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心得:课标中的“挑战”

上传人:丹**** 文档编号:304255420 上传时间:2022-06-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心得:课标中的“挑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心得:课标中的“挑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心得:课标中的“挑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心得:课标中的“挑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心得:课标中的“挑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心得:课标中的“挑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心得:课标中的“挑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心得:课标中的“挑战”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几处“挑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又有几处“挑战”呢?研究课标里的“挑战”有什么用呢?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只有“挑战”,在前言的第一段文字中:“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为什么课程标准会关注语言文字运用规范方面的挑战?众所周知,进入21世纪,网络才开始逐渐并广泛地普及起来。许许多多的人,走进了论坛里,有

2、了博客、微博,因为交流方便与快捷,网友与网友的交流,便产生了很多很多网络语言,后来有了微信及公众号等,网络语言铺天盖地,而这些语言与规范的语言文字肯定有冲突。学生不可能被排除在网络之外,信息之外,所以,他们把网络语言带到了教室,带到了作文里,这让很多搞语文的专家害怕,觉得这样的语言是不能出现在课堂的。所以,课程标准在前言中就有了这句话,一是提醒的作用,二是引起老师们的重视。虽然课程标准没说不能用,但用“规范”来说“新词”了,规范会不会改呢?答案是必然的。因为只要网络不消失,信息时代不结束,这些的语言只能增多,不可能减少,也不会消失。不是网络语言适应规范,而是规范应该跟着网络语言走,这种逻辑好像

3、不通,但事实已经这样了。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这一处的挑战没有了。说明什么?说明专家接受了网络语言的许多不规范,不认为这是什么挑战。搜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挑战”,共出现了四次:第一处在前言的第二自然段里:随着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 “上好学”,必须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优化学校育人蓝图。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网络新媒体迅速普及,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断改变,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深刻变化,人才培养面临新挑战。第二处是课程理念第4点“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的开头:义务教育语文课

4、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 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第三处在教材编写建议的第5条“教材编写要系统规划和整体安排”里:要通过学习任务的综合性、挑战性以及学习过程的探究性,体现同一个学习任务群在不同学段的纵向发展过程与进阶。第四处在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的第3条“立足教学实践,提高教研水平”里:语文教师要勇于面对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实施和教材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立足学情, 因地制宜,以研究的态度探索问题的解决办法,提高教学研究水平。把这四段话放在一起,关键词句就是:“人才

5、的挑战”“设计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教材要有挑战性”“教师要面对挑战”,其逻辑关系就清清楚楚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多年来,我们的基础教育,一直看重的是分数,“人才的挑战”没有哪位基础教育人会考虑这个未来的问题。基础教育没有人才观,指望大学那几年,指望工作之后再建立,对于很多人来说,真的有点晚了。许多人本来是可以成为人才的,因为“阉割式”教育方式(我知道这个词用的不文明,但事实就是这样的)的存在,让许多人连“人”(说文解字中说:人,天地之间最贵者也!)之贵都不明白,12年的基础教育,多少老师连个“人”都没有引导好,那“才”又能被培养出来多少呢?才,可能少不了分数,但分数不等于才。基础教育的人才观是什

6、么?基础教育面对人才的挑战,到底该做什么?这又是一个难解的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要设计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对于我国基础教育来说,尤其义务教育来说,这的确很新,也很难。因为多年来,我们真的看不到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出现于课程里,出现在课堂中。观20多年的各类教研活动、课堂教学大赛,你看到哪位名师的课堂里有“挑战性学习任务”?把正在使用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全部读一读,哪一个内容的编写富有挑战性呢?看当下老师们布置的作业,看当下的教辅用书上的题,看这些年的期末试卷,有挑战性的内容吗?没有,真的没有!也许有的学校做了,但从有关中小学语文类媒体中的文章看,真的看不到多少有关“挑战性学习任务的规定”。

7、这样的事实,多年的教学,让我与许多老师一样,真的不知道什么是挑战,不知道课堂上用什么的题才叫富有挑战性,做什么样的作业才叫富有挑战性。给老师做“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专题讲座,我谈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怎么读。夏丏尊先生是现代著名教育家、作家、学者,上世纪20年代时,他说:“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本,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除了人的资格以外,我在家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亲,在教育界是执过十余年教鞭的教师。平日为人为父为师的态度,读了这书好像丑女见了美人,自己难堪起来,不觉惭愧了流泪。”这么好的书,怎么

