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教案

上传人:梦** 文档编号:302895857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27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2019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2019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2019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2019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教案(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下册科学精品教案集磁铁能吸引什么教学设计【教材简析】磁铁很常见,在一些玩具里就能发现磁铁的踪影,一些学生可能还接触过不同形状的磁铁。对于磁铁,学生有正确的认识:“磁铁能吸住一些物体”“磁铁与磁铁之间也会吸在一起,有时候会相互推开”。但是,学生对磁铁只停留在“玩”的阶段,形成的相关认识是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例如,很多学生认为“磁铁能吸大部分金属”,这就需要我们组织主题明确、结构严谨、体验深刻的探究活动来转变其错误的前概念。学生在本课先认识各种形状的磁铁;再经历“磁铁能吸引什么样的物体”的探索活动,知道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物体;最后利用磁铁辨认有铁的物质,进一步完善“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这一

2、科学概念,并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单元封面图片是学生非常喜欢玩的磁铁钓鱼玩具,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磁铁游戏的回想,说一说“磁铁有哪些特点”“我们能用磁铁做什么”,以唤起前概念,激发探究磁铁的兴趣。【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磁铁的形状有条形、蹄形、环形等。磁铁能够吸引铁一类的物体2.科学探究目标根据已有的经验,对“磁铁能吸引什么”做出猜想和预测。用证据来检验自己的猜测,与同学交流探究的过程与结论。通过多次测试识别物体是否含有铁。3.科学态度目标感受对磁铁进行科学探究的乐趣。体会重复测试在探究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能够在获取证据后,如实地讲述事实。通过多次的检测活动,养成认真仔细的实验态度。愿意跟同伴

3、共同操作、交流研讨。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知道在很多产品里含有磁铁,磁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了解到生活中很多的物品是用铁做的。认识到可以用工具来认识物体的特征。【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发现磁铁能够吸引铁一类的物体。2.教学难点通过多次测试识别物体是否含有铁。【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钓鱼套件,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小组:回形针,铁钉,易拉罐,玻璃珠、长尾夹、木片、纸片、铜导线、水龙头、橡皮筋、铅笔、塑料尺、橡皮、砖块、石,以及其他不同金属材质的物体、不同材质的硬币、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钓鱼套件,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1

4、.出示钓鱼套件,提问:谁想来试一试?邀请1-2个学生上台体验。学生钓着鱼后在教室里绕一圈展示。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引出磁铁。2.出示各种各样的有磁铁物品图片,学生随机说说这些物品的作用。3.出示条形磁铁、环形磁铁、蹄形磁铁,引导概括:条形磁铁、环形磁铁、蹄形磁铁4.揭示课题:磁铁能吸引什么二、探索:磁铁能吸引什么?(预设20分钟)1.小组讨论:磁铁能吸引什么组织反馈,师生一起将大家提出的物体进行分类,按磁铁能吸、不能吸分成两类,记录在黑板上(有争议的物体写在中间)。2.实验探究: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材料准备:回形针、铁钉、易拉罐、玻璃珠、长尾夹、木片、纸片、铜导线、水龙头、橡皮筋、铅笔

5、、塑料尺、橡皮、砖块、石(1)说明实验步骤:1.编号;2.预测;3.实验;4.记录(2)各组领检测器材,按老师要求统一编号,记录在活动手册表格里。(3)进行预测,不能吸打“”,能吸打“”,记录在活动手册上。(4)分发磁铁,进行实验,实验前教师要强调实验的规范操作:用条形磁铁轻轻接近被测物体,观察物体是否被磁铁所吸引。为了让实验结果更准确,每种物体应该重复测三次。(5)记录实验结果,整理实验材料。(6)协助学生完成表格最后一列(组成材料)。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0分钟)1.组织学生交流:你有什么发现?小结:磁铁能吸引的物体都是铁做的。(或者含有铁)可以让学生交流:哪几个物体自己预测错误了,错

