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课件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306607448 上传时间:2022-06-09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课件(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20142014版)版) 历史学科历史学科解读解读瑞安中学瑞安中学虞文林虞文林发言提纲发言提纲一、一、标准标准解读解读1 1、考试性质、对象与成绩评定考试性质、对象与成绩评定的解读的解读2 2、考核要求考核要求的解读的解读3 3、考试内容与要求考试内容与要求的解读的解读4 4、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的解读的解读5 5、题型示例部分题型示例部分的解读的解读二、备考建议二、备考建议1 1、两个、两个把握把握2 2、两个、两个关注关注3 3、两个、两个落实落实一、标准解读1 1、考试性质、

2、对象与成绩评定考试性质、对象与成绩评定的解读的解读考试性质:考试性质:既是高中学生毕业的基本依据,又是高校招生既是高中学生毕业的基本依据,又是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录取的重要依据。对象:对象: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在校学生以及往届生、社会年秋季入学的高中在校学生以及往届生、社会人员和外省在我省异地高考学生。人员和外省在我省异地高考学生。时间:高中历史学考暨选考科目的首次考试将安排在2015年10月进行。以后每年的4月、10月开考。学考:学考:全卷满分为全卷满分为70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60分钟。分钟。选考:选考:学考卷学考卷+加试卷。加试卷。 加试卷满分为30分,全卷满分100分,选考

3、考试时间90分钟。一、标准解读1 1、考试性质、对象与成绩评定考试性质、对象与成绩评定的解读的解读成绩评定:学考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第,依次用A、B、C、E表示。选考成绩:等级赋分:起点赋分40分,满分100分,共分21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具体见下表: 一、标准解读1 1、考试性质、对象与成绩评定考试性质、对象与成绩评定的解读的解读选考成绩:等级赋分。具体等级比例和赋分值: 等级 1234567891011赋分 10097 94 91 88 85 82 79 76 73 70人数比例12345678777等级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4、赋分 67 64 61 58 55 52 49 46 43 40人数比例7776543211一、标准解读2 2、考核要求考核要求的解读的解读分分知识、能力、品质知识、能力、品质三大块考核要求。三大块考核要求。知识考核要求知识考核要求参照以往学业水平测试的考试要求参照以往学业水平测试的考试要求表述为表述为A识记识记B理解理解C分析分析D综合综合四种从低到高四种从低到高四四个层次个层次要求。要求。能力考核要求能力考核要求表述为以往高考考试说明的表述为以往高考考试说明的考核目标与要求为参照。分四个方面十二类。 一、标准解读能力考核要求能力考核要求(一)获取和解读信息(一)获取和解读信息1.理解试题所

5、提供的图文材料和答理解试题所提供的图文材料和答题要求。题要求。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二)调动和运用知识(二)调动和运用知识1.辨别历史事实,做出历史解释。辨别历史事实,做出历史解释。2.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3.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和历史观点。(三)描述和阐释事物与人物(三)描述和阐释事物与人物1.客观叙述历史事物,概括客观叙述历史事物,概括历史人物的活动。历史人物的活动。2.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

6、征或评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或评价历史人物。价历史人物。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阐释。(四)论证和探讨问题(四)论证和探讨问题1.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证历史问题。2.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点。3.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标准解读能力考核要求能力考核要求从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的角度来认识 :涉及培养以下四种能力:历史阅读能力历史阅读能力 知识迁移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规范表达

7、能力规范表达能力历史思辨能力历史思辨能力 一、标准解读3 3、考试内容与要求考试内容与要求的解读的解读模块模块必考必考abcd加试加试abcd必修一必修一730512022209112必修二必修二51136122130760必修三必修三441384139021180选修选修3(战争)(战争)210101012101191选修选修4(人物)(人物)0000046022240选修选修6(遗产)(遗产)0000052019321合计合计18921354661930891004一、标准解读标准标准知识范围和教学指导意见知识范围和教学指导意见不同表述不同表述的理的理解:解:(1)减法)减法(2)微变)微

8、变(3)简洁)简洁(4)具体)具体(5)差异)差异(1)减法第一课:了解“家天下”制度的开始;知道周朝的建立;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第二课:了解秦的统一;知道皇帝制度创立、秦朝“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秦朝的“三公九卿”制;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2)微变第一课:第一课:知道我国社知道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会主义改造的内容、实质和意义。实质和意义。了解中了解中共八大召开的背景、共八大召开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知主要内容和意义。知道道“大跃进大跃进”和人民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概况和公社化运动的概况

