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伟大的经验矫正自己时代的文学

上传人:老** 文档编号:304149226 上传时间:2022-06-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伟大的经验矫正自己时代的文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用伟大的经验矫正自己时代的文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用伟大的经验矫正自己时代的文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伟大的经验矫正自己时代的文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伟大的经验矫正自己时代的文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用伟大的经验矫正自己时代的文学 杨光祖:李教师,您好!首先庆贺您的新著重估俄苏文学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盛大推出,这么厚的两卷,80多万字,真是不简单。我已经初步阅读了一遍,感到一种震撼。我知道,您大学时代几乎读完了全部第一流的俄苏文学,那时您就立志要写一本关于俄罗斯文学的书。2022年,您开头写作关于俄罗斯文学的文章;2022年,您转变了过去的略显散漫的随笔式写法,为了完整而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索,干脆放开来写,篇幅长一些,解释多一些,阵仗大一些,例如,专论普希金的一节就有四万五千字。这项工作断断续续进展了十四五年。所写的文章,除了零零星星刊发在十月作家大家文艺讨论南方文坛文艺争鸣当代文坛

2、文学自由谈扬子江评论红楼梦学刊西北大学学报兰州学刊秦岭等杂志的篇什之外,相当一局部内容,则以“回归根源”和“重估俄苏文学”为专栏名,连续发表在小说评论和名作观赏上。这些“重估”文章发表后,颇引起了一些反响。借此时机,我想就您的这部新著还有与俄苏文学相关的一些问题,向您请教。固然,也会涉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由于您重估俄苏文学,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了当代文学,有着很强的问题意识和当下情怀。 一 宏大的俄罗斯文学首先是一个伦理现象 杨光祖:从1920年月上海左翼文学算起,中国现当代文学承受俄苏文学影响已90多年了。可以说,没有哪个国家-民族的文学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现当代文学。这种影响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从

3、政治、经济、军事到文化、文学、艺术、意识形态等,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深入骨髓。但随着2022年月的改革开放,国门大开,中国当代文学快速背离俄苏文学而热忱拥抱欧美,消失了先锋派等一批作家。从那时起,好像谈论俄苏文学是很“落伍”的现象,许多人迫不及待地要撇清自己与俄苏文学的关系。有些老一辈作家虽然在创作上还烙着俄苏文学的印痕,却不愿再提及此事,而开头大谈欧美文学,一时间,马尔克斯、昆德拉、卡尔维诺、博尔赫斯、福克纳、乔伊斯、普鲁斯特等等,成了中国作家的口头禅。时代变化之时,有些学者赶时髦,生搬硬套海德格尔、德里达、福柯等的理论,貌似很新潮,其实很庸俗。 学问最根本的还是要“切己”,要与自己的生命有关

4、,是从生命深处发生的声音。假如只是跟着时代的风潮而跑,唯恐永久找不到自己,也与“学术”二字没有关系。鲁迅先生在上海文艺之一瞥中说:“无论古今,但凡没有肯定的理论,或主见的变化并无线索可寻,而随时拿了各种各派的理论来作武器的人,都可以称之为流氓。”话虽然重了一点,但不是没有道理的。从走入文坛、走入文学批判界开头,您就始终毫不避讳地大谈特谈俄苏文学,并且坦承自己的文学意识和文学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俄罗斯文学的影响下形成的。俄罗斯文学为您观看和评价文学,供应了清楚的镜子和牢靠的标准。但是,颇有一些人私下认为您的批判理念是“过时”“落后”的。可您好像不受影响,始终坚持到现在,而且在这个路上越走越远,

5、越走越深,始终到出版这套重估俄苏文学。让您始终坚持下来的力气来自哪里? 另外,中国当代文学批判缺乏自己的理论,根本还停留在搬用西方理论的阶段,还没有完全建立起自己的理论话语,在世界文坛还没有自己的理论話语权。您是文艺学博士出身,也撰有影响颇大的小说修辞讨论,对西方的那套文艺理论,包括布斯等人的小说表达学,都有批判。那么,您倾心俄苏文学,有没有想以此为根底,建立自己的文学理论的理想?由于我觉得您在表达学等方面的文章,都有很深的理论思索,而这些思索根本就建立在俄苏文学的宏大传统之上。 李建军:在文学评价上,“过时”的话要慎说。由于,以是否“入时”来推断作品的良寙和生命力的久暂,是可笑的、靠不住的。

6、文学评价只有一个尺度,那就是“好坏”。它意味着趣味的高低、思想的深浅和美感的强弱。趣味低下、思想浅薄、美感贫乏的文学就是坏的文学。坏的文学从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是短命的,甚至就是死的,而好的文学则可以战胜时间,历百代而不废,放四海而皆准,能够赢得读者广泛的宠爱和认可。“新的”未必就是好的,“旧的”未必就是坏的。文学上的“拜新教”,是一种稚嫩的理念和浅薄的风气。 几十年来,文学上有两种倾向值得留意:一种是抱残守缺的顽固,一种是跟风趋时的多变。就根本态度和倾一直看,我可以算是一个“保守的整合主义者”。我试图从一切宏大的文学中吸纳有价值的阅历。英美文学的阅历和理念,例如莎士比亚的宏大阅历和布斯的小说修

7、辞理论,都极大地影响了我的文学意识,是我建构自己的文学价值观的极为重要的“支援意识”。俄罗斯文学无疑是我的文学建筑的重要根底之一。但是,无论如何也只是“之一”而不是全部。史记、杜诗和红楼梦对我的文学意识和文学价值观的影响同样巨大,甚至更为巨大。 杨光祖:您始终在提文学的宏大传统,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您指的宏大传统就是俄苏文学。固然,每一个作家、评论家都有自己的文学谱系。比方,鲁迅就极喜爱东欧文学、俄苏文学,终生不变,甚至翻译了许多他认为值得翻译的作品。但对英美文学,他不太喜爱。虽然留日时期曾留意拜伦、雪莱等人,但后来根本不提了。那么,我想知道的是,您对俄罗斯文学的喜爱,是童年时期家庭和社会影响所

8、致,还是更多属于后来的理性阅读、理性思索的结果?相对于英美法德日文学,您好像认为中国当下的文学创作特殊需要一种俄罗斯精神?那么,这种宏大文学的精神传统主要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 李建军:鲁迅的文学阅历和文学理念,根本上讲,主要来自中国文学、日本文学和俄苏文学。他与英美文学的确是隔膜的。他甚至对莎士比亚也是隔膜的,这从他对裘里斯凯撒摇摆不定的阐释和评价上就可以看出来,也可以从他与梁实秋关于“阶级性”的论战中看出来他几乎是通过梁实秋与莎士比亚论战。一般来讲,一个人一旦熟悉到了莎士比亚的基于普遍人性的文学阅历的价值,他就不简单盲目崇信那些布满阶级意识和种族主义偏见的文学。 我对俄罗斯文学的认同和承受,主要来自自己的文学阅读。就与俄罗斯文学的因缘来看,我还算一个比拟幸运的人,有时机较早地阅读俄罗斯作家的作品,了解俄罗斯文学的宏大这里有诗性的愁闷,有温顺的怜悯,有对于弱者的怜悯,有对一切生命的祝愿感,更为重要的是,无论表达的是多么凄惨的生活场景,俄罗斯文学总是坚守一种“确定的指向”,总是布满一种将人向光明引领的精神力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