6、误原因是什么?2.讨论:拾起木屑中的回形针,有哪些方法?(用磁铁吸引,用手直接捡,用水分离)教师提问:你喜欢哪种方法?说说为什么。(研讨后可以做下演示实验)四、拓展:磁铁还能吸什么(预设5分钟)1.重要提醒:不能用磁铁去吸引手机、磁卡、电脑屏幕等,以免物品被损坏。2.教师介绍:科学家研究磁铁时,测试过很多材料。他们发现磁铁不但能吸铁,还能吸镍和钴。镍和钻在工业生产中运用比较广泛。(板书补充:磁铁还能吸引钴、镍。)3.出示小资料:硬币的成分,学生认真阅读。1元硬币是钢芯镀镍的,也可以被吸引。我们可以用磁铁来找一找哪些硬币含有铁和镍。材料准备:不同材质的硬币【板书设计】1.磁铁能吸引什么磁铁能吸引

7、:铁、钴、镍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材简析】本课主要是引领学生探究通过直接接触和不直接接触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并对如何让小车运动产生思考与设计的兴趣。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已经知道推或拉能让小车前进与后退,但绝大多数学生没有用实验手段研究过小车运动与力的关系。人对小车施加的作用力,可以用“推力”和“拉力”等来描述。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发现磁铁对铁一类物体的吸引力,这是一种不需要接触物体就能起作用的力,磁铁甚至可以隔着一段距离就把物体吸引过来。本课使用“磁力”一词,学生将在本课以及本单元的学习中,逐步领会到它的含义是指磁铁和铁、磁铁和磁铁之间的作用力。探究活动分为3个层次:第1个是检验通过直接接

8、触小车而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第2个是检验不直接接触小车而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第3个是当磁铁和小车之间隔着一些物体时,用磁铁能否让小车运动起来。用棉线拉动小车前进,用手指推动小车前进,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推力和拉力,需让学生多感受几次,尝试着说说力的名称。当然,仅凭这个“推”“拉”小车的活动,学生还不足以建立起对“推力”和“拉力”的科学认识,教学中可以再增加其他推力和拉力的体验活动,例如可以借助扭扭车等。对于不直接接触小车而让小车动起来的方法,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嘴吹,这是用气流来推动小车,好比大自然中风的力量,可看作从“直接接触”到“不直接接触”的思维过渡。另一种不直接接触小车而让小车动起来的

9、方法就是用磁铁隔着一定距离吸引小车。对于教学中提供的磁铁教师要在课前进行测试,以保证隔着一定的距离能让小车动起来。学生在多次测试了磁铁能让小车动起来后,需要画一画这种力量,通过这个环节,学生才能感受到磁力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和推力、拉力一样,是确实存在的力。研讨环节,磁铁隔着纸片、木片、布片、塑料片都能吸小车,那是不是可以这么说:磁铁隔着所有物体都能吸铁呢?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开展交流与研讨,说说各自的理由。最后教师要小结磁铁可以隔着一些物体吸铁,但我们只是测试了几个物体,没有测试更多的物体。磁铁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磁场,磁场可以穿透一些物体。因为磁铁隔着铁片会改变磁场的大小和方向

10、,另外,磁铁隔着较厚的物体就很难吸引铁了。所以,磁场可以穿透的物休是指非铁、较薄的物体。拓展环节,玩“蝴蝶飞”的游戏,教师要鼓励学生耐心地做这个活动,特别是精确地控制好磁铁和回形针之间的距离,在失败了几次后,会有更多的学生成功。通过这个游戏,学生能充分感受到磁铁隔着一定距离吸铁的磁力作用,也将会引发学生去思考有关磁铁更多的玩法。【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磁铁可以隔着一定距离和一些物体对铁产生吸引作用。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可以让小车运动起来。2.过程与方法能运用推力、拉力和磁力,让小车运动起来。能简单讲述探究过程,并与同学交流研讨。初步形成对探究过程进行评价与改进的意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围绕

