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铁路货物联运特点课件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304943455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PPT 页数:185 大小:3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铁路货物联运特点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5页
国际铁路货物联运特点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5页
国际铁路货物联运特点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5页
国际铁路货物联运特点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5页
国际铁路货物联运特点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铁路货物联运特点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铁路货物联运特点课件(1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国际物流第一节 国际物流概述一、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国际贸易的概念考试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包括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又称为世界贸易(World Trade)。从一个国家来看,它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商品交换活动,即为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而对于一些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等,它的对外贸易亦称为海外贸易(Oversea Trade)。总之,国际贸易是国际间的商品交换活动,是由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所构成。国际贸易的分类(一)按照货物移动方向分类考试、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二)按照货物是否进出国境和关境分

2、类、总贸易。、专门贸易。(三)按照商品的形式分类、有形贸易。、无形贸易。(四)按照商品的运输方式分类(五)按照清偿工具的不同分类(六)按照贸易是否有第三者参加分类国国际物流的概念物流的概念 国际物流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这种物流是国际间贸易的一个必然组成部分,各国之间的相互贸易最终通过国际物流来实现。考试国际物流是现代物流系统中重要的物流领域,近十几年有很大发展,也是一种新的物流形态。东西方冷战结束后,贸易国际化的势头越来越盛,随着国际贸易壁垒的拆除,新的国际贸易组织的建立,若干地区已突破国界的限制形成统一市场,这又使国际物流出现了新的情况,国际物流形式也随之不断变化。所以,近年来,各国学者非

3、常关注并研究国际物流问题,世界第九届国际物流会议的主题就是“跨越界限的物流”,物流的观念及方法随物流的国际化步伐不断扩展。从企业角度看,近十几年跨国企业发展很快,不仅是已经国际化的跨国企业,即便是一般有实力的企业也在推行国际战略,企业在全世界寻找贸易机会,寻找最理想的市场,寻找最好的生产基地,这就将企业的经济活动领域必然地由地区、由一个国家扩展到国际之间。这样一来,企业的国际物流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企业必须为支持这种国际贸易战略,更新自己的物流观念,扩展物流设施,按国际物流要求对原来的物流系统进行改造。对跨国公司来讲,国际物流不仅是由商贸活动决定,而且也是本身生产活动的必然产物。企业的国际化战

4、略的实施,使企业分别在不同国度中生产零件、配件,又在另些国家组装或装配整机,企业的这种生产环节之间的衔接也需要依靠国际物流。国际物流的特点1物流环境存在差异。国际物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各国物流环境的差异,尤其是物流软环境的差异。不同国家的不同物流适用法律使国际物流的复杂性远高于一国的国内物流,甚至会阻断国际物流;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会造成国际物流处于不同科技条件的支撑下,甚至有些地区根本无法应用某些技术而迫使国际物流全系统水平的下降;不同国家不同标准,也造成国际间“接轨”的困难,因而使国际物流系统难以建立;不同国家的风俗人文也使国际物流受到很大局限。由于物流环境的差异就迫使一个

5、国际物流系统需要在几个不同法律、人文、习俗、语言、科技、设施的环境下运行,无疑会大大增加物流的难度和系统的复杂性。2物流系统范围广。物流本身的功能要素、系统与外界的沟通就已是很复杂的,国际物流再在这复杂系统上增加不同国家的要素,这不仅是地域的广阔和空间的广阔,而且所涉及的内外因素更多,所需的时间更长,广阔范围带来的直接后果是难度和复杂性增加,风险增大。当然,也正是因为如此,国际物流一旦溶入现代化系统技术之后,其效果才比以前更显著。例如,开通某个“大陆桥”之后,国际物流速度会成倍提高,效益显著增加,就说明了这一点。3国际物流必须有国际化信息系统的支持。国际化信息系统是国际物流,尤其是国际联运非常

6、重要的支持手段。国际信息系统建立的难度,一是管理困难,二是投资巨大,再由于世界上有些地区物流信息水平较高,有些地区较低,所以会出现信息水平不均衡因而信息系统的建立更为困难。当前国际物流信息系统一个较好的建立办法是和各国海关的公共信息系统联机,以及时掌握有关各个港口、机场和联运线路、站场的实际状况,为供应或销售物流决策提供支持。国际物流是最早发展“电子数据交换”(EDI)的领域,以EDI为基础的国际物流将会对物流的国际化产生重大影响。4国际物流的标准化要求较高。要使国际间物流畅通起来,统一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如果没有统一的标难,国际物流水平是提不高的。目前,美国、欧洲基本实现了物流工具、设

