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业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方案为贯彻落实《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关于 “建立农业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分级评价各地农业现代化 进程和规划实施情况,定期发布结果”的要求,科学评价我国农 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加快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特制订本指 标体系一、 监测对象监测评价全国及各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二、 指标构建的依据(一)构建原则一是体现引领性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农业现代 化的部署要求,突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 系等“三大体系”,突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 友好目标导向,发挥评价指标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引领作用二是体现指导性突出结果和过程的有机结合,既有度量农 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结果性指标,又有突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重点工作的过程性指标,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作提供指导借鉴三是体现操作性原则上选择社会公认的、反映农业现代化 发展水平的指标,突出权威性、透明性;指标数据符合国家统计 制度特点,均能从现有统计数据获得四是体现连续性在已开展的相关农业现代化监测评价工作 的基础上,大稳定、小调整,确保一个方法、一个标准对外,尽 量减少办法调整对各地农业现代化评价工作带来的影响。
二)指标选择从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质量效益、绿色发展、 支持保护等6个方面选取23个指标对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价 前三个方面侧重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评价,后三个方面侧重 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结果评价表1全国农业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及数据来源一级指标测算指标数据来源1.产业体系(1) 口粮生产稳定度中国统计年鉴(2)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 重中国统计年鉴(3)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 之比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农产品加工业运行信 息月报(4)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占农 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生产体系(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农业部农机化司行业统计数据(6)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各省(区、市)近年公布数据(7)农业信息化率中国统计年鉴3.经营体系(8)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经管部门土地规模经营统计资料(9)畜禽养殖规模化水平畜牧部门行业统计资料(10)水产养殖规模化率各省(区、市)上报数据、中国渔业统计 年鉴(11)初中及以上农业劳动力比 例中国农村统计年鉴4.质量效益(12)农业劳动生产率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各省(区、市)统计 年鉴、中国农村经营管理统计年报(13)农业土地产出率中国农业统计资料(1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国统计年鉴(15)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 合格率农业部行业统计数据5.绿色发展(16)万元农业GDP耗水中国统计年鉴(17)万元农业GDP耗能中国能源统计年鉴(18)农药减量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化肥减量化中国统计年鉴(20)农作物废弃物利用率农业部行业统计6.支持保护(21)农林水事务支出占农林牧 渔业增加值的比重中国统计年鉴(22)单位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 农业贷款投入各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统计资料(23)农业保险深度中国保险年鉴三、评价方法(一)定量评价评价指标数据属于统计部门统计范围内的,直接采用统计年 鉴数据;属于行业部门统计范围内的,采用行业统计数据。
确保 评价指标数据真实有效,年度间口径一致、相互衔接测算指标得分为指标现状值与全面现代化目标值的比值乘以权重,综合得分为各测算指标得分之和各测算指标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与全面实现农业现 代化目标值的比值乘以权重之和,即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标 准值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测 算依据:一是参照国际经验;二是以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 化、2050年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为标杆,结合当前发展水平及 趋势,确定目标值二) 评价模型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采用多指标综合测度法,其数学表 达式如下:A7]=支叱8,式中:AP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为指标权重, B,为指标计算值,匚为评价区域,n为指标个数三) 数据标准化采用比重法对指标值进行标准化:Sj=100x 也实(正指标,O
表2农业现代化阶段划分分值范围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0-50起步阶段50-60发展阶段60-75转型跨越阶段75-85基本实现阶段85以上全面实现阶段四、指标解释及计算方法(一)产业体系1. 口粮生产稳定度指标内涵:本指标反映口粮产量的稳定程度以过去五年平 均水平为基数,将本年度产量与过去产量进行比较,根据增减幅 度计算得分口粮包括小麦和水稻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目标值设定(计算方法):以过去5年平均水平为基数,将 本年度产量与过去五年平均产量进行比较,基准分为4分,每增 加0. 1个百分点加0. 1分,每减少0. 1个百分点减0. 1分上限 为5分,下限为2分综合考虑,将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 设定为4分,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为5分2016年口粮 生产稳定度得分为5分2. 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指标内涵:本指标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指标,养殖业 发展水平代表着农业的发展水平养殖业指畜牧业和渔业,二者 产值合计为养殖业产值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目标值设定(计算方法):《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 (2016—2020)》将养殖业产值比重从2015年的38%提高至2020 年的40%以上。
