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依托校本课程推进整本书阅读

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68.34KB
约9页
文档ID:302961141
依托校本课程推进整本书阅读_第1页
1/9

    依托校本课程推进整本书阅读    【Summary】本文以《中国古代神话》整本书阅读推进课为例,阐述依托校本课程,推进整本书阅读的四种方法:在联结中推进、在展示中推进、在解疑中推进、在成长中推进Key】整本书阅读 推进课 联结 展示 解疑 成长G A0450-9889(2021)09-0065-032017年起,我校开始进行“基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本书阅读课例研究”的研究,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整本书阅读校本课程体系,形成了不同课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根据学生阅读的进度和阅读用途,整本书阅读共分为导读课、推进课、分享课和写作课四种类型根据年段的课程目标,主要在中年级开展了整本书阅读推进课的课例研究推进课主要是在阅读中进行,其目的在于推动阅读的深入化,是整本书阅读指导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但能深化学生对书籍的理解,还能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整本书阅读过程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课型这个环节如果没有有效的、持续的阅读推进方式,那么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就会陷入“轰轰烈烈开始,悄无声息结束”的状态如何推动整本书阅读进行到底呢?下面,笔者以《中国古代神话》整本书阅读推进课为例,谈谈我校的一些做法課例呈现】一、游戏导入师:同学们,经过前边的学习和阅读,我们已经对《中国古代神话》这本书的封面、目录,以及神话故事的主要特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有趣的“王牌对王牌”游戏游戏的规则是: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上台PK,根据同学们对神话故事中人物的提示来猜神话人物教师组织开展游戏,对赢的一方给予相应的奖励)二、师生共游神话世界1.课内外故事联结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有些神话人物就在我们语文书第四单元的神话故事中?现在请同学们在目录中找一找,看看《中国古代神话》有哪些内容与我们学过的课文有关联学生找出了几个有关联的神话故事,教师整理后引导学生对这些神话故事进行对比阅读,完成以下表格)师:我们在学习神话故事这个单元时,掌握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现在你能选择一篇你感兴趣的神话故事,用我们掌握的方法来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吗?请两名同学起来说一说生1:《羿射九日》讲了原来天上有十个太阳,但它们不安分守己,炙烤着大地人类的日子很艰难羿射下了九个太阳,留下了最后一个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师:你是运用了什么方法来概括的?生1:我是从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的生2:我从题目入手,概括《夸父逐日》的主要内容:夸父奋力追赶太阳,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师:同学们真棒,能把课内学会的方法用到课外阅读上我们在阅读整本书的时候,可以把课堂上学会的阅读方法恰当地迁移到课外阅读中,比如我们三年级时学过的预测策略,这个学期学过的批注方法等。

这样,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会有更多的收获2.课堂展示,交流提升(1)小组展示:①个人出示读书作品②轮流传阅读书作品③评出优秀作品④小组长记录小组成员作品完成情况2)班级展示:获评优秀作品的同学,持作品或幻灯展示,作一分钟展示介绍3)展示评价:汇总各小组长记录的情况;表扬做得好的学生;对暂时落后的学生提出希望3.质疑解疑生1:我想知道《盘古开天辟地》里盘古哪里来的斧子和凿子生2:普罗米修斯为什么死不了?生3:夸父喝干了黄河和渭河的水,为什么后来又有水了呢?……师: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谁能帮忙回答呢?(学生选派代表回答,教师适时补充)师(小结):同学们的回答特别好!我们为什么能够找到这些答案呢?对,从书中找,答案就在书本中我们只有读书,才能懂得更多的知识,用知识来武装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4.谈收获师:同学们,读了《中国古代神话》,大家有什么收获?(学生轮流说,谈收获教师随机倾听、随堂)师:请两名学生代表谈收获生1:我懂得了书本是知识的海洋,我们要多读书,长知识,做一个有学问的人生2:我积累了很多的好词佳句,好些都用到我的日记、作文中了老师表扬了我,说作文语言生动多了师(小结):通过读书,同学们获取了知识,提升了能力,懂得了做人。

读书使我们成长,读书让我们变得更美丽、更聪慧、更强大读书的目的不是读书本身,而是为了我们的成长教学措施】一、在联结中推进什么是联结?“联结”的意思是联络、联系、连接、结合,即一种中间物质将两种事物结合、融合在一起整本书阅读推进课中运用联结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整体思维,把课内与课外的知识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使学生习得阅读方法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中国古代神话》这本书是四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推荐的书目,在上述教学案例中,笔者运用联结策略,引导学生对比阅读神话故事和课文在对比中,学生发现同一个人物做同一件事,语言的描述却不相同,但都把人物刻画得非常细腻、传神这样的阅读,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神话故事的内涵,更深刻地感悟神话故事的人物形象因此,在整本书阅读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开放阅读中贯穿思维,实现课外阅读与课内文本的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学生广泛“吸收”和“消化”各种有益的“营养”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不仅能学习不同特色的语言表达,而且能提升洞察能力和求知欲,还激发了继续阅读其他神话故事的兴趣。

