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上学期杭州初中化学九年级期中典型试卷2

上传人:p**** 文档编号:302895835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 页数:103 大小:3.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上学期杭州初中化学九年级期中典型试卷2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2021-2022学年上学期杭州初中化学九年级期中典型试卷2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2021-2022学年上学期杭州初中化学九年级期中典型试卷2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2021-2022学年上学期杭州初中化学九年级期中典型试卷2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2021-2022学年上学期杭州初中化学九年级期中典型试卷2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上学期杭州初中化学九年级期中典型试卷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上学期杭州初中化学九年级期中典型试卷2(1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上学期杭州初中化学九年级期中典型试卷2一选择题(共17小题)1(2020秋萧山区期中)若将含有硫酸的硫酸镁溶液中和至中性,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加入的试剂可行的是()A氢氧化钠B浓氨水C氢氧化镁D氧化钾2(2020秋萧山区期中)在CuO和Fe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微热,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并向滤液中插入一枚铁钉,发现铁钉并无任何变化根据上述现象,确定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不溶物可能是CuB溶液中一定含有Fe2+,但不一定含有Cu2+C不溶物一定含Fe,可能含CuD不溶物一定含Cu,但不一定含Fe3(2020秋萧山区期中)下列四个图象中,不能正确反映对应

2、变化关系的是()A向等质量的锌、镁粉末中分别滴加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B向NaOH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H2SO4溶液C将水通电一段时间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2的稀硫酸至过量4(2018秋杭州期中)小柯为比较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实验后把两试管中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如图乙)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可能的组成有()Zn2+Zn2+和Fe2+Fe2+和Cu2+Zn2+、Fe2+和Cu2+ABCD5(2020秋萧山区期中)小江按图示操作进行酸和碱反应的实验,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中NaOH溶液易潮

3、解和变质,需密封保存B若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中酚酞试液不变红C若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则中不会立即出现气泡D中浓硫酸的稀释中,甲物质是水6(2020秋滨江区期中)实验操作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之一。以下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7(2019秋江山市期中)下列是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A用BaCl2溶液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2SO4,得到纯净的KNO3溶液B向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就可证明盐酸有剩余C除去硫酸铁溶液中混有的硫酸,可以往其中加入铁粉D用食醋来鉴别厨房中的两种固体食盐和纯碱8(2020秋滨江区期中)下列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行的

4、是()组别要解决的问题所用方法A除去NaOH溶液中的Ca(OH)2先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再过滤B鉴别硫酸铜粉末和生石灰加水C除去二氧化锰中的氯化钾溶解、过滤、蒸发D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导出点燃AABBCCDD9(2020秋滨江区期中)下列物质的俗名、化学式、物质类别完全对应的是()A汞 Hg 非金属B生石灰 CaO 氧化物C胆矾 CuSO4 盐D纯碱 NaOH 碱10(2019秋萧山区期中)化学实验室酒精灯中装的是可以燃烧的乙醇,它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分子式是C2H5OH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是一种无机物B乙醇的相对分子量是46gC乙醇中的

5、C、H、O元素的质量比是2:6:1D乙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11(2020秋萧山区期中)将a%的氢氧化钠溶液b克和b%的硫酸溶液a克混合,充分反应后,下列物质不能与这种混合液发生反应的是()A铁粉B氯化铁溶液C盐酸D氯化钡溶液12(2019秋西湖区校级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铵态化肥和熟石灰混合研磨后会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B化肥的过度使用会造成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CCO(NH2)2不是复合肥,是一种常用的氮肥D农业上常用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配制波尔多液13(2019秋杭州期中)下列各溶液中能跟石灰水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的是()A盐酸B氯化铁溶液C硫酸铜溶液D酚酞试液14

6、(2019秋西湖区期中)下列物质名称、俗称、化学式、物质类别完全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苛性钠、NaOH、碱B碳酸钠、纯碱、Na2CO3、碱C氢氧化钙、生石灰、Ca(OH)2、碱D硫酸铜、胆矾、CuSO45H2O、混合物15(2019秋西湖区校级期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浓硫酸吸水B烧碱变质C无水硫酸铜吸水D碳酸钠晶体的风化16(2020秋拱墅区期中)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B稀释浓硫酸C测液体pHD检查气密性17(2018秋萧山区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BCO2能和Ca(OH)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CC、H2

