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德育的若干理论思考

上传人:老** 文档编号:304135226 上传时间:2022-06-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幼儿德育的若干理论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幼儿德育的若干理论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幼儿德育的若干理论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幼儿德育的若干理论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幼儿德育的若干理论思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关于幼儿德育的若干理论思考 摘 要幼儿德育是幼儿训练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学校德育和终身训练的根底。本文从幼儿德育的定义、价值观、内容、途径和方法等方面探讨幼儿德育的若干理论问题。 关键词幼儿德育;价值观;内容;途径;方法 一、什么是幼儿德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训练界关于幼儿德育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认为“幼儿德育是向幼儿进展道德品质训练,即品德训练,培育他们良好的品德、文明习惯和性格。”这种定义提醒了受训练者(幼儿)和幼儿德育的内容(良好的品德、文明习惯和性格)。另一种认为幼儿德育“主要是指对幼儿道德品质方面的训练,它是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由训练者依据社会主义的道德训练的要求,培育幼儿

2、把握详细的浅显的道德要求并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将来道德的品质的形成打下根底。”这种定义注意了幼儿的特点,提醒了幼儿德育是社会与训练者、训练者和受训练者之间的活动,而这种活动不是自发的而是一种施加影响的活动,并指出了幼儿德育的内容(详细的浅显的道德要求、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笔者认为,在对“幼儿德育”进展定义以前,有必要澄清两个问题:一是幼儿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二是如何理解幼儿德育的过程。 先看第一个问题。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目前,在我国训练理论界,既有主见广义德育的观点,认为德育包括思想训练、政治训练、法制训练和道德训练等等;也有主见狭义德育的观点,认为德育只能是道德训练。笔者认

3、为,道德训练是思想、政治、法制训练的根底,幼儿德育又是中小学德育的根底,因此幼儿德育主要指培育幼儿道德性的训练。所谓道德性,又称为德性或品德,是指“道德主体的品质”,强调主体在道德上的状态和特性。因此,幼儿德育也可视为培育幼儿德性或品德的训练。 再来看其次个问题。在我国,很多德育定义都认为德育是一种由外向内向受训练者施加影响的过程。如中国大百科全书训练卷()解释为:德育是“训练者根据肯定社会和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规划、有组织地对受训练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肯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训练”。这肯定义虽然确定了德育过程的社会性和目的性,却忽视了德育过程中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4、前述的其次个幼儿德育的定义也有同样的优点和缺乏。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德育过程不仅是个体承受外界影响的过程,也是个体在道德等方面不断建构的过程。有鉴于此,幼儿德育的定义假如反映了外界对个体的影响过程,那么也应当反映个体对道德的建构过程。 依据上述分析,参考现有的德育和幼儿德育的定义,笔者认为,幼儿德育既可以简洁地定义为“幼儿德育是培育幼儿道德性(德性、品德)的训练”,又可定义为“幼儿德育是成人依据社会的要求,对幼儿施加肯定的影响,以促进幼儿道德自主建构的训练。”前者提醒了幼儿德育主要是培育幼儿道德品质的训练,强调幼儿德育的内容主要是幼儿道德训练;后者突出了幼儿

5、德育是外因和内因的统一,其中“促进幼儿道德自主建构的训练”又暗指了幼儿德育的内容主要是幼儿道德训练。此外,这两个定义以“培育幼儿道德性的训练”或“促进幼儿道德自主建构的训练”来表达幼儿德育在年龄对象上的特别性。 二、幼儿德育为什么 德育是培育人的德性的训练。因此,德育的始点或本原就是德性的始点。德性的始点何在?“德性是人的一种品性,它从根本上源于人的存在状态。人的存在始终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任何人都是一个个体的存在物,有属于自己的肉体和精神,而且各不一样;另一方面,任何人都不是纯粹的个人,人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只有在关系中才能存在。”人的存在的二重性打算了德育的二重性:一方面,德育

