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第二板块 专题一 练案三 文言句式

上传人:HQ10****0545 文档编号:301834035 上传时间:2022-05-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复习:第二板块 专题一 练案三 文言句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复习:第二板块 专题一 练案三 文言句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复习:第二板块 专题一 练案三 文言句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复习:第二板块 专题一 练案三 文言句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复习:第二板块 专题一 练案三 文言句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复习:第二板块 专题一 练案三 文言句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复习:第二板块 专题一 练案三 文言句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练案三文言句式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26分)许骧,字允升,世家蓟州。祖信,父唐,世以财雄边郡。后唐之季,唐知契丹将扰边,白其父曰:“今国政废弛,狄人必乘衅而动,则朔、易之地,民罹其灾。苟不即去,且为所虏矣。”信以资产富殖,不乐他徙,唐遂潜赍百金而南。未几,晋祖革命,果以燕蓟赂契丹,唐归路遂绝。尝拥商赀于汴、洛间,见进士缀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因不复行贾,卜居睢阳,娶李氏女,生骧,风骨秀异。唐曰:“成吾志矣!”骧十三,能属文,善词赋。骧,太平兴国初,诣贡部,与吕蒙正齐名,太宗尹京,颇知之。及廷试,擢甲科,解褐将作监丞、通判益州,赐钱二十万。迁右赞善大夫。徙知鄜州。召还,

2、为比部员外郎。雍熙二年,改江南转运副使。洪、吉上供运船水损物,主吏惧罪,故覆舟,鞫狱者按以欺盗,当流死者数百人。骧驰往讯问,得其情实以闻,多获轻典,优诏褒之。又上言:“劫盗配流,遇赦得原,还本乡,仇告捕者,多所杀害,自今请以隶军。”诏可。迁正使。端拱初,拜主客郎中,俄徙知福州。累表求还,不俟报,入朝,召对便殿,延问良久。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豫备既而李顺叛众颇伏其先见命知审官院,迁御史中丞,以疾固让,不许。占谢日,命坐劳问,出良药赐之曰:“此朕所服得验者。”后骧以久病不能振职。真宗即位,改工部侍郎。屡求小郡养疾,因入朝失仪,为御史所纠,特诏不问,命知单州。咸平二年,卒,年五

3、十七。赠工部尚书。(节选自宋史许骧传,有删改)1.(理解文言句式和用法)指出下列语句的句式特点。(6分)(1)世以财雄边郡。()(2)苟不即去,且为所虏矣。()(3)鞫狱者按以欺盗,当流死者数百人。()(4)自今请以隶军。()(5)累表求还,不俟报,入朝,召对便殿。()(6)因入朝失仪,为御史所纠。()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豫备/既而李顺叛众/颇伏其先见/B.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豫备/既而李顺叛/众颇伏其先见/C.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豫备/既而李

4、顺叛/众颇伏其先见/D.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豫备/既而李顺叛众/颇伏其先见/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狄人,古代汉族称四方的少数民族分别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狄人即北狄。B.廷试,指中国封建王朝科举制度中由皇帝亲发策问,在殿廷上举行的考试。C.配流,是古代的一种刑罚,指把犯人发配、流放到偏远的地方。D.赠,指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死后的本人追封爵位官职,与“谥”相同。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许骧生于富家,自幼颇有才华。他的祖辈和父辈极为富足,以财力雄厚闻名;他自幼颇有风骨,异

5、于常人,文章词赋皆极为精通。B.许骧进士出身,仕途平稳顺利。他参加廷试,考中甲科;在各地为官时,都能够安于职守,尽心工作,最后官至工部侍郎。C.许骧用典宽仁,处事得当有分寸。他处理供运船一案时,让很多被判重刑的人被从轻处罚;对被配流的犯人打击报复告发他们的人的现象提出了中肯意见。D.许骧忠诚可靠,备受皇帝器重。他时时以国家和百姓为重,虑事周全,颇有远见;他有病在身,皇帝亲自慰问,并赐以良药,恩宠有加。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信以资产富殖,不乐他徙,唐遂潜赍百金而南。(2)尝拥商赀于汴、洛间,见进士缀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6.许骧与他的祖父、父亲相比,有哪

