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种**** 文档编号:302799697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客观题 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晋国是姬姓封国 晋燕两国可以通婚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秦燕两国可以通婚A B C D【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古代的分封制度。根据所学知识,鲁国是姬姓封国(周公长子伯禽代表周公受封

2、于鲁),因此正确;燕国是姬姓封国(召公之子受封于燕),因此晋燕两国不可以通婚,可知不正确;宋国不是姬姓封国(商朝旧贵族微子封于宋),晋宋两国可以通婚,可知正确;秦国不是姬姓封国,秦燕两国可以通婚,可知正确;故答案为C。2范文澜中国通史中写道:“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这一说法表现的是古代哪一种制度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度 D世卿世禄制【答案】A【解析】考点:分封制。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的信息说明诸侯必须向天子纳贡,属于分封制下诸侯必须应有的义务,故本

3、题选择A。3清代赵翼廿二史札记载:“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材料反映了 A分封制度开始瓦解 B贵族政治遭到破坏C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D察举制度逐渐形成【答案】B【解析】考点:官僚政治。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反映的是分封制和世卿世禄制,体现贵族政治的特点。“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反映了世卿世禄制被破坏,贵族政治被官僚政治所取代,答案为B。 4孟子中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这反映了A分封制的瓦解 B礼乐制度崩溃

4、C宗法制的影响 D人本思想盛行【答案】C【解析】考点:宗法制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突出强调了后世子孙的延续是对先祖的最大孝行,即血缘宗族的延续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家庭伦理中最为紧要的事情,所以这体现了宗法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深远影响。所以答案选C。5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A贵族拥有世袭特权B分散的自然经济C贵族拥有土地所有权D王室日益腐败【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对分封制影响的理解。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在周灭商后,实行分封制以藩屏周

5、,其结果是诸侯国王侯地位世袭具有独立性,由此造成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型,故选A。6“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上述材料最能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A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分割政治权力 B宗族是管理国家的组织 C具有家国一体的特点 D“天下为家”的局面开始形成【答案】C【解析】考点:宗法制、分封制。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周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分封土地和人民给士,是国家等级结构;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的维护政治等级,维护统治的,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分封诸侯,诸

6、侯相对天子是小宗,所以,西周社会在政治上具有家国一体的特点,故C项正确。7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禅让制 分封制 世官制 宗法制A B C D【答案】D【解析】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依据所学,禅让制是指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后被禹的儿子启所破坏,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故周代不可能实行禅让制,所以不合题意,均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8吕思勉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十六讲中说:“凡事大祖的子孙,他都有收恤他的义务;这许多人,也都有尊敬他的义务;那么,有了一个宗子,就把从始祖相传下来的人都团结不散,而且历久不敝了。”这段话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是A

7、神权与王权结合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嫡长子继承制 D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从材料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宗法制的特点。所谓宗法制就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其特点有: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周王居于绝对的大宗地位。其中嫡长子继承制是其最大的特点。题干材料正体现了这一特点,所以应选C。9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指A统一度量衡 B嬴政自称始皇帝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D秦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

8、权制度影响深远【答案】D【解析】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秦,虽死犹存” 说明秦朝虽然灭亡,但秦朝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这种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本题选择D。10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引文的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制 B设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C设御史大夫为副相,负责监察百官 D设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答案】C【解析】考点:三公九卿制度。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

9、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的信息说明官吏为官没有监督机制,故秦始皇设立御史大夫进行监察百官,故本题选择C。11有史学家评论说:“郡县制在一定程度突破了政治治理中传统的血缘宗族因素。(郡县制)所代表的新型国家之职,正在使人人直属于国。”这说明了郡县制的实行A.彻底废除了传统宗法制 B.直接加强了皇帝的集权统治C.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 D.从根本上确立了新型的国家【答案】C【解析】考点:郡县制。本题主要考察的是郡县制的作用。材料“郡县制在一定程度突破了政治治理中传统的血缘宗族因素”和所学知识,郡县制的实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A是错误的;B没

10、有材料没有体现;D项是错误的。所以答案选C。12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描述秦代的政治制度:“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反映了( )A皇权至高无上 B三公九卿互相制约C秦律严苛细密 D丞相大权独揽【答案】【解析】考点:皇权至高无上。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法令出一”中的“一”是一个人的意思,也就是皇帝。“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中的“上”就是皇上的意思,也就是皇帝。所以本题的答案就是A皇权至高无上。 13汉武帝时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

11、是A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思想控制 C防止诸侯割据 D加强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考点:加强中央集权。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这一规定是加强对地方诸侯王的控制,而加强对“地方”诸侯王的控制当然其实也就是加强中央集权。14二十四孝江革负母载:“汉江革遭世乱,负母逃难,数遇贼,欲劫去。革辄泣告有老母在,贼不忍杀母终,哀泣庐墓,寝不除服。后举孝廉,迁谏议大夫。”材料反映出江革“迁谏议大夫”主要是因为其A为儒家弟子 B德才兼备C行为符合当时的选官标准 D荫袭父

12、职【答案】C【解析】考点:选官制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江革因为孝敬母亲被举荐为“孝廉”,授予官职。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选拔人才重视德行,故选C。15历史上经常出现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背离的现象,即所谓“种瓜得豆”。中国古代下列政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最符合这一现象的是 A.秦朝郡县制 B.西汉郡国并行制 C.元朝行省制 D.清朝军机处【答案】B【解析】考点:郡国并行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汉初,鉴于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汉高祖刘邦除了实行郡县制,还实行分封制,以此来巩固汉朝的统治。但分封制的实施,导致了后来的王国问题,威胁了

13、中央集权。所以答案选B。16下列四则史料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文章之士不根教化、进士以诗赋取人,不先道理,明经以墨义,考试不本儒术,选人以书判殿,最不尊人物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乘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A BC D【答案】B【解析】考点: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是汉代的察举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是魏晋

14、的九品中正制,“文章之士不根教化、进士以诗赋取人”,是唐代的科举制,“三句乘题,两句破题”明显是明代的八股取士,所以本题答案是B。 17在龚书铎著的中国社会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汉建国时,认为秦二世而亡与宗室无寸土上之封,无法以枝叶护本有关。”为此,汉初采取的行政制度是( )A郡国并行制 B行省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答案】A【解析】考点:西汉的地方行政制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掌握。西汉建立后,错误地总结了秦亡的教训,认为是没有实行分封制的缘故,因此,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也实行分封制,即推行郡国并行制。所以应选A。18元代中庵集卷十五中记载:“天子理万物,不能独为,责之中书。中书,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这反映了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