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成语故事四年级经典成语故事四年级1 这天,村长穆拉发觉他的毛驴不见了,找遍了整个村子,也没找着穆拉没精打采地坐在大门口不停地叹气这时,两个邻居路过他家,见状,忙问穆拉怎么啦? “我的毛驴不知道跑哪撒野去了!”穆拉气呼呼地说,“等它回来,我一卢比就把它卖掉!” 话刚说完,前方就响起了驴子的蹄声穆拉抬头望去,只见一个男孩骑着一头毛驴慢悠悠而来,那头毛驴正是穆拉家的 就在这时,两个邻居都掏出了一卢比,要买村长的毛驴 “我刚才是说着玩儿的!”穆拉说 “穆拉,你是村长,可不能食言要不,传出去,大伙从今都不会信任你 邻居的话说中了穆拉的要害是呀,要是他食言,下届村长选举就没有人再选他了但他实在不情愿一个卢比就把毛驴卖掉,于是就说:“这样吧,为了向大家证明我是个守信的人,我们星期六在牲畜市场上碰面到时,我当众将驴子出售邻居答应了 星期六很快到了,穆拉牵着他的毛驴就站在牲畜市场的入口处让大家惊异的是,毛驴的尾巴上系着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端系着一只猫 “村长,这只猫怎么回事呀?”有人问道 穆拉一笑,说道:“我将遵守诺言,以一个卢比的价钱卖掉我的毛驴。
但是,我有个条件我的毛驴和猫是好挚友,它们已相处多年,谁也离不开谁哪位要买我的毛驴,也必需买下我的猫 “那么,你的猫要卖多少钱?”有人问 “乡亲们,这些年来,我的猫捉了多数的老鼠它可是一个英雄,身价自然要高些──一万卢比 大家都笑了,谁会花一万卢比买一只猫呢? 经典成语故事四年级2 韩信是秦汉时期着名的军事统帅他出身贫贱,从小就失去了双亲建立军功之前的韩信,既不会经商,又不愿种地,家里也没有什么财产,过着穷困而备受卑视的生活,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他与当地的一个小官有些交情,于是常到这位小官家中去蹭饭吃,可是时间一长,小官的妻子对他很反感,便有意提前吃饭的时间,等韩信来到时已经没饭吃了韩信一气之下便与这位小官绝交了 为了保住小命,弄点吃的,韩信只好到当地的淮水钓鱼,有位洗衣服的老太太见他没饭吃,便把自己带的饭菜分给他吃,这样一连几十天,每天如此韩信很受感动,便对老太太说:“总有一天我肯定会好好报答你的老太太听后说:“你是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我看你可怜才给你饭吃,谁还希望你报答我韩信听了很惭愧,立志要做出一番丰功伟绩来 在韩信的家乡淮阴城,有些年轻人也瞧不起韩信,有一天,一个少年看到韩信身材高大却常佩带宝剑,以为他是胆小,便在闹市里挡住韩信,说:“你要是有胆识,就拔剑刺我;假如是懦夫,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
围观的人都知道这是有意找茬羞辱韩信,不知道接下来形势如何演化只见韩信稍作思索,便静默地从那人的裤裆下钻了过去了当时在场的人都哄然大笑,认为韩信是胆小怕死、没有志气的人这就是后来流传下来的“胯下之辱”的故事 其实呢,韩信是一个很有谋略的人他看到当时社会正处于改朝换代之际,于是用心探讨兵法,练习武艺,信任会有自己的出头之日公元前209年,全国各地反对秦朝统治的农夫起义爆发了,韩信加入其中一支实力较强的军队军队的首领就是后来成为下个朝代开国皇帝的刘邦最初,韩信只是做了一个管押运粮草的小官,很不得志后来他相识了刘邦的谋士萧何在萧何的引荐下,韩信由一名运粮官变成了一位将军在帮助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他立下了赫赫战功 经典成语故事四年级3 南朝时期,宋国有个叫吴庆之的人,很有才学当时的扬州太守王义恭对吴庆之特殊赏识,便请他出来担当类似秘书的幕僚工作王义恭在办公务时遇到什么问题,都向吴庆之请教之后才做确定后来王义恭因公事被皇帝杀害,吴庆之觉得很惭愧,认为是自己的才能不足,辅佐不力,才导致这种不幸的结果于是就找了个地方隐居起来,过着躬耕田亩、诗书自娱的日子,决心以后不再出来做官 不久之后,有个叫王琨的人就任吴兴太守。
