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教案

上传人:梦** 文档编号:302896072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6.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2020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2020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2020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2020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教案(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下册科学精品教案集 1.发现物体的特征【教材简析】本课是教科版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起始课,从观察身边的物体开始,引导学生在利用眼、鼻、手等器官,通过两两比较发现物体的一些基本特征,如颜色、形状、轻重,还会发现一些其他特征,比如透明度、表面光滑度、弹性、硬度等,并运用合适的科学词汇进行描述与记录。学生每天都会和各种物体打交道,他们能够对一个物体进行简单地描述,积累了一些感性认识。然而,要让学生有序地观察,尽可能多地观察到物体的信息,并运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还是存在困难的。所以需要教师在科学课堂中为学生提供一些研究方法来帮助他们克服和解决,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聚焦板块,通过观察周围

2、的物体,尝试用一些具体词汇描述物体,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探索板块,选择玻璃球、螺帽、乒乓球、橡皮、海绵、塑料杯、木块、卡纸中的一个物体,和其他物体比较,并在比较中,从颜色、气味、轻重、软硬、粗糙光滑等方面进行描述。同时指导学生使用表格进行记录。研讨板块,通过引导学生交流形成共识,什么是有序地观察,有序的观察可以观察物体的哪些特征。【学情分析】学生在经历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已经具有了初步的科学观察能力,但是在描述物体特征的时候,一些学生会将物体的特征和用途进行混淆。比如描述铅笔盒,较多学生描述“装文具的长方形盒子”。装文具是用途,长方形是形状特征。所以在这节课中,首先让学生分辨特征的描述不能

3、混入用途;其次,学生在描述物体特征时,往往只关注一两个点,在其他同学描述以后才能去寻找未被发现的特征。所以本课还需要针对一个物体,让学生多维度描述它的特征,有意识、有序地进行观察和表述,同时通过表格记录,提升学生的综合观察能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用科学词汇描述物体的特征。2.知道观察物体的相同和不同就是在进行比较。科学探究目标1.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2.用两两比较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同伴对物体特征的描述,并积极提出自己的意见。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认识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

4、,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较准确地描述物体的特征。难点:能有序地进行观察和描述。【教学准备】教师: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用做神秘盒的纸盒一个。小组:乒乒球(空心、小、轻、光滑)、网球(实心、大、重、粗糙)、塑料杯(透明、轻、光滑)、海绵擦(大、轻、软)、橡皮(小、重,长方体)、木块(小、硬,正方体)、三角形回形针(小、三角形、金色)、圆柱形木块(圆柱形);学生活动手册。建议:教师可以使用其它具有类似特点的材料来替换。【教学过程】一、聚焦问题:分辨物品的特征和用途(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PPT1.谜语导入(PPT)白娃娃,爬黑墙,越爬个儿越小,再也没法长。提问:

5、这是教室里很常见的一种物品,猜猜是什么?(预设:粉笔)提问:为什么判断这个物体是粉笔呢?(预设:粉笔是白色的、粉笔不会变长、粉笔是越用越短的)小结:抓住物体的特征,比较容易辨别它。2.尝试描述身边的物体。提问:你能说一说某种物体的特点,就像刚才的谜语,让大家来猜猜这个物体是什么?3.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班级交流。(预设:这个东西每天都要用,里面装着笔、尺子、橡皮;这个物体是长方形的,不大,软软的;)提问:装着笔是物体的特征还是作用?(预设:装东西是作用)小结:物体的特征和用途(作用)是不同的,今天要描述的是物体的特征,也就是物体的样子、特点。二、探索:发现物体的特征(预设25分钟)材料准备:乒

6、乒球、网球、塑料杯、海绵擦、橡皮、木块、三角形回形针、圆柱形木块、神秘盒1.挑选一件物品。提问:能用哪些观察方法进行观察?(预设:眼睛看、鼻子闻、手摸一摸;)教师板书:看、闻、摸2.任意选择两件物体。提出任务:先观察物体,再试着向同伴介绍它们的不同特点。小组活动,教师巡视。3.全班交流。(教师板书有代表性的特征,如“光滑、粗糙;透明,没有颜色;三角形,球形;软、硬;厚、薄”等)4.提问:当没能看见物体时,能根据物体的特征描述判断出是哪种物体吗?(预设:能、不能;)将教师材料盒中的八种物体都放入神秘盒。学生从神秘盒中摸一个物品,尝试说一个或者几个特征,其他同学举起材料中的相同物品。小结:一个物体

7、具有多种特征;描述特征越多,就能越准确地找出该物体。5.综合描述一个物体的特征,然后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6.学生手册的展示和交流。三、研讨和交流(预设10分钟)1.提问:我们是怎样观察物体的?小结: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手摸、捏、掂。2.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描述物体的特征?学生尝试小结。 颜色,没有颜色; 光滑、粗糙;轻,重;透明;不透明;厚、薄;三角形、球形,长方体;软,硬;【板书设计】观察方法:看 闻 摸【活动手册使用说明】1.表格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记录,边观察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2.可以提前剪好活动手册中的词汇。有条件的可以用不干胶纸打印相关词汇。3.本课中完成“颜色、气味、光滑度

