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查思考]

上传人:杏** 文档编号:302138266 上传时间:2022-06-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6.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查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对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查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对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查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查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查思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查思考 1 关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查思考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和稳定经济增长、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基石。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省政府分别于2022年、2022年就县域经济发展专题研究、出台政策,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部署、提出要求。2022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要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奋进姿态,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特别是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矢志转型发展、奋力追赶超越提供有力支撑。近期,市委政研室围绕我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专题调研,形成如下报告。 一、基本情况 十三五

2、期间,全市聚焦转变发展方式,壮大特色产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4.6%,县域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元大关,占全市经济总量的70%,2022年西部百强排名中我省有9个县,我市有3县位列其中,且排名逐步靠前。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经过努力,三次产业结构由2022年12.3:67.4:20.3调整为2022年的13.6:60.8:25.6。油煤气资源综合利用等277个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完成投资1173亿元。17个县级工业园区营业收入逐年攀升,能源本地转化率提升到45%以上。建成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144个,以苹果为主的农业产业后整理强力 2 推进,建成智能选果线103条、冷库储量147万吨,苹

3、果产值达到140.3亿元。五大文旅产业竞相发展,革命纪念地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引进新经济企业1076家。 城乡建设稳步提升。构建一主两副一城三区大格局,新区实现了一座城市的突围,更加宜居、宜业、宜游。老城棚户区改造受到国务院表彰,城市双修经验全国推广,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级卫生城市、森林城市、园林城市、节水城市,革命圣地、历史名城定位更加凸显。建成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卫生县城全覆盖。有34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点和944个重点村。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全市公路总里程突破2万公里,新增高速里程293公里,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全市1784个行政村实现了沥青硬化通村道路全覆盖。铁路

4、总里程达到1010公里,新机场建成通航,16条航线直达全国25个城市。库容2亿立方米的水利枢纽工程建成投用,解决周边县的工业和生活用水,引水工程向市区日供水能力达到5万多吨,一批重大水利工程稳步推进。建制村手机信号或网络宽带全覆盖,建成5G基站144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安全饮水全部达标,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97%以上,累计改建卫生厕所23.7万座,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5.1%。县城基本实现网络供暖天然气全覆盖。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3 25度以上坡耕地应退尽退,累计实施退耕1077.5万亩,森林和植被覆盖度分别达53.07%和81.3%。实施延河综合治理

5、和治沟造地工程,年入黄河泥沙由治理前的2.58亿吨下降到0.31亿吨,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55.2%。打好青山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主要河流劣V类水质全部消除,河流断面优良比例达到83%,6个国控断面全部达标,水质改善排名全国前20名。2022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9天,创历史新高,大气污染治理六项指标全部达到二级标准,首次进入国家达标城市行列,空气质量、PM2.5考核均居全省第一,荣获中国十佳绿色城市称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 深化改革蹄疾步稳。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完成改革任务854项,18项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先后被确定为全国

6、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全国营商环境试评价城市和全省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程建设项目六个一审批模式入选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典型经验101例。90户国有企业重组为16家集团公司,11家累计收入实现正增长、资产总额增长12.4。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省级验收,建成市县乡村产权交易体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颁证工作被农业农村部充分肯定。 民生福祉不断增强。693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成为中国扶贫交流基地之 4 一。村村都有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1万元的有168个村。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大

7、病保险全覆盖,实现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480所,新增学位9.1万个,全市整体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和双高双普验收,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2022年城镇新增就业17853人,完成省定指标的11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4%以内,低于全省0.66个百分点。 二、存在问题 因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区位布局等因素的差异,县(市)区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仍存在各种问题。有的问题县(市)区可以自身解决,有的需要市级、省级层面统筹协调。总的看,经济体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增长方式粗放、生态环境脆弱、发展基础薄弱,是我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

8、县域经济规模偏小,区域发展不均衡。县域经济总量整体偏小,相对较强的县,2022年GDP仅有241.64亿元,甚至不及发达地区的一个乡镇,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区域发展也不均衡,以强县的经济总量是弱县的7.68倍,靠市级层面统筹难度较大。 经济结构单一,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上世纪90年代以来,石油工业一枝独大,支撑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油主沉浮煤唱高调的产业结构持续20多年。2022年之后,国际能源市场价 5 格大幅波动,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逐渐疲软,北部油气资源县GDP增速断崖式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国有能源工业企业占垄断地位,地方企业普遍规模小、实力弱,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较低。第三产业增加值和非公