7、施的统一标准,如托盘采用10001200毫米,集装箱的几种统一规格及、条码技术等,这样一来,大大降低了物流费用,降低了转运的难度。而不向这一标准靠拢的国家,必然在转运、换车底等许多方面要多耗费时间和费用,从而降低其国际竞争能力。在物流信息传递技术方面,欧洲各国不仅实现企业内部的标准化,而且实现了企业之间及欧洲统一市场的标准化,这就使欧洲各国之间系统比其与亚、非洲等国家交流更简单、更有效。二、国际物流的发展国际物流的发展经历了几个历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国际间已有了不少的经济交往,但是无论从数量来讲还是从质量要求来讲,都没有将伴随国际交往的运输放在主要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间的经济交往

8、才越来越扩展。越来越活跃。尤其在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以后,国际间贸易从数量来讲已达到了非常巨大的数字,交易水平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新情况下,原有为满足运送必要货物的运输观念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系统物流就是在这个时期进入到国际领域。六十年代开始形成了国际间的大数量物流,在物流技术上出现了大型物流工具,如二十万吨的油轮,十万吨的矿石船等。七十年代,石油危机的影响,国际物流不仅在数量上进一步发展,船舶大型化趋势进一步加强,而且,出现了提高国际物流服务水平的要求,大数量、高服务型物流从石油、矿石等物流领域向物流难度最大的中、小件杂货领域深入,其标志是国际集装箱及国际集装箱船时大发展,国际间各主要

9、航线的定期班轮都投入了集装箱船,一下子把散杂货的物流水平提了上去,一下子使物流服务水平获得很人提高。七十年代中、后期,国际物流的质量要求和速度要求进一步提高,这个时期在国际物流领域出现了航空物流大幅度增加的新形势,同时出现了更高水平的国际联运。八十年代前、中期国际物流的突出特点,是在物流量基本不继续扩大情况下出现了“精细物流”,物流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同时,伴随新时代人们需求观念的变化,国际物流着力于解决“小批量、高频度、多品种”的物流,出现了不少新技术和新方法,这就使现代物流不仅覆盖了大量货物、集装杂货,而且也覆盖了多品种的货物,基本覆盖了所有物流对象,解决了所有物流对象的现代物流问题

10、。八十年代在国际物流领域的另一大发展,是伴随国际物流,尤其是伴随国际联运式物流出现的物流信息和首先在国防物流领域出现的电子数据交换(EDl)系统。信息的作用,使物流向更低成本、更高服务、更大量化、更精细化方向发展,许多重要的物流技术都是依靠信息才得以实现的,这个问题在国际物流中比国内物流表现更为突出,物流的几乎每一活动都有信息支撑,物流质量取决于信息,物流服务依靠信息。第二节 国际物流的运输方式组织国际物流,必须正确选择运输方式和管理组织方式。国际物流的运输方式除了一般的海运、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空运、管道运输及邮政传递外,还有一些有特点的方式,如多式联合运输、大陆桥运输等。国际物流对运输方式

11、的选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考试1运输成本。这是国际货物运输方式选择上首要考虑的因素,其原因是运距太长,运费负担较重。据统计,在外贸的价格中,物流费有时可占出口货价的3070,对于煤炭、矿石等低价值货物,这一比例或许更高。 在国际物流中,大型专用船舶的运输成本较低、定期班轮则较高,包轮则更高。一般而言,海运成本低于陆运成本、但如果海运有大迂回则利用大陆桥在运载成本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2运行速度:国际物流速度也很重要,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运距长,需时较多,资金占用时间长加快速度有利于解放占用的资金;另一原因、是市场价值,由于速度慢错过了好的价值使经济效益下降。所以缩短物流时间会有一系列的好处。

