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21-小说阅读

上传人:种**** 文档编号:302895999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21-小说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2019-2020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21-小说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2019-2020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21-小说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2019-2020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21-小说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2019-2020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21-小说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21-小说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21-小说阅读(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中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 专题复习21 小说阅读一、(2015山东德州)逍遥游聂鑫森 贺先生是江南大学中文系一位久负盛名的老教授,他的专长是庄子研究。 贺先生的样子,尤其是五十岁以后,极似一棵瘦矮枯黄的杂树,一点儿也不起眼。他的个子也就一米六高,背有些弯,平头,脸色蜡黄,唇上蓄两撇八字胡,说话时露出两颗大门牙。他喜欢着青色的衣裤,加上布鞋布袜,乍一看,俨然一乡下农民。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中文系的办公楼,立在校园东南角的一个小庭院里,是彼此相连的双层木结构小楼,飞檐翘角,古色古香。有一天黄昏,不知何故,起火了,电铃骤响,让所有的教职员迅速撤离。贺先生当时正在办公室撰写讲义,同室

2、的年轻教师陶淘慌忙丢下手中的书,往门外奔去。陶淘是教现代文学的,自己也写小说,在文坛已有相当的知名度。贺先生一声大喝:“你跑什么?如果我跑,是因为我死了,就不再有人能这么好地讲庄子了。” 陶淘连忙恭敬地侧立门边,说:“贺先生,您请!” 事后,贺先生对陶淘说:“我让你等一下,是想提醒你,什么事都不必慌乱,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陶淘说:“是,是。” 贺先生喜欢独来独往,以书为伴。上课之外,不串门,不交际,不嗜烟酒。唯一的爱好是在休息日,带一两本古书和一些干粮到郊外的僻静处,赏玩山水后,坐在树下读书。他的眼睛真好,读了这么多书,却无须戴眼镜。他曾以诗嘲弄那些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同辈:“终日耳边拉短纤

3、,何时鼻上卸长枷。” “文化大革命”说来就来了。贺先生很快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红卫兵小将隔三差五拉着他去游街批斗。他被戴上一顶很高很尖的纸做的帽子,胸前挂着一块黑牌,上写“打倒反动学术权威贺圣臣”,手里提着一面铜锣。他没有一点沮丧之色,从容地走着,锣声响得有板有眼。 他的几个同辈人,有的受不了这种侮辱,自杀了;有的吓得旧病复发,住了院。他对他的老伴儿和儿女说:“我不会自杀,也不会因病而逝,我还有几本书要写,我不能让天下人有憾事。” 后来,贺先生又被遣送去了“五七干校”,以体力劳动来改造他的思想。和他同居一室的是陶淘。这一老一少的任务是喂猪,不是关着喂,而是赶着猪野牧。他们两个人共一口锅吃饭

4、,俨然父子。 很奇怪的是贺先生对做饭炒菜十分内行,尤其是炒菜。虽说少荤腥,蔬菜由场部统一发放,也不多,但贺先生却能变通烹调之术,或凉拌,或爆炒,或清煮,做出陶淘从没有品尝过的美味。特别是春夏之间,贺先生识得许多野菜,比如马兰头、蕨菜、地菜、马齿苋他亲自去采,以补蔬菜之不足。 贺先生还采了许多艾叶,晒干,做成艾条。他说他稍懂医道,有些病可以烧艾作灸,十分见效。 陶淘的情绪越来越坏。 有一天出门牧猪时,陶淘说身体不舒服,想休息半天。 贺先生说:“好吧。” 贺先生把猪赶到不远处的山坡上,让猪自去嚼草。他坐在树下,想他的庄子大义。坐了一阵,觉得陶淘的举动有些异常,慌忙往回赶。 推开门,陶淘上吊在矮屋的

5、梁上。 贺先生忙把被子垫在地上,搬来凳子,站上去,用镰刀砍断绳子。陶淘跌落在被子上。 贺先生寻出一截儿艾条,在煤灶上引燃,然后灸陶淘的“人中”穴。 过了一会儿,陶淘醒来了。 “贺先生,您不该救我!” 贺先生说:“我已至花甲,尚不想死,何况你!我的庄子研究,想收个关门弟子,你愿不愿意?” 陶淘哭了。他因出身不好,又搁在这似无穷期的“五七干校”,女朋友忽然来信要和他分手 “女朋友分手,好事!不能共患难,何谓夫妻?若你们真走到一块儿,有了孩子,再遇点厄难,那才真叫惨。” 陶淘说:“我愿受教于先生。” 此后,贺先生开始系统地向陶淘讲述庄子。没有书,没有讲义,那书和讲义全装在贺先生的肚子里。汉书记载庄子