11、探究主题进行思考。能根据观察获得的证据,完善和修正自己的想法。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对如何让小车运动产生思考与设计的兴趣。体会方法的不断改进对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意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领学生探究通过直接接触和不直接接触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并对如何让小车运动产生思考与设计的兴趣。2.教学难点能根据观察获得的证据,完善和修正自己的想法。【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条形磁铁、小车、滑板车。学生:磁铁、小车、棉线、布片、塑料尺、薄木片、纸、玻璃、装水的小塑料袋、铁片、回形针、纸蝴蝶、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怎样让小车动起来(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

12、:小车一辆1.出示一辆放在桌面上的小车:怎样让小车动起来?2.学生自由发言:用绳子拉;用手推;用嘴吹二、探索:让小车动起来(预设25分钟)1.拉动小车和推动小车材料准备:各组一份,小车1辆,棉线一条(1)出示小车和棉线,讨论实验操作方法。(2)分组领材料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3)组织反馈,提问:是什么力量让小车动起来?(4)拓展:用扭扭车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推力”、“拉力”。2.用嘴吹能否使小车动起来学生尝试用嘴吹动小车,并进行交流说说感受。3.用磁铁让小车动起来材料准备:各组一份,小车1辆,条形磁铁1块(1)出示小车和磁铁,学生说说实验的操作方法。(2)分组领取器材进行实验。(3)学生研

13、讨实验现象和操作中的发现或感受。(4)在活动手册上画一画用磁铁吸引小车的这种力量。小结:磁铁不能接触小车,却能让小车动起来,这种力量就是磁力。4.隔着一些物体,磁铁是否还能让小车动起来?材料准备:各组一份,布片、塑料尺、薄木片、纸、玻璃、装水的小塑料袋、铁片等,小车1辆,条形磁铁1块(1)出示实验材料,生说说怎样操作,小组如何分工合作。实验提示:合理分工,先预测后实测;每次检测至少重复做三次,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完成实测后在活动手册上做好记录,结束时整理好实验器材。(2)分组进行实验,并在活动手册上做好记录,教师指导。(3)各组整理实验器材,准备汇报。三、研讨:总结归纳(预设4分钟)1.提问:不

14、接触小车,磁铁为什么能让小车动起来?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并完成活动手册第4页内容。2.提问:隔着物体吸引小车这个实验,你有什么发现?还想研究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四、拓展:“蝴蝶飞”游戏(预设8分钟)材料准备:纸蝴蝶1只,回形针1个,棉线1条,条形磁铁1块1.介绍“蝴蝶飞”游戏。2.课件出示“蝴蝶飞”游戏的制作方法。3.学生小组合作玩“蝴蝶飞”游戏。4.讨论:你能解释蝴蝶飞的原理吗?【板书设计】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推力、拉力磁力 隔物吸铁磁铁的两极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节课教科书围绕探索磁铁的两极,聚焦2个问题开展:磁铁的各个部分都有磁力吗?磁体的大小相同吗?通过探索活动,最后建构磁铁有两极的具

15、体概念。学生在认识了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物体,了解到磁铁具有一种看不见的磁力后,应当发现磁力有强有弱,但是他们大多不清楚磁铁不同部分磁力的大小,也不清楚磁铁的磁力是怎样分布的。在上节课做磁铁吸引小车运动的实验时,学生自觉或者不自觉地用条形磁铁的两个极去吸引,他们隐约知道磁铁这两处的磁力很大。教科书设计了有层次的三个活动:首先是用回形针感受条形磁铁的各部分磁力有大小;其次是通过吸引5枚回形针发现磁铁的不同部位磁力有大小,而且两端磁力最大;第三是用铁粉盒观察到两端的磁力最大,从而让学生从感受、现象中得出结论。这样的设计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探索进程。最终建立磁极的概念。学生还将通过判断蹄形磁铁的磁极,进一步体会其他形状的磁铁,也有两个磁极。为学生归纳磁铁的各部分磁力有大小,两端磁力最强叫做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教科书的活动设计是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实验操作水平。活动手册上的记录,也不断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