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计2(48页DOC)

上传人:ahu****ng3 文档编号:302798187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227.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级会计2(48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高级会计2(48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高级会计2(48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高级会计2(48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高级会计2(48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级会计2(4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会计2(48页DOC)(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3 所得税会计第一节 所得税会计概述n 所得税及其性质所得税包括企业以应纳税所得额为基础的各种境内和境外税额。n 会计利润n 应纳税所得额n 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n 永久性差异指在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在计算利润、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n 暂时性差异是指由于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n 永久性差异产生的四种情况n 企业会计准则确认为会计收益,但税法规定不作为应纳税所得额而产生的差异

2、n 按税法规定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而企业会计准则不确认为收益n 按企业会计准则确认的费用和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允许扣除而产生的差异二者扣除范围不同二者扣除的标准不同n 按企业会计准则不确认为费用或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则允许扣除n 永久性差异的会计处理方法n 应付税款法应交所得税作为当期所得税费用。示例:某公司年末报表中税前会计利润为150万元,当年不允许税前抵扣的费用 5万元,赞助支出3万元,国库券利息收入2万元,所得税率33%。借:所得税费用 514 8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14 800 n 暂时性差异的会计处理方法n 应付税款法n 递延法n 利润表债务法n 资产负债表

3、债务法当今世界主流方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n 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理论基础n 符合资产、负债的界定n 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的,表明该项资产于未来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低于按照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产生可抵减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因素,减少未来期间以应交所得税的方式流出企业的经济利益,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n 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的,两者之间的差额会增加企业于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对企业形成经济利益流出的义务,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n 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n 交易或事项在某一会计期间确认,与其相关的所得税影响亦应在该期间内确认n 符合配比原则n 同一

4、会计期间的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应相互配比例:某公司每年税前利润总额为1 000万,2007年预计了200万元的产品保修费用,实际支付发生于2008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会计处理:2007年计入损益税收处理: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n 应付税款法 2007 2008税收:利润总额 1000 1000 预计保修费用 200 (200) 应纳税所得额 1200 800会计:所得税费用 (396) (264) 净利润 604 736n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2007 2008税收:利润总额 1000 1000 预计保修费用 200 (200) 应纳税所得额 1200 800会计:当期所得税 (396)

5、 (264) 递延所得税 66 (66) 净利润 670 670n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基本要求n 时点n 一般在资产负债表日n 特殊交易或事项在确认资产、负债时n 基本核算程序n 确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n 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n 比较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确定暂时性差异n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n 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第二节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n 资产的计税基础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该项资产在未来使用或最终处置时,允许作为成本或费用于税前列支的金额。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某一资产负债表日的计

6、税基础成本以前期间已税前列支的金额n 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可能存在差异的情况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其他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n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确定会计:实际成本累计折旧减值准备税收:实际成本累计折旧例:某项环保设备,原价为100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会计处理时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收处理允许加速折旧,企业在计税时对该项资产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列折旧,净残值为0。计提了2年的折旧后,会计期末,企业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了80万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面价值100010010080720万元计税基础1000200160640万元n 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与

7、计税基础的确定账面价值实际成本累计摊销减值准备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实际成本减值准备税收: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累计摊销例:某项无形资产取得成本为160万元,因其使用寿命无法合理估计,会计上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予摊销,但税法规定按不短于10年的期限摊销。取得该项无形资产1年后。账面价值160万元计税基础144万元n 内部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确定会计处理:符合资本化条件后发生的支出构成无形资产成本税法:盈利企业的研发支出可加计扣除例:企业当期发生研发支出1000万元,其中资本化形成无形资产的为600万元。账面价值600万计税基础0n 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

8、值与计税基础的确定会计: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损益税法:成本例:企业支付800万元取得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期期末市价为860万元。账面价值860万元计税基础800万元n 其他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其他计提了资产减值的各项资产n 负债的计税基础指其账面价值减去该负债在未来期间可予税前列支的金额。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一般负债的确认和清偿不影响所得税的计算差异主要是因自费用中提取的负债n 预计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确定例: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等原因于当期确认了100万元的预计负债。税法规定,有关产品售后服务等与取得经营收入直接相关的费用于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列支

9、。假定企业在确认预计负债的当期未发生售后服务费用。账面价值100万元计税基础账面价值100万可从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100万0n 预收账款例:A公司于2006年12月20日自顾客收到了一笔合同预付款,金额为2500万元,作为预收账款核算。按照使用税法规定,该款项应计入取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所得税。账面价值2500万元计税基础账面价值2500万可从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2500万0n 应付职工薪酬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确定n 会计:所有与取得职工服务相关的支出均计入成本费用,同时确认负债n 税收:现行内资企业所得税法仍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计税工资标准、福利费标准等n 例:某企业当期确认应

10、支付的职工工资及其他薪金性质支出计2000万元,尚未支付。按照税法规定的计税工资标准可以于当期扣除的部分为1700万元。n 账面价值2000万元n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2000万元可从未来应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02000万元n 暂时性差异的定义n 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n 暂时性差异的分类n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n 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n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n 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

11、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性差异:将导致在销售或使用资产或偿付负债的未来期间内减少应纳税所得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将导致在销售或使用资产或偿付负债的未来期间内增加应纳税所得额递延所得税负债 资产 负债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 n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 例: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00万元,计税基础为150万元未来纳税义务增加负债n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 例:一

12、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50万元,计税基础为200万元未来纳税义务减少资产第三节 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n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原则对于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某些特殊情况除外例:企业于2007年12月31日购入某项环保设备,会计上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允许采用加速折旧,其取得成本为20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计税时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列折旧。不考虑中期报告的影响,企业在2008年资产负债表日,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计提的折旧额为20万元,计税时允许扣除的折旧额为40万元,则该时点上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80万元与其计税基础160万元的差额构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如其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应确认6.6万元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甲公司于2000年12月底购入一台机器设备,成本为525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0。会计上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因该设备符合税法规定的税收优惠条件,计税时可采用年数总合法计列折旧,假定税法规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