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试题及答案全套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304956193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试题及答案全套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试题及答案全套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试题及答案全套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试题及答案全套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试题及答案全套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试题及答案全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试题及答案全套(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试题及答案全套1.某级铁路路基,拟采用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的支挡结构,高10m,土工格栅拉筋的上下层间距为1.0m,拉筋与填料间的黏聚力为5kPa,拉筋与填料之间的内摩擦角为15,重度为21kN/m3。经计算,6m深度处的水平土压应力为75kPa,根据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 100252006),深度6m处的拉筋的水平回折包裹长度的计算值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2014年真题A.1.0mB.1.5mC.2.0mD.2.5m【答案】:A2.测定黏性土液限的方法有( )。A.搓条法B.平衡锥法C.液塑限联合测定法D.碟式仪法【答案】:B|C|D【解析】:土的

2、液限是指土从流动状态过渡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可采用圆锥仪法(平衡锥法)、液塑限联合测定法、碟式仪法进行测定。3.某膨胀土地基上建一栋三层房屋,采用桩基础,桩顶位于大气影响急剧层内,桩径500mm,桩端阻力特征值为500kPa,桩侧阻力特征值为35kPa,抗拔系数为0.70,桩顶竖向力为150kN,经试验测得大气影响急剧层内桩侧土的最大胀拔力标准值为195kN。按胀缩变形计算考虑,桩端进入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以下的长度应不小于下列哪个选项?( )A.0.94mB.1.17mC.1.50mD.2.00m【答案】:D4.在水域勘察中采用地震反射波法探测地层时,漂浮检波器采集到的地震波是( )。A.

3、压缩波B.剪切波C.瑞利波D.面波【答案】:A【解析】:压缩波又称纵波、P波,可以在固体、液体、空气中传播;剪切波又称横波、S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压缩波、剪切波均为体波;瑞利波又称L波,是一种面波,成因是压缩波与剪切波混合后形成的混合波,只能沿地表传播;漂浮检波器因在水面上只能够检测到压缩波。5.某地下车库作用有141MN的浮力,基础及上部结构土重为108MN,拟设置直径600mm,长10m的抗拔桩,桩身重度为25kN/m3,水重度为10kN/m3,基础底面以下10m内为粉质黏土,其桩侧极限摩阻力为36kPa,车库结构侧面与土的摩擦力忽略不计,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按

4、群桩呈非整体破坏,估算需要设置抗拔桩的数量至少应大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取粉质黏土抗拔系数0.70)A.83根B.89根C.108根D.118根【答案】:D6.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桩身混凝土内部缺陷时,超声波仪上会出现哪些现象?( )A.波形畸变B.声速提高C.声时增加D.振幅增加【答案】:A|C【解析】:A项,超声波传播过程中遇到混凝土缺陷时,由于声波的反射与透射,经过缺陷反射或绕过缺陷传播的脉冲信号与直达波信号之间存在声程和相位差,叠加后互相干扰,致使接收信号的波形畸变。BC两项,根据介质中声波传播速度公式,混凝土越密实,声速越高,当遇到缺陷时,产生绕射,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时

5、间加长,计算出的声速降低。D项,超声波在缺陷界面产生反射、散射,能量衰减,波幅降低。7.某宿舍楼采用墙下C15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顶面的墙体宽度0.38m,基底平均压力为250kPa,基础底面宽度为1.5m,基础的最小高度应符合( )的要求。2007年真题A.0.70mB.1.00mC.1.20mD.1.40m【答案】:A【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1.1条,查表8.1.1可知,C15混凝土基础,基底平均压力为250kPa,200pk300,基础台阶高宽比为1:1.25。再根据式(8.1.1)有,基础的高度应满足:H0(bb0)/2tan(1.500.3

6、8)/2(1/1.25)0.7m8.泥石流按流体性质分为黏性、稀性和过渡性泥石流,其中黏性泥石流含有大量的黏性土,且固体物质一般应占泥石流总量的( )。A.15%B.20%40%C.40%60%D.80%【答案】:C【解析】:黏性泥石流是指含大量黏性土的泥石流,固体物质占40%60%,最高可达80%,水不是搬运介质,而仅仅是组成物质,黏性稠度大,石块呈悬浮状态。暴发突然,持续时间短,具有极大的冲击、爬高和冲刷、淤埋能力,破坏性极大。9.某透水路堤土质边坡,当临水面高水位快速下降后,则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临水面边坡渗透力减小B.临水面边坡抗滑力不变C.背水面边坡滑动力减小D.背水面边

7、坡抗滑力减小【答案】:C【解析】:A项,两侧水位在水位快速降低前后的相对水头差,无法确定临水面边坡的渗透力数值上是增大还是减小;BCD三项,临水面水位快速下降时,临水坡水向外渗流,渗透力的存在使得临水面一侧的滑动力增大,抗滑力减小,安全系数降低,而背水面一侧,浸润线降低,渗透力减小,与高水位时相比,抗滑力是增大的,滑动力是减小的,安全系数提高。10.不透水基岩上有水平分布的三层土,其厚度分别为4m、2m和1m,其水平向的渗透系数分别为1m/d,2m/d和4m/d。其等效水平渗流系数为( )m/d。A.1.33B.1.56C.1.71D.4.0【答案】:C11.有一重力式挡土墙,墙背垂直光滑,填

