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304956793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完整版1.下列关于岩溶和土洞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有岩溶必然有土洞B.土洞发育区必然是岩溶发育区C.岩溶和土洞之间没有关系D.有土洞不一定有岩溶【答案】:A|C|D【解析】:岩溶是指地表水或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侵蚀、溶蚀而产生的一系列地质现象的总称。而土洞是指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土层溶蚀、冲刷产生的空洞。岩溶形成的条件包括:岩石的可溶性;岩石的透水性;水的溶蚀性;水的流动性。土洞的形成主要是潜蚀作用导致的。可以看出要形成土洞,必须先形成岩溶。2.在下列关于石灰岩溶蚀机理的分析中,( )提法是正确的。A.石灰岩溶蚀速度与CO2扩散进入水中的速

2、度有关B.石灰岩溶蚀速度随着温度增高加快C.降水通过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下渗后溶蚀作用减弱D.石灰化的成因是因为岩溶泉水在出口处吸收外界CO2所致【答案】:A|B【解析】:C项,当降水通过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下渗后,一方面CO2的含量较大,另一方面有机酸含量增大,这都有利于溶蚀作用的进行;D项,石灰化的产生与岩溶泉水出口处压力下降,溶解度减小有关。3.某公路穿越多年冻土区,下列哪些选项的设计符合要求?( )A.路基填料宜采用塑性指数大于12,液限大于32的细粒土B.多冰冻土地段的路基可按一般路基设计C.不稳定多年冻土地段高含冰量冻土路基,宜采用设置工业隔热材料、热棒等措施进行温度控制D.采用控制融化速

3、率和允许融化的设计原则时,路堤高度不宜小于1.5m,但也不宜过高【答案】:B|C|D【解析】:A项,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 302015)第7.12.1-3条规定,路基填料宜采用卵石土或碎石土、片块石,不得采用塑性指数大于12、液限大于32的细粒土和富含腐殖质的土及冻土。B项,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 302015)第7.12.1-5条规定,少冰冻土、多冰冻土地段的路基可按一般路基设计。C项,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 302015)第7.12.2-10条规定,不稳定多年冻土地段高含冰量冻土路基,宜采用设置工业隔热材料、热棒、片(块)石及通风管等调控温度的工程措施。调温措施仍不能

4、保证路基稳定时,宜采用桥梁方案。D项,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 302015)第7.12.2-10条规定,采用控制融化速率和允许融化的设计原则时,路堤高度不宜不易小于1.5m,也不宜过高,防止路堤产生不均匀变形开裂。4.某推移式均质堆积土滑坡,堆积土的内摩擦角40,该滑坡后缘滑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最可能是下列哪一选项?( )A.40B.60C.65D.70【答案】:C【解析】:根据莫尔-库仑强度理论,均质土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破裂面与最大主应力的作用面之夹角为45/2。滑坡主滑段后面牵引段的大主应力1为土体铅垂方向的自重力,小主应力3为水平压应力。由于作用面为水平面,因而破裂面(即滑坡壁)与最

5、大主应力的作用面(水平面)的夹角为:45/24540/2655.碾压式土石坝设计中,渗透变形的形式有( )。A.流土、管涌、沉降B.流土、管涌、液化C.流土、管涌、接触冲刷、接触流失D.流土、管涌、触变【答案】:C【解析】: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L/T 53952007)第10.2.1条第1款规定,渗透变形的形式有:管涌、流土、接触冲刷或接触流失等。管涌,土体中的细颗粒在渗流作用下从骨架孔隙通道流失的现象;流土,在渗流作用下,局部土体表面隆起、顶穿或粗细颗粒同时浮动而流失的现象;接触冲刷,渗流沿着两种渗透系数不同土层的接触面流动时,沿层面带走细颗粒的现象;接触流失,渗流垂直于渗透系数相差

6、较大的两相邻土层流动时,将渗透系数较小的土层中的细颗粒带入渗透系数较大的土层中的现象。6.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对于地基土的工程特性指标的代表值,下列哪些选项的取值是正确的?( )A.确定土的先期固结压力时,取特征值B.确定土的内摩擦角时,取标准值C.载荷试验确定承载力时,取特征值D.确定土的压缩模量时,取平均值【答案】:B|C|D【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4.2.2条规定,地基土工程特性指标的代表值应分别为标准值、平均值及特征值。抗剪强度指标应取标准值;压缩性指标应取平均值;载荷试验承载力应取特征值。7.地基变形特征可分为

7、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局部倾斜。对于不同建筑结构的地基变形控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高耸结构由沉降差控制B.砌体承重结构由局部倾斜控制C.框架结构由沉降量控制D.单层排架结构由倾斜控制【答案】:B【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3.3条第1款规定,由于建筑地基不均匀、荷载差异很大、体型复杂等因素引起的地基变形,对砌体承重结构应由局部倾斜值控制;对于框架结构和单层排架结构应由相邻桩基的沉降差控制;对于多层或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应由倾斜值控制;必要时尚应控制平均沉降量。8.在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关于坑底以下埋深hd的确定,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水

