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财务管理手段降低粮食企业物流成本 (黑龙江粮食职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Reference:粮食物流是指粮食从供应地到接收地以及进口和出口的流动过程中.根据市场需求将粮食收购、集并、储存、运输、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通过计划、执行、控制、系统化管理.实现用户要求的全过程.本文说明了粮食物流企业成本的构成.粮食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加强财务管理,降低粮食企业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四散”实现的具体途径Keys:粮食物流企业 财务管理 物流成本《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改革体制、整合资源、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加快推广散粮运输方式,建设散粮物流节点,形成全国主要散粮物流通道,尽快建立全国散粮物流体系,实现粮食的散储、散运、散装、散卸(即“四散”)一、粮食物流成本的构成粮食企业的物流系统由供应物流子系统、存储物流子系统、销售物流子系统所包含的显性成本(固定成本)和隐形成本(变动成本)构成显性成本存在于运输、仓储、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传递等具体的基础设施、设备资源和运作过程中,隐形成本存在于由物流运作不畅导致的库存费用增加所形成的资金利息成本、库存资金占用的机会成本和市场反应慢的损失及管理不善造成的货物损失和损坏的成本。
粮食流通领域中的物流成本一般包括库存成本、运输成本和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其中,库存成本包括利息、仓储、税收、折旧、损耗、人力和保险费用,运输成本包括货运成本(公路、铁路、水运)管理费用包括晾晒、储藏等,销售费用包括运输、保险、包装、信息交换等二、粮食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一)生产管理我国的粮食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型粮食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着基础工作不扎实、分散、落后、低效、高耗的物流形态,由此容易造成粮食流动途中的损耗、变质和浪费,不符合现代粮食物流准确、安全、快捷的要求如在计量工作中,由于计量不精确,造成很大的浪费,加大了成本,而粮食流通环节多,使企业付出了较高的费用,加之粮损高、流转慢,就造成了粮食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这些高额的物流成本完全由企业自行消化,加重了企业负担二)仓储管理大多数粮食企业只重视能明确以货币支出表现的生产阶段的成本控制,忽视一些本身虽很重要但不是很明显的成本因素如粮食自身成本所占比例大,企业通常只注重购入粮食的成本价,但对粮食运输途中及入库后的整理、损耗等费用仅划定一个核算范围三)核算手段粮食企业通常把物流费用与商品流通、仓储费用放在一起核算,按产品大类核算成本,既不够精细,也不能及时反馈成本,造成信息滞后,影响管理决策。
如企业通常按所存储的粮食种类玉米、小麦、稻谷等设立明细核算项目,采用从粮食采购到粮食出库的核算流程及事后核算的方法,对于成本的事前规划和事中监督做的较少三、加强财务管理,降低粮食物流成本(一)明确物流成本项目[来自Www.lw5U.com]粮食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核算时,有其自身的特点,从目前看,企业物流成本的内容可以按照物流范围、支付形态、功能分类、对象等不同标准来确定,但要注意所确定的物流成本核算项目必须能全面反映本企业物流业务所发生的成本费用二)设置好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簿企业可以选择采用单轨制(即在现有成本核算基础上增设与物流成本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簿)或双轨制(把物流成本核算与其他成本核算完全分开,单独建立物流成本核算的科目、凭证和账簿)两种方式企业应综合考虑自身的管理水平、员工素质、会计基础工作的高低来选择相应的会计核算模式三)编制好物流成本会计报表编制物流成本会计报表,提供本企业物流成本信息,是企业进行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所在企业应根据物流成本管理需要来设置物流成本会计报表的种类,根据企业物流活动的基本职能或物流成本的性质设计会计报表的内容,其具体内容应与物流成本项目保持一致。