他早就听说过吴庆之的贤名,便确定请他出来,担当“功曹”的官职可是,吴庆之不愿再参与政治活动所以,尽管王琨开出的条件特别优厚,都没能劝服他王琨不甘心轻易放弃,找机会又与吴庆之谈起来做官这件事吴庆之对王琨说:“我一向资质鲁钝,实在不懂什么,规则,只因为从前有个太守看得起我,所以,才牵强出来替他奔跑了一段时间假如你还是要我,那简直是‘蓄鱼于树,栖鸟于泉’(把鸟放在水里,把鱼养在树上)!”吴庆之说完后,连告辞都没说一声拔腿就跑王琨连忙跟在后面追逐但是,出门以后,只见前面扬起漫天的尘土,吴庆之已经跑得不见踪影了 另据《后汉书·赵咨传》记载:赵咨受命为“东海相”,上任时经过荥阳荥阳县令曹嵩等候在路口,专诚迎接他,因他俩原本相识,想请他在荥阳稍事停留,彼此谈谈但赵咨见了曹嵩,连车也不下就走了曹嵩想送他到城外的十里长亭,不料赵咨的车子走得挺快,一会儿就“望尘莫及”了 经典成语故事四年级4 魏征从小丢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宠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产过道士后任宰相之职,为唐朝贞观名相话说玄武门之变以后,唐太宗李世民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常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 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征问道:“何谓明君、暗君?我作为一国之君,怎样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魏征回答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宫,不见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赵高,直到天下大乱以后,自己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县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由此可见,作为国君,只听一面之辞就会糊里糊涂,经常会作出错误的推断只有广泛听取看法,接受正确的主见,您才能不受欺瞒,下边的状况您也就了解得一清二楚了唐太宗对这番话深表赞同 从今,唐太宗很留意听取下面的谏言,激励大臣直言进谏 魏征去世后,唐太宗难过欲绝地说:“用铜做镜子,可以看出衣帽穿着是否整齐,用历史做镜子,可以明白各个朝代为什么兴起和没落;用人做镜子,可以清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和得失今日魏征不在了,我真是失掉了一面好镜子啊!” 经典成语故事四年级5 东汉灵帝时期,有一位叫乔玄的大臣,性情特别刚毅,疾恶如仇 乔玄在京城任职的时候,有一天,三个强盗在他府门外转悠,望见乔玄十岁的小儿子正在门口玩耍,就劫持了孩子作为人质,想狠狠地敲诈乔玄一笔。
校尉阳球得知消息后,与河南府尹、洛阳县令统率军队,将乔府围了个水泄不通,但是不敢进攻,胆怯强盗狗急跳墙杀害了孩子 乔玄赶到自己的府第,大声喝道:“强盗如此猖狂,莫非我会为了孩子而纵容他们的罪行吗?”乔玄还督促阳球立即进攻结果强盗全部被抓获,他的小儿子也因此遇害 乔玄担当尚书令时,发觉同僚盖升有经济问题盖升官至太中大夫,他和灵帝私交甚好,就仗着这层关系,毫无顾忌地收收贿赂,搜刮民财 乔玄特别生气,就给汉灵帝上奏章,要求将盖升罢官,将他的家产抄没可是,汉灵帝庇护盖升,不但不对盖升进行惩罚,反而升了他的官乔玄便以生病为由,辞职还乡 人们特别佩服乔玄这种刚毅果敢、勇往直前的精神,蔡邕为他写下了《太尉乔玄碑》,对他“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赐予了很高的评价 经典成语故事四年级6 有个楚国贵族,在祭祀过祖宗后,把一壶祭酒赏给门客们喝门客们拿着这壶酒,不知如何处理他们觉得,这么多人喝一壶酒,确定不够,还不如干脆给一个人喝,喝得大快朵颐还好些可是究竟给谁好呢?于是,门客们商议了一个好办法,就是每个人各自由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好了这壶酒就归谁喝大家都同意这个方法。
门客们一人拿一根小棍,起先在地上画蛇有一个人画得很快,不一会儿,他就把蛇画好了,于是他把酒壶拿了过来正待他要喝酒时,他一眼瞅见其他人还没把蛇画完,他便非常得意地又拿起小棍,边自言自语地说:“看我再来给蛇添上几只脚,他们也未必画完边说边给画好的蛇画脚 不料,这个人给蛇画脚还没完,手上的酒壶便被旁边一个人一把抢了过去,原来,那个人的蛇画完了这个给蛇画脚的人不依,说:“我最先画完蛇,酒应归我喝!”那个人笑着说:“你到现在还在画,而我已完工,酒当然是我的!”画蛇脚的人争论说:“我早就画完了,现在是趁时间还早,不过是给蛇添几只脚而已那人说:“蛇原来就没有脚,你要给它添几只脚那你就添吧,酒反正你是喝不成了!” 那人毫不客气地喝起酒来,那个给蛇画脚的人却眼巴巴看着本属自己而现在已被别人拿走的酒,懊悔不已 有些人自以为是,喜爱节外生枝,卖弄自己,结果往往弄巧成拙,不正像这个画蛇添足的人吗? 经典成语故事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