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论哲学的批判

wd****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6.13KB
约7页
文档ID:309053071
论哲学的批判_第1页
1/7

论哲学的批判 论哲学的批判 【作 者】张理海 【作者简介】张理海 武汉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内容提要 哲学的批判,是指哲学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灵魂,出于对人之生存意义、行为方式和终极理想的关怀以及表达这种关怀的一种特有的方式或方法本文从自哲学的批判、对哲学的批判和哲学的自我批判三个向度揭示了哲学的批判,不仅是哲学自身演变和发展的强劲动力,也是在社会转型期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振兴中国传统哲学的突破口关键词 哲学的批判 自哲学的批判 对哲学的批判 哲学的自我批判批判二字曾被长期误用和滥用,以至使得今日正常的理性批判横遭拒绝于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武器不大使用了,而近乎于伪善的“表扬、相互表扬及自我表扬”泛滥,社会生活中的腐败现象——诸如高雅屈从市俗、通俗委身媚俗、价值沦为纵欲,迷信绑架科学、猥亵调戏崇高、伪善强暴真诚——乘机结胎这不能不说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现在该是认真面对批判的时候了原本意义上的批判,是指对是非曲直的判断和对真假善恶的褒贬它是以反省经验和思考为基础的理性活动批判对于哲学来讲,是其对待事物所持的一种最基本的态度所谓哲学的批判,是指哲学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灵魂,出于对人之生存意义、行为方式和终极理想的关怀以及表达或体现这种关怀的一种特有的方式或方法。

哲学的批判可分为三个向度:自哲学的批判、对哲学的批判和哲学的自我批判哲学的批判对于社会生活、文化建设以及哲学自身从来都是不可或缺的  一人是生活在意义世界里,而意义只有通过对生活的批判才显现出来,没有经过批判的生活是盲目的、无意义的体现这种批判有多种形式哲学的批判是理性批判的最高形式哲学的批判主要指向人类生活赖以建立的一些最基本的假定前提人类是要过理性生活的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有意识、趋目的、奔理想的因此,人类的生活、社会机制的运行实际上都需要有一些最基本的假定前提譬如,“人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动物”,便是人类在处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时所遵循的一个最基本的假定前提人类生活和社会运行中有许许多多这样信念的、基础的假定前提,没有了这些假定前提是不可想象的一般来讲,人们是不希望别人对他们所假定的东西加以追究的这样一来,这些假定前提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被绝大部分人视为当然的东西,或者说是被认为没有必要追问的客观地讲,如果人人都不断地去追问这些假定前提,检验信仰的假定条件,那就没有人去行动了问题的另一方面在于,如果对这些假定前提作批判性的考察,结果就会发现,它们有时远远不如看上去那么可靠,它们或明或暗的意义,也远远不如看上去那么明确。

这样一来,如果不对这些假定进行追问、检验,将它视为当然而束之高阁,那么,人的思想就会凝固,社会就会陷入僵化,历史的脚步就会停止很显然,要使认识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历史不断前行,就必须对假设质疑,向前提挑战,对信仰批判,这是哲学的基本任务之一首先,这是为哲学的学科性质所决定哲学既不属于既定的经验学科,也不属于既定的规范学科,而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最一般问题的学科哲学意味着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其中就包括对人生的那些假定前提的思考其次,也是为哲学思考特性所决定哲学是反思的进行哲学思考决不仅仅是思考一个对象,而且同时在思考着它自身对那个对象的思想,即对于思想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讲,哲学意味着独立的和批判的思想换言之,哲学就是批判的,就是最一般的批判,就是对一般的批判,甚至就如胡塞尔所说的那样,哲学从认识批判开始,并且它的一切都植根于认识批判之中  二哲学的批判首先是自哲学的批判所谓自哲学的批判,即是自本体的批判由于哲学思考的目标是整体化,因此自哲学的批判也可以叫做整体性批判,或者整体对部分的批判实际上,就是哲学对整个文化经验和知识体系的批判它表现为哲学对具体学科的批判当然,自哲学的批判并不是对具体学科的具体问题和知识指手划脚,这既不可能也无必要,而是对具体学科知识最一般的理论预设、前提的批判。

