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2023年历年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304955709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2023年历年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2023年历年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2023年历年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2023年历年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2023年历年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2023年历年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2023年历年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木工程师(岩土)(二合一)考试2023年历年真题及答案完整版1.下列关于含水层影响半径说法,正确的是哪些选项?( )A.含水层渗透系数越大,影响半径越大B.含水层压缩模量越大,影响半径越大C.降深越大,影响半径越大D.含水层导水系数越大,影响半径越大【答案】:A|C2.一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边长为30cm,桩的入土深度为13m。地层第一层为杂填土,厚为1m;第二层为淤泥质土,液性指数为0.9,厚为5m;第三层为黏土,液性指数为0.50,厚为2m;第四层为粗砂,标准贯入击数为8,该层厚度较大,未贯穿,则该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最接近( )kN。A.1520.4B.1303.5C.1275.8D.

2、1128.6【答案】:A3.下列哪些选项的措施能有效地提高桩的水平承载力?( )2011年真题A.加固桩顶以下23倍桩径范围内的土体B.加大桩径C.桩顶从固接变为铰接D.增大桩身配筋长度【答案】:A|B【解析】: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7.2条条文说明规定,影响单桩水平承载力和位移的因素包括桩身截面抗弯刚度、材料强度、桩侧土质条件、桩的入土深度、桩顶约束条件。A项,加固土体可以改变桩侧土质条件,从而提高桩的水平承载力;B项,加大桩径可以增大截面惯性矩,从而提高截面的抗弯刚度,提高桩的水平承载力;C项,固接变铰接,增大了位移减小了弯矩,降低了桩的水平承载力。D项,桩身配

3、筋长度在影响深度内与桩的水平承载力正相关,影响深度外不相关。4.某次抽水试验,抽水量保持不变,观测地下水位变化,则可认定该项抽水试验属于下列哪一项?( )2013年真题A.完整井抽水试验B.非完整井抽水试验C.稳定流抽水试验D.非稳定流抽水试验【答案】:D【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DL/T 52132005)第4.1.7条规定,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是指:在抽水过程中,保持涌水量固定而观测地下水位随时间的变化,或保持水位降深固定而观测涌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的抽水试验。符合题意要求。5.碾压式土石坝设计中,渗透变形的形式有( )。A.流土、管涌、沉降B.流土、管涌、液化C.流土、管涌、接

4、触冲刷、接触流失D.流土、管涌、触变【答案】:C【解析】: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L/T 53952007)第10.2.1条第1款规定,渗透变形的形式有:管涌、流土、接触冲刷或接触流失等。管涌,土体中的细颗粒在渗流作用下从骨架孔隙通道流失的现象;流土,在渗流作用下,局部土体表面隆起、顶穿或粗细颗粒同时浮动而流失的现象;接触冲刷,渗流沿着两种渗透系数不同土层的接触面流动时,沿层面带走细颗粒的现象;接触流失,渗流垂直于渗透系数相差较大的两相邻土层流动时,将渗透系数较小的土层中的细颗粒带入渗透系数较大的土层中的现象。6.下列关于泥浆护壁灌注桩施工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2005年真题A.灌

5、注混凝土前应测量孔底沉渣厚度B.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地层中均可自行造浆护壁C.水下灌注混凝土时,开始灌注混凝土前导管应设隔水栓D.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严禁导管提出混凝土面并应连续施工【答案】:B【解析】:B项,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6.3.1条规定,除能自行造浆的黏性土层外,均应制备泥浆。A项,根据第6.3.9条规定,钻孔达到设计深度,灌注混凝土之前,孔底沉渣厚度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对端承型桩,不应大于50mm;对摩擦型桩,不应大于100mm;对抗拔、抗水平力桩,不应大于200mm。C项,根据第6.3.29条规定,使用的隔水栓应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并应保证顺利排出;隔水栓宜采用

6、球胆或与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的细石混凝土制作。D项,根据第6.3.30条第4款规定,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宜为26m。严禁将导管提出混凝土灌注面,并应控制提拔导管速度,应有专人测量导管埋深及管内外混凝土灌注面的高差,填写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灌注水下混凝土必须连续施工,每根桩的灌注时间应按初盘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控制,对灌注过程中的故障应记录备案。7.对潜水抽水试验用裘布依公式计算渗透系数,下列( )假定是正确的。A.稳定流B.以井为中心所有同心圆柱截面上流速相等C.以井为中心所有同心圆柱截面上流量相等D.水力梯度是近似的【答案】:A|C|D【解析】:以井为中心的同心圆柱截面上的流速不相等,圆柱半径越

7、小流速越大,无穷远处流速为0。8.为50mm,配筋率为0.65%,桩长30m,桩的水平变形系数为0.360(1/m),桩身抗弯刚度为6.751011kNmm2,桩顶固接且容许水平位移为4mm,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估算,由水平位移控制的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接近的选项是哪一个?( )A.50kNB.100kNC.150kND.200kN【答案】:B【解析】: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7.2条第6款规定,桩身配筋率不小于0.65%的灌注桩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为:Rha0.75(3EI/x)0a式中,x为桩顶水平位移系数,按表5.7.2取值,则此灌注桩的换

