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落实“九不准”心得体会发言

上传人:c**** 文档编号:305508473 上传时间:2022-06-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疫情防控落实“九不准”心得体会发言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疫情防控落实“九不准”心得体会发言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疫情防控落实“九不准”心得体会发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疫情防控落实“九不准”心得体会发言(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疫情防控落实“九不准”心得体会发言6月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要求各地要更加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提高防控措施的科学性、精准性、针对性,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等现象,坚决做到“九不准”,其中包括:不准随意将限制出行的范围由中、高风险地区扩大到其他地区;不准对来自低风险地区人员采取强制劝返、隔离等限制措施;不准对符合条件离校返乡的高校学生采取隔离等措施每一条“不准”,都深有所指。这个端午节前后,有一大群旅人陷入困顿他们经历千辛万苦,踏上返乡的火车、飞机,却在落地前后遭遇难以排解的困境。他们痛苦焦灼,热泪飞迸,却难以打动家乡的拒斥态度。有的地方,在返乡者报

2、备时直接拒绝,告知“非必要不返乡”;有的地方,因为旅客没有社区接收证明而拒其出站;有的地方不肯与时俱进,坚持自4月以来的严苛戒律,对不得歧视低风险地区人群的三令五申置若罔闻;有的地方,对返乡人员收取高昂到离谱的隔离费用;有的地方,对持有合规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各种齐备手续,也要设置重重障碍,态度冷若冰霜其实,类似的“歧视”,两年多以来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各地防疫压力巨大,对疫情外溢风险严防死守可以理解,设立相应的隔离管控也无可厚非。但是,抗疫两年多了,为什么粗放、粗糙的原始管控手段,总是此起彼伏?一切防疫手段,都必须尊重科学,任何地方都没有简单化、一刀切乃至层层加码的权力。我们要防的是“

3、病毒”,不是返乡的乡亲,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只顾一头,是基层治理的懒政思维,经不起“两难”和“多难”的考验,如何能让百姓安心,让党放心?返乡的人们,往往是工作尚无着落、生活拮据的草根人群。给他们冷眼,向他们收钱,违背党的宗旨和执政之道。兼顾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体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意味着我们要有现代文明的底气和直面“多难”挑战的治理能力的硬气。从严从紧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属地、行业、单位和个人严格落实防控责任,共同筑起日常防控的坚固屏障。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能够因为自身的侥幸、懈怠影响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城市安全运行需要方方面面严防死守,特别是封(管)控区,要严格落实人员管理、区域管控、核酸筛查和服务保障措施,严防疫情外溢。与此同时,高质量开展核酸检测,社区(村)24小时卡口值守,各类公共场所、办公楼宇严格测温扫码、查验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等举措必须严格落实到位。广大市民朋友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一如既往支持配合各项防疫措施。慎终如始,终无败事。大家都再加一把劲,绷住这根弦,才能夯实防线守住战果。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从严从紧、慎终如始,众志成城、风雨同舟,我们定能赢得抗疫最终胜利,实现城市持续安全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