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导论》课件—08森林与草原消防

上传人:sat****105 文档编号:305507372 上传时间:2022-06-07 格式:PPTX 页数:35 大小:44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工程导论》课件—08森林与草原消防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消防工程导论》课件—08森林与草原消防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消防工程导论》课件—08森林与草原消防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消防工程导论》课件—08森林与草原消防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消防工程导论》课件—08森林与草原消防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防工程导论》课件—08森林与草原消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工程导论》课件—08森林与草原消防(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8 8章章 森林与草原消防森林与草原消防8.1 森林与草原火灾的特点与危害8.2 森林与草原火灾的燃烧类型8.3 森林与草原消防系统8.4 森林与草原消防设计的特点8.1 8.1 8.1 8.1 森林与草原火灾的特点与危害森林与草原火灾的特点与危害森林与草原火灾的特点与危害森林与草原火灾的特点与危害广义上来说,凡是失去人的控制、在森林内部自由蔓延,并对森林及其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和破坏的林火行为均属于森林火灾。狭义上来说,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严重且处置救援较为困难的一种自然灾害。山林火灾一旦发生,将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所以,如何科学有效地对森林火灾进行防控

2、,研究其发生及发展规律,已经成为我国林业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8.1.1 8.1.1 8.1.1 8.1.1 森林火灾的特点森林火灾的特点森林火灾的特点森林火灾的特点根据有关森林火灾的统计数据,我国森林火灾呈现以下特点:1)森林火灾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2)发生次数较多的地区集中于华南地区。3)受害森林面积较大的地区集中于东北地区。8.1.2 8.1.2 8.1.2 8.1.2 森林火灾的危害森林火灾的危害森林火灾的危害森林火灾的危害森林火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危害。1.烧毁林木森林一旦遭受火灾,最为直接的危害是烧死或烧伤林木,直接破坏森林珍贵的林木资源。2.烧毁林下植物资源森林中除了林木

3、可以提供木材之外,还存在其他大量的植物资源,如大兴安岭林区有营养丰富的红豆(越橘)和都仕(笃斯越橘)等。森林火灾会严重烧毁这些珍贵的野生植物。3.危害野生动物森林遭受火灾后,不仅野生动物原来赖以生存的环境被严重破坏,甚至可以被直接烧死、烧伤。8.1.2 8.1.2 8.1.2 8.1.2 森林火灾的危害森林火灾的危害森林火灾的危害森林火灾的危害森林火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危害。4.造成水土流失森林若发生火灾,其林地就会遭到严重被破坏,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就会显著减弱,甚至消失。5.致使下游河流水质下降森林遭受火灾之后,林地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现象要比平原更严重。6.造成空气污染7.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

4、全8.1.3 8.1.3 8.1.3 8.1.3 草原火灾的特点草原火灾的特点草原火灾的特点草原火灾的特点草原火灾是指因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在草原或草地上发生的起火燃烧所造成的灾害。草原火灾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突发性强2.季节性明显3.易产生暗火8.1.4 8.1.4 8.1.4 8.1.4 草原火灾的危害草原火灾的危害草原火灾的危害草原火灾的危害草原火灾毁灭草原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引起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同时,也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草原火灾烧毁草地,进而破坏动植物的环境,降低畜牧承载能力,并且促使草原退化,破坏草原生态环境。除直接经济损失,火灾造成的间接损失往往不易统计,但实际比直

5、接损失更严重,如受灾单位的停工停产、灾后的救济和重建工作等。8.2 8.2 8.2 8.2 森林与草原火灾燃烧类型森林与草原火灾燃烧类型森林与草原火灾燃烧类型森林与草原火灾燃烧类型8.2.1 8.2.1 森林火灾的燃烧类型森林火灾的燃烧类型按照不同的发生位置,森林火灾可以分为地表火、树冠火、树干火以及地下火。1、地表火是指火势能够沿着地表蔓延,烧毁地表植被,危害灌木、幼林,烧伤树干基部及露出地面树根的火。2、树冠火是指森林火灾中树冠层的着火燃烧,地表火在遇到大风天气、可燃物成梯度连续分布或者位于特殊地形就有可能向上蔓延引燃树冠,形成树冠火。3、树干火是指树干着火燃烧而形成的森林火灾类型。4、地

