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个人主要事迹7篇

上传人:工****文 文档编号:304155070 上传时间:2022-06-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个人主要事迹7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个人主要事迹7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个人主要事迹7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个人主要事迹7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个人主要事迹7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个人主要事迹7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个人主要事迹7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个人主要事迹7篇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个人主要事迹1 从小在城市长大,名牌大学毕业后去海外留学,当年的秦倩或许怎么也不会想到,如今她会成为村里大娘们口中的“闺女”,会认上一个13岁的干女儿,会被一个脑瘫患儿喊“妈妈”。 2016年,秦倩从共青团河南省委来到周口市西华县迟营乡孙庄村党支部任第一书记。几年间,她引导农民发展百农园合作社,建立电商服务站,带动100户352人脱贫致富。在她的带领下,孙庄村从无集体收入、无村庄规划、无基础设施的“三无”省级贫困村,变成了河南省脱贫攻坚示范村。 她真正把村子当成了自己家,把村民当成了家人。秦倩多方联系,把脑瘫儿童小俊豪送到河南省儿童医院接受

2、免费治疗,使他的病情得以缓解。每次去看俊豪,秦倩都给他洗脸洗手喂饭。有一天,平时不会说话、智商只有一岁的小俊豪,突然喊了一声“妈妈”,秦倩又惊又喜,眼泪哗地流了下来。对于一个未婚女孩,这一声“妈妈”是何等的信任和珍贵。正是这种付出和真心,换来了父老乡亲对她的真情,大娘们都亲切地叫她“闺女”。 80后的秦倩是乡亲们眼里的“闺女书记”,90后的杨晓帅则成了留守孩子们眼里的“姐姐老师”。 2013年大学毕业后,杨晓帅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的特岗教师,并自愿到当时全县条件较差的太平庄中心学校任教。 “刚来的时候,学校条件特别艰苦,水需要到很远的地方抬,等着泥沙沉底了才能用,买菜得步行半个

3、多小时到最近的供销社。”艰苦的条件并没有冲淡杨晓帅的工作热情。为了不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她一人担负起两个年级五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当地的青壮年大部分在外地打工,小孩大多留给家里的老人照顾。对这些留守儿童来说,杨晓帅不仅是老师,也是家长。 授课、聊天、辅导作业、帮他们给在外打工的爸妈打电话.每天近距离的陪伴,让孩子们和她格外亲近,大家都喜欢这个姐姐一样的老师。有一次,杨晓帅不慎摔伤,在宿舍养伤的日子里,孩子们每天都来陪她。到了周末,好几个学生的奶奶把饭菜送到她的宿舍。 8年多来,杨晓帅扎根乡村教育,和孩子们朝夕相处,共同成长。这个90后女孩,已将自己青春岁月的美好,播种在孩子们的心田。 最美基层

4、高校毕业生个人主要事迹2 对于西藏拉萨市尼木县吞巴镇人民政府主任科员王海洋来说,高原是他挥洒青春、奉献自我的地方。 2009年,王海洋响应号召成为一名大学生士兵。在部队中表现优异的他,被选中奔赴藏区完成艰巨的维稳任务。2016年大学毕业后,王海洋决定去拉萨尼木县做一名扶贫干部。 学习藏语、藏族文化和扶贫知识,搞温室种植、发展藏香产业、利用电商平台抓销售王海洋义无反顾带动贫困户实现增收致富。 同样选择投身偏远地区的,还有广东湛江吴川市兰石中学教师林文婕,她潜心教学,多年奔走在支教路上。 从广东清远市的阳山县阳山中学、连州市山塘中心小学,到西藏林芝市的巴宜区中学、八一中学她克服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忍

5、受着艰苦的自然环境,用爱为这些偏远地区的孩子们铺就一条高质量教育之路。 扎根边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多年来,一批高校毕业生在最艰苦的地方发光发热。 他们中,有在新疆支边多年的“边疆女儿”崔久秀,有在云南怒江担任大学生村官的“村民贴心人”和倩如,有主动请缨援助湖北抗疫的护士雍朝斌 越是艰险,越奋勇向前。新时代青年正用奋斗证言,用汗水注解,书写不负时代、不负党和人民的青春答卷。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个人主要事迹3 今年32岁的杨晓帅出生在乡村教师之家。2013年,从山西师范大学毕业后,杨晓帅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怀安县特岗教师,并自愿留在当时全县条件较差的太平庄中心学校任教。 尽管有心理准备,学校的

