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高考物理特训第二章 相互作用

上传人:那****人 文档编号:302896269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 页数:110 大小:6.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高考物理特训第二章 相互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2高考物理特训第二章 相互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2高考物理特训第二章 相互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2高考物理特训第二章 相互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2高考物理特训第二章 相互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高考物理特训第二章 相互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高考物理特训第二章 相互作用(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相互作用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目标要求学科素养1.理解弹力的产生和特点,掌握弹力的分析与计算方法.2.理解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产生和特点,掌握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方法1.物理观念:重力、弹力、摩擦力. 2.科学思维:替换法、假设法、平衡法.3.科学推理:应用常见三种力的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必记答案吸引竖直mg重力形状接触弹性相反kx劲度系数形变量kx相对静止粗糙弹力运动趋势相反相对滑动粗糙弹力运动FN相反1对重力的理解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的重力是由地球吸引产生的B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等于该物体所受地球的吸引力的大小C物体所受的重力始终等于质量的9.8倍D重心是物体所受

2、重力的作用点,所以重心总是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外答案:A解析:物体所受地球的吸引力是物体受到重力的原因,两者不相等,故A正确、B错误;不同的地点g的值不同,物体的重力也就不同,故C错误;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的分布有关,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处,但形状发生改变后重心位置也可能发生变化,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故D错误2对弹力的理解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B发生形变的物体一定会对与之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C先有弹性形变,后有弹力D不接触的两物体之间不可能发生相互作用的弹力答案:D解析:弹力的产生条件为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A错误;

3、发生形变的物体对阻碍其恢复原状的物体(即引起其形变的物体)有弹力的作用,对不阻碍其恢复原状的接触物体没有弹力的作用,B错误;弹性形变与弹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没有先后顺序,C错误;物体不接触,就不会有弹力的作用,D正确3对摩擦力的理解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置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上滑行,木板静止,它的质量为M4m,木板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板受到木块对它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mgB木块受到木板对它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mgC木板受到地面对它向左的静摩擦力大小为2mgD木板受到地面对它向左的静摩擦力大小为32mg答案:B解析:因为木

4、板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因木块向右滑行,所以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1mg,方向向左;再对木板进行受力分析,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木块的摩擦力和地面的摩擦力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木板受到木块的摩擦力的方向向右,大小为1mg;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f1mg,方向向左,故A、C、D错误,B正确.能力点 1重力(自主冲关类)题组冲关1对重力的理解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作用C同一物体在地球上无论向上还是向下运动,都受到重力作用D物体只有在向下运动时才受到重力作用答案:C解析:

5、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重力是引力的一个分力,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故A错误;静止的物体和运动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故B错误;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同一物体在地球上无论向什么方向运动,都受到重力,故C正确、D错误2重力与重心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每个物体只有一个重心B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柱形铁棒由直变弯,在形状改变后其重心位置不变C形状规则的物体,它的重心可能不在物体的几何中心D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所以重心总是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外答案:C解析: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并不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故A错误;重心位置与

6、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处,但形状发生改变后其重心位置可能发生变化,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故B、D错误;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的位置可能不在几何中心,因为还受质量分布的影响,故C正确3重力的大小与方向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受重力作用B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C地面上的物体在赤道上所受的重力最小D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答案:C解析: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A错误;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B错误;赤道上重力加速度最小,因此地面上的物体在赤道上所受重力最小,C正

7、确;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等于物体的重力,D错误锦囊妙法重力的三要素1重力的大小Gmg,而g的大小与在地球上的位置有关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也不一定垂直地面向下3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其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不一定在物体上能力点 2弹力(逐点突破类)一、弹力有无的判断1假设法(2021河北模拟) (多选)静止的车厢顶部用细线竖直悬挂一小球,如图所示,小球下方与一光滑斜面接触关于小球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线对它一定有拉力作用B细线可能对它没有拉力作用C斜面对它可能有支持力作用D斜面对它一定没有支持力作用答案:AD解析:小球

8、必定受到重力和细线的拉力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假设斜面对小球有支持力,则小球将受到三个力作用,重力和细线的拉力在竖直方向上,支持力垂直于斜面向上,三个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小球将向右上方运动,与题设条件矛盾,因此斜面对小球没有支持力,则小球只受到重力和细线对它的拉力两个力,故A、D正确,B、C错误2状态法(2021山西模拟)如图所示,小车内一根轻质弹簧沿竖直方向和一条与竖直方向成角的细绳拴接一小球当小车和小球相对静止,一起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绳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B细绳对小球没有拉力的作用C轻质弹簧对小球有弹力的作用D轻质弹簧对小球弹力的大小等于小球重力的大小答案:A解析