6、一书为五十三篇,实存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贺先生先背出原文,再逐字逐句细细讲评,滔滔不绝,神完气足。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伴随着日历,一篇一篇讲过去。 贺先生讲课时,喜欢闭着眼睛,讲到他自认为得意的地方,便睁开眼问:“陶淘兄,你认为如何?”陶淘慌忙站起来,毕恭毕敬地说:“学生心悦诚服,确为高见!” 陶淘觉得日子短了,生活有意思了,眼前常出现幻觉:贺先生就像那自由自在的鲲鹏,扶摇直上,“其翼若垂天之云”,自由自在,不以环境险恶为念,堪为自己人生的楷模。 世道终于清明了。 陶淘一边工作,一边当了贺先生的研究生和助手。在他的协助下,贺先生完成了几部关于庄子研究的重要著作。 贺先生说:“陶淘,

7、我也该走了,我的肝癌居然拖过了这么多年,实为奇迹。庄子说,生为附赘悬疣,死为决疣溃痈。我现在把该做的事做完了,写完了书,还有了你这个传人,此生无憾。” 几天后,贺先生安详地去了,享年七十有二。21.概括贺先生的形象特征。22.陶淘这一人物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23.欣赏文中加横线句子。他没有一点沮丧之色,从容地走着,锣声响得有板有眼。24.这篇小说以“逍遥游”为题目有什么好处?25.贺先生的为人处世与他的读书治学密不可分,联系你的读书经验,简要谈谈读书对你的影响。【答案】21.示例:相貌平凡;洒脱随性;学识渊博;从容镇定;责任感强;富有情趣。22.示例:陶淘是贺先生故事的见证者,起到线索作用;陶

8、淘在生活中的表现与贺先生形成对比,突出贺先生的品质;陶淘的积极变化侧面体现了贺先生的人格魅力。23.示例:运用神态、动作等描写,表现了贺先生在遭受迫害时的镇定,照应了前文的“什么事都不必慌乱,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24.示例:“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篇目,贺先生是研究庄子的专家,以“逍遥游”为题目符合贺先生的身份;贺先生自由自在,不以环境险恶为念,以“逍遥游”为题目强调了贺先生的性格;以“逍遥游”为题目寄寓了作者的人生理想,暗示了小说的主题。25.示例:论语显现了 孔子诲人不倦的身影;呐喊充满了对黑暗统治和丑陋现象的痛恨;巴黎圣母院洋溢着对爱、对人道主义的向往,始终闪烁着人生的光芒它们教会了我欣赏

9、并弘扬真善美,厌恶并摒弃假恶丑。二、(2015山东临沂)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8分)祖父在他离人生的彼岸越来越近的最后岁月中,最喜欢哼这首歌了。那沙哑的嗓子,有一份苍老的忧伤,一份旅人的寂寥。父亲告诉我,这首旅愁也是大姑从前在无锡师范附小念书时最爱唱的。 祖父一定以为大姑已经不在人世。祖父的这种想法只有我知道。祖父永远没有想到大姑的存在对于我们其实比死去更残酷,虽然因了祖父我也爱上了未曾谋面的大姑。她去的地方那么远,隔着一道海峡,一个世界几十年番无音讯。她也许还活着?说不定哪天就会回来探亲;来看她的老父亲。然而祖父却早已离我们而去了。祖父最疼爱大姑,但他自己从未这么说过,是父亲和妈妈背

10、着他告诉我的。祖父有两个儿子,却只有大姑这一个女儿,而大姑与早逝的祖母极像。从我记事起,就看见在大学教书的父亲隔一段日子拿回一封信,恭恭敬敬地念给坐在藤椅里的祖父听,信都是大姑写来的,说她在北京生活得很好,说姑父和女儿都好,说她在文化部下属单位工作。祖父曾经是晚清的举人,不过现在双眼罩上了一层厚厚的白翳,看人看物皆艰难。他无法看见女儿的字,但只要听着父亲这么读,就频频点起雪白的头,一脸的欣慰。那时我小,才五六岁,却已经和祖父一样思念起犬姑。儿童节妈妈带我到人民公园去玩, 热热闹闹的公园里有许多老人搀着孙子孙女散步,我就想起了祖父。我说,妈妈你催爸爸叫大姑回来呀,祖父想见她,我也想见。妈妈随口回