6、环境还是有些出乎她的意料:老师的宿舍是废弃教室改造的;饮用水是井水,需要等泥沙沉底了才能用;买菜得步行半个多小时到最近的供销社然而,杨晓帅没有退缩,这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坚定了她扎根基层的决心。 杨晓帅所在的一年级,全班共有51名学生,其中39名都是留守儿童。经打听得知,怀安县的青壮年群体大部分在外打工,孩子多数留给家里的老人照看。对于这些留守儿童来说,杨晓帅不仅是他们的老师,也是家长。 当时,班上有一个小名叫星龙的孩子,总是沉默寡言,不认真听课,聪明但学习成绩很差。星龙的爸爸常年在外务工,妈妈忙于农活,孩子吃饭都无法按时保证。 杨晓帅决定每周进行一次家访,为他辅导功课的同时,在生活上给予他更

7、多关心和照顾。渐渐地,星龙变得活泼开朗起来,成绩也提高了不少。一年后的“六一”儿童节,星龙以优异的成绩第一次站上了领奖台,他拿着奖状开心地向杨晓帅说:“老师,谢谢您。”杨晓帅瞬间红了眼眶。 还有一个学生名叫伟伟,父母离异,姥爷多病,姥姥患有癫痫,全家仅靠几亩薄田维持生计得知伟伟的家庭情况后,杨晓帅悄悄承担起孩子的书本费用,并为他申请了贫困补助。 伟伟的妈妈身高不到一米五,每天用一辆特别破旧的二八自行车推伟伟上学,自己再从车架下面掏着腿半圈半圈蹬着回家。娘儿俩在马路上扭来晃去的情景,让杨晓帅心里很不是滋味。 冬日的一个周末,杨晓帅独自跑到怀安县城,买了一辆全新的自行车送到伟伟家。不善言辞的伟伟妈

8、妈不停地说“谢谢”,一直抹着眼泪。 “爱,是最好的教育,我要用真情守护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陪伴。”杨晓帅说。九年来,她总是第一个坐到教室里等待孩子们到来,聊天、辅导作业、帮他们给在外的父母打电话每日近距离的陪伴,让孩子们和杨晓帅格外亲近。 2017年的教师节,学生们将教室布置一新,给杨晓帅送上了一份节日惊喜。2018年,杨晓帅不慎摔下楼梯造成严重脚伤,在宿舍一边养伤一边办公的日子里,学生们每天都来陪伴她,家长们不时送来热腾腾的饭菜和保养品。2019年的“六一”儿童节,杨晓帅送给每位学生一件T恤,T恤上印着孩子们自己设计的图案,当年6月末,杨晓帅成功送走第一届毕业生,学生们在校门口和老师深

9、情相拥,去了又返。 杨晓帅在每一个孩子心上播撒了爱的种子,静候着生根、发芽、开花。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个人主要事迹4 如今,走进太平庄中心学校,整洁的环境、明亮的教室以及丰富的电子教学设备,令记者眼前一亮。然而杨晓帅刚到这里时,学校却是另一番落后景象。 “墙体、门窗破损严重,教室里还是老旧的水泥黑板,整个学校只有两台大头电脑,没有电子教学设备,更没有无线网络。”杨晓帅回忆道。 为了不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杨晓帅想尽一切办法:没有多媒体,就算熬夜到凌晨,她也会为每一节数学课制作必要的卡片、模型、挂图等教具,以便更加直观地教学;在教室里热烈地讨论奥特曼的经典动作,形象地讲解锐角、直角、钝角的知识点

10、杨晓帅的“趣味教学”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又优质高效。2019年,她带领的毕业班数学学科取得全县同类学校第一名的好成绩。 “光学文化课也不行,我们要多开展孩子们需要的文体活动,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014年,杨晓帅主动报名参加县级团体操比赛,因学校偏远不方便把50多名学生集中到县里,她便邀请评委们来学校评分。 比赛现场,当音乐响起时,身着统一服装的孩子们一改平日的羞涩胆怯,个个精神饱满,在操场上整齐划一、动感十足地表演起来。这次比赛,孩子们最终取得全县三等奖的好成绩,杨晓帅用自己的行动向所有人证明,“山里的娃娃一点都不差”。 2015年,学校完成重建,杨晓帅和其他老师一起网购了六百元的颜料,

