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必考点解析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机械能章节测评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种**** 文档编号:309116357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7.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必考点解析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机械能章节测评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2年必考点解析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机械能章节测评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2年必考点解析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机械能章节测评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2年必考点解析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机械能章节测评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2年必考点解析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机械能章节测评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必考点解析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机械能章节测评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必考点解析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机械能章节测评试题(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机械能章节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所示,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一小球被弹出后,经过A点运动到B点,落到地面后弹起,图中虚线为小球的运动轨迹,C、E是

2、同一高度的两点。则小球 () A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速度增大B在C点速度大于在E点速度C从C点到D点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在C点的机械能等于E点的机械能2、如图所示是我国高超音速导弹“东风17”从起飞到击中目标的轨迹示意图,如果把大气层边缘看作水面,导弹飞行时就像在水面上“打水漂”,因此它突防能力强,难以拦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弹运动到b点时,不受重力作用B导弹飞出大气层后,仍受到惯性作用C导弹从a点运动至b点,重力势能减小D导弹运动到a点时,处于静止状态3、羽毛球是一项室内室外都可以进行的体育项目,在我国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关于这项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羽毛球在飞行过程中,人对球

3、做了功B球拍对羽毛球的弹力是因为球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羽毛球向上飞行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羽毛球离开球拍能继续飞行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4、如图所示,在“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m1=m2m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木桩下陷的深度越深,则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B比较a、b两图可知:物体被举的越高,重力势能越大C选择b、c两图可比较物体的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D本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5、如图是某运动员在一次撑竿跳高过程中的多个状态,若不计空气的阻力,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运动员助跑的目的是增大惯性B运动员撑竿上升的过程中,竿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运动

4、员的动能C运动员到最高点时所受合力为零D运动员从最高点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6、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可在A、C两点间来回摆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最低点B时动能最大,若在此点绳子突然断开,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B小球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小C小球在C点时受力平衡D小球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对小球做功,细线的拉力对小球不做功7、球竖直向上运动,并落回地面,这过程中先后经过M、S两点。球在这两点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如图所示,则球在M点的()A速度比在S点的大B机械能大于在S点的C机械能等于在S点

5、的D离地高度比在S点的低8、2020年5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其中把“高空坠物”纳入了违法行为,这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会带来很大的社会危害,因为高处的物体具有较大的() A动能B重力势能C惯性D重力9、如图如示,小明在“吾悦广场”游玩,正乘坐匀速转动的“摩天轮”向最高点转去。此过程中小明的() A机械能不变B重力势能不变C动能不变D动能先增大后减小10、为了更好的推进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我国计划发射十八颗通信卫星,为沿线国家提供服务。下列关于人造卫星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卫星在近地点时,动能最大,机械能最大B卫星在远地点时,势能最大,

6、机械能最大C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机械能不变D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机械能不变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在解决能量转化和转移问题时,要用到 定律;正确揭示力和运动的关系是 定律。 2、如图所示,弹簧将小球弹起,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是 ;小球离开弹簧继续上升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 。(不计空气阻力)3、用细线将小球系好后,固定在天花板上,做成一个单摆,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小球从A点摆动到B点的过程中,小球的 能转化为 能,小球的机械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如图所示是“套圈”游戏。“

7、套圈”从岀手到落地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a、b、c三个位置(不计空气阻力),其中a为“套圈”出手后运动的最高点,且hab=hbc。则“套圈”在由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动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设“套圈”在ab段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P1,在bc段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P2,则P1 P2(选填“”、“hB)由静止释放。三次实验中,小球进入水平直轨道时均钻人水平直轨道上的同一纸盒,纸盒被推着一起在水平轨道上运动了一段距离后静止,分别测出小球与纸盒一起运动的最大距离,便可判断出小球撞击纸盒时的动能大小。(1)图甲、乙所示实验中,小球都从相同高度hA处由静止释放,是为了使两次实验中小球运

8、动到斜轨道底端时的 相同。 (2)图甲、丙所示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 是否有关?4、小明在课外活动时,偶然将两个弹性球叠放在一起同时自由下落,发现上面小球反弹的高度大于下落的高度,于是,他想探究同一个上面小球反弹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提出三个猜想:猜想一:与两个弹性球下落的高度有关;猜想二:与下面弹性球的质量有关;猜想三:与下面弹性球的材料有关。(1)小球下落过程中,小球的 能转化为 能。(2)为了进一步验证猜想,小明选取了A球作为上面的反弹小球,用体积相同的B、C、D三个球分别作为下面的弹性球进行实验。其中B、C两球质量相同但材料不同,C、D两球材料相同但质量不同。小明

9、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做了多次实验,实验数据如表:实验序号下面弹性球质量/kg下落高度/mA球反弹高度/m1B0.50.91.621.11.931.32.14C0.50.91.751.12.061.32.57D0.80.92.281.12.391.32.8比较 三次实验序号,可以验证猜想一,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比较实验序号4、7(或5、8或6、9),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在下面弹性球的材料、下落高度等条件一定时, ,上面弹性球反弹的高度越高;为了探究猜想三,小明选取了A球作为上面的反弹小球,他还应选择 两球进行实验;实验表明,每次所测A球反弹的高度总比下落高度要高,原因是 。5、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质量不同的AB两个小球(mAmB)先后从同一装置上的h1或h2处由静止滚下,推动纸盒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 来反映 (选填“小球”或“纸盒”)动能的大小; (2)纸盒被小球推动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这是由于纸盒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了 力的作用; (3)我们要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应该选择 两图来进行实验:根据甲乙两图可得出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