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中全姓和郗姓的来源全姓的来源 一、 姓氏源流 1、 源于西周,以官职为姓据《鲒琦亭集·全氏世谱》载,全姓出自泉姓,西周时有泉府之官按周礼属于地官,掌管货币沟通和集市贸易古称钱币为泉,全府官的后人以职官为姓,遂为泉姓因泉与全同音,故有的改泉为全,称全氏 2、 出自地名古有全地(今地不详),住在那里的人有的以地名为姓,称全氏 3、 清代爱新觉罗氏症亲王之后有改姓全者 二、 郡望堂号 京兆郡:首都长安直辖区,在今陕西省西安至华县一带 绥南堂、钱侯堂:三国时全琮,父亲给他几千斛米到集市上去卖,他全部救济了穷人全琮后来做了奋威校尉,领东海太守,加绥南将军,封钱塘侯,官终大司马左军师 三、 历史名人 全柔:三国时吴国钱塘人,东汉灵帝时举孝廉董卓之乱时,他弃官归乡后孙权入吴,他起兵投奔孙权,被任为丹阳都尉,后为桂阳太守 全谦孙:字贞忠,元代鄞人他与其弟全晋孙一起在陈埙门下学习,喜好探讨杨简之学全谦孙之父全汝梅、兄全鼎孙、弟颐孙及全鼎孙之子全耆,三代人都置义田赡宗人,时人皆谓之义田六老 全整:明代学者,字修斋,鄞人,喜好探讨杨简之学,不愿入仕。
永乐初年,明成祖征召他编修《永乐大典》,他不愿就职他称他的书房为三石草堂,著有《三石山房文》 全大城:明代孝子,金溪人,字希孔他的父亲重病数月,他衣不解带,日夜侍候后来他的祖母患目盲,大城日夜以舌舐眼,得以复明 全祖望:清代学者,字绍衣,鄞人,雍正举人,乾隆年间举鸿博他为人有风节,治学严谨,涉猎广泛,著有《校水经注》、《句余土音》、《鲒琦亭集》等 全良范:明沂洲人万历中乡试第一登进士第累进河南按察副使兼管河道时汴口水患数年莅任三月遂着治绩建平成店四十里以忧旋里值教匪之变捐资守城沂人咸德之尊为中恪先生 全氏祠堂对联资料 全(Quán)姓,源于西周,以官职为姓西周时有泉府之官,掌管货币沟通和集市贸易古称钱币为泉,全府官的后人以职官为姓,遂为泉姓后来因为同音而通全,故改泉为全,称全氏 姓来泉府; 望出钱塘 ——全联典指全姓的源流和郡望 先德家声京兆郡; 祖功世泽绥南堂 ——全联典指全姓的郡望和堂号 右丞弃官避乱; 子璜赈困招兵 ——上联典指三国·吴国桂阳太守全柔,东汉末官尚书右丞,董卓之乱时弃官回家。
孙策入吴后,他带兵归附下联典指全柔的儿子全琮,字子璜父亲曾让他带米数千斛到市上交易,他却全部赈济给了穷困的人任东安太守时,数月之间招集流亡万余人,加绥南将军,封钱塘侯官至右大司马左军师 医道精内经之学; 文章振名士之风 ——上联典指隋代人全元起,精于医道,治病多以《内经》为依据,一时士大夫无不敬慕如神著有《内经训解》下联典指明代上海人全思诚,字希贤,少年时就以文章出名,学问广博官至文华殿高校士 翰苑清才修学案; 岳州孤女念淮湖 ——上联典指清代史学家、文学家全祖望,探讨宋末和南明史事用十年时间续修黄宗羲《宋元学案》下联典指南宋度宗皇后全后,是理宗母亲慈宪夫人的侄孙女,咸淳年间册封为皇后早年侍候父亲来回于江湖,备尝艰辛她曾说:“父亲可念,淮湖的百姓尤其可念!” 附: 布衣孝子,声名传外; 白袍将军,骁勇冠群 ——佚名撰全姓宗祠联上联典指明代孝子全大城下联典指清代寿春镇总兵官全玉贵 刺史承恩,牧民有道; 右丞去乱,洁已不污 ——佚名撰全姓宗祠联上联典指后蜀文州刺史全师雄下联典指三国时吴国尚书石丞全柔。
有志学成,义田注老; 不乐仕进,草堂三石 ——佚名撰全姓宗祠联上联典指元代学者全谦下联典指明代学者全整 句余土音,学者良友; 内经训解,治疾验方 ——佚名撰全姓宗祠联上联典指清代学者全祖望下联典指隋代名医全元起有《内经训诂》 郗姓的来源 一、寻根溯祖 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裔黄帝之子玄嚣,其后代有叫苏忿生的,周武王时官至司寇,负责诉讼事宜,有清正之声苏忿生支庶子受封于郗姓(今河南沁阳县),其后人遂以封邑命姓,称为郗姓 二、郡望堂号 文成堂:晋时有郗鉴,博览经籍,耕田吟诗,不愿接受朝廷征召后来封安西大将军,迁车骑将军皇帝临死托他辅佐幼主,他为了保卫新立的少帝,平了约峻之难,晋升太尉,封南昌县公,卒后谥文成 山阳郡:西汉时的山阳郡在今山东省独山湖四周金乡县一带东晋时的山阳郡,在今江苏省清江、淮安一带 高平郡:西晋时将汉代原有的山阳郡改为高平郡治所昌邑,在今山东省巨野县一带 三、历史名人 郗士美:唐代节度使性聪敏,12岁时,能背诵《五经》、《史记》、《汉书》。
他父亲的好友萧颖士、颜真卿等人都赞为奇才20岁任阳翟丞,累官工部、刑部尚书,后升昭义,忠武等军节度使为官廉洁,尤重然诺 郗德育:艺名麻子红近现代秦腔表演艺术家 郗 超:晋代散骑常侍时人称他为入幕之宾 郗氏祠堂对联资料 郗(Chī,Xī)姓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裔,以邑名为氏黄帝之子玄嚣,其后代有叫苏忿生的,周武王时官至司寇,负责诉讼事宜,有清正之声苏忿生支庶子受封于郗邑(今河南省沁阳县),其后人遂以封邑命姓,称为郗姓 氏源承远古; 郡望出高平 ——全联典指郗姓的源流和郡望 昆山片玉; 桂树一枝 ——全联典指西晋郗诜,对策第一,曾对武帝说:“我似乎桂林中的一枝,昆山的一片玉 道徽都督三州军事; 士美累官二部尚书 ——上联典指晋代郗鉴,字道徽,曾都督徐、兖、青三州军事典下联唐代节度使,郗士美,字和珍,累官工、刑二部尚书 附: 惟乐林泉清雅; 不甘爵禄荣华 ——佚名撰郗姓宗祠联全联典指晋代车骑将军郗鉴的事典 高瞻远瞩气魄大; 平易近人挚友多 ——佚名撰郗姓宗祠联。
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郗姓望族居住地“高平”二字的嵌字联 儒雅高超,乃识作床佳婿; 人才卓荦,洵称入幕鸿宾 ——佚名撰郗姓宗祠联上联典指晋代名将郗鉴事典下联典指晋代散骑常侍郗超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