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发生新视域的力作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3.38KB
约3页
文档ID:306253630
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发生新视域的力作_第1页
1/3

    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发生新视域的力作    熊建生2009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武汉大学青年学者杨威博士的《思想政[来自WwW.L]治教育发生论》一书该书是在作者同名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的,是他在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求学十载的一个学术小结,该书在研究视域、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启发性第一,拓宽了研究的理论视域,有效地填补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发生学空场《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论》以“思想政治教育从何而来、为何而来、如何而来”为主线,对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历史进程问题、发生的根源问题、发生的要素和结构问题、发生的机制和规律问题以及当代发生和发展的趋势问题进行了探幽发微,提出了很多具有原创性和启发性的观点首先,在解答思想政治教育从何而来的问题时,作者将历史考察与逻辑分析结合起来,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是伴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社会组织形式的发展、人类认识的发展以及人自身的发展而产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经历了从萌芽到形成、从自发到自觉、从低级到高级的自然历史过程其次,在回答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而来的问题时,作者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价值活动的三重视域之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是根植于这三重活动之中的。

再次,在回答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而来的问题时,作者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呈现出主体、客体经由介体交互作用的三元结构,从系统——要素的角度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内在机理第二,对思想政治教育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论证,较好地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研究中的“断层”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论》明确指出了其研究的不是某一个具体思想政治教育行为的发生,也无意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名称进行语言学考证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论的研究目的在于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置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之中,追根溯源、正本清源,在源头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历史演进、社会根源、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等前提性、根源性问题从实际成效来看,作者以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过程、前提、条件、动力、根源等为研究对象,系统探究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不存在到存在、从萌芽到形成、从低级到高级的历史过程,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历史渊源和客观必然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生进行了充分的论述,从而较好地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研究中的“断层”问题第三,借鉴了跨学科方法的研究框架,进一步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方法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论》以跨学科的发生学方法为支点,将传统研究方法和量化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了新的研究体系,实现了新问题与新方法的有机对接。

首先,作者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既对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史实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又对隐藏在这些史实背后的主要矛盾和客观规律进行了逻辑推理,做到了以史促论、以论带史,史论统一其次,作者运用反思的方法,既对构成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总体形态诸因素的最初形成和最初表现进行了逐一分析,又对它们之间的最初联系和相互关系进行了整体反思,做到了具体与综合的统一再次,作者运用发生学方法,既对思想政治教育起源和发生的历史过程进行了具体再现,又对促成这一历史过程的自然史前提、社会史前提和人类学前提进行了本质探源,做到了现象与本质的统一最后,作者运用结构分析的方法,既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历时态生成进行了系统论证,又对这些要素之间在共时态上的相互联系和实际作用进行了结构功能分析,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综上,历史的发展具有客观性和不可逆性,虽然没有人能完全再现和重构第一历史的真实存在,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实践、认识和价值三个维度上对历史的发生进行探寻就此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论》不仅对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及今后的实践发展具有更高的价值旨趣作者:熊建生,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汉430072)张婕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