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春江苏开放大学江苏红色文化在线测试二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04081541 上传时间:2022-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春江苏开放大学江苏红色文化在线测试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春江苏开放大学江苏红色文化在线测试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春江苏开放大学江苏红色文化在线测试二(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春江苏开放大学江苏红色文化在线测试二1特等支前功臣、共产党员( )用过的一根小竹竿,刻满了鲁苏皖三省88个主要城镇和村庄的名字,记录下5000多里的人民支前路线图。客观题满分:2分得分: 2分A:张树才B:焦裕禄C:唐和恩D申维清学生答案:C:2淮海战役中不断涌现人民群众的支前场面,组成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雄伟画卷。军队打到哪里,人民群众就支援到哪里,据统计,为支援淮海战役,动员起来的民工累计达( )万人。客观题满分:2分得分: 2分A:543B:650C:800D900学生答案:A:31948年11月8日夜,华野9纵27师79团在追击黄百韬兵团时来到堰头镇(今新沂市草桥镇),一条十几米

2、宽的河流挡住去路。1排3班的战士们在副排长范学福、班长马选云带领下,不顾个人安危,跳进刺骨的冰河,用木板架起人桥。这座“通向胜利的桥”被命名为( )。客观题满分:2分得分: 2分A:英雄桥B:十人桥C:十米桥D胜利桥学生答案:B:4毛泽东主席在若干封电报当中都提到,一切由刘陈邓3人临机处置,紧急时不必事事请示。这表明中央军委毛主席( )。客观题满分:2分得分: 2分A:无暇顾及淮海前线B:对前线战况非常乐观C:对前线指挥员高度信任D对前线战况不了解学生答案:C:51948年10月11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及淮海战役后的作战计划,明确要求华野“同刘邓协力作战,将敌打至江边

3、各点固守。”协同作战的优势频频出现在淮海战役的各个作战层面,比如战役层面,中原野战军( ),保障全歼黄百韬兵团。客观题满分:2分得分: 2分A:全力阻击邱清泉兵团B:牵制黄维兵团东进C:团团围住黄百韬兵团D与华东野战军合兵一处学生答案:B:6战场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当黄百韬兵团向徐州撤退时,华野司令部立即调动军队予以歼灭,并向中央军委建议,淮海战役发起时间由11月8日晚提前到11月6日夜间。这样的当机立断,背后是解放军指挥员科学决策、敢打必胜的( )精神。客观题满分:2分得分: 2分A:大无畏B:担当C:果敢D团结学生答案:B:7战前,淮海战场形势十分严峻,在这种大势下,我军适应形势,认清

4、责任,树立敢于与敌重兵集团作战、敢于打大歼灭战的思想,坚定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当然,这种敢打必胜的背后,是( )。客观题满分:2分得分: 2分A:创新思维的结果B:迫切胜利的决心C:敢于冒险的精神D科学理性的判断学生答案:D81947年12月25日,毛泽东在( )一文中提出了10项军事原则。客观题满分:2分得分: 2分A: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B:战争和战略问题C:新民主主义论D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学生答案:A:9斯大林对淮海战役的评价是( )。客观题满分:2分得分: 2分A:必然B:偶然C:奇迹D侥幸学生答案:C:10淮海战役共经历( )个阶段。客观题满分:2分得分: 2分A:一B:二C:三D

5、四学生答案:C:11淮海战役长达( )多天。客观题满分:2分得分: 2分A:40B:50C:60D80学生答案:C:12淮海战役中,我军和国民党军参战人数分别为( )。客观题满分:2分得分: 2分A:60万、80万B:40万、60万C:100万、100万D120万、400万学生答案:A:131921年,周恩来在( )参与创建旅欧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客观题满分:2分得分: 2分A:巴黎B:柏林C:伦敦D罗马学生答案:A:14面对母亲的误解,( )不能直接说明原因,只能在信中委婉地说:“你老人家和家庭一切人过去和现在的痛苦,我是知道的,但是无论怎样的苦,总不会比那些挑抬的

6、讨田耕种的讨饭的痛苦我因为见着他们这样的痛苦,我心里非常难过。我想使他们个个都有饭吃,都有衣穿,都有房子住,都有事情做我怎么能够有工夫回家来,忍心的丢着这样重大的事情我是把我的孝,移去孝顺大多数痛苦的人类,忠实的去为他们努力。”字里行间,满怀大爱理念与家国情怀,闪耀着共产党人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客观题满分:2分得分: 2分A:冷少农B:朱杏南C:任天石D郭纲琳学生答案:A:15( )曾说:“你我失去一人之生命,或许可以将新中国的诞生提前一个小时;万千同仁牺牲生命,则理想之国近在咫尺。”客观题满分:2分得分: 2分A:邓中夏B:恽代英C:袁咨桐D许包野学生答案:D16学历最高的雨花英烈是( )。客

7、观题满分:2分得分: 2分A:邓中夏B:恽代英C:袁咨桐D许包野学生答案:D17在国民党军队当团长的二哥来信劝( )悔过,他给二哥回信:“我们各有着不同的处境,有人在忍辱顺受,有人在观望徘徊,有人在勇往直前。一个人到了不怕死的地步,还有什么顾虑的?有了这种舍身为公奋斗的精神,还怕理想事业不能成功?”客观题满分:2分得分: 2分A:邓中夏B:恽代英C:袁咨桐D许包野学生答案:C:18年龄最小的雨花英烈,牺牲时年仅16岁的是( )。客观题满分:2分得分: 2分A:邓中夏B:恽代英C:袁咨桐D许包野学生答案:C:19广州起义的领导者之一,在起义面临失败的危急关头,( )对身边年轻战友说:“年轻人,要