8、泥土墙是由抗倾覆稳定决定的B.悬臂式地下连续墙与排桩是由墙、桩的抗倾覆稳定决定的C.饱和软黏土中多层支撑的连续墙是由坑底抗隆起稳定决定的D.饱和砂土中多层支撑的连续墙是由坑底抗渗透稳定决定的【答案】:B|C|D【解析】:支护结构的破坏或失效有多种形式,任何一种控制条件不能满足都有可能造成支护结构的整体破坏或支护功能的丧失。坑底埋深与支护结构的主要控制破坏形式有关。A项,水泥土墙嵌固深度是由圆弧简单条分法按滑动稳定性确定的;B项,悬臂式支挡结构顶部位移较大,抗倾覆稳定起重要作用,故坑底埋深的确定由抗倾覆稳定确定;C项,饱和软黏土多层支撑的连续墙,由于支护结构下面土的承载力不够,产生沿支护结构底面

9、的滑动面,土体向基坑内滑动,基坑外土体下沉,基底隆起,故饱和软黏土中多层支撑的连续墙埋深是由坑底抗隆起稳定决定的;D项,对于饱和砂土,应考虑坑底的抗渗流稳定性,其验算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附录V.0.2的规定进行。9.下列关于泥浆护壁灌注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只要有地下水的土层,均可自行造浆B.灌注混凝土之前时,应测量孔底沉渣C.水下灌注混凝土时,开始灌注前导管中必须没有隔水栓D.灌注过程当中,严禁导管提出混凝土面,水下灌注必须连续施工,每根桩浇注时间按初盘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控制【答案】:A【解析】: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6.3.1条规

10、定,除能自行造浆的黏性土层外,均应制备泥浆,泥浆制备应选用高塑性黏土或膨润土。泥浆应根据施工机械、工艺及穿越土层情况进行配合比设计。10.采用土钉加固一破碎岩质边坡,其中某根土钉有效锚固长度L为4m,该土钉计算承受拉力E为188kN,锚孔直径d为108mm,锚孔孔壁和砂浆间的极限抗剪强度为0.25MPa,钉材与砂浆间极限黏结力g为2MPa,钉材直径db为32mm。该土钉抗拔安全系数最接近下列哪个数值?( )2011年真题A.K0.55B.K1.80C.K2.37D.K4.28【答案】:B11.对砂土地基、砂石桩的下列施工顺序中哪些选项是合理的?( )2009年真题A.由外向内B.由内向外C.从

11、两侧向中间D.从一边向另一边【答案】:A|C【解析】:砂石桩施工可采用振动沉管、锤击沉管或冲击成孔等成桩法。当用于消除粉细砂及粉土液化时,宜用振动沉管成桩法。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2.4条第7款规定,砂石桩的施工顺序:对砂土地基宜从外围或两侧向中间进行。12.根据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工作的概念,三者( )。A.在力的传递过程中满足静力平衡条件B.相互影响彼此制约C.接触部位满足变形协调条件D.计算简图为不可分的整体【答案】:A|B|C【解析】:共同作用分析的基本思路是将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计算,三者相互影响彼此制约,若将三者在界面处分开,

12、则不仅各自要满足静力平衡条件,还必须在界面处满足变形协调、位移连续条件。对于计算简图可以各自计算,没必要作为整体计算。13.软弱地基上荷载、高度差异大的建筑,对减小其地基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危害有效的处理措施包括下列哪些选项?( )2014年真题A.先建荷载小、层数低的部分,再建荷载大、层数高的部分B.采用筏基、桩基增大基础的整体刚度C.在高度或荷载变化处设置沉降缝D.针对不同荷载与高度,选用不同的基础方案【答案】:B|C|D【解析】:A项,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7.1.4条规定,施工时,应注意对淤泥和淤泥质土基槽地面的保护,减少扰动。荷载差异较大的建筑物,宜先建重

13、、高部分,后建轻、低部分。B项,根据第7.4.2条规定,对于建筑物体型复杂、荷载差异较大的框架结构,可采用箱基、桩基、筏基等加强基础整体刚度,减少不均匀沉降。D项,针对建筑物的不同荷载与高度处,应该选用不同的基础来减小不均匀沉降的危害。C项,根据第7.3.2条第1款规定,建筑物的下列部位,宜设置沉降缝:建筑平面的转折部位;高度差异或荷载差异处;长高比过大的砌体承重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适当部位;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处;建筑结构或基础类型不同处;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14.均匀土层上有一直径为10m的油罐,其基底平均压力为100kPa,已知油罐中心轴线上,在油罐基础底面中心以下10m处的

14、附加应力系数为0.285,通过沉降观测得到油罐中心的底板沉降为200mm,深度10m处的深层沉降为40mm,则10m范围内土层用近似方法估算的反算压缩模量最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2009年真题A.2.5MPaB.4.0MPaC.3.5MPaD.5.0MPa【答案】:B15.饱和土样(Sr1)的比重Gs2.70,高度为20mm,压缩后的含水率28%,高度为19.5mm。则压缩前的孔隙比e0为( )。A.0.256B.0.500C.0.802D.0.907【答案】:C【解析】:根据土力学及相关规范,饱和度公式为:SrGs/e。设A为土样压缩后的截面面积,因为土体饱和Sr1,所以压缩后的孔隙比e1Gs28%2.7010.756。压缩变形计算公式:s(e0e1)/(1e0)H即(e00.756)/(1e0)(2019.5)/20。对上式求解,可解得:e00.802。16.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下列哪个地段的隧洞围岩相对最稳定?( )A.隧洞的洞口地段B.隧洞的弯段C.隧洞的平直洞段D.隧洞交叉洞段【答案】:C【解析】:A项,隧道洞口处于平面应力状态,隧道围岩相对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岩土与地质勘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