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体会:学习任务群不可怕

上传人:丹**** 文档编号:304254271 上传时间:2022-06-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体会:学习任务群不可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体会:学习任务群不可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体会:学习任务群不可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体会:学习任务群不可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体会:学习任务群不可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体会:学习任务群不可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体会:学习任务群不可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体会:学习任务群不可怕新课标颁布后,体现新课标新理念的“学习任务群”成了热词,由它而引发的一些密接概念如“大单元教学”以及次密接概念如“情境”、“主题”、“任务”、“实践”等也成了热词。不过,已经有一些老师对“学习任务群”、“大单元教学”以及“情境”、“主题”、“任务”、“实践”等多多少少产生了些抵触或畏难情绪。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其实,“学习任务群”不用怕,它没啥花头的。首先,学习任务群它的本质上就是教学内容而已,就是将以往义务教育段比较庞杂乃至混杂的语文学习内容进行分类规整,规整出六个板块的内容,即“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

2、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这样一分,课程内容就“结构化”了,就清晰化一些了。其实,义务教育段语文教与学内容总体上还是那些教学内容。打个比方,这家人原来的大衣柜里的东西比较乱一些,现在,将其整理了,将其“结构化”了:大人的夏天的上衣类放在一个格子里,小孩的冬天的裤子类放在一个抽屉里,夏天用的床上用品放在一个格子里,所有的袜子放在了一个抽屉里,等等。从这点意义上来,学习任务群就不是什么玄奥的东西了。其次,新课标中“学习任务群”的提出,重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以往义务教育各学段课程内容之间衔接性、连贯性不够的问题。新课标在“修订原则”说,新课标旨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

3、规律,加强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和系统性”。这就是设置学习任务群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中明确指出:“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因此,我认为,学习任务群的这种“阶段性与发展性”功能的体现,更多的是要课本编者将其贯彻落实在教材中,更多的是课本编者的事。作为一线老师,总体上按照课本来教就可以了。当然,在此基础上,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也还是要做到胸中有“九年”,目中有“四个学段”的,并重点了解自己所任学段的课程内容究竟有哪些,不至于前一学段已学的或后一学段才学的,都弄到自己的学段里来,那就不对了。因此,就这一点来说,对学习任务群也不必抵触或畏难

4、。第三,不过,“学习任务群”之所以叫“学习任务群”,也还是有些道理的,它对我们的教学还是有一些影响的。这种影响表现在哪里呢?“学习任务群”中的课程内容,它是以“学习任务”的名义来表述的,这种表述指向的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与行为,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实践,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这些学习内容。新课标对“学习任务群”这样表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你看,教学的落脚点在“语文实践活动”上,也就是说,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学语文、在任务驱动的做中学语文、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中学语文,而不能只是听教师教语文,看教师讲

5、语文,记教师讲的语文等等。就这一点而言,其实,新课标没有颁布前,一线的老师们也懂这个原理,也在不断地尝试着、努力着。所以说,“学习任务群”不可怕。但是,“大单元教学”是可怕的。为什么这么讲呢?首先,当我们根深蒂固地习惯了原来课本中单元的教学方式的时候,现在的“大单元教学”就可怕了。原来的单元教学基本是有其名而无其实的。教师只管一篇一篇地教就可以了,现在不行了,要整个单元通盘考虑,整体设计,而且要在大单元主题、大单元情境以及大单元任务、大单元实践活动的框架下,将原来的一个个单篇重组,从备课到上课都是如此。这实在是一件复杂的工作。从单篇串式教学到多篇组合教学,这个转变的幅度实在是大。其次,在没有与

6、新课标配套的新教材出来之前,如果拿现行的统编教材来改造,用大单元教学的理念来教当下的统编教材的单元,这也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因为,现行的统编教材尽管理念也不落后,但它体现的毕竟不是学习任务群的理念。就像用莲花清瘟胶囊来医疗新冠,尽管有些作用,但它还不属于真正的治疗新冠的专用药,不是对症下药。这也让我们对“大单元教学”心生畏感。现在的市面上也有一些用大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来做的统编教材大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总体感觉,还是较为繁琐庞杂的,与一线的教学实际还是有一些距离的。再说了,往往用了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思维,采用了多篇组合的方式,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对课本中不少需要教读的经典文章浅尝辄止了。第三,我

7、们确实是应该相信学生的,但是就现实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方式在目的上虽然是要培养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真正做起来还是有点难度的,起码在开始做的时候是有难度,学生不一定能够适应与跟上。这在客观上,也是实施大单元整体教学的困难所在。概括起来说,“学习任务群”是不可怕的,而“大单元教学”是可怕的。那怎么办呢?毕竟大单元整体教学确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核心素养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方法,也不能看着这么好的东西不用啊?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尝试着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解决呢?一是在课本编写上,是否可以精编单元内容,适当减少每个单元的课文篇数,而适当增加与单元配套的课外辅助读本的篇

8、数,形成“精教多读”的格局。这样教师与学生就能更有时间与空间在大主题、大情境、大任务以及实践活动的统领下进行大单元整体的教与学。这是精教精学,在此之外,还有辅助读本给学生提供多读的资源。这样,既做好了减法,又做好了加法。二是,作为一线的教师,是否可以在大单元整体教学的环境下,仍然凸显单篇教学的价值,用大主题、大情境、大任务、实践活动等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思维,来组织单篇教学。这其实也是在一种整体观,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三是,将以课堂为中心的大单元整体教学与课堂之外的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有机融合起来,整体规划,全面实施,松活学生语文学习的土壤,不让其板结,激发起学生爱语文、学语文、用语文的活力,不断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美好感觉,这样,反过来就能更好地实施大单元整体教学,让其真正而切实地发挥功能。“学习任务群”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大单元教学”。但是,尽管可怕,我们也要去实践。改革必然伴随着阵痛,但阵痛之后,应该有新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