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农业资源分布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305499237 上传时间:2022-06-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80.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洛农业资源分布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商洛农业资源分布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商洛农业资源分布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商洛农业资源分布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商洛农业资源分布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洛农业资源分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洛农业资源分布(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商洛农业资源情况简介商洛简介商洛,因境内有商山、洛水而得名。位丁陕西省东南部,秦岭南麓,与鄂豫两省交界。东与河南省的灵宝、卢氏、西峡、淅川县市接壤;南与湖北省的邯县、邯西县相邻;西、西南与陕西省安康市的安康、宁陕、旬阳和西安市的长安、蓝田县毗邻;北与陕西省渭南市的潼关、华阴、华县相连。界丁东径108 0 34 20 111 0 1 25 2北纬0 34 24 40西之间长约229公里,南北宽约138公里。全区总面积19292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36%辖商州、洛南、丹凤、山阳、商南、镇安、柞水 7县(市),67个乡,92个镇,4个办事处。至2005年底,全区总人口 240.6169

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205.7391 万人,非农业人口 34.8778 万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商州区,距省会西安11 0公里。商洛地形地貌结构复杂,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境内有秦岭、蟒岭、流岭、鹘岭、新开岭和邯岭六大山脉,绵延起伏。岭谷相问排列,地势西北高,东 南低,由西北向东南伸展, 呈掌状分布。海拔最高点位丁柞水县北秦岭主脊牛背梁(2802.1米),最低点位丁商南县梳洗楼附近的丹江谷地(2154米)。主要河流有丹江、洛河、金钱河、乾佑河、旬河五大河流,纵横交错,支流密布。横垮长江、黄河两个流域。北部气候届暖温带,南部气候届业 热带。年平均气温7.813.9 C,最高37 C40.

3、8 C ,最低-11.8 C-21.6 C。降水量 年均710930毫米, 日照18602130多小时。无霜期为 210天。山高,并不危岩耸天,水多 ,亦很少激浪泛滥。 商洛市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素有“南北植物荟萃、南北生物物种库”之美誉。据调查统计,有野生油料、纤维、淀粉、林果、中药材、化工原料等 1200多种。宜林面积2300万亩,占土地 面积的70%。有林地1500万亩,木材蓄积量 215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 54%,是陕西省 木材主产区之一。以生漆、油桐、核桃、板栗、葡萄、柿子、木耳等林特产品而著称。尤其是核桃、 板栗、柿子产量居全省之首,核桃出口量占全国六分之一。商洛乂是全国有名的“

4、天然药库”。中草药种类1119种,列入国家“中草药资源调查表”的达286种。其中年产量50万公斤以上的有连翘、五味子、丹参、苍术、宵风藤、淫羊霍、黄姜 、桔梗、威灵仙、茵陈等 10余种;年产量1050万公斤的有金银花、柴胡、天麻、白术、山 楂、黄茂、猪苓、山萸、柏子仁、远志等10余种。其中连翘、金银花、丹参、山萸、五味子 、桔梗年收购量居陕西省之首。木耳、香菇总产分别达到1000多吨和3700多吨。茶叶年产 量40多万公斤,连续15年被评为省优产品。西*OhM-F Mft.!-. /J VmNL-1R-.rra i安市安康市矗咸耳如忠J.it*!-_-* RiXM. _D .%1 A南Ig i

5、.Lm.-. nil*tg/j-,X-*l (J-yj / 1 市*i. i jMIl1i幸nW微7 Jt. y料w-ArtJ-临X ) W J rjE j-*1中土 X , 函哗n勺坷i irt 1,L幼 10C的积温492 C4394 C。年平均无霜期 173225天。 冬季较寒冷,夏季较炎热。境内雨量比较充沛,降水季节变化明显。年平均降水量为70618446毫米。主要集中丁 410月,约占年 降水量的8589%。冬季干旱,初春少雨。区域分布不够平衡,川原少丁山地,低山少丁中山,东南部少丁西北部。光能资源比较丰富。太阳年总辐射量变化丁11961246千卡/厘米 2之间,年平均日照 时数为1

6、8742123小时。其中410月的日照时数占年日照时数的62364 9%,可以满足 植物旺盛生长期的需要。商洛气候水热同期,光、热、水配合较好,但由丁受季风和地形影响,水热时空变化很大,气温和雨量的垂直差异显著。旱涝灾害频繁。多数地方在 4月和10月都有霜冻发生。三、商洛市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全年全市生产总值 225.12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46.65亿元, 增长6.4%,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20.7% ;第二产业增加值 84.4亿元,增长15.8%,占37.5% ; 第三产业增加值 94.07亿元,增长15.8%,占41.8%。人均生产总值9411元。非公有制经济实