12、 在各种物流形式中,航空货运有不容争议的高速度;在洲际运输中,用大陆桥运输取代海运会获得提高物流速度的显著效果。 3货物的特点及性质:货物特点及性质有时对物流方式选择起决定作用。 经常是由于国际韧流方式的限制、有些货物无法进入国际物流中而失去了市场时机。 一般来说,各种包装杂货可以选择各种物流方式,而诸如水泥石油、沥青、危险品等,选择范围则较窄,如在国际物流中,选择汽车或飞机运输水泥显然是不恰当的。 4货物数量。由于国际物流距离长,使大数量货物运输受到了限制,因为国际物流距离注注超出了汽车等运输工具的经济里程,大数量货物也不可能选择航空运输,因为航空运输不具备那样大的运输能力,更不用讲价格了。

13、 5物流基础设施条件。由于国家之间发展的不平技,一个国家中可以选择的物流方式,到另一个国家便不能采用,原因是另一个国家缺乏采用这种方式的必要基础设施。 在选择时,如不考虑这个问题,是无法形成有效的物流系统的:最典型的例子是大型船和集装箱,如缺乏必要的水域条件、港口条件、 大型船无法作业,则不管如何便宜,也不能选择大型船;如果没有大型集装箱装运码头和集装箱集疏的腹地条件,则也不可能大量选择集装箱方式。 在国际物流中运输方式选择不当造成的不合理运输程度远甚于一般物流例如,一旦选择海运,则不可避免受航线的约束形成迂回,这比通常的陆地迂回大得多,而且一旦上船便无法改变: 比如,由于国际物流受国际贸易的

14、驱动,比一个国家内多了一层通关手续,多了很多关税,假如由于物流方式选择不当,拉长了时间,错过了销售时机、就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货到地头”的现象,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一、国际海洋货物运输国际海洋货物运输,按照海洋运输船舶营运方式来分,有班轮运输和租船运输。班轮运输(liner Transport),又称定期船运输,是指船舶在固定的航线上和港口间按事先公布的船期表航行,从事客、货运输业务并按事先公布的费率收取运费。我国绝大部分进出口货物都是通过班轮运输,约占海运量的70%以上。考试班轮运输的特点 船舶按照固定的船期表,沿着固定的航线和港口来往运输,并按相对固定的运费率收取运费。因此,这具有“四固定

15、”的基本特点。 运价内已包括装卸费用。货物由承运人负责配载装卸。船货双方也不计算滞期费和速遣费。船货双方的权利、义务、责任、豁免,以船方签发的提单条款为依据。班轮承运的货物品种、数量比较灵活,货运质量较有保证,且一般采取在码头仓库交接货物,故为货主提供了较便利的条件。班轮运输的费用 构成:班轮公司运输货物所收取的运输费用,是按照班轮运价表的规定计收的。不同的班轮公司或班轮公会各有不同的班轮运价表班轮运价表一般包括说明及有关规定、货物分级表、航线费率表、附加费表、冷藏货及活牲蓄费率表等。目前,我国海洋班轮运输公司使用的“等级运价表”,即将承运的货物分成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的货物有一个基本费率,称为

16、“等级费率表”。班轮运费包括基本运费和附加费两部分,前者是指货物从装运港到卸货港所应收取的基本运费,它是构成全程运费的主要部分;后者是指对一些需要特殊处理货物,或者突然事件的发生或客观情况变化等原因而需另外加收的费用。 基本运费按班轮运价表规定的计收标准计收。在班轮运价表中,根据不同的商品,班轮运费的计算标准通常采用下列几种:按货物毛重(重量吨计收)运价表内用“W”表示。按货物的体积(尺码吨计收)运价表中用“M”表示。上述计费的重量吨和尺码吨统称为运费吨,又称计费吨,现在国际上一般都采用公制(米制),其重量单位为公吨(M/T),尺码单位为立方米(M)。计算运费时1立方米作为1尺码吨。按毛重或体积计收,由船公司选择其中收费较高的作为计费吨,运价表中以“W/M”表示。按货物价格计收,又称为从价运费。运价费内用“AV”或“ad val”表示。从价运费一般按货物的FOB价格的一定百分比收取。在货物重量、尺码或价值三者中选择最高的一种计收,运价表中用“W/M or ad val”表示。按货物重量或尺码最高者,再加上从价运费计收。运价表中以“W/M plus ad val”表示。按每件货物作为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