6、下火是指在地下泥炭或腐殖质层中燃烧、蔓延的火被。8.2.2 8.2.2 8.2.2 8.2.2 草原火灾的燃烧类型草原火灾的燃烧类型草原火灾的燃烧类型草原火灾的燃烧类型草原火灾的燃烧类型可按火灾传播空间位置分为地表火和地下火两种类型。1.地表火草原火灾中,火焰在地表蔓延的火称为地表火,受风速和风向的影响较大。草原地表火燃烧过程中火焰明显,且伴随有大量的浓烟。2.地下火草原火灾中,火焰在地表以下蔓延的火称为地下火。地下火不易察觉且燃烧时间较长,可持续数年之久,因此较难扑灭。地下火燃烧过程中在地表可见其阴燃火焰及部分烟气。8.2.3 8.2.3 8.2.3 8.2.3 森林消防森林消防森林消防森林

7、消防森林消防是指对森林、林木和林地火灾的预防及扑救。一般情况下,森林最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是森林防火期,即春季森林防火期和秋季森林防火期。春季森林防火期是每年3月15日到6月15日,秋季森林防火期为9月15日到11月15日。森林防火期间,野外火源应严格按照“十不准”的规定执行。扑救森林火灾的基本原则是。“打早”是指尽量在森林火灾发生的早期扑灭火灾“打早、打小、打了”;“打小”是指扑灭发生不久的、火势不大的火灾;“打了”则强调了彻底将火灾扑灭。这个原则表明,既要扑灭明火,又要清理暗火,且要消灭一切余火。8.2.3 8.2.3 8.2.3 8.2.3 森林消防森林消防森林消防森林消防扑救森林火灾的方

8、法有以下几种。1)扑救地表火森林地表火可采用土埋、水浇、扑打和使用化学灭火剂等方法直接进行扑灭。2)扑救树冠火树冠火燃烧猛烈、火强度大、火焰高、蔓延速度快,一般不能采用直接灭火的方式。扑救树冠火的较为有效的方法是开辟阻火隔离带所需的时间,进而选择适当的位置安全的开辟阻火隔离带。8.2.3 8.2.3 8.2.3 8.2.3 森林消防森林消防森林消防森林消防3)扑救地下火地下火具有隐蔽性,因此扑救前应进行详细的火情侦察,准确估计火场面积并确定火的流向和蔓延速度,且应在火场周围划出危险区并进行标记,防止扑救人员不清楚危险区位置而造成烧伤事故。确定了火的流向和火场边界后可挖沟隔火,切断火焰蔓延的路线

9、,将火场划分成若干小区,分片扑灭。特别注意,扑灭完成后还应留下一部分扑灭人员坚守火场,每隔数小时再普查一遍,防止复燃。8.2.4 8.2.4 8.2.4 8.2.4 草原消防草原消防草原消防草原消防扑救草原火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发生在稀薄或低矮的草原地带的低矮草原火,火焰高度不超过50cm,不会对扑救人员形成很大的威胁。一般采用扫帚等简便扑火工具从火场外向火烧迹地内扑打的方法。2)发生在高草地或塔头草地的火焰高度超过1m的火不易扑打,一般使用风力灭火剂扑灭。3)当火势猛、烟雾大、温度高、扑救人员无法靠近,果断采用“以火攻火”的方法拦截火头。8.2.5 8.2.5 8.2.5 8.2.5 森林

10、与城市临界域消防森林与城市临界域消防森林与城市临界域消防森林与城市临界域消防森林与城市临界域森林火灾传播和蔓延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1.能够向居民住宅传播2.能够向森林传播3.包含飞火的传播其中飞火传播是居民住宅火灾与森林与城市临界域森林火灾相互传播的主要形式。从火灾发生的角度来看,住宅最关键的部分是屋顶覆盖物,若住宅屋顶是未经处理的木质屋顶,则它被森林与城市临界域森林火灾的飞火引燃的可能性很大。8.3 8.3 8.3 8.3 森林与草原消防系统森林与草原消防系统森林与草原消防系统森林与草原消防系统8.3.1 森林与草原防火林带目前,世界各国关于防火林带的研究重点集中于防火机理、防火树种的选

11、择等方面。防火林带阻火机理分为防火林带树种、防火林带结构和防火林带火环境三个层次。1.防火林带树种的阻火机理防火林带使用的树种具有比较强的抗火性,此外,树种中叶片的含水量很高,对水源保护具有很强的作用。从燃烧学的角度来看,防火林带的树种具有较强的阻火机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8.3.1 8.3.1 8.3.1 8.3.1 森林与草原防火林带森林与草原防火林带森林与草原防火林带森林与草原防火林带1.防火林带树种的阻火机理1)防火树种的可燃性成分(如挥发油、蜡质、粗脂肪等)较少。2)防火树种的含水率较高,树种的闪点和燃点较高,且具有较强的阻燃效果。3)防火树种重要的指标之一是燃烧特性,防火树种