8、算埋深为:h0.363010.8h4时,取h4。且灌注桩为固接,查表可知桩顶水平位移系数为:x0.94;0a为桩顶允许水平位移。代入数据可得灌注桩单桩水平承载力为:Rha0.75(3EI/x)0a0.75(0.3636.75105/0.94)4103100.5kN9.在松砂地基中,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中的碎石垫层其主要作用可用下列选项中哪些来说明?( )2009年真题A.构成水平排水通道,加速排水固结B.降低碎石桩桩体中竖向应力C.降低桩间土层中竖向应力D.减少桩土应力比【答案】:B|D【解析】:BCD三项,根据地基处理手册第234页规定,砂石桩施工之后,桩顶1.0m左右长度的桩体是松散的,密实

9、度较小,此部分应当挖除,或者采取碾压或夯实等方式使之密实。然后再铺设褥垫层,垫层厚度300500mm,不宜太厚。褥垫层的铺设应分层压实,褥垫层与桩顶互相贯通,以利于排水。褥垫层的作用是将上部基础传来的基底压力通过适当的变形以一定的比例分配给桩及桩间土,使二者共同受力。主要作用包括:保证桩与土共同承担荷载;调整桩与桩间土之间的荷载分担比例;减小和减缓基础底面的应力集中。A项,由于散体材料本身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因此构成排水通道并非其主要作用。10.在某湿陷性黄土场地拟修建一座大型水厂,已查明基础底面以下为厚度8m的全新统(Q4)自重湿陷性黄土,设计拟采用强夯法消除地基的全部湿陷性。根据湿陷性黄土地

10、区建筑标准(GB 500252018)的规定,预估强夯单击夯击能至少应大于( )。2008年真题A.8000kNmB.6000kNmC.5000kNmD.4000kNm【答案】:A11.关于建筑抗震地震影响系数的阐述,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2010年真题A.地震影响系数的大小,与抗震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无关B.在同一个场地上,相邻两个自振周期相差较大的高层建筑住宅,其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影响系数不相同C.地震影响系数的计算单位是m2/sD.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只与抗震设防烈度有关【答案】:B【解析】:A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5.1.4条规定,

11、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应根据烈度、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以及阻尼比确定;B项,根据规范第5.1.5条规定,由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图可知,在同一个场地上,相邻两个自振周期相差较大的高层建筑住宅,地震影响系数分别位于上升段和下降段,其值不同;C项,地震影响系数是无量纲的;D项,根据规范第5.1.4条规定,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不仅与地震设防烈度有关,还与设计地震分组有关。12.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下列关于岩溶发育程度与地层岩性关系的说法中,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09年真题A.岩溶在石灰岩地层中的发育速度小于白云岩地层B.厚层可溶岩岩溶发育比薄层可溶岩强烈C.可溶岩含杂质越多,

12、岩溶发育越强烈D.结晶颗粒粗大的可溶岩较结晶颗粒细小的可溶岩岩溶发育更易【答案】:B|D【解析】:根据工程地质手册(第五版)第636页规定,岩石成分、成层条件和组织结构等直接影响岩溶的发育程度和速度。一般地说,硫酸盐类(石灰岩、白云岩等)和卤素类(盐岩等)岩层岩溶发展速度较快,故石灰岩和白云岩没有可比性;碳酸盐类岩层则发育速度较慢。质纯层厚的岩层,岩溶发育强烈,且形态齐全,规模较大;含泥质或其他杂质的岩层,岩溶发育较弱。结晶颗粒粗大的岩石岩溶较为发育;结晶颗粒小的岩石,岩溶发育较弱。13.某建筑场地位于建筑设防烈度8度地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根据勘察资料,

13、地面下13m范围内为淤泥和淤泥质土,其下为波速大于500m/s的卵石,若拟建建筑的结构自振周期为3s,建筑结构的阻尼比为0.05,则计算罕遇地震作用时,建筑结构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接近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A.0.023B.0.034C.0.147D.0.194【答案】:D14.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对于建造在处理后地基上的建筑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2013年真题A.处理后的地基应满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B.经处理后的地基,在受力层范围内不允许存在软弱下卧层C.各种桩型的复合地基竣工验收时,

14、承载力检验均应采用现场载荷试验D.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体型规则、简单的建筑物,地基处理后可不进行沉降观测【答案】:A|C【解析】:AB两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3.0.5条规定,处理后的地基应满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地基处理的设计尚应符合下列规定:经处理后的地基,当在受力层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进行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按地基变形设计或应作变形验算且需进行地基处理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应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变形验算;对建造在处理后的地基上受较大水平荷载或位于斜坡上的建筑物及构筑物,应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可知处理后的地基应满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C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1.3条规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的验收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对有黏结强度的复合地基增强体尚应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D项,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10.3.8条规定,下列建筑物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变形观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建筑物;软弱地基上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物;处理地基上的建筑物;加层、扩建建筑物;受邻近深基坑开挖施工影响或受场地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影响的建筑物;采用新型基础或新型结构的建筑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岩土与地质勘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