6、些不同之处?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20分)塔思,幼与常儿异,英才大略,绰有祖风。木华黎常曰:“成吾志必此儿也。”及长,每语必先忠孝,曰:“大丈夫受天子厚恩,当效死行阵间,以图报称,安能委靡苟且目前,以隳先世勋业哉!”年十八袭爵。庚寅秋九月,叛将武仙围潞州,太宗命塔思救之。大兵未至,塔思率十余骑觇贼形势,仙恐有伏,不敢犯。塔思曰日暮矣待明旦击之是夜五鼓金将移剌蒲瓦来袭我师与战不利退守沁南贼还攻潞州城陷主将任存死之冬十月,帝亲征,遣塔思复取潞州。仙夜遁,邀击之,斩首七千余级,以任存侄代领其众。壬辰春,睿宗与金兵相拒于汝、汉间。金兵成列,将战,会大雪,分兵四出

7、,塔思冒矢石先挫其锋,诸军继进,大败金兵。甲午秋七月,朝行在所。时诸王大会,帝顾塔思曰:“先皇帝肇开大业,垂四十年,惟东南一隅,尚阻声教。朕欲躬行天讨,卿等以为何如?”群臣未对,塔思对曰:“臣家累世受恩,图报万一,正在今日。臣虽驽钝,愿仗天威,扫清淮、浙,何劳大驾亲临不测之地哉!”帝悦曰:“塔思虽年少,英风美绩,简在朕心,终能成我家大事矣。”赐黄金甲、玻璃带及良弓二十,命与王子曲出总军南征。乙未冬,拔枣阳。曲出别徇襄、邓,塔思引兵攻郢。郢濒汉江,城坚兵精,且多战舰。塔思命造木筏,遣汶上达鲁花赤刘拔都儿将死士五百,乘筏进击。引骑兵沿岸迎射,大破之。丁酉秋九月,入汴京。守臣刘甫置酒大庆殿。塔思曰:

8、“此故金主所居,我人臣也,不可处此。”遂宴于甫家。戊戌秋九月,帝宴群臣于行宫,塔思大醉。帝语侍臣曰:“塔思神已逝矣,其能久乎?”己亥春三月,薨,年二十八。(节选自元史塔思传,有删改)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塔思曰/日暮矣待/明旦击之/是夜五鼓/金将移剌蒲瓦来袭/我师与战不利/退守沁南/贼还攻潞州/城陷/主将任存死之/B.塔思曰/日暮矣/待明旦击之/是夜五鼓/金将移剌蒲瓦来袭/我师与战不利/退守沁南/贼还攻/潞州城陷/主将任存死之/C.塔思曰/日暮矣待/明旦击之/是夜五鼓/金将移剌蒲瓦来袭/我师与战不利/退守沁南/贼还攻/潞州城陷/主将任存死之/D.塔思曰/

9、日暮矣/待明旦击之/是夜五鼓/金将移剌蒲瓦来袭/我师与战不利/退守沁南/贼还攻潞州/城陷/主将任存死之/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子,是古时臣民对于帝王的称呼,历代帝王一直鼓吹“君权神授”,故称帝王为天子。B.甲午、乙未等为干支纪年。干支纪年由十个天干、十二个地支按顺序相配,六十年为一周期,周而复始。C.汴京,即今河南开封,古称“汴州”“东京”等,在历史上曾做过北宋和金朝的都城。D.行宫,一般指古代京城以外供帝王或大臣出行时居住的宫室或临时寓居的官署、住宅。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塔思自幼不凡,志向宏远。他

10、小的时候就与一般儿童不同,有才能谋略;长大后以忠孝为先,胸怀远大,立志报效国家。B.塔思代帝出征,得到奖赏。皇帝欲御驾亲征,向大臣询问讨敌计策,塔思担忧皇帝安危,愿代替皇帝出征以报国恩,受到皇帝称赞和赏赐。C.塔思为将勇猛,作战有方。他曾在雪天,冒着箭石挫败敌方先锋;攻打郢都时,他下令制造木筏,派敢死队乘筏进击,亲自带兵射击,大败敌人。D.塔思为人重礼,英年早逝。进入汴京后,守臣在大庆殿设下酒宴,他认为不符合礼仪;己亥年三月,塔思去世,年仅二十八岁。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仙夜遁,邀击之,斩首七千余级,以任存侄代领其众。(2)先皇帝肇开大业,垂四十年,惟东南一隅,