此外,还可以编制“物流成本明细表”反映物流成本的增减变动情况另外,在实施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时,企业还应关注以下两点:第一,物流成本核算属于管理会计体制范畴,不能纳入一般的财务会计核算体制中,以避免影响企业原有会计体制的正常运行第二,个别物流成本科目的数据在原有会计科目中是无法获取的,也不能还原到会计科目中,如存货的机会成本这类损失必须在管理会计体制中进行核算四)配合物流渠道,加强粮食配送环节财务管理粮食配送的基本思路是:粮食现代物流中心采购进货后,将粮食按品质分类储存,通过配粮设施按用户需求比例搭配好粮食后,用散粮汽车配送至粮食加工车间的下料坑,加工后在合理的经济区域内进行配送我国《物流术语(GB/T18354-2001)》将配送定义为:“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粮食配送是根据粮食加工企业或其他用户的需要,按订单要求的品种、品牌和品质搭配比例进行粮食搭配,并送达加工车间的下料坑或其他所要地的地方,实现“门到门”服务的粮食物流活动在实行粮食配送业务时,除了要根据客户对粮食的品质、数量进行配送外,还应注意:同现有的粮食储运企业的功能提升、设施与设备改造结合起来,形成一体化的物流;在经济合理区域内要有足够的客户(粮食加工企业及其他类型的客户):粮食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要与客户建立长期的联盟关系,并搞好客户管理;粮食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要有良好的通达性;粮食配送要有检验、化验系统及信息系统的支撑。
五)运用现代信息强化粮食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现代物流更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实现现代物流系统的综合服务功能粮食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与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结合,来提升粮食现代物流的运行效率与财务管理水平第一,利用条码技术和射频技术控制库存成本条码技术是现代物流自动跟踪的最有力工具,被广泛应用条码技术在整个现代物流中实现准确识别物品信息,快速跟踪物品流向、数据采集、快速反应、储运最优化等方面的应用,极大地促进现代粮食物流业的发展射频技术是一种基于电磁理论的通信技术,适用于物料跟踪,运载上具和货架识别等要求非接触数据采集和交换的场合由于射频技术标签具有可读写能力,对于需要频繁改变数据内容的场合尤为适用第二,利用全球定位系统降低运输成本全球定位系统是利用卫星对现代物流及车船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的设备它可以实现物流调度的即时性和对车船动态的实时调度管理同时客户经授权也可以通过百联网利用全球定位系统的数据随时监控运送自己货物车辆的具体位置,实现随时指挥调动和资源的最佳配置,降低货物空载率,提高货物装卸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第三,利用电子数据交换(EDI)保证物流信息及时。
根据我国《物流术语标准》的定义:EDI是通过电子方式,采用标准格式,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的结构化数据传输和交换这些信息一般是通过扫描条码获取的数据,它的特点是速度快、准确率高条码包含物流过程所需的各种信息,与EDI的结合可以确保物流信息的及时可得性六)做好物流送配环节财务计划在物流送配环节应做好财务计划第一,制定配送需求计划,是一种既保证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又使得物流资源配置费用最省的计划方法,适宜于粮食配送中心或具有粮食配送功能的粮食物流中心第二,制定配送资源计划,是一种企业内物品配送计划系统管理模式,它可以在配送需求计划的基础上通过提高各环节的物流能力,达到系统优化运行的目的第三,制定企业资源计划,是在制造资源计划配送资源计划的基础上,通过前馈的物流和反馈的信息流、资金流,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供应商的资源整合在一起,体现完全按用户需求进行经营管理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适用于粮食供应链管理第四,制定供应商库存管理计划,是通过信息共享,由供应链上的上游企业根据下游企业的销售信息和库存量,主动对下游企业的库存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管理模式,适用于粮食供应链管理;制定物流资源计划,是以物流为基本手段,通过打破生产与流通的界限和集成制造资源计划、能力资源计划、分销需求计划以及功能计划而形成的物资资源优化配置方法。
七)正确运用财务分析指标分析粮食物流效益粮食企业财务分析指标有很多,以粮食库存周转速度为例,粮食流动效率取决于资金周转速度和物流费用,资金周转速度受制于粮食库存周转速度经济发达国家的粮食物流企业(不含粮食储备企业)库存周转次数在10-20次/年之间,而我国粮食现代物流企业的粮食库存周转速度一般为3次/年,有的还不到1次/年粮食库存周转率低所占压的资金使粮食现代物流企业失去了创造利润的机会,同时还需支付粮食长期库存的储存费用就物流本身来说,除流通加工外物流并不创造价值,它是通过降低成本获取利润然而物流具有背反效益,一个环节成本降低,可能导致另一个环节成本增加,所以粮食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是由目前追求单一企业利润最大化发展到综合成本最小化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