11、答我:“下次别在外边提大姑,你大姑49年就跟你姑父去台湾了!”那时我还没上小学,也没进过幼儿园,不知道台湾意味着什么,我问妈妈:“台湾好玩么?大姑老也不愿回来。”妈妈一把拽住我的胳膊,厉害兮兮地。说:“我是骗你的,大姑在北京。你要跟别人说什么台湾,我就揪掉你的耳朵,剪掉你的辫子,让你变成光头小子!”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漂亮的女孩,可不愿意当难看的光头小子。我没有说,对谁也没有,甚至祖父。一天放学回家,我看见祖父正捧着那本宝贝相册在一页页一张张地用青筋毕露的手抚 摸。父亲从不让我接近这相册,现在父亲不在,我对祖父说:“我帮你讲照片吧!”祖父怜爱地摸摸我的头,把我抱上他的膝头,让我一张张给他讲。相册

12、妁前几页是祖父一家子的照片,有大姑、父亲和叔叔,最多的是祖母。接下来好几页是年轻的大姑和姑父。往后是我们全家,有我和妈妈,还有叔叔一家。再后。再后是什么呀?是白毛女剧照。祖父生气地打断我的话:“淘气孩子,什么白毛女,是你大姑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照的,穿格子衬衫,还烫着发。”我说:“什么呀!白毛女这电影我看过,而且我认识照片上这些字,您知道的。”祖父不吭声了,任我往下说。以后的照片,有些显然是电影剧照,有些是店里卖的风景照片,照片底下印着文字和价格,祖父让我全念出来。直到翻完相册,我都没看见大姑这些年寄回来的照片,正转过头想问问祖父,却吃惊地发现两行浑浊的老泪已经从祖父皱纹纵横的脸上淌到藏青棉袍的前

13、襟。祖父日益老了,越来越久地坐在藤椅里,用已经不成调的调子哼唱着李叔同的旅愁。祖父不再问起大姑,似乎对这个迟迟不归的女儿已经失望。连父亲给他念大姑的来信说大姑的照片,他也漠然地无动于衷,仿佛什么都没听见。不知为什么,我和祖父都没向父亲谈起相册的事。祖父不久就去世了。祖父没有等到大姑有可能回来探亲的今天。那时候,父亲也不曾想过会有今天。我渐渐长大了,渐渐懂事了,及至看过鲁迅先生的父亲的病,才蓦然明白我曾做过一件多么残酷的事,在不经意不明理中,扰乱了祖父宁静平和的暮年,让他带着痛苦离开人世。而对父亲的赤子孝心,直到他如今也老了,满头华发时,我才渐渐理解那份深沉。于是,那惟一一次陪祖父看相册的情景,

14、我时时庆幸从不曾与父亲说起。 摘编自隐秘嵇伟1. 这篇文章中多次出现的旅愁蕴含着哪些特殊的意义?(4分)2. 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4分)(1)他无法看见女儿的字,但只要听着父亲这么读,就频频点起雪白的头,一脸的欣慰。(2)却吃惊地发现两行浑浊的老泪已经从祖父皱纹纵横的脸上淌到藏青棉袍的前襟3.作者在最后一段写到“我时时庆幸从不曾与父亲说起。”试分析作者“庆幸”的原因。(4分)4. 本文的原标题为“隐秘”,概括指出文中有哪些被隐藏的秘密。(6分)【答案】1.示例:旅愁是大姑儿时最爱唱的歌,而今祖父时常哼起这首歌饱含了对大姑的思念;当祖父得知真相后不成调地哼唱旅愁,流露出对他对女儿的担忧与父

15、女不得相见的痛苦之情。2.示例:(1)祖父听父亲念大姑的来信知道她在北京过得很好,也就放心了。 (2)当祖父得知真相后,压抑在心中很久的痛苦与思念之情宣泄出来。3.示例:我不曾对父亲说起会让他自以为长久以来对祖父隐瞒真相的努力成功了,祖父安然的离开人世。否则,父亲就会陷入自责之中不得安享晚年,而这也不算我愿意看到的。4.示例: 父亲向祖父隐瞒了大姑在台湾的秘密; 我向父亲隐瞒了和祖父看相册的秘密; 祖父向父亲隐瞒了他得知真相的秘密; 妈妈向外界隐藏了大姑在台湾的秘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三、(2015山东泰安)阅读故乡中节选的文字,完成9-13题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