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1.5《桂林山水歌》同步练习-鲁教版

上传人:种**** 文档编号:302797749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1.5《桂林山水歌》同步练习-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1.5《桂林山水歌》同步练习-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1.5《桂林山水歌》同步练习-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1.5《桂林山水歌》同步练习-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1.5《桂林山水歌》同步练习-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1.5《桂林山水歌》同步练习-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1.5《桂林山水歌》同步练习-鲁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1.5桂林山水歌同步练习 鲁教版一、选出与下列句中红色字读音相同的词,将序号填入括号内。黄河的浪涛塞外的风( ) 塞责 塞翁失马 塞子 填塞 水迎山接入画屏( ) 屏蔽 屏弃 屏住气 屏除 此来关山千万重( ) 重任 自重 比重 重逢 歌中歌棗山山应我响回声( ) 应有尽有 应允 应付 应当 招手相问老人山( ) 不相上下 相声 相貌 相公 伏波山下还珠洞( ) 还想 倒还干净 还是 还原 二、选词填空(只填序号)。 娇 乔 侨 骄 装打扮 奢淫逸 撒 木 居小玲珑 纵乡 梭 棱 峻 俊 角分明崇山 岭 英 镖俏 峭 一 子弹 瓦 三、按音写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2、。 云罩 江山几万年马() 上梦见沙盘上画 桂林山水入胸襟 恰似() 江春水浓 三姐的山歌十万八千箩 四、填空。桂林山水歌的作者是 ,他是我国著名的 , 。这首诗旧稿是 年。全诗用“ ”民歌形式写成, 行一节,每节押一个韵。在短语、句、节等方面多用 ,句式匀称,音调铿锵。 这首诗可分为四部分,开头至 ,是对桂林山水和城市特点的概括。从第 句到第 句,联系个人感受以抒发对山水的挚情。从第 句到 句,含蓄地概括了桂林山水从历史到现实的巨大变化。最后一部分,是主题的升华,由具体的桂林山水而扩展到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歌颂。五、下列句子中,( )句恰当表达了这首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赞美桂林山水的秀美风景。

3、表达了作者见到桂林山水秀美风光后的喜悦心情。 由对桂林山水的讴歌而扩展到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表达了对一代新人的热情赞颂和对美好前景的开怀畅想。 4.歌颂了沐浴在社会主义阳光下桂林山水的新气象。 六、阅读下面四节诗,回答问题。 招手相问老人山,云罩江山几万年伏波山下还珠洞,宝珠久等叩门声鸡笼山一唱屏风开,绿水白帆红旗来大地的愁容春雨洗,请看穿山明镜里。 本段共写了六处桂林山水的自然景点,它们是 。 作者借用还珠洞的神话,是为了抒写对于 的憧憬。作 文 训 练观察细致才能写得具体作文提示 写时令景物,写园林庭院,写山区风光。 学会观察是学习作文的首要条件。培养观察的习惯、能力,可先从观察具体的景

4、物开始。 对景物的观察关键在于看清景物的特征,看清这特征是从哪些具体的物上表现出来的。所以观察时要边看边想,边记忆,弄清楚此景与彼景的区别,记住景物的形状、性质、色彩、动态、声响。采集了这样的具体材料,才能把作文写好。写作时要安排好描写的顺序,有条理地写出来,还要会展开联想,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景物描写得生动形象,如在眼前。写景的作文也要融入自己的感情、感受,作到情景交融,才能有好的效果。 参考答案一、1B 2A 3D 4C 5A 6D二、1BDABCADC 2BCDADCAB 三、1 2鞍 3 4漓 5 四、1贺敬之;诗人、剧作家;1959;信天游;两;对仗 2“都在青山绿水中”;第9

5、句,第20句;第21句,第28句五、3六、 1老人山、伏波山、还珠洞、鸡笼山、屏冈山、穿山 2光明和解放例文与评析例文 日 落杜丽虹古今中外赞美太阳、描写日出日落的文章比比皆是。前些日子,我也偶然兴起,赏了一次日落。我家住十三楼,十三层楼上观日落,恐怕是古人所想象不到的,也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了。 坐在突出的阳台上,透过玻璃窗,恰好可以看到太阳。也许是因为这时的太阳正在西沉,也许是因为我在高楼上离太阳又近了几十米。总之,此时的太阳看上去并不像往日那么高不可及,阳光也不那么刺眼。但仍很耀目,有种威严。蓝色的天空渐渐发白,呈现出一片浅灰色,几朵白云飘浮在空中,给寂静的世界增添了几分祥和。远方,被淡淡的

