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专家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劳动最光荣

上传人:丹**** 文档编号:305510686 上传时间:2022-06-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专家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劳动最光荣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专家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劳动最光荣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年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专家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劳动最光荣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2年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专家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劳动最光荣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专家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劳动最光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专家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劳动最光荣(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专家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劳动最光荣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劳动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突出的社会性和显著的实践性,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 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

2、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劳动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即劳动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与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劳动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主要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劳动观念是指在劳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劳动、劳动者、劳动成果等方面的认知和总体看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基本态度和情感。主要表现为:学生能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了解不同职业 劳动者的辛苦与快乐,理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能正确理解劳动对于个人生活、

3、家庭幸福、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和人类 发展的意义,懂得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能崇尚劳动,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劳动能力是指顺利完成与个体年龄及生理特点相适宜的劳动任务 所需的胜任力,是个体的劳动知识、技能、行为方式等在劳动实践中 的综合表现。主要表现为:学生具备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能正确使用常用的劳动工具;能在劳动实践中增强体力,提高智力和创造力,具备完成一定劳动任务所需要的设计能力、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是指通过经常性劳动实践形成的稳定行为倾向和品格特征。主要表现为:学生具有安全劳动、规范劳动、有始有终等习惯

4、;养成自觉自愿、认真负责、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团结合作、 珍惜劳动成果等品质。劳动精神是指在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的培养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在劳动实践中秉持的关于劳动的信念信仰和人格 特质。主要表现为:学生能领会“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内涵与意义;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感知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培育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以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劳动课程标准总目标1. 形成基本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对劳动与人类生

5、活、社会发展、个人成长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懂得人人都要劳动、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等基本道 理;体验劳动的艰辛和快乐,形成劳动效率意识、劳动质量意识;具有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尊重普通劳动者的积极情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2. 发展初步的筹划思维,形成必备的劳动能力:能从目标和任务出发,系统分析可利用的劳动资源和约束条件, 制订具体的劳动方案,发展初步的筹划思维,发展基本的设计能力; 能使用常用工具与基本设备,釆用一定的技术、工艺与方法,完成劳动任务,形成基本的动手能力;能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多方面经验 解决劳动中出现的问题,发展创造性劳动的能力

6、;在劳动过程中学会 自我管理、团队合作。3. 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塑造基本的劳动品质:能自觉自愿地劳动,养成安全规范、有始有终的劳动习惯;体悟 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珍惜劳动成果;能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协作劳动和创造性劳动,养成吃苦耐劳、持之以恒、责任担当的品质。4. 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通过持续性劳动实践,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 神;具有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优良传统的积极愿望;弘 扬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和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具有不畏艰辛、锐意进取、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付出辛勤劳动 的奋斗精神。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 其中,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 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服务性劳动 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