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社会心理表征、期待规范与翻译流程教育教学论文

wd****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4KB
约2页
文档ID:306593822
社会心理表征、期待规范与翻译流程教育教学论文_第1页
1/2

社会心理表征、期待规范与翻译流程_教育教学论文   摘 要: 基于作者与读者不同的社会心理表征和期待,译者要进行一个初始的翻译流程译者先要熟悉原作体现的社会心理表征,对比研究潜在读者的社会心理表征,再考虑双方的不同期待,之后决定适应该读者群的语体等语言特征并对所需的交际准则进行排列,动态再现原作精髓  关键词: 社会心理表征 期待规范 翻译流程    1.引言  翻译要求译者同时精通源语和目的语的语言、它所折射的文化、源作者的交际意图,在此基础上对两者进行高度的艺术加工,以成功地实现这两者间的最佳交际  2.交际、关联、对等  真正的翻译要确保在意欲表达的意义和被理解的意义之间达到“最佳相关认同时”获取最大效率[1]最佳相关认同”既肯定了相关在翻译中的特殊地位,又引出翻译中的另外一个理论——对等理论Schaffner认为如果不存在“等同”,翻译也就不称之为翻译,就变成了“改编”事实上,译文与源文只能达到最佳关联的认同,并非绝对的等同,所以,只能是“动态对等”,非完全等同翻译理论进化的本身就是翻译模音不断复制和传播的结果[2],多数是“动态的,模因表现型的”[3]。

译者要充分领悟作者和读者的意图及其语言背后所折射的社会心理表征和期待规范,在两者间达成艺术妥协,实现翻译的动态对等  3.社会心理表征与期待规范  3.1社会心理表征  表征是指在实物不在的情况下重新指代这类实物的任何符号或符号集[4],或指信息或知识在心理活动中的表现和记载的方式[5]心理表征则是联系现实表征和语言表征的中介[6]语言表征作为心理表征的外在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特点,为同一心理表征的不同表现形式——翻译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社会心理表征主要与文化相关在交际过程中,关于文化的经验和信息进入大脑形成社会心理表征的内容和形式[7]不同的社会文化规约制约又导致不同社会心理表征的形成,从而导致交际者产生不同的推理不同文化之间在语言风格上和文化认识上越接近,社会心理表征越趋同,交际也就越容易成功[8]该推理过程总结如下:   触发 据不同文化  语言→激活知识草案→形成心理图式→在社会心理表征层面上进行以交际准则为基础的排列→不同推理结果[9]  3.2期待规范  Bartsch[10]将“规范”定义为“正确观念的社会现实”。

在每个社会中都存在关于什么是正确或适合的行为的知识,包括交际行为在社会中,这种知识以规范的形式存在翻译作为一种特殊交际行为也有规范来指导实践Chesterman[2] 区分了期待规范和专业规范,把读者提到了应有的位置上  期待规范不仅仅包括“目的语社会期待翻译应该呈现的样子——有关语法、可接受性、得体性、文体、优选的语篇或形式习俗和类似的情况等方面”[2]译者不仅要考虑到读者对作品和作者的期待,还要考虑作者对翻译作品的期待,对读者的期待,对作品产生的影响的期待,等等另外,民族、种族、宗教、性别、时代、空间、政治色彩等都会产生不同的期待因此,这里的期待是更为广义的概念  4.译者职责和翻译流程  在下面的翻译流程中,译者的母语与原作品作者语言相同,因此对原语作者及其背后的文化期待和表征有很深的造诣,如果译者的母语与目标语相同,则翻译时以原语读者的期待和表征为重点考虑的内容A指原作品和作者,B为目标读者,C为作为交际桥梁的译者译者首先对原作文字表征及其折射的社会文化进行解读,再反复研究目标语中的对应项(三个箭头从左向右分别表示“研究目标语对应项”,“对照原语相应内容”,“再次研究目标语对应项”,这个过程可长可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三个箭头仅代表一个循环);在此基础上,以类似的循环依次研究原语和目标语对原作的各种期待,按照目的论选择要传达的重点内容;在综合考虑1和2循环中的因素后,根据所掌握的言语交际和翻译知识和策略整合做出初始翻译;听取反馈意见后反复修改译作直到做出比较满意的润色。

在这四轮循环中,作者和作者所在社会的期待、读者期待是译者首先要考虑的内容,这些期待体现为一定的社会心理表征,需要译者仔细对比交际双方对同一表征的表现方式,特别是深层和表层的表现方式,之后对比并运用得体的交际原则把原作品的内涵尽可能完好地传达给目标读者  5.结语  翻译离不开对文化、对再现具体文化的社会心理表征的洞悉和对比研究及对源语和目的语在语言交际方面的把握这里的翻译流程只是一个粗糙的框架,欢迎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Schaffner,Christian.Translation and Norm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7.  [2]Chesterman,A..From “is” to “ought”:Laws,Norms and Strategie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M].1993,Target 5:1-20;Teaching translation theory:The significance of memes.In C.Dollerup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