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提高城市机构住养老年人媒介接触率的低成本策略探析

拖***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1.30KB
约9页
文档ID:304102447
提高城市机构住养老年人媒介接触率的低成本策略探析_第1页
1/9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提高城市机构住养老年人媒介接触率的低成本策略探析 报告2022?,受教导程度和年龄分别位居媒介接触率影响因素的第一位和第三位照此揣测,在床位数可供的前提下,将迎来更多“低龄〞、自理才能较好、受教导程度较高的老年人,目前根本的物质生活照料或将无法得志城市未来住养老人的需求 1.机构养老意愿最强的城市老年人特征 孙鹃娟等人根据“2022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所作的研究?影响城市老年人养老意愿因素分析?,以及焦亚波所作的一项针对2022年上海长风街道户籍老人的入户调查均显示,“低龄化〞和“高学历化〞是机构养老意愿最为猛烈的城市老年人所具备的两大特征一方面可能由于低龄老人和高学历老人易于采纳新观念,不把自己束缚在“养儿防老〞的旧思想内;另一方面可能由于低龄老人和高学历老人的经济状况更好、所受社会保障更完善,使得自己能够从经济上独立,不依附于子女城市老年人口的根本现状和机构住养意愿的调查结果均说明,城市的养老机构将会迎来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低龄老人 2.城市老年人受教导程度 老年人的媒介接触程度与其认知功能直接相关,而认知功能与年龄呈负相关、与教导水平呈正相关。

根据“2022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85岁以上的城市老年人有近一半没有上过学,而60—64岁年龄组老年人中这个比例只有5.8%,同时,60—64岁年龄组老年人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逾30%,是85岁以上老年人的近4倍因此,随着老年人口年龄的降低,受教导水平逐步提高 二、老年人媒介接触处境和调配内容建议 吉尔伯特将社会福利调配内容主要分为现金和实物〔物品或服务〕两种形式本文为机构住养老年人供给的福利形式是实物类,即媒介产品以及获取信息的辅佐服务调查显示,电视、报纸和播送三类传统媒介是60—70周岁老年人接触率最高的媒介媒介需求种类也较多,不仅笼罩图书、期刊、光盘等传统载体媒介,还包括网络等新媒体老年人的关注内容也很广泛,从了解国内外新闻时事、业余学习充电,到时尚流行趋势和休闲消遣,不一而足可见媒介种类的配置不仅应全面,同时也要兼顾老年人的兴趣爱好,让老年人乐于使用这项精神服务,从中得到精神上的得志和愉悦 1.60—70周岁老年人媒介接触现状 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2022?调查数据,60—70周岁老年人每周平均接触2.21种媒介TGI指数即目标群体指数〔Target Group Index〕,表示目标群体中具有某一特征的群体所占比例,在总体中具有一致特征的群体所占百分比。

如表1所示,接触频率高于总调查人口平均值的媒介是电视和播送,最低的是互联网,但也有2.3%,且呈后来居上的态势 作为受众需求度日益倍增的“第四媒体〞——互联网,在2022年的60—70周岁老年人总体平均接触率为2.3%,这一比例接近总体平均值的10%,且呈不断增长趋势如表2所示,老年人上网活动多样化,其中以阅读新闻、查询各类信息和闲聊交友居多,反映了老年人较猛烈的求知需求和社会交往诉求 如表3所示,老年人媒介需求倾向性指数均在90—100之间,老年人媒介使用目的性虽略低于平均水平,但仍近似总调查人口的媒介需求这说明60—70周岁中国老年人对媒介所供给的内容照旧保持了较旺盛的兴趣,表达老年人渴望了解社会、获取新知的需求 2.老年人媒介接触意愿与认知 2022年一项对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道采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七项精神文化服务中,将近60%的老年人至少存在一项需求,其中存在“读书读报〞这一媒介接触意愿的老人占到10.49%,仅次于“文体消遣〞需求,位于其次 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2022?对阅读重要性认知系数的划分,即1=分外不重要、2=对比不重要、3=一般、4=对比重要、5=分外重要,60—70周岁老年人对阅读重要性的认知系数是3.93,接近认为“对比重要〞的程度。

3.调配内容建议 综合以上对老年人媒介接触类型和内容偏好的数据统计,本文建议媒介配置种类应涵盖电视、播送、图书、报纸、期刊、互联网等六大媒体有条件的话,可以增配录像带/VCD/DVD、盒式录音带/CD/MP3等光盘类介质和磁带类介质,由于相对互联网等媒体而言,老年人更熟谙光盘和磁带的使用考虑到老年人视力老化因素,可适当增加播送等声音媒介的播放设备另外,老年人对互联网的使用率虽然只有2.3%,但是上网行为却呈现多样化,为老服务内容理应增加对老年人使用互联网的根本培训,扶助老年人掌管根基操作应用学识,以此激励老年人通过媒介了解外部世界的主动性 老年人对信息内容偏好主要有国内外新闻时事、国内外观点和思潮、与工作学习有关的学识、生活或消费资讯、时尚流行趋势,以及休闲消遣媒介内容的配置也应与之相应,有所选择性和倾向性尤其在互联网使用方面,可以将老年人最感兴趣的网站集中成一个主页,以此便当老年人在网络信息的汪洋中最快地找到自己最需要的内容 三、整合社区资源 为了达成对机构住养老人的“精神福利〞适度普惠目标,本文认为理应遵循低本金进展老龄事业的战略思路,要低本金地加强机构住养老人的各类媒介接触率和使用水平,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得志老年人社会交往需求,提高住养老人的生活质量,务必多部门在战略上达成共识,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各类现有公共文化设施,依据实际处境按需、按比例创办老年人文化活动场所。