7、 现增加值107.6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47.8%。1、农业2009年全市克服了天气干旱和疫情对全市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确保了农业生产良好的发展 态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81.56亿元,增加值46.65亿元,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增长6.4%。2009年粮食总产量为 67.65万吨,较上年增长13.8%。其中夏粮产量25.88万吨,秋粮 产量41.77万吨。2009 年比上年赠长仰4)根食总产量67 65万岫13 825 8富万吨53秋楝4L.76方吨19 8油籽产呈1 33万吨6.2菠菜产量3&99万吨L&6水果产最6.53方吨1.7中药材产量14.7万吒15.4答叶产量0,11方吨37

8、.52、林业全市林业用地2075.8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70.7% ,人均8.6亩。有林地面积1562万亩, 活立木蓄量231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53.2%。林种资源丰富,乔灌木树种有83科、180届、435种。目前,全市核桃面积 125万亩,板栗240万亩,油桐、茶叶、生漆等 213万亩。 核桃、板栗正常年份产量分别达到17390吨和10153吨。随着生产方式发生转变,经济林快速发展。全年全市积极转变林业生产方式,壮大经济林业产业,完善林权制度改革,实现了林业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2009 年比上年增长()造怵面我3,33万公顷128,5油桐籽产量0.42万叫i17.5核桃产量2.74万

9、吨11.9板栗产晕1-72万吨12.93、畜牧业2009年全市积极加大对畜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群众养殖信心增强,畜禽存出栏全面增长,畜产品产量提高。2009 年比上年增长(%)肉类总产量1U U万吨19, g#猪肉土 02万吨17. 2牛肉0. 72方吨11. 0羊肉0. 50万吨30. 9奶类总产量(X 1 S万吨1 8. S禽蛋产量4. 51万吨19. 4大牲备年末存拦10. 24万头27. ?羊年末存拦地73万只38. 3猪年末存栏86.94万头15, 9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农业机械总动力67.4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 5.4%。实际机耕面积58.18万亩,比上年提高 7.6个白分点。商

10、洛2010年度农业经济稳步发展。上半年,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中省市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克服天气干旱和猪流感精品文档 疫情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确保了农业生产良好的发展态势。1-6月,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28.98亿元,增长5.8%,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6.92亿元,同比增长 5.8%。商洛农村经济运行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夏收作物再获增收。在上半年我市旱情较为严 重形势下,市委,市政府及时采取果断的措施使得全市旱情得以有效缓解,确保了夏收作物产量 总体增收。上半年全市夏粮产量 28万吨,同比增长8.1%。二是畜牧业发展态势良好。上半年猪、牛

11、、家禽出栏数分别为 80.07万头、3.69万头、291万只,同比分别增长为12.8%、10.5%、12%。四、商洛市行政区划商洛市辖1个市辖区、6个县;商洛市 面积19292平方千米,人口 241万人(2004年)。1、商州区:商州地处陕西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西邻西安,东通鄂豫,全区辖30个乡镇办事处, 总面积2672平方公里,人口 54万,是商洛市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商州历史悠久,古有商 鞅封邑、四皓隐居、闯王屯兵,是革命战争年代鄂豫陕根据地的中心区域;商州交通便捷,是西 北与东南的交通要道,312国道、银武、西合两条高速公路和西合铁路贯通全境;商州生态环境 优美,生物资源丰实,森林覆

12、盖率58.7% ,是一片山绿水活的土地;商州文化底蕴深厚,既有北方之粗犷,乂兼南国之灵秀,商於古道自古到今曾留下了无数文人墨客的不朽诗篇。至2009年底,全区生产总值达到 52.633亿元。全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41.87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 2.79 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1.5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93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13281元。 商州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全区宜林地500万亩,林木覆盖面积 200万亩,草坡可利用面积 61万亩,以核桃、柿子、板栗等为主的经济树160多种,“商州核桃”、“孝义柿饼”在全国久负盛名。天麻、木耳等食用菌和药用菌产量名列全省前茅。全区野生中药材多达140余种,是陕西省天麻、桔梗、黄茂、二花等名贵药材的主要产地。全区目前已探明的矿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