这不外乎是以潜在可能的事物来批判既成已然的事物,以新的事物批判旧的事物,以不明白的事物来批判已明白的事物其目的在于,通过自哲学的批判促使具体学科知识强固其前提、光大其传统、拓展其视野、超越其局限,进而促成具体学科知识的整体进步有一种说法认为,当各项具体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以后,哲学的整体性思考及其自哲学的批判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这是一种相当无知的说法事实上,当各项专业的科学知识体系作为不同的部分在世界整体系统中获得相对定位后,它们都可以在整体性思考中扮演咨询与意见参考的角色,而哲学则可以扮演综合知识、开拓眼界、整合体系、建立价值或调整价值的角色与哲学相比,具体科学是通过限定自身而在世界整体系统中定位、进步的,但这种限定同时也会使自身的眼界受到限制因此,对于具体科学来讲,它代替不了哲学的整体性思维(正如哲学代替不了具体科学的限定性思维一样);对于世界整体系统来讲,它缺少不了哲学的整体性思维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讲,正是由于哲学的整体思维作前提,才可能使具体科学在整体世界的系统中定位;反过来讲,正是由于具体科学在整体世界系统中的定位,才使哲学的整体思考更加成为必要所谓对哲学的批判,就是部分对全体的批判。

实际上,就是具体科学对哲学的批判,或者叫对自哲学的批判的批判具体科学对哲学的批判之所以可能,是因为科学、文化、历史、个体经验作为整体所包含的部分对作为理性化的思想体系的哲学的批判对于具体科学来说,是它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它标明具体科学孕育着新的生机,标明具体科学的理论、方法正在向新的高度的自觉提升对于哲学来说,具体科学的批判主要针对的是方法因此,这种批判往往意味着哲学方法的突破当方法突破了原有的哲学体系,建立起新的方法论时,当哲学体系限制着方法,方法突破体系成为必要时,就可以对哲学进行批判前面已经说过,具体科学是通过对自身的限定而发展的与此相反,哲学则是通过对自身的开放而新生的但这种开放有时往往会使哲学缺乏对自身必要的限定对哲学的批判正是促使哲学克服这种缺乏限定的途径之一简言之,哲学自身的开放使具体科学的批判既成为必要也成为可能;哲学只有接受对哲学的批判,才不至于走上独断、孤行的绝路哲学的批判还表现为哲学的自我批判哲学的自我批判又可分为不同哲学之间的相互批判和相同哲学之间的批判、自我批判两种情形前者,从时间的坐标看,既指不同历史时期的后人的哲学对前人的哲学的批判,也指相同历史时期不同哲学之间的批判;从空间的坐标看,既指不同地域的不同哲学之间的批判,也指相同地域不同哲学之间的批判;从语言、民族、文化、传统的坐标看,既指不同语言、民族、文化、传统的不同哲学之间的批判,也指相同语言、民族、文化、传统的不同哲学之间的批判。

哲学的自我批判主要针对的是概念批判导致发现和提出概念问题,通过解决概念问题而实现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哲学的自我批判就是要从思想上发现、挖掘最深刻、最一般的概念哲学的自我批判是哲学批判精神最集中、最鲜明的体现哲学批判的力量来自于自哲学的批判、对哲学的批判和哲学的自我批判的相互作用和整体合成作用只有三者合力作用,哲学才能担当起综合知识、开拓视野、解放思想、整合体系、建构价值、调整文化、导引社会生活等重任具体而言,自哲学的批判是哲学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作用的主渠道,因而是哲学批判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哲学的批判和哲学的自我批判都是服从自哲学的批判的如果就体现哲学的反思性质而言,哲学的自我批判、自哲学的批判体现得更直接一些,对哲学的批判则体现得比较间接一些如果说哲学的自我批判、自哲学的批判是从正面体现的,那么对哲学的批判则是从反而来体现的如果从哲学的历史来看,哲学的自我批判无疑是主角,其它都是以其为前提和归属的   三哲学的批判是按照它特有的方法进行的哲学批判使用的主要方法是:怀疑方法、提问方法和分析方法怀疑方法怀疑是哲学批判中使用最广的方法之一古希腊哲学家中不乏有人认为,哲学产生于对问题的疑惑。