8、引导小学生读?爱的教育第23页,有这样一段话:“在一个星期六的早晨,他看见有一小孩因丢了钱不能买笔记簿,站在街上哭 ,加罗内就把钱给那小孩。他在母亲生日的那天,费了三天工夫,写一封八页长的信给母亲,纸的四周还画了许多装饰的花样。”四年级的一个学生,费了三天的工夫,送给母亲8页长的信,你敢挑战加罗内吗?有的专家会说,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这不增加学生负担吗?不就是个生日吗?有这个必要吗?难道写四五百字就不行吗?这些问题,其实不必回答,因为写作是世界上最棒的感恩方式。在母亲生日这一天,给母亲写信胜过所有的礼物,年年写都是应该的。谁敢挑战,江挑战成功,一定会成为非常优秀的人!其实,读这本书,还可以玩下面

9、8道题:1.如果你还没有读这本书,只看了书名。请写这样的文章:假如我来写爱的教育,我会写什么呢?2.如果你还没有把读完,还剩下一些章节,可以停下来,写写“这本书接下来会写什么呢?这本书的结尾,作者会怎么写呢?3.我终于读完爱的教育了,这本书里有好多人物,你最想给其中的哪个人物写信?写一封长一点信,如何?能写多长就写多长。4.我读书比较慢,读一会儿了,就眼睛不舒服,就想停下来一会儿,然后接着再读,在读得过程中,你难道没有被一些人、一些事感动吗?把感动的话语变成一篇篇日记如何?5.假如让你来主持爱的教育介绍会,而作者也准备来参加这一活动,你准备如何介绍书的作者呢?6.看了爱的教育,你产生了去意大利

10、旅游,去亚米契斯那个城市因佩里亚,去作者的故乡看一看,你如何做旅游攻略呢?7.如果你是导演,有没有想把爱的教育拍成电影或电视剧的想法?如果有,你会选择哪些内容来拍?你会把这些内容改成电影剧本或电视剧剧本吗?8.你想不想续写爱的教育?如果想写,你会写什么呢?你觉得世界上有没有人续写过?不能说这8道题题题有挑战性,当我把这8道题呈给学生时,学生们没有排斥。而听课老师眼睛都亮了起来,他们觉得这样读书,才是真正的整本书阅读。有没有学生做起来呢?当然有了!关于课标给老师教学研究的建议,要求老师要勇于面对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新课程标准上的语文课程,对于我们老师来说会有哪些新挑战?统编教材刚

11、刚教三四年,教材还没有完全熟悉,教材就要换了,怎么让新课标下的新课堂充满课标味?这本来就是挑战!这部新课标,我已经读了好多遍了,“写作与口语交际”合并为“表达与交流”,把“表达与交流”及六个学习任务群中的“表达与交流”的相关句段读了,把“学定质量”“课程实施”中的“表达与交流”反复看了,增加了很多东西,比如诗歌创作,剧本写作,读书报告、研究报告、调查报告等,如何让新课标实施期间的学生,通过课标的这些变化而爱上写作呢?这肯定是相当富有挑战的项目,只要老师敢做,肯定会有相当大的收获。什么是挑战?词典中的解释是:一是愿意激怒敌人,使敌人出来打仗;二是鼓动对方跟自己竞赛;三是主动尝试战胜对方。什么是挑

12、战性?能激发人的斗志,使人不断进步,让人想做得更好的一种激励状态。总觉得这些解释,味道不足,挑战之味没有解释出来。看来,只有通过读更多的书来理解挑战性,以让自己的课堂更有挑战性。没有想到,这方面的书奇缺,只查到了三本:终生受用的课堂清华大学挑战性学习课程“大篷车课堂”李希光 著,看介绍说,这是充满思想火花的大篷车课堂,是清华大学最受欢迎的挑战性课堂,旨在将学生的头脑当成身体上的肌肉一样进行锻炼。写在亚洲边地,写在丝绸之路上。领导力解决挑战性难题刘澜著,这是一本管理学、领导学著作。有效应对幼儿挑战性行为的策略:幼儿行为引导手册美 丹加特雷尔著,周念丽 译。 哪个适合我这个小学语文老师?怎么看都不适合。而小学语文类的,一本都找不到。找不到不是坏事,对于我们语文老师来说,这恰恰就是挑战性的事,我们真做了,也许就会有零的突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