8、有决心干三十年革命,那你还不过五十岁,接着再搞三十年的建设,你不过八十岁。我们的希望,我们的理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恐怕也实现了,那时世界多么美妙!我们吃尽苦中苦,而我们的后一代则可享到福中福。为了我们最崇高的理想,我们是舍得付出代价的。”客观题满分:2分得分: 2分A:邓中夏B:恽代英C:袁咨桐D许包野学生答案:B:20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写下“伫看十年后,红花开满地”的诗句,表达对崇高理想的执着坚守和对革命胜利的无限憧憬的是( )。客观题满分:2分得分: 2分A:邓中夏B:恽代英C:袁咨桐D许包野学生答案:A:21习近平总书记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

9、 ),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客观题满分:2分得分: 2分A:精神支柱B:政治灵魂C:安身立命的根本D激流勇进的动力学生答案:B:22习近平总书记说:“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的( )。”客观题满分:2分得分: 2分A:精神支柱B:政治灵魂C:安身立命的根本D激流勇进的动力学生答案:C:231943年3月18日,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为掩护部队主力转移,在( )与十多倍于己的日军精锐部队激战12小时,击溃敌人五次冲锋,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与敌人进行肉搏拼杀,毙伤敌170余人,全连82人全部英勇牺牲。客观题满分:2分得分: 2分A:黄桥B:大胡庄C:沙家浜

10、D刘老庄学生答案:D24( )参与编辑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发表了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社会问题和中国底乱源及其解决,是江苏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更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之一。客观题满分:2分得分: 2分A:周恩来B:瞿秋白C:张闻天D恽代英学生答案:C:25常州三杰特指江苏常州籍的三位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他们是( )。客观题满分:2分得分: 2分A:瞿秋白、张太雷、张闻天B: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C:张太雷、恽代英、夏明翰D恽代英、瞿秋白、罗亦农学生答案:B:26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江苏视察调研时指出,尽管时代变迁,但雨花英烈精神的意蕴依然永恒,表现为( )。客观题满分:

11、2分得分: 2分A: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B:民族解放、使命如山,信仰如山、无惧牺牲,传承精神、重在担当C:敢打必胜、科学决策、勇于担当、团结协作、依靠群众D坚定信念、不畏艰险,团结协作、不怕牺牲,革命到底、一往无前学生答案:A:271898年,周恩来出生于一个破产的封建家庭。家与国的双重衰败,给了他深刻的生命感受和历史记忆。周恩来曾经说过,( )启发了他爱国的民族思想。客观题满分:2分得分: 2分A:陈独秀发表在新青年上的文章B:鲁迅的狂人日记C: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D章太炎发表在国粹学报上的文章学生答案:D28周恩来对党忠诚的力量之源是( )。客观题满分:2分得分:

12、 2分A: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执着追求B:对封建家庭的生命感受C:对家国衰败的历史记忆D对国家前途的深刻思考学生答案:A:29周恩来总理说过一句很形象的话:“下山不忘山,进城不忘乡”“如果忘了,就是忘本”。这个本就是( )。客观题满分:2分得分: 2分A:家乡B:人民群众C:祖国D组织学生答案:B:301921年,周恩来在( )参与创建旅欧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客观题满分:2分得分: 2分A:巴黎B:柏林C:伦敦D罗马学生答案:A:31全国第一个“周恩来班”诞生于( )。客观题满分:2分得分: 2分A:北京B:上海C:南京D淮安学生答案:C:32雨花英烈( ),留下“此身

13、早许国,被卖作楚囚。壮士非无泪,不为断头流!一颗为民心,万古终不泯。身心献党国,一死何足愁!”的诗句,是流传至今的雨花台烈士著名诗作。客观题满分:2分得分: 2分A:石璞B:史砚芬C:邓中夏D朱克靖学生答案:D33“亲爱的弟弟妹妹:我今与你们永诀了。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光荣的,是必要的。我死后有我千万同志,他们能踏着我的血迹奋斗前进,我们的革命事业必底于成,故我虽死犹存。我底(的)肉体被反动派毁去了,我的自由的革命的灵魂是永远不会被任何反动者所毁伤!我的不昧的灵魂必时常随着你们,照护你们和我的未死的同志”。这封给弟弟妹妹的信,成为雨花台红色家书的经典。这封信的作者是( )。客观题满

14、分:2分得分: 2分A:石璞B:史砚芬C:邓中夏D朱克靖学生答案:B:34拒绝了家人的重金营救,坚决不在悔过书上签字的( )在漫长的牢狱生涯中,始终保持着高尚的道德情操。两枚被磨成心形的铜板,镌刻上“健美”“永是勇士”的字样,表达了决不投降、永当勇士的坚定意志。客观题满分:2分得分: 2分A:冷少农B:朱杏南C:任天石D郭纲琳学生答案:D35在席卷全国的抗日风暴中,( )深切感到国难当头,只做个医生是不够的,只有通过革命来改造整个旧社会。他对弟弟说,“做个医生,只能救命;若要救民,必须救国。”为了革命,他毅然放弃收入丰厚的工作,弃医从戎,尽其积蓄,拆屋变卖,组织了一支抗日自卫队,在常熟从事抗日武装斗争。客观题满分:2分得分: 2分A:冷少农B:朱杏南C:任天石D郭纲琳学生答案:C: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