6、要从人的个体性动身,强调进展人;另一方面,德育要从人的整体性动身,强调标准人。前者是为了满意个人的需要,以促进人在有限的人生中追求人格的完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后者是为了满意社会的需要,以保持社会的稳定和进展。由此,进展人和标准人构成了德育的双重任务,二者相辅相成,不行偏废。偏废个人的需要,德育将是反人道的、压抑人性进展的;偏废社会的需要,德育将是抽象化的、抱负化的。而且,个人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从根本上说也是全都的:人是社会的存在物,社会由个人组成,社会的需要最终表现为人的需要。 固然,“进展”和“标准”并重并不等于二者完全并重。在“进展”和“标准”之间,“进展”更为重要。这是由于,“标准人是

7、为了满意社会的需要,以保持社会的稳定和进展,而重视社会及其进展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人本身的进展。因此,德育的工具性只是其目的性本质不断生成、绽开、演进的过程和表现,进展人本身应当成为德育最根本的追求。”只有在进展人的根底上标准人,才有可能到达真正意义上的“二者并重”。从这一视角来看,幼儿德育的“二者并重”,是在注意“进展”根底上的注意“标准”,在幼儿道德的自主建构根底上的道德引导。 “道德就其本义而言是人们自己制造、自己建立的一种自我确定、自我进展的手段。人之所以需要道德,从根本上讲是为使人成为人,使类的自由本性得以高扬,使每个人的独立人格得以确立,使人们自主、自觉、自尊等自我确定的人格属性得以

8、涌现,在这根底上才能构成人与人之间的最正确结合,也才能满意人的诸种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需要。”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幼儿德育偏向于“标准”,忽视了“进展”,使道德成为束缚、限制幼儿进展的工具。可喜的是,年公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年公布的幼儿园训练指导纲要(试行),在标准人的同时,留意到应当从让幼儿心情开心、形成安全感和培育幼儿的自信念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等方面来进展幼儿。但总的来说,标准人的方面在幼儿德育中仍占较大的比重,进展人的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熟悉和加强。 三、幼儿德育教什么 前述的幼儿德育定义和价值观对幼儿德育的内容有肯定的规定性:一方面,幼儿德育应以培育幼儿的道德性为主要内容;另一方面,幼儿德

9、育应当包括标准人和进展人两个方面。此外,在选择德育内容时还要遵循由浅入深,由详细到抽象,由无律、他律到自律的心理进展规律,表达幼儿德育内容的层次性。 依据檀传宝的讨论,学校德育内容应当包括四个主要的层次:一是根本文明习惯和行为标准的训练,二是根本道德品质的训练,三是公民道德或政治道德品质的训练,四是较高层次的道德抱负训练即“信仰道德”的训练。参考檀传宝、黄人颂等人的讨论成果,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笔者认为,幼儿德育的内容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根本文明习惯和行为标准的训练。对幼儿进展文明和行为标准的训练,培育幼儿文明行为习惯,是幼儿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无论在幼儿园(或学前班)、家庭还是社会

10、,都应遵守文明行为标准。幼儿文明行为训练的详细内容有:待人热忱有礼貌,能主动有礼貌地称呼人和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别人对自己讲话时要留意听,并能有礼貌地答复别人的问题,别人说话时不任凭打断,不乱插嘴;遵守本班和幼儿园(或学前班)以及公共场所的规章和纪律;爱清洁,讲卫生,保持环境干净有序,不随地吐痰和乱扔果皮;不折花草,不处处乱涂乱抹,不任凭乱拿别人的东西等。文明行为应当反映出人的内部心灵和性格特征,因此幼儿的文明行为训练应当同心灵训练和性格培育结合起来进展。 初步的核心价值观训练。“价值观是对行为供应普遍指导和制定决策,或是对信念、行动进展评价的参照点,是人据此而实行行动的一些原则、根本信念、抱负

