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公路快速化改造工程 路基说明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305509840 上传时间:2022-06-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公路快速化改造工程 路基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正公路快速化改造工程 路基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正公路快速化改造工程 路基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正公路快速化改造工程 路基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正公路快速化改造工程 路基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公路快速化改造工程 路基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公路快速化改造工程 路基说明(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公路快速化改造工程 S3-1路 基 说 明 第10页 共10页一、 一般路基设计1. 原有公路路基宽度、现状及主要病害本次路基横断面调查采用人工调查、现场测量为主,并参阅相关基础资料加以验证,调查的主要内容为路基横断面宽(包括行车道、侧分带、辅道、人行道等宽度),此外对路基两侧余宽(路侧障碍物情况)、路侧沟渠、河流等情况也做了相应调查和记录。原有道路路基宽度如下:整体式路基宽度为60m,其中:主车道宽2(0.5+23.25+3.5+0.5)m,侧分带宽25.0m,辅道宽2(0.25+23.25)m,非机动车道宽2(3.5+0.25)m,人行道23.5m。原有道路路基标准横断面图(60m)通过

2、对原有道路现状及主要病害的调查,可以了解路基病害出现的类型、分布位置、轻重程度,以及查清路基目前的使用性能状况和病害成因,为设计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道路现状及路基病害调查主要通过调查组人员采用沿线逐段人工步行现场调查、测量、记录等方法,根据现场调查,原有道路路基状况良好,未见明显路基病害。 现状道路(主车道) 现状道路(辅道)2. 设计原则及方案路堤设计当路堤填筑高度小于8m时,边坡坡度采用1:1.5;当填筑高度大于8m时,则在其高度8m处设置不小于2.0m宽的护坡道,护坡道以上边坡坡度采用1:1.5,以下边坡坡度采用1:1.751:2.0。填方边坡坡脚一般均设置护坡道,护坡道宽度为1.0m。

3、一般情况当填方边坡大于20米时,则作为高路堤进行工点设计。一般填方路基边坡坡率应符合表52要求。表52 填方边坡坡度表填方路基边坡高度(H)填土(或土石混填)路基主线H8m1:1.58mH20m上部8m边坡 1:1.5,下部10m边坡1:1.75,中间设2m宽平台。路堑设计(1)根据沿线岩土性质、构造特征、裂隙发育程度、水文地质条件等,结合已建成公路沿线边坡的稳定情况,综合拟定一般挖方边坡坡度如表53。边沟外碎落台兼绿化带宽度为1.7m,边坡分级,每级高度10m,级间平台宽度一般为2.0m,当挖方边坡高度大于20米时,则在平台处置平台截水沟,以减弱坡面受雨水冲刷。一般情况边坡高度大于30m时,

4、按深挖边坡进行工点设计。全线部分路段为成都平原地区弱膨胀土,边坡稳定条件较差,因此对弱膨胀土路段挖方边坡坡比进行了调整,调整如下:边坡坡比为1:1.75,每级高度6m,级间平台宽度一般为3.0m,在平台处置平台截水沟,以减弱坡面受雨水冲刷。表53 挖方边坡坡度值表岩土类别边坡高度(米)一级边坡二级边坡三级边坡备注高度(米)坡度(1:n1)平台宽度(米)高度(米)坡度(1:n2)平台宽度(米)高度(米)坡度(1:n3)弱膨胀土1261:1.753.061:1.75植物生态防护,必要时支挡防护碎砾石土20681:122.0681:122.01:1.02强风化泥岩及砂泥岩互层、强风化砂岩121:0.

5、751.5植物生态防护,必要时支挡防护12158101:0.751.02.01:1.01.515308101:0.50.752.08101:0.751.02.01:0.751.0灰岩、厚层砂岩等硬质岩3010151:0.30.52.010151:0.30.52.01:0.50.75平台种植藤蔓植物(2)在条件适宜的路段一般采用下陡上缓的坡率,以很好地融入周围自然。为避免由于施工不当造成路堑边坡的失稳,并确保坡面平整,要求硬质岩路堑边坡开挖至距设计坡面线23m时采用光面爆破。(3)挖方边坡坡顶及两端,需整修棱角,使之成为圆弧状,其范围为坡口线上下1.50m(挖方边坡高度超过30m的路堑边坡可不作

6、圆弧状整修)。3. 路基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方式(1)路基横断面布置本项目全线共采用三种断面型式,具体路基横断面组成如下:1)利用平纵、改造段道路红线宽度为60m,其中:中央分隔带宽2.2m,主车道宽2(33.5+0.5)m,侧分带宽23.9m,辅道宽2(0.25+23.5+0.25)m,非机动车道宽22.75+0.25m,人行道23.5m。改造段路基横断面图(60m)2)原路利用、路面病害处治段道路红线宽度为60.0m,其中:主车道宽2(0.5+23.25+3.5+0.5)m,侧分带宽25.0m,辅道宽2(0.25+23.25)m,非机动车道宽2(3.5+0.25)m,人行道宽23.5m。原

7、路利用段路基横断面图(60m)3)原船槽框架改造段该段的横断面组为四幅框架隧道,主车道为双向六车道下穿成昆铁路,辅道及慢行系统走两侧框架,道路红线宽度为6620m, 其中:中间框架厚1.2+0.1+1.2m,主车道宽 2(0.35+0.5+3.25+23.5+0.5+0.85)m,主辅车道侧壁宽2(1.2+0.1+1.2)m,辅道宽2(0.6+0.5+23.5)m,非机动车道宽2(0.25+3.5+0.25)m,人行道宽23.6m,外侧侧壁厚21.2m。原船槽框架段改造路基横断面图(2)路基设计标高本项目设计标高位于道路中心线处。(3)路拱横坡不设超高路段的主线路面范围路拱横坡采用1.5,侧分