8、土面水平,地表荷载q49.4kPa,无地下水,拟使用两种墙后填土,一种是黏土c120kPa、112、119kN/m3,另一种是砂土c20、230、221kN/m3。问当采用黏土填料和砂土填料的墙背总主动土压力两者基本相等时,墙高H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A.4.0mB.6.0mC.8.0mD.10.0m【答案】:B12.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L/T 53952007),不同土体作为坝体防渗体填筑料,描述不正确的是下列哪个选项?( )A.人工掺和砾石土,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50mmB.膨胀土作为土石坝防渗料时,无需控制其填筑含水率C.含有可压碎的风化岩石的砾石土可以作为防渗体填料D.湿陷性

9、黄土作为防渗体时,应具有适当的填筑含水率与压实密度,同时做好反滤【答案】:B【解析】:B项,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L/T 53952007)第6.1.10条规定,用膨胀土作为土石坝防渗料时,填筑含水量应采用最优含水量的湿侧。A项,第6.1.8条规定,用于填筑防渗体的砾石土(包括人工掺和砾石土),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50mm或铺土厚度的2/3。C项,第6.1.9条规定,当采用含有可压碎的风化岩石或含有软岩的砾石土作防渗料时,应按碾压后的级配状况确定其物理力学性质及参数。D项,第6.1.7条规定,湿陷性黄土或黄土状土作为防渗体时,应具有适当的填筑含水率与压实密度。13.在地基处理方案比选时,对

10、搅拌桩复合地基,初步设计采用的桩土应力比取以下哪个数值较合适?( )A.3B.10C.30D.50【答案】:B【解析】:依据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现场试验分析等相关研究成果,应力比随P先变大后减小,有明显的峰值,最后趋于稳定,桩土应力比建议取10。14.对于基坑监测的说法,哪项符合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的要求?( )A.混凝土支撑的监测截面宜选择在两支点间中部位B.围护墙的水平位移监测点宜布置在角点处C.立柱的内力监测点宜设在坑底以上各层立柱上部的1/3部位D.坑外水位监测点应沿基坑、被保护对象的周边布置【答案】:D【解析】:D项,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

11、规范(GB 504972009)第5.2.11条第2款规定,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点应沿基坑、被保护对象周边或在两者之间布置;A项,根据第5.2.4条第3款规定,混凝土支撑的监测截面宜选择在两支点间1/3部位,并避开节点位置;B项,根据第5.2.2条规定,围护墙或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周边的中部、阳角处及有代表性的部位;C项,根据第5.2.5条规定,立柱的内力监测点宜布置在受力较大的立柱上,位置宜设在坑底以上各层立柱下部的1/3部位,不是上部。15.某工程进行初步勘察时,在地表露头测得岩体压缩波速度为2.6km/s,岩块压缩波速度为3.8km/s,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为2.4,该岩体的基

12、本质量级别为( )。A.级B.级C.级D.级【答案】:D【解析】: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3.2.2条表3.2.2-2及表3.2.2-3,由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为2.4,换算为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可知岩石属于较硬岩。由岩石完整程度分类标准,完整性指数为(2.6/3.8)20.47,属于较破碎岩,查表3.2.2-3可知,该岩体的基本质量级别为级。16.场地类别不同可能影响到下列哪些选项?( )2013年真题A.地震影响系数B.特征周期C.设计地震分组D.地基土阻尼比【答案】:A|B【解析】:A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

13、第5.1.4条规定,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应根据烈度、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以及阻尼比确定。场地类别决定特征周期,特征周期、地震分组和阻尼比决定地震影响系数。B项,根据第2.1.7条规定,特征周期式子抗震设计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中,反映地震震级、震中距和场地类别等因素的下降段起始点对应的周期值,简称特征周期。C项,设计地震分组实际上是用来表征地震震级及震中距影响的一个参量,它是一个与场地特征周期与峰值加速度有关的参量,而与场地类别无关。D项,地基土的阻尼比是其动力特性之一,与其本身材质有关,而与场地类别无关。17.为确定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多桩复合地基静载实验,桩径5

14、00mm,正三角形布置,桩中心距1.20m,试问进行三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圆形承压板直径。应取下列何项数值?( )A.2.00mB.2.20mC.2.40mD.2.65m【答案】:B18.下列关于沉降缝的说法正确的是( )。A.设置沉降缝可以有效减小基底的沉降量B.沉降缝可以减小不均匀沉降造成的危害C.复杂结构建筑物的平面转折位置可以布置沉降缝D.建筑高度或荷载差异处可以布置沉降缝【答案】:B|C|D【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7.3.2条规定,沉降缝主要是为了减小不均匀沉降造成的危害,它与伸缩缝是不同的,沉降缝布置在下列部位:复杂建筑物平面的转折部位;建筑高度和荷载差异处;长高比过大的砌体承重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的适当部位;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处;建筑结构或基础类型不同处;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19.已知一砂土层中某点应力达到极限平衡时,过该点的最大剪应力平面上的法向应力和剪应力分别为264kPa和132kPa,问关于该点处的大主应力1、小主应力3以及该砂土内摩擦角的值,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2010年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岩土与地质勘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