12、被点燃后具有较小的燃烧热。2.防火林带结构与阻火效果防火林带阻火效果的强弱还和防火树种与林带结构有关。1)枝叶茂盛的树冠可有效阻挡火焰蔓延;良好的林带结构可使可燃物成不连续分布,从而减少林火的蔓延。8.3.1 8.3.1 8.3.1 8.3.1 森林与草原防火林带森林与草原防火林带森林与草原防火林带森林与草原防火林带2.防火林带结构与阻火效果2)防火林带组成的网格结构还对大面积的树林有分隔效果。3)防火林带不连续的且垂直的易燃可燃物分布可有效的阻止地表火转为树冠火。4)在近水平方向上防火林带的枝叶本身的特性是难于引燃,将大片针叶林阻隔成小块,可以使可燃物不能直接接触,从而有效地阻止森林火灾的发

13、生与蔓延。8.3.1 8.3.1 8.3.1 8.3.1 森林与草原防火林带森林与草原防火林带森林与草原防火林带森林与草原防火林带3.防火林带内火环境1)防火带对林火的抵消作用,除防火林带选用树种不易燃烧外,防火林带可以形成林带内小环境。这种小环境可以有效的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与蔓延的可能性。2)防火林带内的温度相比较低较低,可减少地表蒸发,控制森林内的湿度,形成低温高湿的不利于火灾发生和蔓延的环境。3)防火林带地表凋落物具有较高的含水量,结构相对紧凑,从而有效降低其燃烧的可能性。8.3.1 8.3.1 8.3.1 8.3.1 森林与草原防火林带森林与草原防火林带森林与草原防火林带森林与草原防火

14、林带4.防火树种的筛选方法1)火场植被调查法2)直接火烧法3)试验测定法4)综合评判法5)实地营造试验8.3.2 8.3.2 8.3.2 8.3.2 森林与草原火灾隔离带和消防疏散通道森林与草原火灾隔离带和消防疏散通道森林与草原火灾隔离带和消防疏散通道森林与草原火灾隔离带和消防疏散通道1.森林火灾隔离带与疏散通道森林火灾隔离带的类型通常包括天然阻隔带和人工阻隔网工程。天然阻隔带包括河流、湖泊、池塘、水库等一切能阻止林火蔓延的天然地形地势。而人工屏障网工程包括道路网、防火沟、防火墙林缘、防火带网、生土带、林下植被清理带等人为工程。林火的天然阻隔带(障碍物)包括:1)沙丘、岩石区等没有植物的裸露地

15、区。2)河流、湖泊、池塘、水库等水体。3)河滩、难燃植被、沼泽能够阻止林火蔓延的复杂地形,如峭壁、悬崖等。8.3.2 8.3.2 8.3.2 8.3.2 森林与草原火灾隔离带和消防疏散通道森林与草原火灾隔离带和消防疏散通道森林与草原火灾隔离带和消防疏散通道森林与草原火灾隔离带和消防疏散通道开设人工阻隔网同时要遵循下列原则:1)对林火必须有隔离和削弱作用。2)尽量减少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从而保证林木的正常生长和经营活动。4)尽量选择地势较为平缓、地披物少,土质瘠薄的地带。3)人工阻隔网的位置选取应尽量在山背、居民村屯道路两侧、林地边缘、地类分界、生产点的周围。8.3.2 8.3.2 8.3.2

16、 8.3.2 森林与草原火灾隔离带和消防疏散通道森林与草原火灾隔离带和消防疏散通道森林与草原火灾隔离带和消防疏散通道森林与草原火灾隔离带和消防疏散通道2.草原火灾隔离带与消防疏散通道目前我国常见的开设草场火灾隔离带与消防疏散通道的方式包括:利用割灌机、锹、点火器、水枪、风力灭火机、斧、耙等手工机具进行手工具开设。1)手工工具开设2)推土机开设选择植被稀疏、土质松软的地带作为阻火线的路线。3)利用化学制剂消除易燃物如使用除草剂开设阻火线。8.3.3 8.3.3 8.3.3 8.3.3 森林与草原灭火系统森林与草原灭火系统森林与草原灭火系统森林与草原灭火系统森林与草原灭火系统分为地面灭火和航空灭火,具有包括以水灭火、风力灭火、航空灭火、人工扑打、隔离带阻隔等灭火措施。8.3.3 8.3.3 8.3.3 8.3.3 森林与草原灭火系统森林与草原灭火系统森林与草原灭火系统森林与草原灭火系统应用森林立体灭火系统时,应考虑当地森林分布、森林可燃物状况、地形地势、林火行为特点。较大和重大森林火灾火场随着天气、地形、森林植被条件等变化的着火环境,水源、各地段道路、阻隔等差异的扑救条件,以及不断发展的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