除了场所和设施之外,服务、管理和监视机制也理应形成模范制度 1.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资源 吉尔伯特把输送策略界定为在地方社区系统〔即邻里、城市和农村〕这个集合了绝大多数的供给者和消费者的层面中,社会福利的供给者和消费者之间可供选择的组织安置本文认为,整合社区〔街道/镇〕的文化资源分外重要,也是高效率而低本金的输送策略 以上海这座特大型城市为例,截至2022年底,上海市养老机构共计615家各级公共图书馆共有248家,标准化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35个,老年活动室5824个,总量超过养老机构上述公共文化场所供给书、报、刊、电子音像出版物、互联网等多种媒介使用服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志住养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公共图书馆已配备滚动图书车,在固定时段和固定路线上输送图书,成为市民身边的图书馆假设采用这样“送书上门〞的方式,集中公共图书馆、社区图书馆的精神食粮,那么能极大地便当住养老人的借阅使用,并能保证媒介内容的实时更新在各级各类图书馆施行“一卡通〞、全市图书馆图书媒介等信息联网的今天,已然扫除了技术障碍,整合社会公共文化资源为老服务“只欠东风〞,这需要广电部门、宣传部门、文明办、各级区县政府等多部门通力协作,制定出管理手段和操作细那么,才能保证社会资源的合理整合利用。

1.高素质社会工和志愿者参与 在输送机制中,除了文化资源的整合供给以外,社会服务气力的整合也是行之有效的低本金方法为了向机构住养老人供给优质的精神文化辅佐服务,为老服务的社会工理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同时,也理应保持较为稳定的高素质志愿者团队,充实为老服务的队伍 按照?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的规定,养老机构护理员的根本文化程度要求是“初中毕业〞,偏低的文化素养和繁重的护理工作,让护理员承受起为住养老人读书读报以及其他媒介使用指导工作并不现实,宛如学校等单位聘用特意的图书管理员也有待商榷承受这一工作最适合人选无疑是优秀的志愿者,如开展长期固定的志愿者服务,选择适合的志愿者定期上门为住养老人读书读报,指导媒介使用方法,尤其在网络、等新兴媒体层出不穷的当前,无疑是低本金的解决之道 四、落实专项资金 2022年,民政部出台一项关于丰富福利机构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方案——?“夕阳红图书室〞援建活动实施方案?这项援建活动于2022年由民政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广电总局四部委联合主办,预计在“十一五〞期间分三批完成全国共计3.8万个老年社会福利机构的图书室援建工作。

这项活动正是为了得志住养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而启动的,可谓老年人的一大精神福音 1.“夕阳红图书室〞援建活动的窘境 然而细看援建活动实施方案,“夕阳红图书室〞正如其名,图书室配置的媒介种类只有图书这一种,且仅200个品种,总价值2000元,也没有指导购买书目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2022?,60—70周岁老年人每年人均看1.93本书,截至2022年本市615家养老机构共有8.99万张床位,平均每家养老机构有146张床位,那么每家养老机构至少配备283本图书才能得志全体老人的需求以平均每本图书定价12.05元计,一个能同时得志全体住养老人的阅读需求的图书室至少需要投入3410元,这仅仅是添置图书的资金因此,一个媒介供给种类少、缺乏专业指导、品种数量缺乏、没有明确更新书目周期的图书室难免会有陷入成为“鸡肋〞的窘境 2.按需配置养老机构图书室 “夕阳红图书室〞援建活动对图书室的图书品种数和总价值作出统一规定,这未免有“一刀切〞之憾以上海市民政局公布的信息为例,目前上海市的养老机构中床位数量最多的达1080张,而最少的仅50张,无视养老机构的规模而统一图书品种和数量的做法并不适合。

假设按照实际床位数配置图书数量,根据受教导程度、健康状况、性别比例、媒介倾向性指数和偏好配置内容品种、媒介种类,那么能多层次得志住养老人的媒介接触需求,也不会造成因不对老年人胃口而闲置的滥用 五、小结和斟酌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我国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为13.26%,65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为8.87%,均超过国际认定的人口老龄化标准城镇化率的急速提高,以及家庭规模逐年缩小,居家养老的功能逐步弱化,使得城市中的社会老年福利机构必将承受更多的为老服务责任与居家养老和社区服务养老的老年人相比,目前机构住养老人多以“三无〞老人、高龄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等特殊人群为主,因此对住养老人的服务大多依旧停留在根本的物质生活照料层面上,精神文化服务偏少随着老年人机构住养意愿呈现“低龄化〞和“高学历化〞的特征展现,今后城市住养机构将迎来越来越多的自理才能较好、受教导程度较高的老年人,目前单调的精神文化工程已经不能得志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在各种精神文化活动中,接触各类媒介是充实老年人精神生活的有效手段,也是经济简便的方式,并且便于日后纳入常规化、常态化的服务管理体系中 在我国“未富先老〞的严峻现实下,合理整合社会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尤其集中社区资源,就近为当地福利机构住养老人供给各类媒介产品、辅佐服务。

根据社会福利政策分析框架的资金筹集维度,“夕阳红图书室〞是一项科学而有借鉴意义的专项资金拨款形式但是概括配置内容还理应从老年人实际需求启程,增加媒介种类,并合理选择内容 综上所述,假设要得志城市机构住养老年人的媒介接触诉求,那么务必建立政策文件等标准化管理和监视,将社会资源惠及各类养老机构的住养老人,从而低本金地加强机构住养老人的媒介接触水平、得志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同时,需要多部门积极合作整合社会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按需创办机构内文化设施,落实专项资金,加强管理和监视,适度普惠老年人的“精神福利〞,使城市机构住养老人的精神文化事业可持续地科学进展 〔单位:上海市人口与进展研究中心〕 — 9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