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莆仙戏、梨园戏及歌仔戏音乐教学设计

岁***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28KB
约2页
文档ID:304091761
莆仙戏、梨园戏及歌仔戏音乐教学设计_第1页
1/2

莆仙戏、梨园戏及歌仔戏音乐【教学目标】1.了解莆仙戏及其音乐2.了解梨园戏及其音乐3.了解歌仔戏及其音乐教学过程】一、作品鉴赏1.闹御勾栏京都震动——莆仙戏《千里送》选段师生共同欣赏多媒体影片,教师对作品进行介绍作品简介:《千里送》全名《千里送京娘》,是莆仙戏历史悠久的传统剧目此段赵匡胤手持盘龙棍边舞边唱曲牌[太师引],唱腔古朴质直京娘随父进庙上香,被歹人关在寺院禅房内赵匡胤出于义愤救她下山,不远千里徒步相送京娘由敬生爱,而赵匡胤终以兄妹相待,不为所动教师提问:该戏剧通过哪些方式塑造赵匡胤的人物特点?赵匡胤的服饰、唱腔、动作等塑造了他怎样的人物形象?学生交流讨论,并回答问题2.巫山云散——梨园戏《董生与李氏》选段师生共同欣赏多媒体影片,教师对作品进行介绍作品简介:《董生与李氏》是近年新创作的梨园戏该剧讲述了穷塾师董生与李氏的爱情故事此段唱腔是女主角李氏所唱,唱腔委婉,并有女声帮腔,表现出凄婉哀怨之情知识拓展】梨园戏是福建省的传统戏曲之一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3.出三关——歌仔戏《薛平贵与王宝钏》选段师生共同欣赏多媒体影片,教师对作品进行介绍。

作品简介:歌仔戏《薛平贵与王宝钏》改编自民间传说此段唱腔是薛平贵唱[七字调],曲调质朴、流畅,表达了薛平贵对妻子的思念与牵挂宰相王允的三女儿王宝钏,不顾父亲反对,下嫁贫困的薛平贵薛平贵从军后,王宝钏独自在寒窑中苦度十八年历尽艰辛的薛平贵功成名就后归来与王宝钏重相聚请学生说说自己对该选段的观后感知识拓展】歌仔戏,福建省漳州市、厦门市、泉州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二、知识1.莆仙戏及其音乐请学生说说对莆田的印象,对莆田地区方言的了解教师介绍莆仙戏的发展和特点莆仙戏流行于福建莆田市和仙游县为中心的讲“兴化”方言的地区,早期亦称“兴化戏”它的舞台表演和音乐保存了较多古代戏曲的传统,唱腔以曲牌为基本结构其伴奏乐器中较有特色的有以小石狮置于鼓面调节音量及音色的大鼓,被称作“笛管”的筚篥等除了传统剧目外,莆仙戏还有《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等颇有影响的新编古代戏2.梨园戏及其音乐师生观看梨园戏伴奏乐器图片,听伴奏片段,总结乐器的演奏特点梨园戏主要流行于闽南方言区,其表演遵循特有的程式规范(行话称作“科步”)唱腔以曲牌为基本结构,唱腔结构以套曲和集曲最有特点,以工尺谱记录唱腔伴奏乐器以称作“嗳仔”的小唢呐和“品箫”的曲笛为主;继承古老演奏传统及形制的“南琶”和“二弦”是重要特色乐器,伴奏所用的大鼓称作“南鼓”。

除了保留有不少古老剧目,梨园戏也编演过《节妇吟》《董生与李氏》等新戏3.歌仔戏及其音乐歌仔戏在清末形成于台湾地区,前身是“念歌仔”,后来受“车鼓戏”的影响,演变为边走边演的“歌仔阵”,最后形成在舞台上演出的歌仔戏一般认为,歌仔戏的唱腔来源于闽南方言区的“什锦歌” 2 / 2。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