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预测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304957315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预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预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预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预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预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预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预测试题(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预测试题1.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上的建筑物分类原则,下列属于甲类建筑物的是( )。A.高度不小于60m的高层建筑物B.高度不小于50m且地基受水浸湿可能性大的筒仓C.6000人以上座位的体育馆D.高度大于50m的烟囱【答案】:A|B|C2.采用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土地基,已知软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k60kPa,桩土应力比取n8.5,已知搅拌桩面积置换率为20%,问复合地基承载力接近以下哪个数值?( )2012年真题A.120kPaB.150kPaC.180kPaD.200kPa【答案】:B【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1.5条规

2、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为:fspk1m(n1)fsk式中,fspk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fsk为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kPa;n为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m为面积置换率。根据题干解得单桩竖向承载力为:8.560510kPa,所以复合地基承载力为:0.2510(10.2)60150(kPa)。3.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下列选项中有关基础设计的论述中,哪些选项的观点是错误的?( )2012年真题A.同一场地条件下的无筋扩展基础,基础材料相同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越大,基础的台阶宽高比允许值就越小B.交叉条形基础,交点上的柱荷载可按静力平衡或变形协

3、调的要求进行分配C.基础底板的配筋,应按抗弯计算确定D.柱下条形基础梁顶部通长钢筋不应少于顶部受力钢筋截面总面积的1/3【答案】:B|D【解析】:A项,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1.1条表8.1.1规定,基础材料相同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越大,基础台阶宽度比允许值就越小。B项,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3.2条第3款规定,对交叉条形基础,交点上的柱荷载,可按静力平衡条件及变形协调条件,进行分配。其内力可按本条上述规定,分别进行计算。C项,根据第8.2.7条规定,扩展基础的计算应符合相关规定,其中之一为基础底板配筋,应按抗弯计算

4、确定。D项,根据第8.3.1条第4款规定,条形基础梁顶部和底部的纵向受力钢筋除应满足计算要求外,顶部钢筋应按计算配筋全部贯通,底部通长钢筋不应少于底部受力钢筋截面总面积的1/3。4.岩溶地区的桩基一般宜采用( )类型的桩。A.振动沉管碎石桩B.钻孔桩C.预制桩D.灌注桩【答案】:B【解析】: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3.4.4条规定,岩溶地区的桩基设计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岩溶地区的桩基,宜采用钻、冲孔桩。当单桩荷载较大,岩层埋深较浅时,宜采用嵌岩桩。当基岩面起伏很大且埋深较大时,宜采用摩擦型灌注桩。5.某地下车库作用有141MN的浮力,基础及上部结构土重为108MN,拟设置

5、直径600mm,长10m的抗拔桩,桩身重度为25kN/m3,水重度为10kN/m3,基础底面以下10m内为粉质黏土,其桩侧极限摩阻力为36kPa,车库结构侧面与土的摩擦力忽略不计,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按群桩呈非整体破坏,估算需要设置抗拔桩的数量至少应大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取粉质黏土抗拔系数0.70)A.83根B.89根C.108根D.118根【答案】:D6.关于土石坝反滤层的说法,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A.反滤层的渗透性应大于被保护土,并能通畅地排出渗透水流B.下游坝壳与断裂带、破碎岩等接触部位,宜设置反滤层C.设置合理的下游反滤层可以使坝体防渗体裂缝

6、自愈D.防渗体下游反滤层材料的级配、层数和厚度相对于上游反滤层可简化【答案】:D【解析】:D项,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L/T 53952007)第7.6.6条规定,根据材料性能、库水位变化情况等,防渗体上游反滤层材料的级配、层数和厚度相对于下游反滤层可简化。A项,根据第7.6.2条规定,坝的反滤层应符合下列要求:使被保护土不发生渗透变形;渗透性大于被保护土,能通畅地排出渗透水流;不致被细粒土淤塞失效。B项,根据第7.6.4条规定,非均质坝的坝壳内的各土层之间,宜满足反滤准则;下游坝壳与透水坝基的接触区,与岩基中发育的断层、破碎带和强风化带的接触部位,如不满足反滤准则,应设反滤层。C项,根

7、据第7.6.5条规定,防渗体下游和渗流逸出处的反滤层,除应满足7.6.2的规定外,在防渗体出现裂缝的情况下,土颗粒不应被带出反滤层,裂缝可自行愈合。7.以下的地基基础设计验算中,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规定,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计算的是哪些选项?( )2014年真题A.柱基的不均匀沉降计算B.基础裂缝宽度计算C.支挡结构与内支撑的截面验算D.有很大水平力作用的建筑地基稳定性验算【答案】:A|B【解析】:A项,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3.0.5条第2款规定,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作用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准永久

8、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相应的限值应为地基变形允许值;B项,根据第3.0.5条第4款规定,当需要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应接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标准组合;C项,根据第3.0.5条第4款规定,支挡结构与内支撑的截面验算时,作用效应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基本组合;D项,根据第3.0.5条第3款规定,计算挡土墙、地基或滑坡稳定以及基础抗浮稳定时,作用效应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基本组合。8.关于港口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布置原则的叙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0年真题A.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河港宜垂直岸向布置勘探线,海港勘探点可按网格状布置B.初步设计阶段勘察,河港水工建筑物区域,勘探