8、带横坡与行车道保持一致,无论是否设置超高,侧分带外边缘至非机动车道外边缘始终以1.5横坡向外倾斜,人行道始终以2.0%横坡向内倾斜(桥梁、路肩挡墙除外)。(4)超高方式超高绕设计标高位置旋转。4. 路基填土高度、挖方深度、路堤(路堑)最大、最小高度及其控制因素(1)路基填土高度、挖方深度路基填土高度、挖方深度通常指路肩边缘距原地面的高度。为保证路基不因地面水、地下水、毛细水作用的影响而降低强度和稳定性,一般要求路基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即根据当地土质、气候因素确定路槽底面距地下水位或地表积水水位的最小高度,从而确定路基填土高度。测区潮湿,地下水埋深较浅,地下水对路基的影响大。对地势低洼、地表临时

9、集水路段,路基最小填土高度宜控制在2.02.5m,减少零填挖路段,并对其进行处治。(2)路堤高度及其控制因素填土高度大于20m的高路堤对地基承载力要求高,填料压实度与路堤沉降关系密切。从已建工程使用情况看,出现较大沉降和稳定性问题较多,需进行补强或个别特殊设计。(3)路堑高度及其控制因素由于高边坡受岩土种类、地质结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地震等影响,和后期施工方法不当容易引起地质病害,造成严重后果,本项目应尽量避免路堑边坡高度大于30m的深路堑。5. 特殊地质路基设计原则及方案(1)挖方高边坡一般来说,岩石挖方边坡高度大于30m、覆盖土层挖方边坡高度大于20m,视为深挖路堑,沿线地质条件简单,主要

10、为冰水堆积形成的冲积平原,路线穿越少量丘包,路基一般开挖高度小于30m,局部边坡大于30m,土质边坡具有膨胀性,地形较平缓,设计采取放缓坡率+矮墙处理,坡面菱形网格或挂三维网植草绿化防护。膨胀土边坡坡率一般为1:1.751:2.0,边坡高度每隔6m设一平台,平台宽3.0m,下部基岩边坡,全风化边坡坡率一般为1:1.01:1.5,强风化边坡坡率一般为1:0.751:1.0,中风化边坡坡率一般为1:0.51:0.75,边坡高度每隔810m设一平台,平台宽2.0m。深挖边坡根据边坡地层情况、岩层破碎及裂隙发育程度、地面横坡等情况,并通过稳定性计算进行防护加固设计。加强坡面排水的一般措施对汇水量较大的

11、斜坡在堑坡坡顶外设置截水沟,拦截汇水排除至边坡范围以外;对岩石深挖边坡每间隔一级边坡设置平台截水沟,对土质深挖边坡每级设置平台截水沟;将平台截水沟拦截的坡面水通过坡面截水沟排除,减少坡面水对挖方边坡的冲刷和浸蚀。压力注浆锚杆框架加固对于以泥岩为主的砂泥岩互层坡面,岩质较软、岩层破碎、裂隙发育,一般采用1:0.751:1.0坡度、10米高度分级,采取压力注浆锚杆框架加固高边坡。对存在浅表性溜坍的覆盖土层大于12m的膨胀土边坡采用1:1.75坡度、6米高度分级,除顶部一级外,对下部各级均采取压力注浆锚杆框架进行加固处理。抗滑桩加固对开挖易形成滑坡地段的路基,受地形限制或因坡顶外有建筑物及其他构造物

12、时,为了避免深挖边坡或减少深挖高度,则建议采用抗滑桩进行加固,以保证高陡边坡的稳定。(2)高填路堤沿线地形起伏不大,路堤一般填方高度均小于8m,路线跨越长度和汇水面积不大、纵坡平缓的冲沟,可采用填方通过。填方前对路基底进行清理,使地基承载力满足相应路堤填筑高度的要求。(3)陡坡路堤地面横坡陡于1:5地段的填方路堤,根据斜坡路段的岩土性质、水文情况、横坡陡缓、填方高度等具体情况,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斜坡路段的填方路堤,在填筑前必须一律清除原坡面植物根茎,并开挖宽度2m且向内倾斜24的台阶;地表覆盖土层厚度2.5m时,则必须清除表层覆土后在基岩上开挖反向台阶,以确保路基稳定。当横坡较陡,坡面延伸过长

13、时,可在坡脚设置护脚墙以收缩坡脚,避免出现薄条形填方路基,同时节约用地,护脚墙应置于基岩或稳定土层中。斜坡路堤内侧,应重视对坡面水的拦截和排出,有条件的迎水面边沟宜加深至基岩面,避免沿地层分界线渗水形成软弱面,且斜坡路段的路堤填筑必须从坡脚以分条分幅填筑的方式进行,以确保填筑土与原土基的紧密结合。当斜坡路堤内侧凹坳地段汇水面积较大时,还应在斜坡内侧适当位置增设浆砌截水沟,将山坡水顺适引至桥涵进水口排至路基以外。斜坡路堤不稳定的坡脚及软弱土基时必须采取反压、换填、挡墙、路堤(路肩)桩板墙等措施强化处理,斜坡路堤在其稳定性及工后残余沉降均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地表横坡陡于1:2.5且边坡高度大于8.0m时,为避免路堤不均匀沉降致使路面开裂,一般于路面底面以下铺设3层土工格栅,个别工点视情况在路堤中部加铺3层土工格栅。土工格栅材料为聚乙烯、聚丙烯或钢塑高强格栅,其技术要求为:抗拉强度80KN/m,断裂延伸率10,格栅结点强度不得小于抗拉强度的80。根据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