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的小知识和汇总 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面的重力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 月球上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 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 海 ”著名的有云海、湿海、静海等 而明亮的部分是山脉,那里层峦叠嶂,山脉纵横,到处都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位于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公里,可以把整个**岛装进去 最深的山是牛顿环形山,深达8788米除了环形山,月面上也有普通的山脉 高山和深谷叠现,别有一番风光月球的正面永远向着地球 另一方面,除了在月面边沿附近的区域因天秤动而间中可见以外,月球的反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球的反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 月球反面的一大特色是它几乎没有月海这种较暗的月面特征而当探测器运行至月球反面时,它将无法与地球直接通讯 轨道资料平均轨道半径 384,400千米 轨道偏心率 0.0549 近地点距离 363,300千米 远地点距离 405,500千米 平均公转周期 27天7小时43分11.559秒 平均公转速度 1.023千米/秒 轨道倾角 在28.58°与18.28°之间变化(与黄道面的交角为5.145°) 升交点赤经 125.08° 近地点辐角 318.15° 物理特征 赤道直径 3,476.2 千米 两极直径 3,472.0 千米 扁率 0.0012 表面面积 3.976*107平方千米 扁率 0.0012 体积 2.199*1010 立方千米 质量 7.349*1022 千克 平均密度 水的3.350倍 赤道重力加速度 1.62 m/s2地球的1/6 逃逸速度 2.38千米/秒 自转周期 27天7小时43分11.559秒(同步自转) 自转速度 16.655 米/秒(于赤道) 自转轴倾角 在3.60°与6.69°之间变化(与黄道的交角为1.5424°) 反照率 0.12 满月时视星等 -12.74 表面温度(t) -233~123℃ (平均-23℃)月球在环绕地球作椭圆运动的同时,也伴随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每年一周。
月球不但处于地球引力作用下,同时也受到来自太阳引力的影响,所以具有十分复杂的轨道运动 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但能反射太阳光由于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因此,地球上的观测者所见到的月球被照这部分也在不断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视形状 这叫月相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月相变化的周期性,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计量时间的尺度阴历或农历月就是以月相为根底,星期也是由此演化而来 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月球总以相同的一面向着地球这是由于月球自转周期恰好和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相等造成的,而这两个周期相同则是潮汐长期作用的结果 月球赤道面同它的轨道面有6度41分的倾角因为这一倾角的存在和月球绕转速度的不均匀等原因,在月球运动过程中,地面上某一点的观测者多少还能看出月面边沿有前后的摆动 从地面观测,不止看到月球的半面,而且能看到月球的59%,其余41%则不能直接看到 月球形状也是南北极稍扁、赤道稍许隆起的扁球 它的平均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500米南北极区也不对称,北极区隆起,南极区洼陷约400米 月球重心和几何中心并不重合,重心偏向地球2公里。
这一结论已为"阿波罗号"登月获得的资料所证实 月面上山岭起伏,峰峦密布此外,还有洋、海、湾、湖等各种特征名称 其实,月面上并没有水只是早年观测者凭借想象,借用地球上的名称而已,最多不过有某些形态上的相似罢了 月面上的最明显的特征是环形山,通常指碗状凹坑构造其中大的直径可超过100公里,小的不过是些凹坑 直径大于1公里的环形山总数3万多个,占月球表面积的 7~10%环形山大多以著名天文学家或其他学者的名字命名,月球反面有4座环形山,分别以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石申、张衡、祖冲之、郭守敬命名 月面最大的几个环形山是: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公里;克拉维环形山,直径233公里;牛顿环形山,直径230公里许多环形山的中心区有中央峰或中央峰群,高达2.5公里 肉眼所看到的月面上的暗淡黑斑叫“月海”,它们是广阔的平原在月球正面,月海面积约占整个半球表面的一半 已知月海共22个(包括反面),其中最大的叫风暴洋,面积约500万平方公里雨海面积约90万平方公里 月面中央的静海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此外,较大的还有***、丰富海、危海、云海等。