6、雾气笼罩着,隐见建筑的轮廓;近处,西沉的日头照在那些白壁黑顶的大厦上,反射着银白的乌亮的光。 太阳继续西沉,看上去比我家的楼顶还矮了一截,正好镶嵌在透明的窗框里,形成了一幅真实的日沉图,颜色有点单一,并不像我所记忆的画家笔下的日落那样辉煌多彩。在这浅灰色的天空笼罩下,一切颜色,花的红,树的绿都不那么鲜亮了。摈去斑斓的色彩,整个世界显得更加宁静、深邃。大地表面渐渐凉了,有了惬意的风。鸟儿鸣叫着纷纷回巢,这一切似乎是在送别即将离去的太阳。 太阳由白色变成橙黄色,又变成桔红,西边的天空被染上一抹红晕,东边则呈现出一片深灰。太阳徐徐将它那火红的鸭蛋形圆脸藏入层叠的高楼后,只露出一双脉脉含情的眼睛,把最

7、后一缕温柔的光辉洒向大地,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太阳被高楼的身影挡住了,仍留下一条半透明的红色光带,照亮了半边天空,给灰色的天空镶上了一条红边,灰红的交界处还闪着一缕缕紫光。这色彩纷呈的世界是太阳留给大地的辉煌,也留下了对明天的企盼。 红色的光带在渐渐褪色,只有那座楼角还泛着红晕,迟迟不退。几处灯光已经点亮,夜来临了。 人们常用“辉煌”、“壮丽”来形容日出、日落,但我更愿意用“神圣”来概括它们,因为这一刻是黑暗与光明的交替,人们向往光明,企盼太阳再次升起,那就是神圣。例文 鲁迅故居王胜鲁迅先生生于年月,随当时的教育部由南京迁到北京来,住所几经迁移,最后在年月迁入阜成门内宫门口西三条号。在此住了近

8、三年,后由于反动政府不断迫害,于年月离京南下。鲁迅的母亲仍住在这里。 鲁迅先生的故居是一座极其普通的小四合院。有前后两个小院,南房三间,北房四间,东西厢房各一间。房间很矮小,进深也很狭窄,全宅总面积不过平方米。然而,这里曾是一代文豪的住所。 故居门口是一个黑漆的小门。门内西侧有一折扇屏门。入内即是前院。院内北房前有两株高大的丁香树,是鲁迅先生亲手植的,使这小院显得很幽静又有生气。南房是书房和会客室。里面摆着几个书柜、一张方桌、几把藤椅等,几件简单家具。当年鲁迅先生曾在这里热情地接待过许多青年学生。南房的西间有一张招待客人留宿的床铺,当年有的青年被反动政府逼得无家可归,鲁迅先生便留他们住在这里。

9、 引人注目的是北面的正屋。北房的东间是鲁迅母亲的卧室。中间向后扩建的一小间是鲁迅先生的工作室兼卧室。鲁迅先生称之为“绿林书屋”,人们都叫它“老虎尾巴”。室内陈设简单,北边窗下有一床铺,上面铺着单薄的被褥。靠东墙放着一张三屉桌和一把藤椅,桌上放着毛笔、笔架、砚台、马蹄表、喝茶用的盖碗等,还放着一盏煤油灯。屋内西墙上挂着写有离骚诗句的题字:“望崦嵫而勿迫,恐鶗鴂之先鸣。”鲁迅先生正是如此珍惜时间,在这间小屋里,在这张书桌上,在这盏煤油灯下,忘我地工作,辛勤地写作。鲁迅先生在这间斗室里写下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以及野草、彷徨、坟等不朽作品。 “老虎尾巴”后面是鲁迅先生经常散步的后小院。院中央有一眼井,

10、周围种了许多小草和树木。 这座普普通通的小四合院给人的印象是极深的。鲁迅先生不仅以他战斗的一生,以他的作品教育着我们,也以他简朴的生活教育着我们。评析:例文是一篇经过定点观察写出的文章,小作者在楼上观日落,十分细致地写了太阳渐渐下山的景色。文章以时间顺序安排层次,写作时突出写了太阳光的色彩、变幻,也写了四周的景物来衬托落日。结尾处也点出了自己看落日时的感受,那就是“神圣”。 例文在动点观察后写出的文章。小作者参观鲁迅故居,景随步移,带领读者也作一番参观。每到一处停下来作说明介绍,作点描写,抒发感慨。结尾处落到“鲁迅先生不仅以他战斗的一生,以他的作品教育我们,也以他简朴的生活教育我们。”意义深刻。这篇文章中有不少说明的文字,方向、位置解说得非常清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