11、、标准和生活态度。”其中,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整体价值观体系的核心,是对行为供应普遍指导和制定决策,或是对信念、行动进展评价的根本参照点,是人据此行动的根本原则、抱负、标准和生活态度。 核心价值观往往是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为人类社会广泛承受的道德标准。美国学者阿迪斯瓦特曼认为,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欢快、爱、诚恳、英勇、信念等都是人应当具备的品质。训练家厄内斯特波伊尔建议“根底学校”的道德训练应当教会学生诚恳、敬重、负责、怜悯、自律、坚忍、奉献等七项美德。我国专家的讨论也说明,道德价值主要包括集体、真实、尊老、律己、报答、责任、利他、公平八个独立内容。 幼儿德育是根底训练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学校德育和终身德

12、育的根底。因此,诸如正直、诚恳、勤劳、英勇、仁爱、自律、欢乐等都应当成为幼儿德育的根本内容。固然,在进展这些核心价值观训练时,我们也要注意培育幼儿的共性、主体性和制造性。 初步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训练。集体主义是人们相互关系的根本原则,也是人们对集体、对国家的根本行为准则。幼儿期的集体主义训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对同伴的友爱互助训练。教师应促使幼儿在集体中开心生活,并形成和同伴友好相处、相互谦让、友爱、帮忙等良好品质。二是喜爱和关怀集体的训练。教师应组织起良好的班集体,建立起有秩序的生活制度,使班级布满开心、友好、轻松的气氛,使幼儿产生喜爱班集体、喜爱幼儿园的情感,从而怀着乐观的态

13、度关怀集体的各种活动,对集体产生责任感和荣誉感。三是个人利益听从集体利益的训练。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训练幼儿应当以集体利益为重,听从集体利益。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稳固起来的人们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情感,也是对祖国在历史和现实中所起的进步作用的正确理解,力图使祖国更富强、更强大,为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做出更大奉献的一种坚决的志向。幼儿期的爱国主义训练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爱父母、爱教师、爱同伴、爱家庭、爱幼儿园的训练。教师应从详细事例入手,激发幼儿爱父母、爱教师、爱同伴、爱家庭和爱幼儿园的情感。二是爱人民、爱生活的训练。训练幼儿从爱父母、教师和同伴开头,渐渐扩展到爱邻居、爱各

14、行各业为自己效劳的人;从爱家庭、爱幼儿园开头,渐渐扩展到爱社区、爱家乡。三是初步的爱祖国的训练。教师不仅要引导幼儿把握我国的国名、国旗、国徽、国歌等根本常识,而且应从自然实体(祖国的自然环境、国土资源)和人文实体(祖国人民)两个维度,激发和培育幼儿喜爱祖国的情感。 四、幼儿德育怎么教 幼儿德育是否有效,在肯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怎么教,而这一问题又受到品德构造、幼儿德育的定义和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从品德构造来看,品德包括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学问性的东西可通过直接传授道德学问来把握,而情感、意志和行为则很难通过这种途径来培育。从幼儿德育的定义和价值观来看,幼儿德育应当注意幼儿道德的自主建构,注意

15、标准和进展的统一。 基于上述思索,笔者认为,在幼儿德育中,教师应当留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通过丰富的体验培育幼儿的道德性。体验是指人自身经受事情或从经受过的事情中获得的阅历。它是一种图景思维活动。其中“图景”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整体性存在,它同时包含着个体人的生活阅历、当下生活场景和将来人生希冀,其显著特征是整体性、现场性和超越性。由于体验不是以单纯语言文字符号的规律转换为主的规律思维活动,而是融认知、情感等因素为一体的思维活动,因此它更能给幼儿以深刻的印象,更能打动幼儿,能够从肯定程度上防止和克制灌输带来的“知行分裂”现象,培育植根于幼儿心灵深处的道德性。通过体验培育幼儿的道德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利用幼儿园特地的德育活动之外的其他活动和家庭、社区资源,充实和丰富幼儿的体验;二是使特地的德育活动建立在丰富体验的根底上,并能起到对体验活动进展补充、深化和统合的作用。二者相辅相成,前者是后者的根底,后者是前者的深化。 二是培育幼儿道德学习的主体性。所谓主体性,就是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制造性。之所以提倡培育幼儿道德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