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实践思考课件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304944595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2.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面推进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实践思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全面推进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实践思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全面推进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实践思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全面推进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实践思考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全面推进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实践思考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面推进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实践思考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面推进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实践思考课件(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面推进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实践思考 周 俊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校长(江苏旅游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3月31日 泸 州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办好公平优质教育” 2017年全国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会议: 办学方向:服务发展、促进就业 工作目标:做强中职、做优高职 做大培训 强不强,看成长提升质量 引引 言言三大目标三大目标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建构现代职教体系n2014: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目标 中职教育如何提升质量? 1.深化内涵建设(专业、课程、师资) 2.强化精细管理 3.建构内生增长动力 4.主动进行教育供给则结构性改革 提升质

2、量、满足需求、提高吸引力引引 言言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2015】2号教育部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2015】7号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国教督办【2016】2号促进中职教育质量提升的政策举措:促进中职教育质量提升的政策举措:引引 言言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2016】2号教育部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 【2016】37号促进中职教育质量提升的政策举措:促进中职教育质量提升的政策举措:引引 言言建构质量提升的推进机制 大数据平台上的一

3、体两翼 一 体:质量质量为中心 外 部:教育督导、评估 内 部:诊断与改进(反思、补差) 年度质量报告(总结、外显) 提升管理水平(健身)引引 言言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 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 2017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 主题:坚定方向,稳中求进 引引 言言 如何稳?如何进? 稳 优化条件、精细管理 进 改革、创新、发展 基础:诊断与改进引引 言言 报告内容: 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 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 三、“诊断与改进”的学校行动讲座内容讲座内容命题的提出:命题的提出: 2014年12月26日,葛司长在中职试评估总结会上第一次提出职业院校教学工

4、作“诊断与改进”命题 2015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 2016年4月7日,教育部职成司颁布了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 (教职成司函201637号)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 改进指导方案(试行)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n(一)“诊断”的内涵:n “诊”看病;“ 断”判断n 诊 断:看病、开处方n 企业最早将“诊断”原理运n 用于内部管理 形成了企业诊断理论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n 本世纪后“诊断”

5、进入普通教育视野,成为一种新型的应用教育管理技术n 2015年“诊断”“改进”连为一体,成为提升职教质量的重要抓手n 发布了文件;建立了组织n 落实了行动;布置了检查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二)“诊断”的行动核心 核 心:问 题 “目标导向”下的“问题引领”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问 题:现状“是什么”和“应当是什么”之间的差距及其屏障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问题”的确立依据:目标、标准(校) 目标确立主体:学 校 目标作用对象:学校教学工作 “问 题”:基于学校、为了学校不同学校“问题”产生的原因不同不同学校解决“问题”的路径不同一、诊

6、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n(三)“诊断与改进”的要旨n 从学校教学工作现状入手 ,依据学校工作计划和目标,对照学校工作的目标 和标准,寻找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界定和分析问题,找出原因,制订整改方案,着力改进的过程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n行动指向:教学工作“大教学”n 学校组织的一切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核心素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活动:n 学校教学、课外活动、劳动、讲座n 学生集体组织的文体活动n 社会公益活动等 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n“小教学”工作:n 教学工作的狭义理解n 教 学:核心是课堂教

7、学n“小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专业建设、制定教学计划、编制人才培养方案、教材建设、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教师管理、教学研究、教学设施管理等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n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n是全员参与的学校工程n每一个教职员工都是质量生成主体n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基础是教学n教职员工形象就是学校的形象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n(四)中职 “诊断与改进”的工程特点n 1.以“质量”为主旨n 诊改目的:提升质量n 建构学校发展、质量第一意识n 确立质量建设、人人有关理念n 培植质量提升、多层共进机制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n2.以

8、“制度”为支撑n工作基础:制度启动、制度推进n 制度保证 n将“诊改”纳入制度n周期性开展诊断与改进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n3.以“平台”为载体n工作前提:建构数据平台、采集数据n学会数据分析n依据数据寻找问题n数据显示改进状况 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n4.以“循环”为标志n工作周期:周而复始、常态进行n周期性诊改,即时改进n让诊改成为习惯n诊改是工程、不是项目n不能用建设示范校的思路进行诊改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n5.以“三全”为基础n工作主体:全体教职员工n全员参与、覆盖教学(大)全过程n全方位体现n不能由少部分