9、点应按垂直岸向布置C.初步设计阶段勘察,海港水工建筑物区域,勘探线应按垂直于水工建筑长轴方向布置D.初步设计阶段勘察,港口陆域建筑区宜按平行地形、地貌单元走向布置勘探线【答案】:A|B【解析】:A项,根据水运工程岩土勘察规范(JTS 1332013)第5.2.7.1条规定,河港宜垂直于岸向布置勘探线,线距不宜大于200m,线上勘探点间距不宜大于150m。根据第5.2.7.2条规定,海港可按网格状布置勘探测试点,点的间距宜为200500m;BCD三项,根据第5.3.5条规定,勘探线和勘探点宜布置在比例尺为11000或12000的地形图上;勘探线宜垂直岸向或平行于水工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勘探线和勘

10、探点的间距,应根据工程要求、地貌特征、岩土分布、不良地质作用发育情况等确定;在岸坡地段和岩石与土层组合地段宜适当加密。9.测定滑动带等已经存在剪切破裂面的抗剪强度时,应进行( )。A.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B.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C.峰值抗剪强度试验D.残余抗剪强度试验【答案】:D【解析】: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11.4.3条规定,测定滑坡带等已经存在剪切破裂面的抗剪强度时,应进行残余强度试验。在确定计算参数时,宜于现场观测反分析的成果比较后确定。10.不透水基岩上有水平分布的三层土,其厚度分别为4m、2m和1m,其水平向的渗透系数分别为1m/d,2m/

11、d和4m/d。其等效水平渗流系数为( )m/d。A.1.33B.1.56C.1.71D.4.0【答案】:C11.地基上的条形基础(宽度为b)和正方形基础(宽度为b),基础荷载均为p(kPa),其他条件相同,二者基础中心点下的地基附加应力均为0.1p时的深度之比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A.2B.3C.4D.5【答案】:B【解析】:采用角点法计算地基中的附加应力时,基础中心点下的附加应力是将基础分为4块叠加,4ap0.1p,得出基础中心点的附加应力系数为a0.1p/4p0.025,查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附录K表K.0.1-2(平均附加应力系数表),条形基础对应的在z/

12、b13,方形基础对应的z/b4.2;二者对应的深度比值为13/4.23。12.永久性岩层锚杆采用三根热处理钢筋,每根钢筋直径d10mm,抗拉强度设计值为f1000N/mm2,锚固体直径D100mm,锚固段长度为4.0m,锚固体与软岩的黏结强度特征值为frd0.3MPa,钢筋与锚固砂浆间黏结强度设计值fb2.4MPa,锚固段长度为4.0m,已知夹具的设力y1000kN,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当拉拔锚杆时,判断下列( )环节最为薄弱。A.夹具抗拉B.钢筋抗拉强度C.钢筋与砂浆间黏结D.锚固体与软岩间界面黏结强度【答案】:B【解析】: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

13、03302013)第8.2.2条至第8.2.4条计算如下:考虑钢筋强度AsKbNak/fyNakAsfy/Kb(1000/2.2)(3100)/4107.10kN式中,Kb为锚杆杆体抗拉安全系数,应按表8.2.2取值,假设本文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锚杆为永久性,因此Kb取2.2。考虑钢筋与锚固砂浆间的黏结强度laKNak/(ndfb)Naklandfb/K(430.012.4106)/2.6347.99kN式中,K为锚杆锚固体抗拔安全系数,应按表8.2.3-1取值,假设本文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锚杆为永久性,因此K取2.6。考虑锚固体与地层的黏结强度laKNak/(Dfrbk)NaklaDfrbk

14、/K(40.10.3106)/2.6144.92kN式中,K为锚杆锚固体抗拔安全系数,应按表8.2.3-1取值,假设本文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锚杆为永久性,因此取2.6。故可知钢筋抗拉强度环节最为薄弱。13.软土的基本特性不包括( )。A.流变性B.触变性C.高膨胀性D.低透水性【答案】:C【解析】:软土的工程性质包括:触变性,灵敏度St的范围是316;流变性,在剪应力作用下,土体会发生缓慢而长期的剪切变形;高压缩性,1-20.5MPa1,大部分压缩变形发生在垂直压力为100kPa左右;低强度,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30kPa;低透水性,垂直渗透系数约为1(108106)cm/s;不均匀性,黏性土中常夹有厚薄不等的粉土、粉砂、细砂等。14.对民用建筑岩体洞室进行初步勘察,当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围岩时,其勘探孔深应钻入洞底设计标高以下( )m。A.35B.58C.810D.1015【答案】:A【解析】: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4.2.6条第2款规定,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对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和级的岩体宜钻入洞底设计标高下13m;对级岩体宜钻入35m;对级、级的岩体和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岩土与地质勘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