11、用3个多月的时间,自己动手为校园墙壁彩绘,建设起校园文化。2016年,学校成功申请到乡村少年宫项目,由杨晓帅主要负责,为孩子们开设了舞蹈、美术、乐器、手工等六个兴趣班,每周二、每周五还安排了专门的活动课,学校的特色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 “我希望这里的孩子们能够走出头顶这片狭小的天空,去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拥抱更大的世界。”杨晓帅向记者表达了她的期许。 如今,太平庄中心学校连接了无线网络,实现了电子化教学,同时第一次有了升国旗仪式,第一次举办了艺术节杨晓帅心中的斑斓世界,正一天天变成孩子们眼中的星辰大海。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个人主要事迹5 近日,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20名20

12、21年“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烟台高新区大犇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龚钰犇入选,是我省唯一一名获此殊荣的“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从残疾人、创业者到公益人,从接受帮助到帮助他人,龚钰犇用笑容面对人生风雨,勇敢追梦、一路前行。 2012年,不满18岁的龚钰犇,在车祸发生的瞬间推开同学,导致自己右腿高位截肢,左脚仅剩3根完整脚趾。发生车祸后,龚钰犇心理受到严重打击,爱心组织和热心人士伸出援手,给了他重新站起来的勇气与信心。2013年6月,仍在接受治疗的龚钰犇选择参加高考并被山东工商学院录取。 “你有没有想过大学毕业之后干什么?如果愿意的话,我可以找人教你做电商,你靠自己的本事养活自己”读书期间,山

13、东工商学院创业学院老师的一番话,让龚钰犇找到了新的奋斗方向。为了不给家庭和社会添负担,龚钰犇手拄双拐突破一个又一个身体极限,克服种种困难,通过创业自食其力。经过几年拼搏,他先后创立了大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大犇心选”电商平台,通过在农民和消费者间搭建直通桥梁,遴选特色安全农产品进行网销。 2019年,龚钰犇的事业逐渐步入正轨,一次偶然的经历再次改变他的人生方向在医院,一个高高壮壮的男孩抢走了龚钰犇的拐杖,在男孩父亲的解释下,龚钰犇第一次知道了自闭症,而帮助这些孩子的想法也在他心里悄悄生根发芽。同年11月,龚钰犇组建了烟台自愈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公益创业的方式,开展6岁以下自闭症儿童康复服务。

14、从那时至今,龚钰犇带领的团队已无偿帮助了12个孩子,累计投入50余万元。 “创业是柴米油盐,是生活。公益对我来说是诗和远方,是理想,也是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龚钰犇说,自己能重新站立起来,离不开社会的帮助,现在也要把这份爱传递下去,传递给更多人。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个人主要事迹6 当代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青年人的志向应当与时代脉搏相呼应。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是广大高校毕业生实现理想追求的广阔舞台。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2008年,现任辽宁沈阳市苏家屯区解放街道办事处主任的吴书香,响应国家号召来到苏家屯官立堡村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当一批批村官陆续转岗,吴书香却一次次选择留下,一干就是12

15、年。为了做好群众工作,吴书香到村民家里拉家常,走进田间干农活。为了改变旧的生产方式,吴书香协助村里成立了农业机械化服务队。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吴书香带领村民成立物业公司,发展电商,擦亮大米品牌,持续提升村民收入。吴书香实现了带动一方百姓致富的理想,本人也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 2018年,刘攀飞走出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土地局的办公室,来到三都区西照村任第一书记。驻村3年,刘攀飞兢兢业业,敢闯敢试。2019年底,在他和乡亲们的共同努力下,西照村提前一年实现脱贫。刘攀飞还组织利用村里原有的建筑行业资源,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公司,参与到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刘攀飞带领大家把西照村建设成为开发区农村集体经济带头村。刘攀飞感慨,能在脱贫攻坚一线挥洒汗水,这才称得上不负韶华。 “要把所学献给脱贫事业!”这是秦倩在驻村日记中写下的话。2016年,留学归来的秦倩来到河南西华县迟营乡孙庄村任第一书记。面对孙庄村资源匮乏的情况,秦倩开拓思路、大胆创新,创办村集体产业“邵蛮楼胡辣汤”,通过电商打开销路;引导农民发展合作社,聘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