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丽莎教学反思

上传人:柏** 文档编号:301827026 上传时间:2022-05-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蒙娜丽莎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蒙娜丽莎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蒙娜丽莎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蒙娜丽莎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蒙娜丽莎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蒙娜丽莎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娜丽莎教学反思(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蒙娜丽莎教学反思第一篇:蒙娜丽莎教学反思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反思 徐冬香 12月26日,我和郑静老师在吴校长的带领下,来到了依山傍水的华坛山小学参加第十九次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会。虽然冬寒料峭,但是一走进校门,立刻被华小孩子热情的欢迎驱散了。参观完多姿多彩的社团和大课间展示,我聆听了王梅芬老师执教的蒙娜丽莎之约 一课。徐老师把教学环节分为四个板块:1.激趣导入 了解名画 2.自学导航 初识魅力 3. 合作探究 感受魅力 4.体会写法 拓展迁。 一、激趣导入,了解名画 师:在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卢浮宫中有三件宝,其中一件就是蒙娜丽莎(多媒体出示:蒙娜丽莎),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

2、。几百年来,这幅画一直让人们百看不厌,也一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成了世界上最神秘的的微笑!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在大洋彼岸一起去探访蒙娜丽莎。 (板书课题:蒙娜丽莎之约) 评析:著名教育家于漪说过,教学的第一锤应该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徐老师用栩栩如生的油画导入课文,能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让学生伴随着轻柔的音乐静静地欣赏名画,接着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解说,学生对这幅世界名画有了初步的了解,激发起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期待。此环节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对学生一种美的熏陶。同时在书写课题的时候,老师也温馨提示学生看老师书写课题,这看似一个简单的细节,但老师规范工整地书写很好地对学

3、生书写习惯进行了强化,可以预防学生趁机做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正如有效教育中的挤掉了泡沫。 二、自学导航 初识魅力。 自学导航单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自学生字词,二是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课前老师把自学导航单发给了同学,学生通过自学,掌握了本课生字新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受到了“蒙娜丽莎”的魅力。 评析:课堂中的自学展示,不仅检测了学生的自学效果,更是对本课生字词的强化。在“肖像、脸颊、悄然、难以捉摸、矜持、微抿”这些词语中,老师对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肖”“ 颊”“ 悄”“ 矜”“ 抿”进行了两人读、指名读、带读、全班读的多次强化,这种语言文字的训练非常扎实有效。为了让学生初步感受名画的魅力,

4、老师在自学导航单中设计了这样的:哪些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这幅世界名画?如果说让你用一个词来概括达?芬奇把这幅画画得怎么样?你会用什么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去感受画的整体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三、合作探究 感受魅力 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如幻的妩媚微笑,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是本课的重难点。于是徐老师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首先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探究的问题:“课文从怎样从正面介绍蒙娜丽莎的魅力呢?接着呈现探究问题的方法:默读课文57自然段,划出相关语句,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并在旁边写下你的批注。(a先独

5、立思考;b接着小组内相互交流,探讨后把一致想法呈现到中卡上;c最后展示汇报)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后,老师给出了4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小组的交流探究。在学生汇报之后老师进行了小结: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耐人寻味的神秘的微笑,达?芬奇用他天才的想象力和神奇的画笔,让蒙娜丽莎的微笑成为永恒美的象征。最后老师还用 多媒体出示一下一段资料帮助学生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500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法国巴黎卢浮宫公布蒙娜丽莎的微笑包含了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

6、恐惧和2%的愤怒。 评析:在这个环节中,老师给出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交流,有效地防止了假合作。我想这就是较之曾经在课改现场会上听到的课,这堂课显得更为真实一些的原因。在小组合作中,人人有话说,听的同学也能做到认真倾听。小组交流后老师用了一句约定“欲穷千里,更上一层楼”很快地让学生安静下来,化动为静。然而,在学生的汇报交流中,学生的中卡上的字太小,以至于在后面听课的老师纷纷用相机拍摄,也难以看得清中卡上的字,显然其他学生也是在“空看”。徐老师总共让两个小组的学生进行汇报,这两个小组都是只推荐一名汇报员进行汇报。这是小组分工不合理的体现。而且,在表达呈现方面也很欠缺,汇报的同学羞

7、涩、拘谨不能做到面向多数。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感受不深,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老师最后一段资料的补充可谓“锦上添花”,让学生对“蒙娜丽莎的微笑”的微笑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四、体会写法 拓展迁移 学生齐读第六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蒙娜丽莎那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话要跟你说。”(想象) 师:也就是说在这个自然段中,不光写了自己看到的,还写了自己想象到的,把看到的情景和想到的融合起来,把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背后丰富情感用语言描写了出来。接着老师用多媒体出示达芬奇的另一幅名画最后的晚餐,让学生观察画面中的人物神态,结合自己想到的,描述画面的内容。 评析:此环节设计可谓匠心独运。老师在引导学生通过生动

8、传神的句子体会的写作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写的训练,学生有章可循,水到渠成。 徐老师的这节课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从利用“自学导航”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到“问题导学”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围绕教学重难点层层推进。但是由于单元组训练不是很成熟,导致汇报交流形式单一,小组分工不合理。在合作探究环节老师给出的问题没有什么探究的价值,学生也只能是初浅交流自己的阅读感悟,没有创造性的理解。如果把问题设计为:为什么说“在蒙娜丽莎面前只停留了几分钟,可蒙娜丽莎却在他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那么学生就可以从不同的向度进行探究学习,通过交流后,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在学生汇报交流后,老师再用