在单元学习中,学生在课内学会了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于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故事的题目、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全方位把握故事整本书阅读的推进除了能与课内的阅读方法联结,还可以和课内的阅读策略联结比如,三年级上册的预测单元,可以让学生运用预测策略来进行课外阅读,可以从文章的题目、插图、文章线索等预测,边读边预测、猜想这样联结,有预测对了的惊喜,也有预测错了的恍然大悟,整个阅读之旅充满了乐趣又如,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提到的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好词佳句的圈画,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写下的体会,都有助于推动整本书的深入化阅读,并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运用联结策略,从课内走向课外,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课内外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门,使学生由此登堂入室,走进整本书阅读的精彩世界二、在展示中推进在展示中推进,要求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推进课上,按照“阅读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组织学生展示、学习读书作品,从而使学生增长读书的能力、学到读书的方法、激发读书的热情、增添读书的兴趣、保持读书的耐心,促进整本书阅读进行到底展示是一个平台,是一个互比、互学、互促的平台。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大家的读书作品摆在台面上,互相传阅,谁没有做、谁做了、谁做得好、自己的作品跟别人的作品相比处在什么位置,清清楚楚,一目了然没有做的或做不好的,因为展示,羞耻感自我生成;做得好的,甚至可以上台展示的,自豪感、满足感自然生成这些羞耻感、自豪感、满足感就是形成你追我赶局面的源动力在展示平台上,有榜样示范,鞭策后进;有自我暴露,自我成长;有互相促进,共同成长,最终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展示是手段、是工具,推进才是目的展示的读书作品,一是纸质作品,包括阅读计划、读书笔记、读后感、仿写、手抄报、阅读卡片、思维导图、绘画本、概要表格、精彩词句段落摘抄、问题集等;二是表演作品,包括内容复述、精彩段落朗诵、精彩段落赏析、课本剧表演等展示的方式,不限于课堂展示,还有课后展示如优秀纸质作品后期板报展示、在晚会上展示课本剧《八仙过海》等课外展示,将课内引向课外,从一节课延伸到广阔的课余时间板报展示作为一個标杆,它的警醒和促进作用时时存在,一直陪伴整本书阅读走到终点需要注意的是,展示应该多用纸质作品;表演作品展示要少用,灵活运用这样才能做到展示全覆盖,有利于整个班级读书氛围的形成三、在解疑中推进根据年段目标,第二学段要求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哲学家培根说“疑而能问,已是知识的一半探究是孩子心灵深处的一种需要,提问是孩子实现这种需要的捷径阅读障碍阻碍着阅读兴趣的保持,而阅读障碍的逾越,则是阅读兴趣倍增的开始因此,在推进课教学过程中笔者设计了质疑解疑这个环节,让学生提出阅读中遇到的问题问题集”是我校小学生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必须完成的读书作品,“问题集”陪伴整本书阅读的始终有了“问题集”,学生的提问就可以做到随时随地、见缝插针学生提问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同学见面、师生碰头的任何方便时刻,师生或讨论,或启发,或解疑二是学生代表课堂提问,学生的问题学生解决,解决不了的,教师再出面解答;有些问题的答案,可以悬而不发,让学生带着问题继续阅读,在阅读中探究、思考,再阅读、再思考,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养成在阅读中思考的习惯,又可以让学生找到答案时产生成就感成就感又反哺阅读兴趣,形成阅读的良性循环三是在“人人通”个人空间上提问学生可以在“人人通”空间上互动探讨,教师要经常跟踪学生的“人人通”空间,选择共性的问题择机解答,适时释疑四、在成长中推进读了《中国古代神话》,学生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收获,都在成长而这种成长是隐性的,学生不容易察觉。

在《中国古代神话》阅读推进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的任务就是揭开隐性成长的神秘面纱,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读书后的自己和同学都在成长,真切地感受到阅读的作用有了这样的感受,受刺激性心理作用的影响,学生就能继续保持足够的耐心和兴趣,将整本书阅读进行到底在课例中,学生轮流谈收获,是凸显“成长”的第一步经过一说一听,“成长”初具雏形学生代表谈收获,是凸显“成长”的第二步至此,模糊的“成长”逐渐清晰教师小结,是凸显“成长”的第三步,是画龙点睛经过教师的一番巧妙点拨,“成长”就在学生面前清晰起来了对“在成长中推进”这一环节,我校特别强调面向全体,不搞“精英教育”,而是“全面开花”在谈收获的第一步骤中,之所以采取学生轮流说的方式,就是让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一个都不能少如果单纯请几名学生发言,则“话语权”过于集中,并不利于全体学生整体发展教师的随机倾听、随堂,更多地关注那些说话能力弱的潜力生在展示教学环节中,先小组展示,也是为了保证学生人人有展示的机会、人人有互相促进自我成长的机会这样,整本书阅读才能真正“全面开花”,保证同一班级的绝大部分学生共处一个“最近发展区”,没有“悬崖效应”,利于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上述几种方法的运用,最终目的都是借助校本课程之力,激发学生有效地进行整本书阅读,让阅读不流于形式,落到实处今后我们还要不断探索先进的阅读策略,用专业的知识和足够的准备推动学生有质量的阅读,使学生成为一名面对任何一种阅读内容都知道选择恰当的阅读策略的“优秀读者”Reference】[1]姚赛巾.神话故事类文本教学策略探析[J].教育视界,智慧教学,2016(7).[2]张萍.以多样化策略推进整本书阅读[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7(3).注:本文系2019年度贵港市港南区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基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本书阅读课例研究”(课题编号:GNSKKT2019B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梁红(1979— ),女,广西贵港人,大学专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责编 黎雪娟)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