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对儿童、少年力量素质训练的一点探讨素质教育论文

wd****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3.50KB
约2页
文档ID:306375443
对儿童、少年力量素质训练的一点探讨素质教育论文_第1页
1/2

对儿童、少年力量素质训练的一点探讨_素质教育论文  【摘要】在发展儿童、少年儿童素质时,要根据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特点,遵循发展力量素质的原则,选择恰当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等,才能收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关键词】儿童;少年;力量素质  力量素质是指人体或身体某部位肌肉在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包括最大力量(也称绝对力量)、相对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力量素质是学生基本素质,是学生身体素质训练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其它运动素质的基础力量素质与其它身体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力量素质的好坏,影响着其它身体素质的发展同时,在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中,所有的运动技术动作,都需要一定的力量素质如果没有一定的力量素质作基础,便谈不上运动技术的掌握,更谈不上运动水平的提高儿童、少年力量素质是成年高水平运动的基础,只有在儿童、少年时期打下坚实的身体素质、尤其是力量素质这个基础,才能到成年时创造出最好的运动成绩那么,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过程中,如何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呢?就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发展儿童、少年的力量素质做一点探讨  《一》 儿童、少年力量素质训练的原则:  《1》 超负荷原则:  超负荷并非指超过学生本人负荷的能力。

而是指这种阻抗负荷应超过平时一般的负荷或超过过去已适应的负荷这种比平时负荷为大的负荷,对肌肉有较强的刺激,能使肌肉产生相应的生理适应,从而增强力量  《2》 渐增阻力原则:  在力量素质训练过程中,必须逐渐地增加练习的负荷,使肌肉经常在超负荷的条件下训练,不断产生新的生理适应肌肉由于超负荷训练而使力量增长,由于力量的增长原来的超负荷变成了低负荷,此时,如果不增加负荷,则力量不能增长因此,力量训练必须渐增阻力  《3》 系统性原则:  根据用进废退原理,力量素质训练应系统的安排实践证明:训练频率高,肌肉力量增长很快者,停止训练后消退也快而训练频率较低,训练时间较长,肌肉力量较长缓慢者,力量保持时间则相对较长每周进行3-4次力量训练,能合肌肉力量明显增长  《4》 安排练习原则:  力量素质训练中,练习的安排应是大肌肉群的练习在前,小肌肉群的练习在后,因为小肌肉群比大肌肉群较早容易疲倦为了保证大肌肉群的超负荷,训练中应从大肌肉群开始到小肌肉群  《二》 儿童、少年力量素质训练的侧重点:  根据儿童、少年身体生长发育的生理特点,在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过程中,13岁以前,力量素质的训练应发展全身各部位肌肉的一般力量,不宜过早的发展专项力量。

应多采用一些小负荷的动力性的力量练习,少采用或不采用静力性力量训练与大负荷的力量训练力量素质训练应以改善肌肉内协调为主要任务,训练重点应放在发展速度力量上13-16岁年龄段的力量素质训练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全身肌肉,对那些专项中起决定作用的肌肉群不做特殊的重点训练16岁以上的少年、力量训练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绝对力量并充分发展那些对专项成绩起决定作用肌肉群的绝对力量通过大重量的负重练习,促使肌肉横段面加大和提高肌肉的内协调能力,为力量素质的发展打好基础选择的力量练习项目应考虑与比赛中发挥基本力量的动作结构相似,以求与比赛肌肉的工作方式和特点一致  《三》 儿童、少年力量素质训练手段与方法选择:  进行力量素质训练时,13岁前的年龄阶段,应多选用速度力量练习和耐力练习作为力量训练的辅助性手段,宜用相当于体重三分之二的负荷,最大负荷量可达本人最大力量的80%以上所采用的重量和负荷量应适合于儿童少年的具体情况和训练任务  在选用训练手段时,改善肌肉结构的力量练习应与发展柔韧性、灵活性的练习结合在一起,以使肌肉在负荷后有恢复的时机和创造素质转移的良好的条件选用速度力量练习和耐力练习作辅助性手段,有助于肌肉的内协调及肌肉协调的改善,利于肌肉力量的发挥。

同时,还要注意不宜采用发展专门性力量练习器进行单关节的训练,要多进行发展多关节、以及全身大部位肌肉的训练,同时注意安排一些伸展肌体的健身操练习  13-15岁年龄阶段,进行力量素质训练时,应多采用本人最大负荷50%左右的负重要,并尽可能用最大速度来完成动作,最大地提高速度力量以动力性练习为主,可在局部力量耐力训练中逐渐加入一定数量的静力性练习,16-18岁的年龄段,进行力量素质训练时,可适当地增加一些静力性练习,动力性练习与静力性的比例可选择3-4:1在此年龄段,重复中等较大的重量进行力量素质训练,可以增大肌肉体积,从而提高最大力量,同时促进速度和耐力素质的发展  总而言之在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过程中,发展儿童、少年力量素质时,要根据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特点,遵循力量素质训练的原则,多采用一些小重量、动力性的,少采用大重量、静力性力量素质训练的方法与手段,有侧重、有重点的发展力量素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