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课教案范文(通用5篇)

上传人:杏** 文档编号:302144843 上传时间:2022-06-0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7.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课教案范文(通用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课教案范文(通用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课教案范文(通用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课教案范文(通用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课教案范文(通用5篇)(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课教案范文(通用5篇) 历史,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其含义有三:1.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2.沿革,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课教案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课教案5篇 第一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课教案 盛唐气象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史实;掌握唐朝时期,唐朝与西藏的往来历史;掌握唐朝文学方面的成

2、就,重点掌握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图像及文字资料创设教学情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了唐朝经济居当时世界的先进地位。从中体会到祖国的伟大,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光耀千古的诗坛 【教学难点】 艺术性、从历史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言:“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诗百花行,描写的是长安城人们赏花的盛况。唐朝时期,社会经济呈现一派

3、高度繁荣景象。盛唐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是怎样的呢?当时的民族关系如何?唐朝在文学艺术方面又呈现出什么样的辉煌局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经济的繁荣 师:在唐朝前期的101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师:在唐朝前期的101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在农业方面,垦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唐王朝非常重视兴修水利,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师: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 师: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时期的什么景象? 生:开

4、元盛世年间,粮食丰收,国家富足的景象。 师:*经济的繁荣农 思考:农业经济繁荣的表现是什么呢? 生: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兴修水利 相关史事:曲辕犁由11个部件构成,设计精妙,轻便灵巧,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 材料研读:据记载,筒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 师:*经济的繁荣工 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中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 多媒体展示纺织业代表作品 师:陶瓷器生产水平也

5、很高,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此外,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 多媒体展示陶瓷器代表作品 师:*经济的繁荣商 唐朝的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长安城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国际性的大都市。 都城长安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 多媒体展示长安城景图 师:从唐初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的发展状况,归纳唐初经济发展的特点。 生: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相关史事:唐都长安的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城中有东、西两市,是主要的商业区,这里商铺林立;

6、城内所建101多个坊,是居民区,居住人口达百万。当时,国内各族和国外的商人、使者、艺人、学子、僧侣、工匠等云集长安、长安的建筑布局和城市规划独具特色,在世界城市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师: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改革制度的措施。 多媒体展示步辇图 师:此画以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李世民坐步辇接见松赞干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这段历史佳话,以戏剧、壁画、民歌等各种形式在汉藏两地广泛传播。 多媒体展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像以及布达拉宫 师:为迎娶文成公主,松赞干布特别在红山

7、之上修建了共一千间宫殿的三座九层楼宇,取名叫布达拉宫。 师:吐蕃人民赞扬文成公主的诗歌有什么意义? 生: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师:历史上中原地区的许多统治者与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矛盾重重。但在唐朝初期,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各族首领尊奉他为各族的领袖“天可汗”。 相关史事:唐中宗时,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与唐和亲,迎娶了金城公主。他上书唐朝皇帝说,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自称“甥”,称唐朝皇帝为“舅”。唐穆宗时,唐蕃订立盟约,并专门刻“唐蕃会盟碑”,表明世代友好。此碑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师:唐朝时期

8、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蓄,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师: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子,以唱和吟诵诗歌作为社会交往和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传世的诗歌有50000多首。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最为著名的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师:*多彩的文学艺术诗歌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多媒体展示李白、

9、杜甫和白居易图片 师:李白“诗仙” 盛唐 早发白帝城蜀道难望庐山瀑布等 既豪迈又奔放,既清新又飘逸,想象丰富,语言轻快 杜甫“诗圣” 盛唐转衰 “三吏”“三别”等 或气魄雄浑,或沉郁悲怆,语言精炼凝重 白居易 唐朝中期 赋得古草原送别秦中吟新乐府等 讽喻社会,同情人民,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多彩的文学艺术 书法 多媒体展示书法代表作 师: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书法家。他初学褚遂良,后学张旭,善于推陈出新,代表作有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等。创立了雄浑敦厚的新书体,人称“顔体”。 师:你们对颜真卿了解多少? 生:代表作 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 第二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课教案

10、第三课 珍爱生命 教学内容:第三课第一框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第一步:温故知新 1、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答:课前认真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习,善于思考。 2、想一想:假如世界上除了我们人类,所有的动植物都没有了。我们人类人类还能生存下去吗?(不能)因此我们要珍爱生命,生命是地球上最尊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本节课我们学习第三课珍爱生命第一框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第二步:展示目标 1、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启发、引导学生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从小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养成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思想意识、觉悟和相应的道德行为。 2、帮助学生认识、悦纳自己的生命

11、,并尊重其他生命,进而珍惜人类共同生活的环境。 3、要主动地思索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回馈社会,造福更多的生命。 4、重点:生命需要关爱 5、难点:生命的独特性,害虫的生命也要珍惜吗? 第三步:自主学习 1、( 生命 )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 生命 )的存在而变得如此生动精彩。 2、小石头压着的小草能顽强成长;突如其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使近10万同胞的生命瞬间消失。我们感受到: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 3、如果我们想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就需要每个人去(关爱和呵护)周围的生命,特别是(珍稀野生动植物),因为它们是与我们同住地球家园的朋友。 4、在地球的生物

12、链中,各种生命(共生共存),(息息相关)。 5、我们要(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关爱生命)。 6、如果随意践踏地球上的生命,就是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最终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己)。 第四步:合作探究 1、人类应该怎样与其他生命相处呢? 答:如果我们想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就需要每个人去关爱与呵护周围的生命,特别是珍惜 野生动植物,因为它们是与我们同住地球家园的朋友。在地球上的生物链中,各种生物共生共存,息息相关。我们要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如果随意践踏地球上的生命,就是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最终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己。 2、举个例子说明,在地球上的生物链中,各种

13、生命息息相关,共生共存。 答:例如:加入世界上没有青草等植物,所有动物都无法生存。 第五步:导学释疑 1、展示图片(多彩的生命构成缤纷的世界) 2、生命需要相互关爱 珍爱生命 生命心灵之珍爱 3、自主学习答案 4、合作探究答案 第六步:拓展延伸 1、沙尘暴 (1)说说沙尘暴的危害。 沙尘暴的危害方式,大体可归纳为种:沙埋、风蚀、大风袭击和污染大气环境。 据观测,中亚地区的尘埃能够被西风气流搬运到万公里以外的夏威夷群岛。这些尘埃中含有许多有毒矿物质,对人体、牲畜、农作物、林木等产生危害,并可引起人们的眼病和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沙尘暴出现时会给农林业、畜牧业、电力、通信、交通和人民生命财产等造成严重危害。沙尘暴经常造成四种危害。一是大风摧毁建筑物和公路桥梁,树木和房屋,诱发火灾、引起人畜伤亡,沙尘暴还能造成各种交通事故和飞机(火车)停飞(停运);二是风沙掩埋农田、灌渠、村舍、铁路、草场等;三是严重污染环境。据分析,沙尘暴所经过的城市空气质量会恶化到倍,瞬间可达到数十倍,浑浊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诱发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及传染病;四是风蚀危害。它刮走农田表层沃土和农作物,加剧土壤风蚀和沙漠化发展,覆盖在植物叶面上厚厚的沙尘还影响正常的光合作用,造成作物减产。 (2)想想沙尘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造成沙尘暴的原因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