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高专针灸治疗技术课件05儿科病症-6小儿泄泻(小儿腹泻)

上传人:东*** 文档编号:307705290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PPTX 页数:13 大小:33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中医药高专针灸治疗技术课件05儿科病症-6小儿泄泻(小儿腹泻)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中医药高专针灸治疗技术课件05儿科病症-6小儿泄泻(小儿腹泻)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中医药高专针灸治疗技术课件05儿科病症-6小儿泄泻(小儿腹泻)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中医药高专针灸治疗技术课件05儿科病症-6小儿泄泻(小儿腹泻)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中医药高专针灸治疗技术课件05儿科病症-6小儿泄泻(小儿腹泻)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中医药高专针灸治疗技术课件05儿科病症-6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中医药高专针灸治疗技术课件05儿科病症-6小儿泄泻(小儿腹泻)(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属医院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模块五模块五 儿科病证儿科病证 情境六情境六 小儿小儿泄泻泄泻1案例导入案例导入张,男,11岁,腹痛、腹泻,伴呕吐1周。泻下如水,面白肢冷,大便次数增多至每日46次,兼有肠鸣腹痛,喜温、喜按,畏寒,舌淡苔白,脉沉迟。请写出针灸诊疗方案请写出针灸诊疗方案诊断:中医:泄泻(风寒泻)西医:急性胃肠炎 1 1.能能依据任务要求依据任务要求查阅查阅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等图书资料等图书资料与与从网络从网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和获取信息自主学习和获取信息的方法和途径的方法和途径。2.2.具有具有分析与处理小儿分析

2、与处理小儿泄泻临床问题的能力。泄泻临床问题的能力。1.1.能按能按中医执业医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师考试、中医病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病历书写要求中医病历书写要求与相关知识,进行与相关知识,进行小儿泄泻正确诊断及小儿泄泻正确诊断及针灸治疗。针灸治疗。2.2.能制定并实施小儿能制定并实施小儿泄泻的诊疗计划。泄泻的诊疗计划。具有良好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医德医风职业道德、医德医风法律意识、妥协能力法律意识、妥协能力团队协作、人际交流团队协作、人际交流自信心、责任心自信心、责任心专业专业能力能力方法方法能力能力社会社会能力能力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小儿泄泻的概念;(2)小儿泄泻的临床表现(

3、3)小儿泄泻的针灸辨证治疗小儿泄泻的诊断、针灸辨证治疗学学习习重重点点教教学学难难点点每个学习每个学习情境、情境、任务按任务按6 6个步骤组织教学个步骤组织教学任任务务导导入入信信息息分分析析方方案案制制定定方方案案优优化化模模拟拟实实施施评评价价改改进进问题、案例导入问题、案例导入通过信息分析进行辨证、诊察、论治通过信息分析进行辨证、诊察、论治制定完成针灸治疗技术的相关知识与操作制定完成针灸治疗技术的相关知识与操作通过师生评估,进行针灸治疗技术相关知识与操作优化通过师生评估,进行针灸治疗技术相关知识与操作优化对针灸治疗技术设计进行审核并模拟临床操作对针灸治疗技术设计进行审核并模拟临床操作对针

4、灸治疗技术设计进行评价改进,形成临床诊疗思维对针灸治疗技术设计进行评价改进,形成临床诊疗思维布置下一个学习情境、任务布置下一个学习情境、任务教学内容的实施教学内容的实施一一二二3小儿泄泻的概述小儿泄泻的临床表现小儿泄泻的针灸辨证治疗 三三知识链接知识链接定义:小儿泄泻(infantile diarrhea)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亦称“腹泻”。小儿泄泻常与感受时邪,内伤乳食,或脾胃虚弱等因素有关。本病病位在肠,与脾胃关系密切。本病多见于西医学的急慢性肠炎、过敏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肠结核等疾病。一、小儿泄泻的概述一、小儿泄泻的概述主症主症 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

5、多者达10次以上,呈淡黄色,如蛋花汤样,或色褐而臭。z伤食泻伤食泻 大便酸臭,脘腹胀满,口臭纳呆,腹痛作泻,泻后痛减,多伴恶心呕吐,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脉滑。z风寒泻风寒泻 泄泻清稀,夹有泡沫,臭气不甚,腹痛肠鸣。或伴恶寒发热。舌苔白腻,脉浮紧。z湿热泻湿热泻 泻下稀薄,腹痛纳差,粪色深黄而臭,可有粘液,肛门灼热,肛周潮红,小便短赤,发热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数。z脾虚泻脾虚泻 大便稀溏,反复发作,食后作泻,色淡不臭,夹有奶瓣或食物残渣,神疲纳呆,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脉细弱。z脾肾阳虚泻脾肾阳虚泻 久泻不止,大便稀溏,完谷不化,形寒肢冷,面色晄白,精神萎靡。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二

6、、小儿泄泻的辨证要点二、小儿泄泻的辨证要点1 1基本治疗基本治疗治则治则 除湿导滞,健脾止泻。取足阳明经穴及俞、募穴为主。主穴主穴 天枢 大肠俞 上巨虚 足三里 神阙配穴配穴 寒湿泻配阴陵泉、脾俞;湿热泻配曲池、合谷;伤食泻配内关、中脘;脾虚泻配脾俞、胃俞;脾肾阳虚可灸关元、命门。操作操作 毫针常规针刺。虚证加灸。神阙隔盐灸或膈姜灸,每日1次。三、小儿泄泻的针灸治疗三、小儿泄泻的针灸治疗方义方义本病位在肠,故取手阳明大肠经募穴天枢、背俞穴大肠俞,俞募配穴,与大肠下合穴上巨虚,共凑调理肠腑而止泻之功;任脉穴位神阙位于中腹,内连肠腑,灸之治泻;取足阳明胃经下合穴足三里,补益脾胃。诸穴合用,有除湿导

7、滞,健脾止泻之功。2 2其他疗法其他疗法(1)灸法 取涌泉、足三里、神阙。艾条灸,每穴3 5min,每日1次。适用于脾虚泻。 (2)三棱针点刺 取四缝穴。常规消毒后,用小三棱针或1寸毫针,迅速点刺双手四缝穴,挤出少许血液或黄白相间粘液。(3)小儿推拿 取脾经、内八卦、大肠、小肠、脐、腹、七节骨、龟尾。外感泻配开天门、运太阳、推坎宫、推天柱骨、揉外劳宫、揉一窝风;伤食泻配揉中脘、清脾胃、分腹阴阳、推箕门、揉板门;湿热泻配揉天枢;阳虚泻配补肾经、推三关、揉左端正、捏脊。(4)穴位贴敷 伤食、脾虚泄泻用吴茱萸30g、丁香2g、胡椒3 g、木香10g、砂仁15g、芒硝5g,研末,每次取3g加陈醋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换药1次。湿热泄泻用黄芩30g、黄连30g、黄柏30g、苍术30g 、砂仁10g、芒硝10g,研末,每次取3g用陈醋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换药一次。(5)中药 伤食泄泻用保和丸加味;风寒泄泻用藿香正气散加味;湿热泄泻用葛根芩连汤加味;脾虚泄泻用七味白术散加味;脾肾阳虚泻用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味。按语按语1.针灸治疗小儿泄泻效果较好。2.应严格控制饮食,禁食含油脂类食物24h,必要时适当禁食数小时;病情严重者应采取综合急救措施。3.平时应注意调节饮食,注意卫生,调适寒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中医/养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