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师(岩土)(三合一)考试2023年真题预测考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302895876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木工程师(岩土)(三合一)考试2023年真题预测考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土木工程师(岩土)(三合一)考试2023年真题预测考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土木工程师(岩土)(三合一)考试2023年真题预测考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土木工程师(岩土)(三合一)考试2023年真题预测考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土木工程师(岩土)(三合一)考试2023年真题预测考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师(岩土)(三合一)考试2023年真题预测考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师(岩土)(三合一)考试2023年真题预测考卷含答案解析(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木工程师(岩土)(三合一)考试2023年真题预测考卷含答案解析1.红黏土复浸水特性为类者,复浸水后一般具有下列哪些特性?( )A.膨胀循环呈缩势,缩量逐次积累,但缩后土样高度大于原始高度B.土的含水率增量微小C.土的外形完好D.风干复浸水,干缩后形成的团粒不完全分离,土的Ir值降低【答案】:B|C|D【解析】:根据工程地质手册(第五版)第528页。红黏土划属类者,复水后含水率增量微小,外形完好,涨缩循环呈现缩势,缩量逐次积累,缩后土样高度小于原始高度;风干复浸水,干缩后形成团粒不完全分离,土的分散性、塑性和液塑比Ir降低。2.下列关于岩溶的论述中,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水平岩层较倾斜岩

2、层发育B.土洞不一定能发展成地表塌陷C.土洞发育区下伏岩层中不一定有水的通道D.地下水是岩溶发育的必要条件【答案】:B|D【解析】:A项,倾斜或陡倾斜岩层,一般岩溶发育较强烈;水平或缓倾斜的岩层,当上覆或下伏非可溶性岩层时,岩溶发育较弱。BC两项,土洞是指埋藏在岩溶地区可溶性岩层的上覆土层内的空洞。土洞继续发展,易形成地表塌陷。当上覆有适宜被冲刷的土体,其下有排泄、储存冲蚀物的通道和空间,地表水向下渗透或地下水位在岩层交界处附近频繁升降运动时,由于水对土层的其潜蚀作用,易产生土洞和坍塌。D项,岩溶发育的三个必要条件为:具有可溶性的岩层。具有有溶解能力(含CO2)的足够量的水。具有地表水下渗、地

3、下水流动的途径。3.为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采取下列哪些选项的措施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要求?( )A.采用桩基时,桩端深入液化深度以下的土层中的长度不应小于0.5mB.采用深基础时,基础底面应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其深度不应小于0.5mC.采用加密法或换填法处理时,处理宽度应超出基础边缘以外1.0mD.采用强夯加固时,应处理至液化深度下界【答案】:B|D【解析】:A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4.3.7条第1款规定,采用桩基时,桩端伸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长度(不包括桩尖部分),应按计算确定,且对碎石土,砾、粗

4、、中砂,坚硬黏性土和密实粉土尚不应小于0.8m,对其他非岩石土尚不宜小于1.5m。B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3.7条第2款规定,采用深基础时,基础底面应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其深度不应小于0.5m。C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3.7条第5款规定,采用加密法或换土法处理时,在基础边缘以外的处理宽度,应超过基础底面下处理深度的1/2且不小于基础宽度的1/5。D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3.7条第3款规定,采用加密法(如振冲、振动加密、挤密碎石桩、强夯等)加固时,应处理至液化深度下界。4.下列哪

5、项因素对基桩的成桩工艺系数(工作条件系数)c无影响?( )A.桩的类型B.成桩工艺C.桩身混凝土强度D.桩周土性【答案】:C【解析】: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8.3条规定,基桩成桩工艺系数c应按下列规定取值:混凝土预制桩、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c0.85;干作业非挤土灌注桩,c0.90;泥浆护壁和套管护壁非挤土灌注桩、部分挤土灌注桩、挤土灌注桩,c0.70.8;软土地区挤土灌注桩,c0.6。据此可判断基桩的成桩工艺系数的影响因素有桩的类型、成桩工艺以及桩周土性。5.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判别饱和砂黏性土液化时,可采用下列哪几项指标?(

6、 )A.剪切波速B.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C.液性指数D.颗粒粒径d10【答案】:A|B|C【解析】:ABC三项,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附录P规定,判别饱和砂黏性土液化时,可采用剪切波速、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液性指数等指标。D项,从d10颗粒粒径无法判断是否为液化土体。6.采用现场直接剪切试验测定某场地内强风化砂泥岩层的抗剪强度指标,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要求,每组岩体不宜少于多少个?( )A.3B.4C.5D.6【答案】:C【解析】: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10.9.3条规定,现场