11、尚阻声教。11.塔思能取得不少战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3分)练案三文言句式1.(1)省略句,省略介词“于”(2)被动句,“为所”表被动(3)介词结构后置句(4)省略句,省略介词“以”的宾语(5)省略句,省略主语(6)被动句,“为所”表被动2.B解析:“上言”指向上报告,报告的对象是朝廷,不可能是“蜀民”,可排除A、C两项。“众”作“颇服其先见”的主语,而不是作“李顺”的宾语,可排除D项。故选B项。3.D解析:“赠”与“谥”不同,“谥”指古代帝王或官员等死后朝廷给予的评价性称号,不是爵位官职。4.B解析:B项,“都能够安于职守”错。他调任福州知州时,并不安于工作,而是多次上表,请求回京。

12、5.参考答案 (1)许信因为资产富足,不乐意迁移到其他地方,许唐于是悄悄地携带一百金到南方。(2)(许唐)曾屯集货物在汴、洛一带贩卖,看到进士相跟着(结队)而出行,私下叹息说:“生儿子应当让他像这样!”解析:这两句话翻译的关键词是“富殖”,富足;“潜”,暗地里,悄悄地;“赍”,携带;“商赀”,财物;“缀行”,成群结队;“窃”,私下里。6.许骧能写文章,擅长词赋;许骧廷试考中甲科;他多年在地方或朝廷任职。参考译文 许骧字允升,世代居住在蓟州。他的祖父叫许信,父亲叫许唐,世代以钱财(多)在边郡称雄。后唐末年,许唐知道契丹将要扰乱边境,就告诉他的父亲说:“如今国家的政治败坏松弛,狄人必定乘着这一机会

13、而侵扰中原,那么朔州、易州地区,百姓会遭受狄人侵扰的兵灾。假如不立即离开,将要被俘虏了。”许信因为资产富足,不乐意迁移到其他地方,许唐于是悄悄地携带一百金到南方。不久,后晋太祖受天命改朝换代,果然用燕蓟之地贿赂契丹,许唐回去的路于是断绝。许唐曾屯集货物在汴、洛一带贩卖,看到进士相跟着(结队)而出行,私下叹息说:“生儿子应当让他像这样!”于是许唐不再经商,定居睢阳,娶李姓人家的女儿,生许骧,许骧长得非常清秀。许唐说:“成全我的志愿了!”许骧十三岁,能写文章,擅长作词赋。许骧在太平兴国初年到贡部,与吕蒙正齐名,太宗为京兆尹,很了解他。等到廷试,许骧考中甲科,初入仕为将作监丞、益州通判,被赏赐钱二十

14、万。许骧升任右赞善大夫。调任鄜州知州。许骧被召回,任比部员外郎。雍熙二年,许骧改任江南转运副使。洪州、吉州上交朝廷供品的运输船遭水浸而货物损坏,主管官吏害怕获罪,故意弄翻了船,审理案件的官员按欺骗、盗取国家财物的罪名查办他们,判处流放、处死的有几百人。许骧立刻前去审讯,得到这件事的真实情况后上报朝廷,许多人获得从轻处罚,皇帝下诏对他进行褒奖。许骧又进言:“抢劫的盗贼被发配流放,遇到大赦被免罪的,回到本乡,仇视那些告发逮捕他们的人,许多人被杀害,从现在起请把他们隶属军队。”朝廷下诏许可。许骧升为正使。端拱初年,许骧被任命为主客郎中,不久调任福州知州。他多次上表请求回京,不等答复,就进京上朝,皇帝

15、在便殿召见他问对,询问许久。许骧改任为兵部郎中。许骧进言:“蜀地百姓轻浮容易动摇,应该选择忠厚的人安抚他们,作为防备。”不久李顺叛乱,大家非常佩服他的预见。朝廷命令他管理审官院,他升为御史中丞,因为生病他坚决辞让,皇上没有答应。许骧上朝辞谢时,皇帝让他坐下,慰劳问候,拿出良药赐给他说:“这是我服食有效验的。”后来许骧因为长期生病不能完成本职工作。真宗即位,(将他的官职)改为工部侍郎。他多次请求到小的郡县养病,因为入朝有失礼仪,被御史检举,朝廷特地下诏不追问,任命他为单州知州。咸平二年,许骧去世,享年五十七岁。朝廷赠官工部尚书。7.D解析:根据文意和断句标志,“矣”是句末语气词,后面断开,排除A、C两项。“潞州”作“攻”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8.D解析:D项,“供帝王或大臣出行时居住的宫室”错误,行宫特指古代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地方。9.B解析:B项,“向大臣询问讨敌计策”错误,文中“卿等以为何如”指的是皇帝向大臣询问对御驾亲征的看法,而不是“询问讨敌计策”。10.参考答案 (1)武仙在夜里逃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