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年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l****l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4KB
约4页
文档ID:302934824
2022年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及其对经济的影响_第1页
1/4

山西大学课 程 论 文课程论文题目:我国国际收支现状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学 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专 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姓 名:谢 丽 先 学 号: 2022162036 我国国际收支现状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国际收支顺差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正在日益显现出来,它不仅体现在短期内外汇储藏快速增长、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国内货币流动性过剩、货币政策调控效应减弱等方面,而且对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外部开展环境方面也带来了各种的影响正视国际收支顺差的影响,积极采取恰当的措施来恢复国际收支平衡,将有助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开展关键词:国际收支 经常项目 资本与金融项目 顺差一、我国国际收支现状2022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总顺差216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其中,经常项目顺差1265亿美元,同比下降6%,上年同期为下降30%;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900亿美元,同比增长48%,上年同期为下降15%各主要项目情况如下:1) 货物贸易进出口持续上升,由于进口增速明显快于出口,货物贸易总体趋于平衡,上半年顺差897亿美元,同比下降25%2) 效劳贸易逆差有所收窄,2022年上半年,效劳贸易收入77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1%;支出892亿美元,同比增长25%;逆差117亿美元,同比下降30%。

3) 收益项目净流入较快上升,2022年上半年,收益项目顺差29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2%4) 直接投资顺差成倍增长,2022年上半年,直接投资顺差37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倍5) 证券投资呈现净流出,2022年上半年,证券投资项下净流出7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入202亿美元 6) 储藏资产平稳增长,2022年上半年,我国新增国际储藏资产1780亿美元,按可比口径较上年同期多增8%二、国际收支对我国经济开展的影响〔一〕正面影响首先,贸易顺差的扩大,充分证明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外向型经济和对外贸易政策的正确性,外汇储藏的大幅增长也使我国彻底结束了外汇短缺的历史,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信誉的进一步增强其次,较充足的外汇储藏,为我国坚持改革开放提供了物质保证,有助于我国提高抗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增强国际社会对我国经济开展和金融安全的信心,同时也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制度提供了较宽的政策空间再次,促进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从国外引进所需要的先进技术、为设备提供了资金支持,有利于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国内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二〕负面影响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结构失衡和储藏持续大幅增长的总量失衡,为中国经济开展带来了一些不容无视的问题和挑战:〔1〕外汇储藏本钱加大国际收支总差额等于经常项目差额与资本金融项目差额之和,如果一国国际收支总差额是顺差,就意味着该国的官方储藏资产增加。

过度持有外汇储藏的本钱主要体现为汇率风险和时机本钱上首先,外汇储藏资产以外币和外币有价证券为主,而汇率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外汇储藏资产的价值近年来,美元持续贬值,我国的外汇储藏资产在币种结构上以美元为主,因此不可防止地面临着缩水的风险其次,外汇储藏的时机本钱也是不可无视的一国的外汇储藏实质上是对外国的债权,外汇储藏增加说明该国的储蓄大于投资,一方面该国国内的即时消费受到限制,本国居民的福利遭受损失另一方面,持有外汇储藏表示放弃了一定量的实际资源的使用,丧失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投资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2〕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强从2022年7月21日开始,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根底,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次性升值2%,波动幅度限制在千分之三以内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在我国国际收支顺差规模继续扩大的背景下,外汇市场上美元供应增加,对人民币的需求那么不断增长,导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升值,从汇改初期的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提高到2022年的1美元兑6.6元人民币左右一方面,我国国际收支巨额顺差招致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严重不满,不少西方国家强烈要求中国提高人民币的升值幅度。

另一方面,我国国际收支顺差也加强了市场上人民币升值预期,促使机构、企业和个人改变资产结构,减持外汇资产,增持人民币资产,同时大量热钱涌入,这进一步加剧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3〕国内货币流动性过剩国际收支双顺差导致外汇储藏激增,我国国内货币流动性过剩的现象开始显现出来尽管我国目前实行了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但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被控制在千分之五以内,因此随着国际收支顺差的扩大和外汇储藏的快速增长,为了保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减轻外汇市场上由于外汇供应大于外汇需求而产生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央行不得不大量购进外汇,投放根底货币,这进一步加剧了国内货币流动性过剩的问题,造成通货膨胀的压力〔4〕货币政策调控效应减弱在国际收支顺差持续增加的情况下,为了减轻由于外汇储藏快速积累而带来的国内货币流动性过剩压力,央行不得不在国内市场采取各种对冲方式来减少根底货币但是在现行的汇率制度下,由于外汇储藏内生于国际收支,中央银行无法控制外汇占款,只能被动适应外汇占款的波动,这使得货币供应的内生性也相应增强,从而大大削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增加了本国货币政策使用的难度〔5〕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度增大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反映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投资和消费之间的不协调,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城乡和区域开展不协调等突出矛盾。

充分式外贸增长所带来的大量外贸顺差,不仅导致资源和沿海地区的出口加工部门过度集中,而且导致了国内效劳业、产业部门开展较慢,加剧了国内环境资源的压力〔6〕对外贸易摩擦加剧在国际贸易中,一国经常项目收支顺差往往意味着其主要贸易伙伴国处于逆差的地位,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存在,必然会引发顺差国与逆差国之间的贸易摩擦由于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不断扩大,美国和欧盟的反映也日益强烈,纷纷采取措施限制中国商品进入其国内市场持续的巨额国际收支顺差已经使我国成为贸易保护主义攻击的重点目标,使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开展受到很大制约为了改善外部环境,中国在国际贸易谈判中不得不付出更多代价三、对策分析我国国际收支持续盈余,固然有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分工格局变化的因素,但在更深层次上那么与我国储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的结构性矛盾,以及过多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关面对这种情况,缓解国际收支失衡的矛盾,必须对症下药,坚持从国情出发,注意借鉴国际经验,多方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1〕调整出口退税等相关政策,保护我国对外贸易〔2〕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对出口贸易用人民币结算的企业,可享受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3〕支持效劳贸易开展。

提供财政资金支持〔4〕完善外资管理政策优化利用外资结构等相关政策,对符合要求的外商投资,给予减免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等支持措施〔5〕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人民银行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根底,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根本稳定参考文献:[1]余永定、覃东海:中国的双顺差:性质、根源和解决方法[J].世界经济,2022年第3期[2]郑建明、桑百川:我国外汇储藏过多的风险及管理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22年第11期.[3]吴小灵:国际收支双顺差下的中国货币政策[J].中国金融,2022年第1期.[4]李莉: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研究进展[J].浙江金融,2022年3月.[5]李坤望:国际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7月第二版.3。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