美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I日 本、韩国和德国畜牧业产值都占农业产值的60%以上,荷兰、丹 麦在80%以上综合考虑国际经验及我国实际,将基本实现农业 现代化目标值定为45%,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定为60%o 2016年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是38. 63%o3. 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指标内涵:本指标是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 是反映农业加工水平的国际通用指标计算公式:农产品加工业 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值二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农业总产值农产 品加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农副 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品 业,纺织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木材加工和 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橡 胶和塑料制品业、医药制造业等11个大类行业,扣除部分中类 和小类行业数据来源: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农产品加工业运行|朱增勇,刘现朝,美国畜牧业历史及其现状,《世界农业》201年第7期 信息月报目标值设定(计算方法):2016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 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1.65,已超过发达国家该指标值的下限, 但与农产品加工业水平较高的国家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
考虑 到农产品加工业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已经达到农业产 值的4倍,江苏和山东的部分示范区2014年该比值也已达4以 上,该项指标值的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值设为3. 5,全面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值设为4. 54. 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指标内涵:指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与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 比值,是反映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农林 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二农林牧渔服务业 增加值/农林牧渔业增加值X100%o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二农 林牧渔业增加值-农业增加值-林业增加值-渔业增加值-牧业增 加值数据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目标值设定(计算方法):2016年,全国农林牧渔服务业增 加值为2302亿元,占全国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5968亿元)的 比重为3.5%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0.1个百分点综合考 虑确定该指标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值为4. 8%,全面实现 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值为8%二)生产体系5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指标内涵:指各种农作物机耕、机播(栽、插)、机收的综 合作业水平,是反映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农作物耕 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按农作物机耕、机播(栽、插)、机收率分别 占40%、30%、30%的权重加权求和计算。
计算公式:农作物耕种 收综合机械化率二机耕率X40%+机播(栽、插)率X30%+机收率 X30%o其中,机耕率指机耕面积占各种农作物播种面积中应耕 作面积的百分比,农作物播种面积中应耕作面积等于农作物播种 面积减去免耕播种面积;机播(栽、插)率指机播(栽、插)面 积占各种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百分比;机收率指机收面积占各种 农作物收获总面积的百分比数据来源:农业部农机化司行业统 计数据目标值设定(计算方法):2016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 机械化率为64. 2%根据《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 预计2020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将达到70%左右 目前,日本农业生产机械化率已达90%以上,美国农业已100% 实现机械化综合考虑,确定该指标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值为75%,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值为90%6.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标内涵: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是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中扣除 新增投入量产生的总产值增长率之后的余额数据来源:地方历 年公开数据,如该省无2015年数据,按照每年0.8%的增速估算 2015年数据目标值设定(计算方法):2015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 率为56%。
根据《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2020 年要达到60%通过分析各省水平并结合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贡献 率水平(80%以上),确定该指标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值为 65%,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值为75%7. 农业信息化率指标内涵:综合运用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农业物联网等信息 技术应用比例、农产品网上零售额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信息进村 入户村级信息服务站覆盖率等四个指标衡量,数据来源为行业统 计在试测算阶段,暂时选取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代表信息化发展 水平,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目标值设定(计算方法):2015年,全国固定宽带农村家庭 普及率为23. 92%根据《“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目标规 划,到2020年,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城乡,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 达到70%o确定该指标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值为70%,全 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值为80%o(三)经营体系8.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之指标内涵: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与耕地总面积的比值, 是反映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重 要指标计算公式: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面积/耕地总面积X100%o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包括通过租赁、入 股等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权形成的土地流转型适度规模经营面积, 以及通过提供以生产托管为主的社会化服务形成的服务带动型2 201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研究建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评价指标体系”。
该指标将作为农业适度 加模经营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规模经营面积数据来源:经管部门土地规模经营统计资料目标值设定(计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