9、有制经济占GDP比重分别为32.8%和29%,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47.9%和51.1%、全国的54.5%和60%。新的增长动能成长缓慢,新的增长点难以对冲传统产业增长点收缩的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任务十分艰巨。 国土开发利用空间受限,资源环境容量压力较大。我市县域国土空间的主要特点是:丘陵沟壑多、川原平地少,适宜开发的土地十分有限;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时空分布与发展需求不匹配;能源和矿产资源较丰富,开发利用受限多;生态功能明显增强,但生态环境整体脆弱。目前除一部分属于省级重点开发区以外,其余县(市)区属于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生产区,限制或禁止开发,工业化、城镇化的开发水平和承载能力受到一定程度

10、限制。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任重道远。 城镇化建设质量不高,聚散功能不足。十三五以来,我市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居住条件、公共服务、人口聚集等都有大的改善,但无论是县城还是重点镇,对人力资源、社会资本、先进技术、现代产业等生产要素聚集能力不高,甚至不乏空心城空心镇;城镇对周围资源的有序利 6 用和分配,辐射农村、带动农业、服务农民的能力不足。总体来看,实现人的城镇化、产业的融合化难度较大,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短板。 三、对策建议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强。把握县域治理的特点和规律,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

11、村贯通起来,对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更加注重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新兴动能培育和成长、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和共享,夯实国民经济基石,使县域经济更具实力、更有活力。 增加项目投资。投资仍是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要注重投资效益,大力增加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后劲。抢抓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协同发展、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政策机遇,综合施策打好政策倾斜、油气煤炭、文旅

12、资源、乡村振兴牌,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安家落户。优化投资结构,持续提升全市产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增强产业投资的直接、关联、溢出效应。降低投资准入门槛,拓宽领域、扩大规模、扩张范围,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 7 产业、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商贸物流、城乡设施等领域,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继续加大争资金上项目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投资,用好专项债券和国家预算内资金,布局和实施交通、水利、能源、民生等公共投资项目,改善基础设施、发展民生事业。同时在调整产业结构上狠下功夫,千方百计做长一产、做大二产、做靓三产,不断提升三产占比,激发经济活力。 城乡融合发展。县域联城带乡,是城市和农村的纽带

13、。要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乡村为依托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合理确定县城规模,既要增强城市功能,提高承载能力,满足农村人口向县城有序转移的需求,又要划定城镇增长边界,避免无序扩张,不断提升县城集聚产业和人口的水平,增强以城带乡的能力。同时,立足资源禀赋,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既要把小城镇建设得富有特色、充满活力,又要防止千篇一律、昙花一现,充分释放城乡融合发展和内需增长新空间。 做优特色产业。经济发展的依托是产业,产业发展的趋势是集群。作为县的肢体和细胞,乡村发展直接影响着县域经济的质量,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向400万亩苹果基地、40万亩设施农业、200万亩干果经济要效益,

14、在稳定规模、延伸链条、形成集聚效应上下功夫、做文章。产业园区是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园区经济,优化产业布局、盘活低效用地、提高产出效应,按照十四五规划,打造现代农 8 业、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能源化工、先进制造、文化旅游6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富民强县步伐。 强化全要素保障。建立全要素保障协调机制,加强上下游行业之间、县(市)区之间的协调配合,搞好资金、资源、土地、能源、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组织衔接,以要素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加强融资平台建设,推进政银企合作,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实体经济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加强用地保障,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治

15、沟造地等政策,保障经济发展用地需求。加强服务保障,全力协调水电气价格下调、减税降费措施,降低企业成本。 释放改革红利。改革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把深化改革、对外开放结合起来,通过更高水平的开放,带动优质资源在县域集聚,推动高质量发展。采取简政放权、优化审批服务、规范涉企收费、创新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能等措施,全面优化营商环境。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方向,自觉加大力度,精准定向招商,让大企、大商、大资的好项目进得来、能落地、见成效,做到招来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批配套产业、促进一方经济发展。同时,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通过设立保税区、出口仓和功能性口岸等措施,提升县域开放型经济承载能力。 加强组织保障。一切工作最终要靠人来落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最终还得靠县乡两级干部的真抓实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 9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打造胜任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干部队伍,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实施精准化、差异化考核,以坚强的组织保障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县一级承上启下、要素完整、功能齐备,在执政兴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要以富民强县为主线,以改革发展为动力,以城乡贯通为途径,扎实践行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理念,以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奋力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