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两大政党处理文化冲突的理论与实践 美国两大政党处理文化冲突的理论与实践 【作 者】周淑真/柴宝勇 【作者简介】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内容提要】美国两党处理文化冲突主要从三个大的方面着手:利用市场经济的力量并通过国家政权的引导来促进各文化群体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融;强调美国信条,建立“公民宗教”,通过包容的民主和健全的法制,并通过政治社会化的渠道对公民加强教育尤其是历史教育,以此整合文化冲突,达到对于美国政治体制和政治文化的认同;主张在尊重少数群体的教育权利和语言权利的前提下,维护美利坚合众国的统一美国两大政党在处理关于文化冲突问题的具体政策和策略上有类似之处,但也存在着一些差异这些问题的探讨,对于我们党和政府处理文化冲突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摘 要 题】政治文化与民主 【关 键 词】美国/政党/文化冲突/整合美国是一个文化多元的国家在文化如此多元的情况下,如何整合多种文化,尤其是种族文化与民族文化,成为美国两大政党和政府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试图从政党政策和政纲的角度探讨美国的两大政党是如何处理国内社会中的各种文化冲突和矛盾,维系文化的多元与和谐、社会和政治的稳定的。
注:由于美国的国情,美国的政党政策有时是通过其自身控制的国会和政府来实现的总体而言,美国两大政党及其控制下的国会和政府处理文化冲突主要从以下三个大的方面着手 一、充分利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实现经济融合美国的历史有其鲜明的独特性,任何国家照搬美国的政治制度都不可能如此有效地运转,任何一个其他国家都不可能拥有美国般的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就其民族的地理分布而言,在美国,除了印第安人之外,没有一个少数族群拥有属于本民族的“祖居区域”移民们虽然以族群为单位形成了一个个民族“飞地”或者说文化“飞地”,但是这些“飞地”很少超越镇或者街区的范围,具有很强的小地方性或者小区域性特征,成为散处美国各地的文化孤岛注:埃里克·方纳《美国自由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89页从两大主要政党的政纲、政策以及联邦政府的政策来看,都反对将民族聚落模式地域化以及任何试图以民族单位为基础建立政治实体的努力在联邦政府的正式法律文件中,没有民族权力的表述因为,“美国信条构想的是一个由自己选择并对自己负责的个人组成的国家,而不是一个以不可侵犯的民族社团为基础的国家宪法保障的是个人的权利而不是群体的权利注:Alain-G. Gagnon and James Tully, Multional Democraci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p. 29. )1818年,居住在纽约和费城的爱尔兰移民集团要求征用西部一片土地以作为他们的属地,这一要求遭到了联邦政府的断然拒绝。
而且,国会还成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重申以下原则:联邦政府反对任何一个海外迁入的群体在合众国的土地上建立自己的民族区域可以想见,如果这样的请求被批准,其结果是将既有的地域性联合转化为民族性联合,地域分野与民族分野相互叠加,反而会增强国家的离心力注:March Lee Harson, The Immigrant in American Histo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40, p. 129. )这样,与苏联、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实际上由各个民族聚居的区域组成的国家不同,在美国,各民族没有生活在特属于本民族固定的土地上,这就为其整合民族文化冲突提供了良好的现实基础和物质条件再者,很难想像,如果一个国家各区域有着独立的经济系统,彼此间缺乏信赖感和经济联系,这样的国家能够有效地处理国内的民族文化的矛盾和冲突从经济角度而言,各文化群体对于国家共同体的信赖“取决于他们对自己的共同利益的关注程度,取决于他们共同需求的强度以及与环境的关系只有那些被他们视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或至少是有用的东西,才能将他们紧密团结,以抵御那些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分界力量的影响”(注:Karl W. Dectsch and William J. Foltz, NationBuilding, Atherton Press, 1963, p. 41. )。
美国政党和政府借助市场经济的扩张性,把各文化群体的经济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和党政治家迈克尔勒曾不无得意地说,“在美国,华尔街股市的动荡牵动的是每一个美国人的神经,无论他是穷人富人、黑人白人、拉美裔人还是亚裔人”(注:Lebaron Michelle, Bridging Cultural Conflicts: A New Approach for a Changing World, MIT Press, 2003, p. 132, p. 231. )美国的两大主要政党虽然在政府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干涉经济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两党对于通过市场经济和政府的引导来加强各文化群体之间的交融都持肯定态度因为,文化群体的地域性和封闭性往往是狭隘的民族文化认同(或者说少数文化群体认同)形成的重要基础,如果突破其地域性和封闭性的局限,也就打通了国族文化认同的入口美国的两大政党及其政府都认识到,“文化的问题从根本上还需要从经济上来解决,美利坚合众国的合众为一首先是经济上的一体”(注:Richard D. Alba, Ethnicity and Race in the U. S. A, Routledge Press, 1984, p. 229. )。
