区的全盘规划打下了根底 1966年在修改上述规划的根底上,协会又编制了鲁尔区的总体发展规划这是联邦德国区域整治规划史上的第一个地区性的总体规划,也是第一个在法律上生效的规划方案 此方案于1969年又开展补充,以补充报告的形式公布于众。
总体规划的主要宗旨是发展新兴工业,改善区域经济部门构造和扩建交通运输网;在核心地区以及主要城市中控制工业和人口的增长;在具有全区意义的中心地区增设服务性部门;在工业中心和城镇间营造绿地或保持开阔的空间;在边缘地带迁入商业;并在利伯河以北鲁尔河谷地及其周围丘陵地带开辟旅游和休息点,为人们提供休息和娱乐的场所 1989年,KVR制定了一个为期10年的国际建筑博览会的宏伟计划(IBA),重点是对鲁尔区核心地区800 km2、拥有200万人口、有17个城市参加的城市再造工程,使鲁尔区以令人耳目一新的面貌迈进21世纪 3 区域创新发展 3.德国鲁尔工业区是如何开展综合整治的 中央作出了关于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重大决策东北是中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重工业及装备制造业基地,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看与德国的鲁尔工业区有异曲同工之妙 德国鲁尔工业区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资源开发到资源枯竭、由钢铁振兴到企业没落的经济阵痛但是通过清理改造和产业构造调整,鲁尔工业区经济迅速走出了低谷,从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为中心的资源型生产基地,转变为以煤炭和钢铁生产为根底,以电子计算机和信息产业技术为龙头,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的新型经济区,产业构造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由此我想到,德国鲁尔工业区的经验对于我们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于是,利用我在瑞士圣·加伦大学工作的时机,赴德国鲁尔工业区实地考察,希望从德国成功的经验中悟出一些道理,为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献计献策 不同的社会体制 相似的经济问题 国际经济发展规律告诉我们,但凡较早发展起来的地区走向相对衰退,主要是因为它们拥有较为不利的经济构造德国鲁尔工业区与中国东北老工业区虽然相距万里,但由于具有同样的资源优势,所以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都经历了相似的过程,即:由资源开发到经济繁荣,再由资源枯竭到经济衰退问题的关键是衰退后的鲁尔工业区经过构造调整和技术改造,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人们生活和谐宁静,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蔚蓝色的天空下绿树成荫鲜花遍地,该地区的经济在新技术的带动下朝气蓬勃蒸蒸日上那么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呢? 回忆历史,温故而知新德国鲁尔工业区是以煤炭和钢铁为根底、以重化工业见长的重工业区,二战前由于煤炭资源丰富,钢铁市场需求强劲,就业情况良好,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随着战争的爆发及结束,战败后的德国经济一派萧条,加之煤炭资源的日趋枯竭,重化工经济构造的弊端越发明显,传统的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开始走向衰落。
很多煤矿和钢铁厂纷纷倒闭,大批的工人开始下岗失业据有关资料介绍,1957年至1968年原联邦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47.8%,而鲁尔区只增长了80%截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煤炭工业就业人数已降至7万人左右,钢铁业减少了4万多个工作岗位,造船业职工人数减少2/3,失业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与此相对照,20世纪50、60年代,中国政府集中了300多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创立的“新中国工业摇篮”——东北老工业区也是以资源型的煤炭工业、石油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制造业、化学工业见长,曾经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过重大奉献由于国家投资政策上的失误,在过去几十年建设中对东北地区的工业建设只抽血而不输血,只重视对重工业建设规模的投资,而忽略了对传统企业的改造,特别是忽略了资源型城市在资源枯竭后的转产改造工作以某省为例,某省有4个资源型城市,现在都面临着资源枯竭、下岗失业情况严重的局面其中,***市资源开采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占失业总数的16%,资源开采业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仅矿区就有3.6万户,占总数的54%;***市资源开采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占失业总数的21%,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总户数达3.8万户四个城市享受低保的人较多,有的已占市区人口1/4。
这种情况使城市的第三产业很难衍生,直接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多渠道加快开发第三产业就业岗位,是对资源型城市就业工作的重大挑战,也是相当紧迫的任务 此外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老工业城市还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地陷区职工住宅转移安置、贫困下岗职工子女教育、就业等一系列问题 4.鲁尔地区的整治措施是什么 鲁尔工业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 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和电力工业发展的根底;充分的水源与煤炭资源结合,促使了鲁尔区化学工业的发展 便捷的水陆交通,为鲁尔区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提供了条件其中,内河航运尤为重要,因为,鲁尔区所需的铁矿石主要经荷兰的鹿特丹通过内河运入,而工业产品的输出也主要依靠这条运输线 鲁尔工业区衰落的主要原因: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开始衰落由煤炭工业开始,随后是钢铁工业 衰落的主要原因有四个:(1)生产构造单一鲁尔区的工业生产以煤炭工业为根底,钢铁工业为主导,高度集中于五大传统工业部门 在这样的生产构造中,如果某一工业部门生产衰落,将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煤炭的能源地位逐渐下降,从而直接导致煤炭的市场需求量的下降,这是造成煤炭工业的衰落的主要原因。
炼钢耗煤量的降低是次要原因 (3)世界性钢铁过剩钢铁工业衰落的主要原因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市场需求量下降的综合结果,表现为世界性钢铁过剩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这是传统工业区衰落的根本原因 鲁尔区的综合整治: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划,主要从五个方面开展:(1)产业构造调整这是综合整治的核心,一方面对煤炭、钢铁工业开展改造,另一方面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2)调整工业布局为就近获得通过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有的钢铁公司甚至将高炉建到荷兰海边 (3)加强交通建设鲁尔区有稠密的铁路网、高速公路网,莱茵河的水运也很便利 (4)发展科技这是维持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5)美化环境通过治理工业污染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改变了重工业区污染严重的局面,成为一个环境优美的地区 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