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4课穷人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301843134 上传时间:2022-05-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4课穷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4课穷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4课穷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4课穷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4课穷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4课穷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4课穷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穷人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3. 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4. 练习续写课文。 教学重点: 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 练习续写课文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资料、课件。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图片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图片。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2、 出

2、示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作。 4 师:托尔斯泰晚年时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了一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穷人,板书课题。课文为什么用“穷人”做题目?今天我们就要来了解一户普通的穷人家庭的生活。 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听录音,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预习情况,并正音。2 交流反馈。 课文主要写的是渔夫的妻子桑娜和

3、她的丈夫不顾自家的困苦,收养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 4。说说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并说说每部分讲了什么? 第一部分(第l、2自然段)写渔夫的妻子桑娜在寒风呼啸的深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捕鱼的丈夫归来。 第二部分(第311自然段)写桑娜抱回了西蒙的两个遗孤,内心忐忑不安。 第三部分(第1227自然段)写渔夫回来后知道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抱回两个孩子。 三、 学习课文,感悟“穷” 1 教师导语:这篇课文课题是“穷人”, 课文中写了哪些穷人?(桑娜渔夫西蒙)但文中未出现一个“穷”字,字里行间却“穷”意浓浓。2.现在,就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1-7自然段,划出能说明他们贫穷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是从哪些方面来

4、写“穷”的?3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4 指名反馈,多角度感受穷人的“穷”。 从屋内的摆设看出“穷”。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 从孩子的吃、穿看出“穷”。 “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 从桑娜和渔夫的忙碌看出“穷”。 “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呼,感到心惊肉跳。” “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5 教师小结、过渡:渔夫每天早出晚归地捕鱼,即使是在风暴袭击的恶劣天气里,仍冒着寒冷与危险出海;而桑娜也从早到晚地干活,即便他们这般勤劳,也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而且吃的只是黑面包和鱼,足可见他们是多么的穷苦,简直是在煎熬中度过。而邻居西蒙穷得没钱看病,只能死去,这穷苦的生活真令人心酸啊!但是你们有没有发现他们穷只是体现在-物质上,他们的精神是很-富有! 四、课堂小结 下节课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描述,走进桑娜和渔夫的内心地界,去感受他们心灵的富有。 五、 作业设计 1 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思考课后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