9、人做材料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n6.以“目标”为依据n诊断依据:目标(学校制定的目标)n对照目标制定标准n依据目标和标准寻找问题n通过改进解决问题、达到标准n 实现目标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n7.以“自诊”为主体 n诊断主体:质量生成主体n诊断首先是自主诊断n自己(质量生成主体)制作“尺子”n自己(质量生成主体)丈量自己身高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n8.以“校本”为愿景n诊改愿景:实现学校发展目标n解决质量提升中的问题n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n力显共性基础上的个性特色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

10、n9.以“改进”为目的n诊断目的:改进n诊断目的是为了改进n找出问题的同时,提出改进措施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n10.以“复核”为推手n诊改推手:抽样复核n以复核为压力n复核主要看学校的“尺子”合不合n 规,量得准不准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n(五)“诊断与改进”的学校焦点n 1.致力走出困境的学校:解决困难n 目标:解决困难、正常办学n 标准:达成规范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n2.谋求步出平庸的学校:创新特色n 目 标:特色学校(整体、局部)n 标 准:特色的基本要素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n3

11、.期望成为高峰的学校:谋划辉煌n 目 标:区域(市、省、国家)标杆n 标 准:标准支撑要素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 (六)“诊断与改进”的时代意义 1.深化学校内涵建设的必然 2.培植自我发展能力的必然 3.持续提升办学质量的必然 4.完善自己做强自己的必然 一、诊断与改进的内涵认知 2016年4月7日,教育部颁布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7号) 附件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 内 容:7个部分省市方案均以此“方案”为基础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 n(一)“诊断与改进”的工作方针

12、 诊改工作方针: 需求导向、自我保证 多元诊断、重在改进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需求导向(六大需求) (1)政府需求:培养人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满足政府需求的学校行动: 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 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技术技能人才 广泛开展社会培训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2)行业需求:培养与行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相匹配的合格人才 满足行业需求的学校行动: 深入社会调研,把握行业发展趋势 为行业未来发展培养人才 创新行业可持续发展必备的技术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3)企业需求:培养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合格人

13、才 满足企业需求的学校行动: 深入企业调研,把握企业需求 培养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技术开发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 (4)学生需求:优雅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条件;完备的实训资源;过硬的师资力量;科学的办学理念 满足学生需求的学校行动: 建构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环境 建构学生广泛参与、自主管理的制度体系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建设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 (5)家长需求: 健康、成人、成才、快乐 满足家长需求的学校行动: 建构家长参与的学校管理制度 定期开展家长调研 建构家校沟通机制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二、诊断与改进的制

14、度要求 (6)社区需求: 就业、生活、休闲 满足社区需求的学校行动: 广泛开展社区培训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自我保证 教育行政:(1)研制省本方案、规划和细则(2)推进教学诊断与改进;检查改进情况(3)完善抽样复核条件(4)组织抽样复核(5)形成抽样复核结论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 学校层面:(1)建构质量自我保证制度(2)建构自我诊改工作机制(3)建构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4)制定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5)完善抽样复核条件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个体层面:(1)依据要求做好本职工作(2)依据标准检查工作完成情况(3)

15、寻找问题,及时改进(4)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价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多元诊断:诊断专家组成: 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者、学校管理者、校本专家、企业人士、教育对象、第三方人员诊断层次:自主诊断、专家诊断 自主诊断:学校自己进行诊断 自己建标、自己组织、自己推进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 重在改进 质量生成主体:致力于问题查找 致力于补短 专家诊断:同时提出改进方案 抽样复核:结论考虑改进质量 教育行政部门:督查学校改进情况 (一校一策,一校一要求)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二)“诊断与改进”的工作机制 三大要点:(1)建构人才培养工作

16、状态数据(前提)(2)学校自主诊改(主体)(3)教育行政部门抽样复核(保障) 机制:工作制度、工作机构、工作流程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三)“诊断与改进”的工作任务 1.构建诊改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自主诊断、持续改进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 构建时间:5年左右 工作指向:人才培养质量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 2.搭建数据管理系统 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 系统层级:四级 学校、地(市)、省(自治区、直辖市) 国家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 3.建立和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 形成学校内部推进质量提升的两大推手: (1)常态化的质量保证制度体系 立足于做好质量生成的每一个环节 (2)周期性的”诊断与改进”机制 立足于工作过程的自我反思和完善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n (四)“诊断与改进”的工作程序n1.自主诊断n依据省执行方案,建立学校诊改实施方案n建构学校工作标准和要求n对照标准进行自我诊断,找出差距、找出问题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二、诊断与改进的制度要求n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