因此,利用密切各个民族和文化群体的经济联系对于塑造美利坚民族认同、整合文化冲突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二、通过政治认同整合文化冲突托克维尔曾经指出:“一个没有共同信仰的社会,根本就无法存在,因为没有共同的理想,就不会有共同的行动,这时虽然有人存在,但是不构成社会注: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504页因此,在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中,营造一定程度的价值共识是凝聚人心、整合各种文化冲突的关键所在这种共识不仅构成一个社会人们行为的共同理念基础,而且是一个政治共同体最根本的维系力量这些共同信念的外在表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美国信条”(American Creed)以及一些国家仪式和象征在早期,为了形成美国社会多种族裔之间的精神纽带,美国早期的思想家们在多年的实践中创造了一系列的理论,如民主、自决、公民参与等,以创造一个新的民族文化认同在此基础上,凝炼出的“所有人的尊严与平等的理想,人的不可剥夺的追求自由、公正与机会的权利”便成为“美国信条”,(注:这是瑞典人加纳·默达尔(Gunnar Myrdal)在1944年的总结也成为拥有各族裔、来自各种地区、信仰各种宗教并有不同肤色的美国人共同尊崇的、大多数西方国家都皈依的最明确无误表述的总的理想的维系。
与此相联系的是WASP(指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白人,下同)文化传统,因为在美国政治、社会、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移民中白人占绝对的多数,而且白人处于社会权力金字塔的上层同时,“美国体制、习惯与思想对所有种族的新来者具有令人惊讶的融化的力量……能极快地消融与同化大量涌入美国的外国人群注:Arthur M. Schlesinger Jr. , The Disuniting of America,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92, p. 46. )于是,以英语为主要交际工具,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清教徒的政治、文化、宗教理想和体制及其价值观就成为支撑“美国信条”的主流文化对于以WASP文化为传统、以“平等、自由”为内涵的“美国信条”的强调与巩固就成了美国政党及其政府塑造共同信念的一种手段转载请注明网络来源:政治学论文网) TAG标签: 肯定 处理 行动 民族 冲突 文化 政党 理论 实践 社会在美国内战后的几十年中,美国两大政党、国会和政府也创设了不少的爱国主义的仪式和象征内战之前,只有美国的“独立日”和华盛顿诞辰的纪念活动是全国范围内的国家节日内战之后,1863年,美国总统共和党人林肯宣布规定感恩节作为全国性的节日,此后这一节日具有了浓厚的民族和宗教的气息。
每逢感恩节,学生们倾听先辈清教徒的故事,牧师们在布道中按照传统的方式将宗教和爱国主义结合在一起,感恩节的晚餐成了全国的习俗此后阵亡将士纪念碑以及自由女神像的树立,都有效地激发了美利坚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心美国自己民族特性的象征也很多,诸如“山姆大叔”、自由女神像、费城独立厅的独立钟、白头秃鹫以及“新制万年”、“合众为一”、“我们信仰上帝”等铭文等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浸透了基督教精神的美国社会中,存在着一种“公民宗教”(或者说国民宗教)注:“公民宗教”一词始于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他曾在《社会契约论》中首先使用这个概念,指写在一个国家典册中的一套法统神话,它规定了国家自己的神、特有的守护者,它有自己的信条、教仪和法定的崇拜表现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N. 贝拉在1967年发表《论美国的公民宗教》一文,借用这一概念说明美国人民对于美利坚合众国认同的宗教支持要素它是一种维持秩序的宗教……从社会学意义上来看,人民公认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共同的基础和目的就不可能长期存在注:R. G. 哈切森《白宫中的上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0页在公民宗教中,宗教只不过是一种外在形式,人民借助宗教情感表达的实际上是对美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信仰,上帝只不过是美国社会的象征,它属于美国人民,人们不会在意他究竟代表哪个具体的教派。
美国公民宗教主要包括四个组成部分:美国的政体建立在宗教基础上;相信美国人是上帝的“选民”;宗教言辞和象征遍布于公共言论和礼仪之中;国家重大典礼的活动本身具有宗教气氛,并履行宗教功能注:[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86—87页,第87页,第268页亨廷顿指出,“公民宗教把信仰许多教派的美国人转变为具有一个宗教灵魂的一个民族注:[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86—87页,第87页,第268页美国的两大政党以及美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公民宗教的作用,并创造性地将宗教习俗与信仰转化为政治力量,以达到凝聚各种文化群体的作用美国历任总统,不论其属于哪个党派,信仰哪种宗教,在宣誓就职时,都需要祈求上帝的赐福与保佑;在公开演讲中,他要为民众的事业请求上帝的引导;在国家遭遇危难的时刻,他要恳求上帝的帮助同时,美国政党和政府处理文化冲突也离不开对民主参与和对包容精神的倡导,依赖于法律尤其是种族立法、移民立法的不断健全逐步走向包容阿瑟·施勒辛格曾言,“在缺少共同的民族来源的情况下,把美国人连接在一起的仍然是坚定不移的对民主和人权理想的共同信奉。
尽管在实践中这种理想经常被人们背离,但它永远激励我们去缩短实践与理念之间的距离注:[美]阿瑟·施勒辛格《美国的分裂:种族冲突的危机》台北正中书局1994年版第124页,第4页,第32页他进一步解释道,是美国人民为民主和自治所作的不懈努力,使这样混杂的一群合为一个单一的社会注:[美]阿瑟·施勒辛格《美国的分裂:种族冲突的危机》台北正中书局1994年版第124页,第4页,第32页美国政治学家利普哈特也认为,“美国的本质就在于它有着把具有明显差别的多种种族、多种宗教和多种民族的人民构筑成为一个统一国家的能力它能够这样做,完全是因为民主的原则既提供了统一的理论基础,又提供了公民参与的实践经验注:Arend Lijphart, Democracy in Plural Societies,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7, p. 231. )因为,民主从理论上而言提供了一种鼓舞人心的伟大信念,从实践上的参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