这就是说哲学与生俱来就有怀疑的性质怀疑作为哲学批判的一种方法,首先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在这种态度下,我们没有任何预设的观念,它与思想的建设有关当怀疑一个观念时,必定同时给出了理由为了能够给出可靠的理由,心灵就已经投入了思想建设其次,哲学的怀疑是出自理论要求的怀疑,它表明对事物的存在要追寻充分的原因最后,绝大多数的怀疑属于知识论水平上的怀疑,它有两种类型:主观式怀疑和客观式怀疑主观式怀疑是把世界中诸对象当做怀疑的对象客观式怀疑主要是对我们的认识形式的怀疑提问方法怀疑的产生,就意味着对事物存在的底蕴打上了问号,暂时悬置了事物的存在简言之,就是把事物转化为问题,继而追问因此,哲学的批判总是围绕着问题,以追问的方法进行的哲学的提问可以看作最严格意义上的追问:其一,哲学的提问既是针对疑问的原初起点——人怎样会察觉疑问的存在,又是针对事物存在的前提预设因此,哲学的提问既是最一般的、最简单,但又是最困难的其二,哲学的提问具有整体性、永恒性所谓整体性,是指哲学提出的问题不可分割,因为许多哲学问题在被分割为单独的问题时往往就不再成为问题了所谓永恒性,是说哲学提出的问题是不受时间限制的,即不仅有新问题,也有老问题。

同时,哲学批判指出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又意味着提出新问题其三,哲学批判的提问方式对于哲学自身来讲关系重大提问方式不同,往往意味着哲学思维方式的不同,甚至意味着哲学建构、内容不同有时候衡量一种哲学主要不是看它提出了什么新思想、新观点,而是看它以什么方式提出了什么问题一般来讲,哲学批判的提问有三种:“What-to”的提问、“How-to”的提问和“Why-to”的提问What-to”一般是本体意义上的追问,“How-to”则主要是对方法的追问,而“Why-to”则往往是对知识论的提问分析方法这里的分析是一个广泛意义上的概念它除了指澄明、清晰等含义外,更主要的是指解析、解构的技术分析方法最先是被用来进行对哲学的批判这虽然不尽符合哲学整体思维的本性,却往往能使哲学批判的一些问题比较准确地定位,因而也是自哲学批判和哲学的自我批判所经常使用的方法据此,可以把分析方法分为两大类:自哲学的分析方法与对哲学的分析方法对哲学的分析方法,是把一些表面上难以做出判断的语句转换为清晰可辨的语句它实际上是对语言的分析,因而往往是清除语言垃圾的有效手段自哲学的分析方法,它关注的主要是观念存在的理由,它力图通过分析任一观念存在的理由而逐步揭示出观念界中各个层次的观念的存在理由,进而分析造成这些存在理由的思想方法,最终迫使观念本体论的第一理由显现出来,由此获得对观念世界整体存在方式的理解。

  四哲学的批判对于哲学自身的演变和发展历来都是一种须臾不可或缺的强劲的内动力哲学这门最古老的学科,它几乎与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悠长世界上没有哪一门学科能象哲学那样,在其悠长的历史演讲中衍生出那么多的哲学门类、哲学流派和那么丰富的哲学文化,而且在其自身经久不衰的发展过程中孕育、分化出那么多的具体学科这是由于哲学是建立在一种全方位开放的思想活动基础上的具有严密的结构、整体的思维的理论体系,因而具有很强的、自觉的发展新思想、接纳外来思想和扬弃旧思想的动力和能力的缘故哲学的这种动力和能力的渊源在很大程度上又来自于哲学自身所特有的批判性、接受批判性和自我批判性哲学的批判是哲学发展、演变的内动力具体言之,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自哲学批判作为哲学演变、发展的内动力之一,主要表现在,(1)是保证哲学存在价值的前提之一因为哲学要使生活的意义显现出来,主要是通过自哲学批判的方式进行的2)自哲学批判还是哲学吸纳营养的主渠道通过自哲学的批判,哲学自身触及了对象的各种问题,由此获得了丰富的经验材料、思想观点,作为自己提炼哲学问题、浓缩哲学概念的重要渠道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自哲学的批判是联结哲学与其对。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