9、和后果。后果。了解了解“八字八字”方针及其作用。知道方针及其作用。知道1956年到年到1966年我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大成就;了解了解“文化文化大革命大革命”给我国经济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的严重破坏。建设造成的严重破坏。(2)微变第二课:第二课:了解中共十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内容和历史意义。内容和历史意义。阐阐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主要内容及其作用。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开辟沿海开放城区、开辟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兴办经济技术

10、开发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开放开发上海浦东和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的特点。(2)微变第三课:了解第三课:了解1992年邓小平南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方谈话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作用。容和重要作用。结合对中共十四结合对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十五大主全会、十五大主要内容的掌握,要内容的掌握,了解我国建立社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体制的过程,认识市场经济体制识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社会主义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现代化建设的意义。义。 (3 3)简洁)简洁第一课:了解俄国国内战争

11、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严峻形势;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内容、作用;理解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意义;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体会列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勇气和求真务实的创造精神。 (3 3)简洁)简洁第二课:知道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和确立的标志;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通过对斯大林模式利弊的探讨,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历史教训,树立改革和创新意识。 (3 3)简洁)简洁第三课:概述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内容与影响;概述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主要措施与影响;概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主要内容,分析其失败原因;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

12、曲折性。(4 4)具体)具体第3课:基本要求: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探讨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体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培养崇尚科学、不断创新的精神。树立重视科技发展的观念,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发展要求:了解工业革命及以后英国政府为适应工业社会发展需要所采取的措施;知道英国成为“ 世界工厂” 的主要表现。(4 4)具体)具体第4课: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了解垄断组织的出现;探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学会辨证看待世界整体化进程。树立正确的世界意识,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化。认识开放和独

13、立地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 (5 5)差异)差异 第一课:了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及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5 5)差异)差异第二课: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5 5)差异)差异第三课:基本要求:了解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及其原因;理解二战后联邦德国、日本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体会当今世界各国应根据本国的国情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发展要求: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形成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表现;了解二战后英国、法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一、标准解读4 4、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试形

14、式与试卷结构的解读的解读(1)必修必修80%,知识条目,知识条目284条。选修条。选修20%,知识条目,知识条目98条。条。(2)考核要求:考核要求:ab要求要求60%知识条目知识条目226条,条,cd要求要求40%知识条目知识条目196条。条。(3)试题类型:必考选择题约试题类型:必考选择题约50%,必考非选择题,必考非选择题20%,共,共70分,题量分,题量有多少呢?从题型示例看:必考部分没有提供整份样卷,只提供了有多少呢?从题型示例看:必考部分没有提供整份样卷,只提供了8道选择题和一道非选择题。道选择题和一道非选择题。推测是部分呈现推测是部分呈现:必考非选择题必考非选择题20分,可能是分

15、,可能是2道题。选择题可能是道题。选择题可能是25道。道。加试部分选择题加试部分选择题10分,非选择题分,非选择题20分,从题型示例看,提供了分,从题型示例看,提供了5道选道选择题,非选择题择题,非选择题2道。道。推测是完整呈现:推测是完整呈现:选择题选择题5道,计道,计10分。非选择题分。非选择题2道,计道,计20分。第一分。第一道,可能必修模块或必修模块加人物模块,第二道道,可能必修模块或必修模块加人物模块,第二道10分二问,文化遗分二问,文化遗产模块题。产模块题。一、标准解读5 5、题型示例部分题型示例部分的解读的解读题型示例试题结构见题型示例试题结构见WORD 必考古代近代现代合计主观

16、题中国史2215第一问中古世界史1113第二问世近加试古代近代现代合计主观题中国史+2002+1/2选修6模块世界史1/2112+1/21道注:有注:有1道选择题中西结合道选择题中西结合有有1道史学方法题道史学方法题一、标准解读5 5、题型示例部分题型示例部分的解读的解读1右图出自右图出自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一书,它反映一书,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制度,这种制度确立的意义有了中国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制度,这种制度确立的意义有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形成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官僚政治由此取代贵族政治官僚政治由此取代贵族政治适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需要适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需要ABCD来源:2013、6学考一、标准解读5 5、题型示例部分题型示例部分的解读的解读2右图是右图是1945年年7月月7日颁发的纪念章。作为史料,日颁发的纪念章。作为史料,可以用来佐证可以用来佐证全面抗战爆发的时间全面抗战爆发的时间的发展壮大的发展壮大抗日根据地的斗争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ABCD第第19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