月海大多具有圆形封闭的特点,四周是山脉有些月海伸向陆地称为湾,小的月海则称为湖 4.关于月亮知识 ●你知道人类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登上月球的? 1969年7月21日11时56分20秒 ●哪个国家的哪一位宇航员第一次踏上月球? 美国的阿姆斯特朗 ●关于月球的来源有哪些说法? 月球被俘获说;地月同圆说;地球分裂说;月球——宇宙飞船说 ●你知道月球上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资源? 土壤,岩石,硬金属,放射性物质,磁场 ●人造月亮是怎么回事? 模仿月球反光的特点,在地球制造出很大的镜子,反射光线 ●月球和地球相距多远? 384401公里 ●“朔”“望”各是什么现象? 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时,我们从地球看去,月球黑暗的一面正朝我们,,这时月球完全看不见,叫做“朔” 当地球在中间,也就是月球亮面整个朝向地球,我们就会看到满月,这时叫“望” 朔发生在初一,望发生在十五,十六 ●“月海”是月球上的海吗?最大的“月海”叫什么? “月海”指的是肉眼看到的月面上的暗淡黑斑,是月球上广阔的平原 风暴洋,面积越五百万平方公里 ●月球与地球的年龄哪个大? 月球大 ●月球的半径是多少? 1738公里 ●为什么会发生“月食”现象? 当太阳与地球与月亮成一直线时,地球挡住了太阳光,在月球上成一阴影,即为月食 月食可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及半影月食三种。
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就会出现月偏食;而当整个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之时,就会出现月全食至于半影月食,是指月球只是掠过地球的半影区,造成月面亮度极轻微的减弱,很难用肉眼看出差异,因此不为人们所注意 ●月球上的大大小小的“坑”是怎么回事? 陨石坑 ●人到了月球上为什么变得那么轻? 因为月球引力小,月球引力只有地球的1/6 ●月球为什么会发生圆缺变化? 是由于日、地、月三者的运行造成的一种自然现象 ●为什么地球上的人只能看到月球的同一面? 由于月球自转周期恰好与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相等造成了月球总是以同一面向着地球 (在潮汐力的作用下,月球的自转速度已经变得与公转速度相等,月球总只有一面朝向地球 ●在月球上能看到地球的什么建筑? 万里长城 ●月球是行星吗? 不是,它是地球的卫星 ●月球引起大海变化的现象叫什么?它是如何发生的? 潮汐 海水随着地球自转也在旋转,而旋转的物体都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使它们有离开旋转中心的倾向,这就好象旋转张开的雨伞,雨伞上水珠将要被甩出去一样 同时海水还受到月球、太阳和其它天体的吸引力,因为月球离地球最近,所以月球的吸引力较大。
这样海水在这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引潮力 由于地球、月球在不断运动,地球、月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在发生周期性变化,因此引潮力也在周期性变化,这就使潮汐现象周期性地发生 ●你能说出哪些天文仪器? 天文望远镜、射电望远镜 经纬仪及赤道仪 ●天文台为什么总是建在山上? 天文观测与大气透明度和大气宁静度密切相关 地势高、视线好、便于观察 ●天文台为什么是圆的? 可以做360°的旋转, 观察面广,便于确定位置 ●人类历史上是谁第一个开始月球的科学观察? 美国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于1969年7月21日登上月球,首次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梦想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天文学家有哪些?他们各有什么突出的奉献? 张衡(78~139),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 张衡,别号平子,***西鄂人,(就是现今某省***县人),县城之北,有一鄂城寺,就是汉朝西鄂的故址 他出生于汉章帝建初三年,也就是民前1834年 他的学术思想是多方面的,从他的著作中来看,有哲学、有政治、有历史、有地理、有数学、有训诂,还有文学等等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两篇天文著作,一是「浑仪」,一是「灵宪」而成为我国古代千余年中「宇宙观」的正宗学派。
●中秋节是怎么来的?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管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嫦娥和吴刚各是谁?他们有什么故事?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 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 5.月球的知识有哪些 详细点 月球奥秘知多少之月球数字 赤道直径 3,476.2 千米 两极直径 3,472.0 千米 扁率 0.0012 表面面积 3.976*107平方千米 扁率 0.0012 体积 2.199*1010 立方千米 质量 7.349*1022 千克 平均密度 水的3.350倍 赤道重力加速度 1.62 m/s2 地球的1/6 逃逸速度 2.38千米/秒 自转周期 27天7小时43分11.559秒(同步自转) 自转速度 16.655 米/秒(于赤道) 自转轴倾角 在3.60°与6.69°之间变化 (与黄道的交角为1.5424°) 反照率 0.12 满月时视星等 -12.74 表面温度(t) -233~123℃ (平均-23℃) 大气压 1.3*10-10 千帕 6.月亮的知识 一、月球的几大谜团 月球起源之谜:目前,人类关于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了三种假说,月球被捕获说、地月同源说和地球分裂说。
到目前为止,三种假说都没有取得强有力的证据,因此产生了第四种假说“月球 ” 月球年龄之谜: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可据以测定月球的年龄经分析发现,与地球上90%年龄最大的岩石相比,月球岩石99%的年龄更长 1973年,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