7、直剪试验每组岩体不宜少于5个。剪切面积不得小于0.25m2。试体最小边长不宜小于50cm,高度不宜小于最小边长的0.5倍。试体之间的距离应大于最小边长的1.5倍。每组土体不宜少于3个。剪切面积不宜小于0.3m2,高度不宜小于20cm或为最大粒径的48倍,剪切面开缝应为最小粒径的1/31/4。7.新建高铁填方路基设计时,控制性的路基变形是下列哪一个选项?( )A.差异沉降量B.最终沉降量C.工后沉降量D.侧向位移量【答案】:C【解析】:高铁项目在施工完成后,对地基的沉降控制严格,不允许超过规范值,不然将对高铁行使产生致命影响,工后沉降严重时,还有可能引发高铁运营发生故障等。根据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8、TB 100012016)第3.3.6条条文说明规定,路基工后沉降应满足式(3.3.6-4)计算确定:SrCd式中,Sr为工后沉降,m;Cd为工后沉降控制限值,m。由上式可知,减少路基工后沉降是保证线路稳定平顺的基本前提,是列车高速、安全运行的基础。为此要对可能产生工后沉降大于允许值的地段进行沉降分析,以便在必要时采取处理措施,使路基的工后沉降小于允许值。8.计算地基变形时,以下荷载组合的取法哪个选项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规定?( )A.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分项系数为1.2B.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C.正常

9、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不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D.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答案】:D【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3.0.5条第2款规定,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相应的限值应为地基变形允许值。9.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名为( )。A.夹层B.互层C.千层D.夹薄层【答案】:B【解析】: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

10、212001)(2009年版)第3.3.6条第4款规定,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为“互层”;厚度比为1/101/3时,宜定为“夹层”;厚度比小于1/10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工程实行质量保修制度,下列哪些工程属于保修范围?( )A.地基基础工程B.主体结构工程C.园林绿化工程D.供热、供冷工程【答案】:A|B|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建筑工程实行质量保修制度,建筑工程的保修范围应当包括地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屋面防水工程和其他土建工程,以及电气管线、上下水管线的安装工

11、程,供冷、供暖系统工程等项目。保修的期限应当按照保证建筑物合理寿命年限内正常使用,维护使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确定。具体的保修范围和最低保修期限由国务院规定。11.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L/T 53952007)评定软黏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性指数IL0.75B.无侧限抗压强度qu100kPaC.标准贯入击数N63.54D.灵敏度St4【答案】:B【解析】: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L/T 53952007)第3.1.18条规定,软黏土是指天然含水率大,呈软塑到流塑状态,具有抗剪强度低,压缩性大,透水性小,灵敏度高的黏土。一般采用以下标准评定:液性指数IL0.75;无侧限抗压

12、强度qu50kPa;标准贯入击数N63.54;灵敏度St4。12.下列关于土的标准固结试验的说法,哪个选项是不正确的?( )A.第一级压力的大小应视土的软硬程度而定B.压力等级宜按等差级数递增C.只需测定压缩系数时,最大压力不小于400kPaD.需测定先期固结压力时,施加的压力应使测得的elgp曲线下段出现直线段【答案】:B【解析】:根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99)(2007年版)第14.1.5条第3款规定,确定需要施加的各级压力,压力等级宜为12.5、25、50、100、200、400、800、1600、3200kPa。第一级压力的大小应视土的软硬程度而定,宜用12.5、25

13、kPa或50kPa。最后一级压力应大于土的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只需测定压缩系数时,最大压力不小于400kPa。第4款规定,需要确定原状土的先期固结压力时,初始段的荷重率应小于1,可采用0.5或0.25。施加的压力应使测得elgp的曲线下段出现直线段。13.计算建筑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的荷载效应应按下列哪个选项采用?( )A.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B.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C.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D.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答案】:C【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

14、0072011)第3.0.5条第2款规定,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相应的限值应为地基变形允许值。14.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TJ 942008)规定,进行抗拔桩的裂缝宽度计算时,对于上拔荷载效应组合,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B.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计风荷载和地震荷载作用C.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频遇组合D.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答案】:D【解析】: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TJ 942008)第3.1.1条规定,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为桩基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整体失稳或发生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为桩基达到建筑物正常使用所规定的变形极限值或达到耐久性要求的某项限值。第3.1.7-4条规定,在计算桩基结构承载力、确定尺寸和配筋时,应采用传至承台顶面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当进行承台和桩身裂缝控制验算时,应分别采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和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第5.8.8条规定,裂缝宽度验算属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验算,一、三级裂缝采用标准组合验算,二级裂缝采用标准组合和准永久组合分别验算。15.在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岩土与地质勘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