8、、轻重”等特征记录即可;“形状、是否透明、是否流动、是否可见”在后续的第3-7课中添加。物体特征木块或者其他物体水空气颜色黄色气味有气味光滑度粗糙轻重轻形状正方体是否透明不透明是否流动不流动是否可见看的见【作业设计】1.可以用哪些词来描述它们的特征?用“”圈出来。 颜色 大小 形状 轻重远近 软硬 光滑或粗糙 2.照样子连一连眼睛看鼻子闻用手摸形状 光滑轻重 颜色气味 大小软硬 粗糙3.神秘盒。找一些你喜欢的物品,展示给爸爸妈妈看;然后把这些物品放进一个盒子里;再请你伸手进去摸一摸,抓住一个物体,然后描述它的特征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来猜猜这是什么物品?这个小游戏也可以互换角色来玩。2.谁轻谁重

9、【教材简析】 谁轻谁重是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中的第2课。首先通过问题聚焦,我们如何知道物体的轻重?调动一年级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掂一掂、抱一抱、用秤称、用天平称等等。学生通过预测、掂量、称量,层层推进,感受到借助工具进行测量,结果更为准确。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使用回形针是为了统一称量单位,当多个物体进行轻重比较时,容易获得具体的数据,便于比较。教材通过同一材质、不同大小的橡皮,同样大小、不同材质的塑料块和木块的呈现,初步渗透同一材质的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重,体积越小质量越轻;不同材质大小相同的物体质量不同的科学概念。【学情分析】在生活中,孩子们自然地进行着物体重量的比较,也会进行一些

10、简单的测量,比如结合跷跷板这项活动,能够比较出两个孩子的轻重;去超市买水果时用电子秤测量。也就是说,在学生的头脑中既有事物之间互为参照物的比较,也有借助测量工具的精确测量。他们获得的比较结果既有一种相对的结果,也有一种标准化测量的结果。因此,本节课教师应该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两种方法之间的区别,以及明确借助测量工具的优越性。【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 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有序实验,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知道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2.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简易天平,利用统一单位测量物体的质量。 科学态度目标 在不断尝

11、试比较轻重的不同方法中,尊重预测和实测的结果,保持严谨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基本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有序地掂量和称量能够更快速地测量出物体的质量。难点:简易天平能够测量出两种质量非常接近的物体的质量。【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乒乓球、玻璃弹珠、大小相同的木块和塑料块、大小不同的橡皮、简易天平、回形针若干、大小相同且形状相同的不锈钢碗和塑料碗小组:1.乒乓球、玻璃弹珠2.乒乓球、大小相同的木块和塑料块、大小不同的橡皮、简易天平、回形针若干,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问题聚焦(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乒乓球、玻璃球1.出示:乒乓球和玻

12、璃球,这两个球哪个重哪个轻呢?提问:我们有哪些方法可以知道这两个物体的轻重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第一节课的学习,介绍方法:预测(根据前概念);掂一掂;称一称2.学生活动:自己尝试用着掂一掂的方法,比较乒乓球和弹珠的轻重。二、探索五个物体的轻重(预设20分钟)材料准备:乒乓球、大小相同的木块和塑料块、大小不同的橡皮、简易天平、回形针若干、学生活动手册(一)预测1.出示五个物体:如果要比较五个物体谁轻谁重呢?2.先预测五个物体的轻重,记录在记录表第一列上。教师介绍记录表以及排序方法的记录。你认为最轻的就在它后面的预测结果这栏里标上,第二轻的标上3.汇报:预测结果。发现预测存在不同。(二)掂量1.师

13、:大家对五个物体的轻重预测有不同。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用掂量的方法再来比较一下它们的轻重。2.学生小组活动:尝试用掂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3.交流反馈:(1)说说给五种物体掂量比较的结果。(2)说说比较过程中遇到的困难。(3)请有序掂量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好方法。4.学生利用有序掂量的方法再次尝试比较。5.发现木块和塑料块的质量很接近,很难用掂量的方法进行比较。(三)称量1.出示简易天平,并介绍。(1)通过掂量,我们发现木块和塑料块的质量很接近,很难用掂量的方法进行比较,还能用其他方法比较出它们谁轻谁重吗?(2)老师今天给你们准备了一种可以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简易天平。简易天平可以灵敏地比较出两种质

14、量很接近的物体谁轻谁重,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不好?(3)教师演示利用简易天平比较木块和塑料的轻重。2.微课介绍:用回形针作为标准单位称量其中一种物体的质量。思考:怎么样的称量顺序能够帮助我们更有序更快速地得到五个物体的质量呢?学生思考方法。3.利用简易天平称量五个物体。师:大家都想到了根据刚刚掂量的结果,从轻到重称量这五个物体的质量。把你们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记录表的第三列里,并按从轻到重标序。三、研讨(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学生活动手册1.投影仪展示一位学生的记录表:看一看我们三次排序的结果是怎样的?全班学生发现三次的排序都有不同。2.哪种方法更准确?说说你的想法。四、拓展(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大小相同且形状相同的不锈钢碗和塑料碗、乒乓球、大小相同的木块和塑料块、大小不同的橡皮、学生活动手册1.比较两个碗的轻重。2.提问:这两只碗形状相似、大小相同,它们一样重吗?3.学生交流想法。4.初步感知材质、大小对物体轻重的影响。(1)观察五个物体的轻重结果,交流自己的发现。提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