9、课件出示课文重点句子进行朗读指导,让语文课堂充满朗朗的读书声,回归语文课堂本质,蒙娜丽莎的美丽也将永远定格在学生心中。篇二:蒙娜丽莎之约教学反思4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反思 语文教研组 孙树红 这是一篇介绍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传世名作蒙娜丽莎的课文。文章用细腻的笔触、传神的语言,向我们细致地展现了达芬奇的精湛画技和他天才的想象力。整篇文章文笔精练,文字浅显流畅。 学习课文时,我引导学生对照图画,了解赴约的盛况,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似幻的微笑,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再现蒙娜丽莎神秘而迷

10、人的微笑,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 学习课文时,我还注重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关注多音字,关注比喻句的辨析,学习用“有时有时有时”这样的排比句式造句等等。 凡上过公开课的老师都有一个感觉,准备公开课是一件累人的事。 整个备课的过程就是不停地想,不断地问,不时地改。雏形出来了,再想想又改改,然后再听听看看,综合各方意见再改改,最后自己拿到大家面前献丑!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反思 蒙娜丽莎之约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三课,这是一篇介绍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传世名作蒙娜丽莎的课文。文章用细腻的笔触、传神的语言,向我们细致地展现了达芬奇的精湛画技和 他天才的想象力。整篇文章文笔精练,文

11、字浅显流畅。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要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蒙娜丽莎的永恒美。 我的教学思路是这样的: 一、初读课文,粗知大意。先让学生速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大致理解有关词语,并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述顺序。 二、再读课文,感受名画魅力。第二遍布置学生读课文,让学生找到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通过图文对照和资料的引入,让学生充分感受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体会她的舒畅温柔、哀伤、亲切和矜持。引导学生重点交流从哪些具体描写中看出了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看到这幅画想到了什么。学习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体会是怎样把蒙娜丽莎描写生动的。 作为语文教师,我知道教学时要

12、时时关注插图,让文章的描写和插图结合起来,真正感受达.芬奇名画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借此培养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人们对蒙娜丽莎的微笑诠释应该是不确定的,教学中学生的感悟言之有理我都认可,并启发学生不同角度、不同光线去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但由于时间关系,没给学生充分看图的时间。所以学生的语言依然有些贫乏,蒙娜丽莎的美丽与魅力感受不够深入。 三、从14自然段,等待的过程感受名画的魅力。让学生找句子感悟这部分略讲,最后引出文章的结尾。 但是这堂课也有值得反思之处: 1、原本在设计中也应让学生体验的写作方法,比如:细腻的刻画、有序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在教学中很难穿插。结果这一点在

13、教学过程中没有体现,这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2、在指导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时指点还不够到位,文慧老师提出还可以让学生把那些词语画出来,通过再现,让学生一看到画马上能浮现出这个词语,有遗憾。篇四:蒙娜丽莎之约教学反思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反思 青坪小学:梁琼 本单元重在感悟艺术的魅力,尽管备课时参照教参写了不少,但在讲时没有过多引导分析,仅仅用了一节课时间,通过共享课前预习情况和收集的资料之后,我们就找到描写名画的三个自然段进行图文对照反复品味了。 在品味名画时,学生没有多大激情,只是发现蒙娜丽莎没有眉毛,没有体会到画的艺术魅力。于是剩下的半节课我没再讲,给了学生让他们画蒙娜丽莎,第二节一上课,学生的

14、激情就来了,因为把他们的画和达的进行对照之后,魅力就显而易见了。我们共同带着激情走进了蒙娜丽莎 作为语文教师我知道教学时要时时关注插图,让文章的描写和插图结合起来,真正感受达芬奇名画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我要要借此培养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和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蒙娜丽莎的微笑诠释应该是不确定的,如果教学中学生的感悟言之有理均要认可,并启发学生不同角度、不同光线去看蒙娜丽莎的微笑。 我也尽力去做了。可是当这幅画出现在孩子的面前时,学生有些惊讶,接着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画面,可是几个孩子起立后又得确实呆立,后来有几个学生开始发言开始描述画面,可是那语言依然有些贫乏,蒙娜丽莎的美丽与魅力

15、已经在个别学生的描述中荡然无存,我知道在这方面的审美,学生还不具有。看来多方面教育学生还是必要的。 一课下来,我觉得学生的语言能力有待于提高,学生的鉴赏力有待于提升。教师也要做充分的引导!篇五:蒙娜丽莎之约教学反思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反思: 何丽英 1 教学目标明确,课堂环节紧紧围绕“真人”,抓住各部分描写中联想和想象来体会 这幅画的不凡技艺。 2 预习检测用三道题目理清了文中难读的字音,容易写错的字形,文章的主要内容。 3 研读部分老师引导学生品悟式读文,一边默读一边思考,促进提高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文章前面部分的描写变一变顺序。先写蒙娜丽莎诞生于达芬奇笔下,它? 出示老师的写法,对比文中安排,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文中这样的安排的好处。 4 教师组织学生默读课文,对比语段等环节加深学生对本文所见结合想象联想的写法。 5 若是能在小组合作完成思维导图环节更简练快速些,就能留出一点时间进行相应写法的 小练笔。 第二篇: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代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所绘的丽莎乔宫多的肖像画。它的拥有者法国政府把它保存在巴黎的卢浮宫供公众欣赏。另外,蒙娜丽莎也有同名电影,同名歌曲以及同名剧本。 蒙娜丽莎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它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