7、、CO都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它们都能与氧化铜发生置换反应D非金属氧化物都能与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相应的酸二填空题(共6小题)18(2019西湖区校级模拟)在探究稀盐酸性质时,小乐先在试管中注入少量稀盐酸,然后再加入足量氧化铜粉末与之反应。反应前后试管中溶液的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判断,“”表示的是 (填离子符号);下列能与盐酸发生反应,且符合图示离子种类和个数比变化的是 (选填序号)。铜片:铝片;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钙粉末19(2019秋杭州期中)回答下列与酸有关的问题。(1)胃液中可以帮助消化的酸的化学式为 ;(2)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是因为浓硫酸具有 性;(3

8、)稀盐酸与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因为阳离子都是 。(4)酸能和活泼金属反应生成 和 。20(2019湖州)有机物是自然界物质中的一个大家族。(1)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尿素CO(NH2)2纯碱(Na2CO3)酒精(C2H5OH)葡萄糖(C6H12O6),属于有机物的是 (选填序号)。(2)食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乙酸(CH3COOH),在乙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是 。(3)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X与8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1.8克水。X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21(2019秋西湖区期中)按照一定的依据把物质进行分类,是我们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

9、的便捷途径。小 金同学在家中收集了许多物质,其中有:纯碱;生石灰;醋酸;熟石灰;酒精;铜;石墨;氧化铁;蔗糖。对上述物质的分类(用题中序号填空),属于有机物的有 ;属于单质的有 ;属于碱的有 ;属于氧化物的有 。22(2019秋拱墅区校级期中)向盛有10ml稀盐酸(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液)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pH计(测pH值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ml02468101214烧杯中溶液的pH1.11.21.41.62.07.011.012.2(1)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mL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参加反应的稀

10、盐酸的溶质与其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之比为 (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3mL时,溶液显 色23(2019宁波)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BaCl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实验小组进行试验。实验过程中所加试剂均足量,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1)白色沉淀A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白色沉淀C的化学式为 。(3)这包白色固体是由 (填化学式)组成的。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24(2020秋滨江区期中)小华在做实验时,不小心将镁条掉到碳酸钠溶液中,发现产生大量的气泡和白色不溶物。他非常好奇,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如下的探究。问题一镁条与

11、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1:可能是二氧化碳;猜想2:可能是氢气。同学们作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 。问题二镁条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的白色不溶物是什么?查阅资料Mg(OH)2难溶于水,MgCO3微溶于水,它们受热都会分解成两种氧化物;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作出猜想甲同学猜想:是Mg(OH)2;乙同学猜想:是MgCO3;丙同学猜想:是Mg(OH)2和MgCO3的混合物。进行实验取白色不溶物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得出甲同学的猜想不正确。小明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得出丙同学的猜想正确。他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问题三镁条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快速产生大量气泡的原因是什么

12、?查阅资料Na2CO3溶液中除Na+、CO32外,还有OH,镁条与水能缓慢反应生成H2。作出猜想可能是Na+、CO32、OH中的某一种离子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进行实验按如图所示方案进行实验。发现只有A中产生气泡较快,而B、C中产生气泡很缓慢。(1)该实验说明是 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2)C实验的作用是 。(3)试剂X是 。25(2020秋杭州期中)我国西北地区有很多咸水湖,其中最大的是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池。某盐湖附近的农民通过“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获得大量湖盐。小伟同学取该湖盐样品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该湖盐样品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冬天捞碱的“碱”指Na2CO3,夏天晒盐的“盐”指Na

13、Cl。【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2CO3;猜想二:NaCl;猜想三:Na2CO3和NaCl。【实验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后,加入过量稀HNO3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猜想 不成立实验二向实验一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猜想三成立【拓展延伸】为进一步确定该湖盐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小伟同学再取该湖盐样品20.00g,做了如图所示的补充实验。(1)把表格中三处横线处填写完整;(2)反应结束之后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3)装置E的作用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D增重0.88g,则湖盐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26(2020秋萧山区期中)小金用三个方案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进行探究。已知: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氯化铜易溶于水。请回答:(1)方案一: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mL 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证明NaOH溶液与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若观察到曾有少量气泡出现,产生气泡的原因可能是 。(2)方案二:取2mL 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