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如何评述太平天国实施的政治制度 评述太平天国实施的政治制度 太平天国实施的政治制度:整体是等级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采用资本主义的管理方法?资政新编?,没有按照起初的?天朝田亩制度?举行管理和统治,导致领导层争权夺利、根基层失去原有的利益,最终土崩瓦解、导致失败 中国近代太平天国革命建立的农人政权的政治制度 中央政权:以1856~1857年内讧为界,中央政权组织形式前后有所变化前期实行军师负责制,后期实行天王集权制 军师负责制:太平天国前期实行的中央政治制度,以主为国家元首,军师为政府首脑 太平天国的国务由军师军师具有统率其他各王及各级官员的权力,为朝纲之首领1851年11月,洪秀全在永安封立五王时,就规定西、南、北、翼四王都归东王节制,军政大权交给正军师东王杨秀清1853年3月建都天京后不久,公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国家政务由下级层层核议,经军师抉择,然后由军师启奏天王取旨但天王循例旨准,因此常有事过方奏或竟不奏者天朝田亩制度?还规定,凡经军师奏请取旨的政事,天王旨准后,由军师宣列王,列王宣掌率以下官一体遵行。
即一切重大决策既由军师议定,也由军师组织实施所以太平天国早期 3篇檄文(?奉天诛妖救世安民檄?、?奉天讨胡檄?和?救天生天养中国人民谕?)和1853年6月公布的?安抚四民诰谕?,以及在此期间太平天国致外国的照会,都是由左辅正军师杨秀清、右弼又正军师萧朝贵署名,代表太平天国公布或发出的萧朝贵在1852年 9月阵亡,实际上在檄文和照会上签署的只是正军师杨秀清一人太平天国还规定,凡封授遣派镇守各地的官员和出征的大将时,须授予他们一张正军师杨秀清签发的将凭,持将凭在外可先斩后奏正军师的将凭代表太平天国的国家权力 天王集权制:太平天国后期实行的中央政治制度,天王独揽大权,亲理国务1856年天京发生内讧,东王正军师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相继被杀翼王石达开承接杨秀清军师职权,但受洪秀全猜忌,次年夏带兵出走此后,终止了军师负责制,一切权力收归洪秀全太平天国中央政权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在洪秀全的直接领导下,中央设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别掌管国务六部主管官员各设正、又正、副、又副,共计24员六部正官分别称天官(吏部)、地官(户部)、春官(礼部)、夏官(兵部)、秋官(刑部)、冬官(工部)六部主管官员只向天王洪秀全和幼主负责。
这时期,举凡调兵遣将、减征钱粮、安民均由天王降诏在集中权力实行中央专制制度的同时,洪秀全还重用亲人,如重用他的外甥幼西王萧有和,还重用其兄洪仁发、洪仁达等人这些人的权力比六部主管官员还大1859年4月,洪秀全封其从香港到天京的族弟洪仁玕为干王,晋位军师这时军师已没有实权,权力仍集中在洪秀全手中 职官设置:天京事变前,职官设置有两个特点:①爵职混一在好多处境下,爵职代表官员的级别爵职级别依次为:王、侯、丞相、检点、侍卫、、总制、监军其中,王又分四等:东王、西王为一等,南王、北王为二等,翼王为三等,燕王、豫王为四等②高级官员府衙合一东王及其他各王,甚至检点、指挥,均设由人数不等的属官组成的办事机构这些机构和属官既办公务又负责高级官员的私人生活事务如东殿(东王府)实际上是国务的机关,既设有负责国家事务的东殿六部尚书等职官,又设有负责东王服食起居的东殿仆射等职官这些职官职同检点 太平天国主管各种事务的官员通称典官,有专为天王及诸王服务的,也有办理政府事务及管理工商业的名目繁多,职级上下不一,有的职同检点,有的职同总制,也有的职同监军 1856年天京事变后,爵、职趋滥先是在王爵之下,逐步形成义、安、福、燕、豫、侯六等爵。
后来又增加天将、掌率、统管、尽管、神策朝将、护京神将、神使、主将、佐将等官职,其级别似在王爵之下,义爵之上到了晚期,封王日多,竟达2700余名这些王没有专名,统称列王 地方各级政权:太平天国的地方行政单位分为省、郡、县三级 省级地方政权,实际由当地的军事统帅负责掌管如安徽省先后由翼王石达开、燕王秦日纲、英王陈玉成等掌管,各王府就是政权办事机构郡,相当于旧制的府,设总制县设监军总制和监军原那么上由中央直接任命,一般由太平军中级军官承担他们有武装守护地方之责,所以又叫守土官 县以下设各级乡官,形成严密的政治组织原那么上,每5家立伍长,25家立一两司马,100家立一百长,500家立一旅长,2500家立一师帅,12500家立一军帅军帅至两司马为乡官,由本乡人承担各级乡官产生的手段在?天朝田亩制度?中都有细致的规定,但实际上并没有完全执行乡官的产生有本人自荐的,有以进贡被任的,有众姓所共推的,较多的是通过地方举荐产生因战事频繁,军需紧急,为了征集田赋杂物,太平天国也委派一些地主分子出任乡官,凡有赋役不完结者,都责在他身上太平天国的乡官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乡官既保证了粮食 军需的供给,又组织乡兵维持了地方治安。
司法制度:太平天国实行的是司法和行政官员合一的制度民间诉讼均由各地乡官和郡县行政长官审理自师帅至两司马皆设公堂刑具,另设典执法为刑罚执行官 太平天国的诉讼程序,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有细致规定:凡有诉讼,两造赴两司马,两司马听其曲直;不息,那么两司马絜两造赴卒长,卒长听其曲直;不息,那么卒长尚其事于旅帅、师帅、典执法及军帅;军帅会同典执法判断之既成狱辞,军帅又必尚其事于监军,监军次详总制、、指挥、检点及丞相,丞相禀军师,军师奏天王天王降旨,命军师、丞相,检点及典执法等详核其事,无出入,然后军师、丞相、检点及典执法等直启天王主断天王乃降旨主断,或生或死,或予或夺,军师遵旨取决在概括执行中,虽未完全按上述规定执行,但是各地乡官审理案件都要申详监军批示,贴告示于衙前才能结案据清朝当局记载,浙江双林镇,两年之间所杀可百人,皆残酷之出名者,颇不冤滥在某些方面,太平天国也展现过严刑峻法的弊病,更加在信仰拜上帝和革除社会恶习、提倡新的衣冠服饰方面操之过急,刑罚甚重猜你感兴趣: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