9、:如果小球受到弹簧弹力和绳子拉力作用,则弹簧弹力方向向上,绳子拉力会在水平方向有分力,使得小球的加速度不为零;所以小车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弹簧的弹力T等于重力,即Tmg,绳子拉力为零,故B、C、D正确,A错误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A.判断弹力有无的三个方法1条件法根据弹力产生的两个条件接触和发生弹性形变直接判断2假设法假设两个物体间的弹力不存在,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有弹力如第1题,判断斜面与小球间有无弹力的过程3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关系,由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弹力是否存在二、弹力方向的判断3图中各物体均处于静止状

10、态,图中画出了小球A所受弹力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A中A球受重力和弹力,根据平衡条件,杆对小球的弹力应竖直向上,故A错误;B中F2应为零,该绳没有发生形变,否则球不能平衡,故B错误;C中A球受重力、下面球的弹力和墙壁的弹力,两个弹力均垂直于接触面,故C正确;D中A球还受大半圆对它的支持力FN,方向沿过小球A与圆接触点的半径,且指向圆心,故D错误弹力的方向可以从两方面判定1.根据弹力的方向特点判断(1)接触面间的弹力方向,(2)绳或杆的弹力方向轻绳的拉力一定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如图甲;轻杆对物体的弹力可以沿杆,如图乙,也可以不沿杆,如图丙2由状态法判定: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

11、顿第二定律确定弹力的方向三、弹力大小的计算4应用胡克定律计算弹簧弹力(多选)如图所示,两个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的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弹簧下端用光滑细绳连接,并有一光滑的轻滑轮放在不可伸长的细绳上,当滑轮下端挂一重为G的物体后,滑轮下滑一段距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A两弹簧的伸长量相等B两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C重物下降的距离为D重物下降的距离为答案:BD解析:由于两弹簧用光滑细绳连接,因此两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B正确;对物体有2FG,且Fk1x1k2x2,解得x1,x2,即两弹簧的伸长量不相等,A错误;重物下降的距离为d,C错误、D正确应用胡克定律计算弹簧的弹力(1)由Fkx计算,其中x为弹簧

12、的形变量(2)弹簧串联时,各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弹簧的形变量一般不同(3)弹簧并联时,各弹簧的形变量相等,弹力一般不同5应用平衡条件计算弹力(2020全国卷)如图,悬挂甲物体的细线拴牢在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上O点处;绳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通过光滑定滑轮与物体乙相连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系统平衡时,O点两侧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和.若70,则等于()A45 B55 C60 D70答案:B解析:(方法一)由于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设它们的质量为m,对O点进行受力分析,下面细线的拉力大小为mg,右边绳子的拉力大小为mg,左边绳子的拉力设为F,如图甲所示,将绳子拉力正交分解,在竖直方向有mgcos

13、 70Fcos mg,在水平方向有mgsin 70Fsin ,因为70,可解得55.(方法二)如图乙所示,由于甲、乙质量相等,左侧绳子拉力的方向在右侧绳子与悬挂甲的细线的角平分线上,通过矢量的合成法则,结合几何关系,有180;因为70,那么55.应用物体平衡的条件计算弹力(1)对物体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2)应用物体的平衡条件,借助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及三角函数知识求解结果6.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弹力(2021重庆模拟)(多选)如图所示,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在斜杆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下列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F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小车静止时,Fmg,方向竖直向上B小车

14、匀速时,Fmgcos ,方向垂直杆向上C小车向右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时,可能有F,方向沿杆斜向上D小车向右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时,F,方向斜向左上方答案:ACD解析:小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球处于平衡状态,重力mg与F是一对平衡力,由平衡条件可知Fmg,方向竖直向上,故A正确、B错误;小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agtan 时,杆的作用力F,方向沿杆斜向上,故C正确;小车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水平方向有Fxma,竖直方向有Fymg,力F,方向斜向左上方,故D正确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弹力(1)对物体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2)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沿加速度的方向和垂直于加速度方向列方程(3)求解弹力的大小和方向,并判断结果的合理性能力点 3摩擦力(逐点突破类)一、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1假设法(多选)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倾角为的斜面体上有一斜劈A,A的上表面水平且放有一斜劈B,A、B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A、B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1,A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2,斜面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3.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A与斜面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斜面体、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下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